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8722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国II卷文综地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文科综合地理

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 海港规模大 B. 沿长江分布C. 集聚长江口 D. 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 均衡性 B. 边缘性C. 集中性 D. 对称性

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 空间位置邻近 B. 发展模式相同C. 城市性质相似 D. 产业部门接近

【答案】1.D   2.B   3.A

【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

【1题详解】

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

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

【2题详解】

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

【3题详解】

读左图,2016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右图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A. 生产中心 B. 分拣中心C. 销售中心 D. 质检中心

5. 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A. 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 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 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答案】4.B   5.D

【解析】【4题详解】

路易斯维尔机场为该快递公司最大

空运枢纽,其目的是通过机场快速运输货物到各目的地,而不是利用机场进行产品生产或销售,因此不需要建立生产、销售中心,A、C错;该机场附近分布有“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企业,因此为了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快速运往不同地区,应建立大型分拣中心,从而快速、有序地完成货物的配送服务,B对;产品质量的检测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快递公司主要是提供产品的包装、运输、配送等服务,D错。

【5题详解】

多家企业聚集在机场附近,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但不能利用机场内部的基础设施,机场的基础设施是为机场运转服务的,A错;空运成本高,不利于降低运费,B错;汽车配件、乳制品、珠宝等企业间没有生产协作联系,企业间通常不需要产品交换,且要实现企业间的产品交换不一定要靠近机场,C错;它们集聚在机场附近,是为了利用机场快捷的空运条件,及时响应客户要求,将客户需要的货物以更快的速度送达,D对。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 连续层片状 B. 鱼鳞状C. 间隔团块状 D. 条带状

7.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 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 热带雨林地带

8.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 日出前后 B. 正午C. 日落前后 D. 午夜

【答案】6.C   7.D   8.A

【解析】【6题详解】

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

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

【7题详解】

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

【8题详解】

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

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

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B、C、D错。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 B. 流水C. 冰川 D. 风

10.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C. 风力侵蚀 D. 冻融塌陷

11.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失 B. 沼泽化C. 土地沙化 D. 盐碱化

【答案】9.B   10.C   11.C

【解析】【9题详解】

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

【10题详解】

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

【11题详解】

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地形特点:

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

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解析】

考查地形特征的判读、影响和气候特征的形成、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措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注意图中县界线),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

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2)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山高谷深,深谷的两侧为高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翻越高山后,气流下沉,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气温不断上升,同时气流下沉升温造成水汽难以冷却成云致雨,下沉气流成为干热风,使谷地气候变得又干又热;再加上谷地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扩散,导致谷内气温更高。

(3)注意审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可以从热量、光照、昼夜温差、降水等方面思考,而不需要分析其地形、土壤、市场等条件。

宾川县纬度在26°N左右(北部有高山阻挡冬季南下的冷空气),纬度低、全年气温高,生长期长,热量条件适宜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生长;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干热,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有机质积累,水果品质高,竞争力强。

(4)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果种植业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投资,促进水果加工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利用当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和引进培育优良品种,种植出更高品质的水果,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当地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利用产品质量优势加强宣传,提高当地水果的知名度,进一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在水果种植业的基础上,开展与水果种植相关的旅游项目,如吸引游客到果园里摘果、观光、休闲、度假等,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加居民收入;为了促进水果、水果加工产品的销售和吸引更多游客,当地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

【原理】理解焚风效应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

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

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

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太,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4)赞同:

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

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

反对:

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解析】

考查南方地区滑雪场分布原因、意义和经营成本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且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分布在“山地丘陵中”,而浙江省山地丘陵的分布散布于省内的不同地区,因此滑雪场可建设的地点多、散布于省内多个地区;南方(浙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普遍在0°C以上,降雪频率小、积雪量少,居民对雪和滑雪好奇心强,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因而各地都有建设滑雪场的需要;为满足各地居民对雪和滑雪的观赏、游玩需求,让居民更好地体验滑雪乐趣,滑雪场适合分散在省内不同地区便于居民就近游玩。

(2)建设在旅游景点内或其附近地区,有利于利用旅游景区道路、车辆、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从而节省建设成本、缩短滑雪场的建设周期,使滑雪场可更快更好地运营;建在景区及其附近,有利于提高宣传效果和提高滑雪场知名度,同时滑雪场与景区在一起使旅游活动更丰富,有利于其扩大市场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3)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降雪频率小、积雪融化快,地表多无天然积雪可利用,需大量人工造雪,人工造雪需消耗大量水资源和电力(维持低温条件),因而雪道建设成本高;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且往往高出较多,气温较高,积雪融化速度快,为保障雪道的积雪厚度,需经常造雪、补雪,造成雪道维持成本高。

(4)该题为开放类问题,学生