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8222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docx

大技院毕业设计相关规定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相关规定

1、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学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必要的基础训练和从业、创业的适应阶段。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联系生产及科研实际完成某一课题,全面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受到初步的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

2、毕业设计的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以学院主管教学院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和督导室副主任为副组长、各教学系(分院)主任(院长)为成员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各教学系成立以系主任为主任的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不少于5人。

各专业可成立毕业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

3、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重点,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应用专业知识为目的。

毕业设计要体现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4、时间安排

(1)毕业设计的总周数不少于10周,其中包含毕业答辩时间。

(2)毕业设计开始前两个月,各教学系(分院)要明确本系(分院)各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安排和明确指导教师。

(3)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指导教师应准备好毕业设计题目并经过系(分院)主任(院长)审核批准。

(4)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各系(分院)应通过学生自愿选择或由系(分院)安排等方式,完成毕业设计分组和题目落实等最后准备工作,并将毕业设计安排表报送教务处实训科备案。

5、毕业设计的选题

(1)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在这一环节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课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独立完成。

(2)教师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实际,有创新性,并对开设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制定出详细的计划。

(3)根据各专业性质的不同,选题要有所侧重。

设计型题目一般侧重于工艺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的培养,实习报告型题目一般侧重于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题目的要与其专业相结合。

6、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是毕业设计任务要求的唯一依据。

其内容包括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实习报告)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等。

其中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中的“起止时间”应包含毕业答辩时间;进度安排表中应注明毕业设计分阶段的教学安排情况,如毕业答辩时间等。

7、毕业设计的组织实施

(1)毕业设计教学应有确定的教学场地、指导教师和充分的教学准备。

即明确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计划安排、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资料等。

(2)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每天的教学时间不得少于6学时。

具体作息时间为:

上午8:

10~11:

20,下午1:

00~2:

30。

其间允许有不超过40分钟的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原则上不得离开毕业设计场地。

(3)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遵守教学秩序,不得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或与毕业设计无关的事情。

8、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应选择本专业有经验的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初级职称的教师原则上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只能辅助指导。

(2)在毕业设计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教学计划,明确毕业设计题目,撰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确定指导时间等。

各系(分院)要掌握此计划并由教研室备案。

(3)指导教师应每天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情况,及时提出质疑,每次指导时间不应少于一学时,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4)为了使指导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确保设计质量,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

有其它教学任务的教师,应根据其教学任务量的大小,适当减少指导学生的数量。

9、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刻苦钻研,实事求是,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任务。

严禁弄虚作假或抄袭。

(2)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认真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要爱护各种仪器设备和设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毕业设计语言要简练通顺,一律采用计算机制图,图纸(图表)要规范、整洁、无误,打印成册。

(4)答辩时,自述要简明扼要,概念清楚,要按规定和要求回答问题。

10、毕业设计基本结构、内容要求及格式

(1)毕业设计的基本结构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

主体部分,包括摘要或引言、正文。

附录部分,包括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计算机程序等。

最后是教师指导意见及评阅意见书和答辩意见书。

(2)毕业设计前置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

封面的内容:

学校、系(分院)、专业和学生姓名、毕业设计题目等(见附录一)。

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设计题目、基本要求、完成日期和进度计划等(见附录二)。

(3)毕业设计主体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

摘要或引言应简要说明设计题目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

正文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一般情况下不少于3500字。

正文一般包括设计方案的论证,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与结果,所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规格型号及材料,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与依据,加工整理和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符合学科及专业的有关要求。

毕业设计中的用语、图纸绘制、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

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明确标注。

毕业设计的结论应当明确、完整、精炼。

可在结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问题等。

参考文献应按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标注。

(4)毕业设计附录的主要内容有: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零件图、装配图及仪器设备图表等。

(5)毕业设计文字编写格式和装订要求为:

毕业设计一律要使用A4纸打印成文。

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单倍行间距”。

字号设置为:

1标题:

宋体小二号加粗;

2正文一级标题:

宋体四号加粗;

3正文二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加粗;

4其余汉字均为宋体小四号:

5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为TimesNewRoman体;

6图表中的文字根据内容多少,可以将字号适当缩小。

毕业设计的封面、任务书、教师指导意见及评阅意见书和答辩意见书由教务处规定统一格式。

毕业设计装订的顺序是:

封面、任务书、正文、封底。

装订方法是:

两枚书钉左侧装订(由学生完成)。

毕业答辩完成后,再将教师指导意见及评阅意见书(在前)和答辩意见书(在后)装订于毕业设计之后。

11、毕业设计成绩考核

毕业设计成绩考核由三部分组成:

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意见、毕业设计评阅意见和毕业设计答辩意见。

(1)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意见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给出考核成绩。

主要内容包括:

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的状况;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以及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

(2)毕业设计评阅意见书由同专业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完成并给出考核成绩。

主要内容包括:

①达到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要求的程度。

②设计方案、主要工艺技术参数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程度,各种图纸和表格的规范程度以及设计思想的创新程度等。

③考核学生理论及实践(设计、实验)水平、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情况等。

(3)毕业设计答辩由各系(分院)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并给出考核成绩。

答辩程序为:

a、答辩开始前,公布取得答辩资格的学生名单、答辩分组情况及答辩日程安排;

b、每名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其中学生自述不超过10分钟,回答问题约20分钟;

c、按公布的答辩顺序进行分组答辩,并做答辩记录;

d、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答辩小组意见填写毕业设计答辩意见书,并给出成绩。

e、如果有的学生答辩成绩太差,答辩小组可以安排时间,给予第二次答辩机会,参加二次答辩学生的成绩只能是及格。

(4)总评成绩是根据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意见、毕业设计评阅意见和毕业设计答辩意见给出成绩的综合评定。

其中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毕业设计评阅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各部分成绩以百分制按比例给出分值,总评成绩按五级分制给出。

如果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意见书给出的成绩低于12分或者毕业设计评阅意见书中给出的成绩低于18分,则该学生将不能取得答辩资格。

毕业设计的总评成绩由各系答辩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如有意见分歧,答辩委员会主任有最终决定权。

答辩委员会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出综合评价。

各答辩委员会要严格控制学生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

总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数不得超过参加毕业设计学生总数的20%。

12、向教务处报送的文件资料

(1)毕业设计答辩开始前一周,报送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一份;

(2)毕业设计开始前,报送毕业设计安排表一份;

(3)毕业设计答辩开始前,报送毕业设计答辩分组情况和日程安排表一份;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一周内,报送学生毕业设计总评成绩表一份;

(4)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两周内,报送全部学生毕业设计资料。

 

附录:

毕业设计成绩评分标准(参考)

(1)优秀

独立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正确,主要工艺技术参数确定正确合理,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并有一定的见解和创造性。

在设计过程中,认真调研、查阅文献和搜集有关资料,表现出较好的技能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图纸规范,整洁无误。

答辩时,自述简明扼要,概念清楚,能熟练正确地回答问题,掌握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

(2)良好

独立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正确,主要工艺技术参数确定正确,并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能认真调研和查阅文献,能较好地使用有关技术资料,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图纸规范,无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自述较流利简明,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无原则性错误,较好地掌握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

(3)中等

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基本正确,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做了调研和查阅文献工作,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工作能力一般。

答辩时,能部分地或经启发后回答主要问题,基本掌握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相关理论,有一些非原则性错误。

(4)及格

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基本正确,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在设计工作中,工作态度端正,较多地依靠指导教师和同组同学,工作能力一般。

答辩时自述不够流利简明;回答问题有明显错误,但经启发尚能更正。

(5)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为不及格)

1没能按时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不符合技术标准。

2抄袭别人或由别人代做的。

3设计质量太差,不符合基本要求。

4答辩时,不能正确回答基本问题,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

5各专业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依据此标准制定具体评分办法。

6未取得答辩资格者。

 

附件一:

毕业设计封面

附件二:

毕业设计任务书

附件三:

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意见及评阅意见书

附件四;毕业设计答辩意见书

附件五:

毕业设计安排表

附件六:

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

 

附件一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成绩:

系(分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年月日

附件二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

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起止时间

内容摘要

天数

 

 

 

附件三

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意见及评阅意见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毕业设计题目:

教师指导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评阅意见:

 

成绩:

评阅教师:

年月日

附件四

毕业设计答辩意见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问题

答辩情况

1、

2、

3、

4、

5、

毕业设计答辩意见: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综合评价:

 

总评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年月日

附件五

毕业设计安排表

专业:

班级:

序号

姓名

毕业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制表人(签字)系(分院)主任(院长)(签字)

附件六

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

部门:

职务

姓名

所属专业

职称(职务)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第一组组长

成员

第二组组长

成员

制表人(签字)系(分院)主任(院长)(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