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8561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docx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与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汇编

 

副县长在劳务产业工作会发言稿

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守业带动就业暨劳务产业工作会议,今天。

会议的主题是认真总结XX年全县全民守业、劳务输出工作,全面安排安排XX年的工作,动员全县职工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深化认识,再强措施,再鼓实劲,全力推动劳务产业和全民守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先讲两点意见,后面,黄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一、对XX年度劳务产业和全民守业工作的基本估价

县劳务产业在区、市党委、政府,XX年。

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面对特大旱情,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关于发展劳务产业的决策安排,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劳务输出作为全县抗旱减灾、确保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有组织输出和技能培训两个重点环节,狠抓政策激励、基地创立、宣传引导、市场培育等工作,使劳务输出在输出总量、收入总量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全年共输出各类劳务人员12万人,创收4.8亿元,劳务人员人均年收入达4000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05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完成专业技能培训5116人,职业资格鉴定3563人,劳务输出在大旱之年切实发挥了铁杆庄稼”优势,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XX年,一是加强了宣传引导。

全县把宣传引导作为推动发展劳务产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重新制作了劳务展板,5月27日的全区现场观摩会上,向区、市观摩人员全面展示了县劳务产业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前景展望,得到现场观摩人员的认可和赞扬。

县委宣传部牵头举办首届全县十佳优秀务工人员的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效应,激发了务工人员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外出务工舆论环境。

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市场化进程。

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了劳务经纪人培训班和座谈会,二是各乡镇不同水平地发掘了劳务经纪人的潜力。

对劳务经纪人进行业务培训,促进政府与经纪人,经纪人与经纪人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组织引领输出作用,推动劳务产业市场化进程。

目前,累计发展劳务经纪人1238人,已培训1028人,劳务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引领输出占输出总人数的90%以上。

提高就业能力,三是立足技能培训。

着力打造劳务品牌。

针对全县劳动力不同文化层次和技能单一的特点,以二、三产业急需的初、中级工为重点,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和农民选择需要,积极开展各类农民工培训项目,近年来,全县共培训架子工、瓦工、钢筋工、电工、电焊工等各类专业技能人才3万多人,通过职业资格鉴定1.2万人,培训人员全部输送到北京、福建、新疆、内蒙、银川等地务工,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大幅提高了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壮大了县技能型人员队伍,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子工、电工、电焊工等劳务品牌。

深化了乡镇与企业对接输出。

巩固“四个万人”基地的基础上,四是加大了基地建设力度。

去年,重点加大两个千人基地建设,新开辟了深圳1000人以上基地和山东5000人以上基地,加大了天津基地建设和南疆基地开辟。

4月对内蒙、陕西等邻省劳务基地进行了考察,并达成劳务合作协议,圆满地完成了夏季邻省输出任务,新开辟了21个劳务新基地,向新开辟基地输出务工人员1万余人,劳务基地累计达292个。

各乡(镇)主动积极地深化基地建设,加大与福建、新疆等劳务基地的对接输出,实现了幼稚一批,输出一批”完善了乡镇与企业对接输出模式。

提高了劳务站工作水平。

为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等维权服务工作,五是加大了维权服务。

已经成立了劳务管理站的福建、新疆、北京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劳务基地建立了工会组织,驻福建、新疆、北京和山东等四个劳务管理站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秋季万人进疆工作中,成立了以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书记和副书记,人事劳动等部门负责人为党委成员的赴疆务工临时党组织,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务工人员路途平安、工作顺利、取得实效,为劳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各劳务站长认真履职尽责,广泛联系,跟踪服务,切实维护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把全民守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六是全面启动全民守业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全民守业工作开展以来。

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关于全民守业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马铃薯、草畜、劳务三大产业和设施农业、建筑、建材工业、商贸流通服务业,着力培育守业主体,创新服务机制,加大守业指导,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搭建守业平台,全县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新业、干部创事业、全民创大业”良好氛围。

XX年,全县新创办了中、小企业51户,培养了51个小老板,发明了510多个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组织开展守业意识培训510人,守业能力培训51人。

XX年我县发展劳务产业和全民守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总之。

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散乱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劳务人员整体素不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强;全民守业各项工作刚刚启动,全县人民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氛围不浓,效果不显著等。

上述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克服解决。

二、关于XX年发展劳务产业和开展全民守业工作

要以全民守业工作统领、提升劳务产业。

继续实施“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战略,XX年。

坚持技能化、规模化、产业化、有序化发展方向,以提高劳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为根本,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务工收入为核心,以开辟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全县劳务产业整体水平,实现由“劳务大县”向“劳务强县”转变的目标。

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力争输出12万人以上,创收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达1100元以上。

专业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职业资格鉴定4000人以上。

新发展劳务中介组织20家,累计达到50家;新培育劳务经纪人300名,累计达到1500名,新开辟劳务基地30个,累计达到322个。

新创建劳务输出示范乡(镇)3个,劳务输出示范村15个。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按照“12345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

根据去年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1%现实和今年金融危机蔓延对用工需求的影响。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切实协助广大农民保就业、保增收。

这也是落实区、市全民创业、劳务产业大会精神的核心。

结合外乡(镇)劳动力不同文化层次和对接基地情况,二是狠抓“提高务工者素质、提高组织化程度”两个提高。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时节。

大力开展岗前引导性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特别是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3月份之前要完成全年各项培训任务的85%切实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要坚持把有组织输出作为推动劳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组织好市政府春季万人大行动,夏季邻省万人大输出和秋季万人进疆的集中有组织劳务输出,以及临时性的政府有组织输出,确保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通过提高务工者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科学有效地解决务工人员稳定性差这一“症结”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三是做细“输前宣传、输中组织、输后管理”三个环节。

各乡镇。

加强领导,早安排、早动员、早部署,要及早制定全年组织输出工作方案,完善组织输出手册,确保输出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配专人管理,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为重点,做好输后各项服务工作,做到输得出,稳得住,加大输后管理工作力度,多渠道、多层次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宣传要突出细致和有效,组织要突出务实和有序,管理要突出教育和维权。

指导劳务局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

各乡镇要在劳动部门的指导下,四是加强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建设和配合工作。

县人劳局要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劳务产业强有力支撑这一战略高度。

有效利用外乡镇的人力资源,做好与用工单位的对接合作工作,各村要对本村各级各类劳动力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信息灵,随时向乡镇汇报输送合适人员,各村民小组要在乡、村指导下,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挖掘劳务输出中的优秀代表,用符合本小组实际的宣传教育方式,组织动员,树立典范,带动后进,教育群众投身劳务输出和守业活动中。

巩固提升“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效果。

要依照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要点的要求,细化各项指标,培育合格优秀的示范乡镇、村,充分显示劳务工作示范乡镇、村的典范作用,让示范效应亮点频现,切实巩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效果。

二是巩固提升乡镇与用人单位对接协作输出模式效果。

各乡镇要继续与福建、新疆兵团、平罗、惠农脱水蔬菜厂等基地建立临时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乡镇与企业对接输出工作。

三是巩固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不时壮大,素质不时提高的效果。

通过两年培育优秀中介组织、经纪人层出不群,但要进一步巩固效果,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巩固提升四个万人基地成果。

继续巩固和提升福建、华北、新疆和区内4个万人劳务基地。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县群众特别是回族群众与新疆人民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广泛的亲情联系的优势,加大与兵团及私营农场的合作,争取扩大输出规模,建立耐久稳定的基地,紧抓鲁宁合作的良好机遇,积极开展与山东各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五是巩固提升五项成果。

一是通过创建示范乡镇、村活动。

向山东输送大批的初高中毕业生,力争在山东形成一个新的万人基地。

五是巩固提升劳务站职能不时强化的效果。

全面提升全民守业工作水平。

以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工人、三大主导产业带头人、少生快富”户、务工人员回乡守业者等六类群体为主要培育对象,扎实推进全民守业,全面贯彻落实区、市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和相关配套政策,建立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技术信息、法律服务和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

加强守业基地建设,突出就业岗位开发和守业项目落实,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向主导产业、优势行业投入,形成规模,扩张总量。

实现以守业促就业、以守业促增收、以守业促发展,形成全民守业的良好氛围。

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

实现富民强县;抓好“两个结合”,六是以六大守业主体为龙头。

即:

坚持自主守业与政府促进相结合和坚持借助外力和挖掘潜力相结合;搭建“三个载体”,即:

搭建马铃薯、草畜产业、西芹产业和设施农业建设的载体,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基地建设的载体和搭建二、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及“机械服务城”两个守业园区载体;创新“四种环境”即: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法制环境,强化守业支撑。

年内培育中、小企业60个,新增就业岗位6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XX年的劳务输出工作和全民守业工作,总而言之。

意义格外重大,任务格外艰巨。

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继续坚持和发扬团结协作、扎实苦干、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的优良作风,再鼓干劲,扎实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借此机会,另外。

安排最近向以宁东能源基地为重点的区内企业输送万人大行动,掀起春季劳务输出第二个高潮,实现我县今年“552输出目标。

副县长在劳务经济专题会发言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区人事、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天召开这次会议。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刚才,升科局长作了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任务作了明确的安排,讲了很好的意见,完全同意。

一、XX年工作简要回顾

全县人事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XX年。

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完成了全县46个县直机关和25个乡镇共1783名公务员的登记和86个参公事业单位的初步审核。

推荐上报高、中级职称306人,一是公务员法顺利实施。

评审通过获得初级职称727人。

制定了县XX年度乡土人才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对1000名乡土人才进行了培训,组织20名各类拔尖乡士人才外出参观学习,启动农村能工巧匠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参训1161人。

全县147个单位8401人签定了聘用合同,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截止XX年1l月。

占应参加改革人数8526人的人的98.53%

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全面推进。

完成选聘20名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任务。

调整了艰苦边远津贴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四是完成了全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工作。

占目标任务1760人的113%;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4人,五是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城镇新增就业1990人。

占目标任务数450人的132%,其电“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74人,占目标目标数60人的12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控制在目标任务4.6%以内;完成劳务输出127135人,占目标任务数1XX人的106%,有组织输出1315人,占目标任务数1310人的100%;统筹培训4363人,占目标任务数600人的727%;对66户零就业家庭进行就业援助,实现了每户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

共检查了煤矿、砖厂、水泥厂等场所3773个,六是劳动关系调整和维权工作得到加强。

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其他行业3368个,涉及用工人数16875人;完成企业劳动用工年检100家,全年共为农民工追索工资447.1万元,涉及劳动者453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13家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告知,共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1件,按期结案率100%。

两个确保”得到有效巩固。

XX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08人,净增参保人数700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20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8686人,占目标任务数8560人的101.47%,征缴失业费200万元,占全年任务数160万元的125%;医瘴保险参馕人数遗16023人,占目标佳务数16000人的100.1%;收缴医疗保险费794.1万元,占目标任务数650万元均122.2%,七是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稳步推进。

支付医疗保险金686万元。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498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数15200人的98.6%,净增参保人数995人,占目标任务数1213人的82%;收缴工伤保险费572万元,其中煤炭开采业560万元,其他企业12万元,占目标任务数942万元的60.72%;XX年,共支出养老金848.5万元,失业保险金102.4万元,调剂再就业资金支出32.8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45万元;失业人员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50万元;工伤保险费支出486万元;对XX年1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的830名参保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调升,月增资8300余元,有效巩固了两个确保”

走访慰问了全县22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八是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有序开展。

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

按规定增加了21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补贴,月增资1260元,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全县人事劳动保障工作获得了多项殊荣。

全县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县”县局获“全省劳动保障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单位”XX年度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二等奖”全区人事执法先进单位”县职中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单位”王家寨镇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乡镇”维新镇红星村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村”扶贫办的张开同志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个人”姜达国、赵文远、王安华、李资元四位同志分别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打工返乡创业先进个人”何兰、黄佑学两控同志分别获“全区发展劳务经济外出打工或创业、建设家乡作贡献先进个人”XX年。

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此。

并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优良的作风和务实精种,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并向工作在人事劳动保障战线上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人事劳动保障事业的各部门、各单位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感谢!

二、提高认识。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XX年。

迎接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搞好灾后重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人才强国战略写进了报告,并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等内容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今年,地区行署给我县下达了新的工作目标,任务十分繁重。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对做好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事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人才搞好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神圣使命。

充分认识人事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的稳定器”各项改革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切实增强抓好人事劳动和社会保悻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履行部门职能与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以人才资源来支撑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以完善的社会保障来维护社会稳定。

三、突出重点。

努力推动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

重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全县人才状况存明显改善,各类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总的来看,县的人才资源仍然十分有限,突出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煤炭、安监、城建、规划、交通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局面。

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选拔人才,一是加大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要从人事工作的职责出发盘活用好现有人才。

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人才。

着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努力消除人才流动中城乡、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的限制,为人才到最适合岗位施展才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抓紧培养一批关键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着力培养人才。

根据我县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始终抓住人才队伍建设不放松,既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又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既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又重视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还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

加大对各类人才培训办度,着眼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对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农村乡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要立足我县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三是积极开展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引进人才方面。

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对急需的煤炭、安监、城建、规划、交通等部门和其他单位特殊岗位的专业人才,可按毕署人字[XX]131号文件规定报批简化手续聘用,把急需的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来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继续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二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签订聘用合同工作,启动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工作规范事业单位新增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逐步建立责权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工作活力。

继续做好深入实施公务员法的各项工作,强化公务员日常登记管理,按地区的统一规定,做好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完簪公务员管度,同时,要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果,不断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工作。

切实做好军转安置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人事工作要从过去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加强对人事考试考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三努力搞好人事公共服务。

强化公务员管理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原则,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录(聘用工作的程序和办法,确保招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人事考试考务的社会公信度。

要扩大人事档案管理业务,做好人才需求信息发布,不断探索,开展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工作,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军转干部创业和自主择业,同时,要千方百计挖掘安置潜力,拓宽安置渠道,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保证今年全县军转安置任务的完成。

近年来,随着我县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要继续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利用所学专业或技术专长自谋职业,自主择业,主动为他提供所需的各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

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四继续抓好新一轮就业政策的落实。

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1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要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契杌。

采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就业门槛,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工作,真正实现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的过程。

加强面向全社会各类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就业服务的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和完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制度,为劳动者免费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抓好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改善我县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较低的状况,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稳定性。

按照构建“和谐”要求,消除就业歧视,保障民众公平就业权利。

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落实好再就业优惠政策,尽可能多地解决贫困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2大力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

县劳动力资源丰富。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县劳务经济逐年增长,据统计,XX年劳务经济创收达5.5亿元。

XX经济创收达6.2亿元,XX年劳务经济创收约7亿元。

劳务经济收入几乎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达到百分之四十几。

因此,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对解决我县广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就业门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力争在全区、全省,通过大力抓好劳务经济。

甚至全国打造出劳务的品牌创造出好的经验。

抓稳定的劳务输出市场。

要积极主动地和全国重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劳务输出联系制度,一是建立稳定的定单培训招生计划。

劳动保障部门要像抓招商引资工作一样。

建立企业名录,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

每年中考、高考期间,随国民教育的招生计划下达职业技术培训招生计划,由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发放招生简章。

明确招生条件、招生专业、招生名额、就业地区、就业待遇。

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招生与国民教育体系同时进行。

完全实行订单培训,毕业发资格证书,统一按订单推荐就业,协同用工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

充分利用驻外机机构。

积极建立维权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维权服务工作。

与用工企业建立联系,开拓劳务市场就业服务工作,对输出的劳动者进行组织管理,并在工资待遇、子女入学就医、财产保护、工伤保险等方面开展维权服务。

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县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与全县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全县范围内建立长期稳定教育培训体系。

摸清全县现有职业教育和其它国民教育教学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建立稳定的职业培训基地。

同时,整合现有培训资金和项目。

根据地委委员、地区行署曹国江常务副专员的讲话精神,今后,凡是涉及农民培训的资金和项目,包括农办、农业、团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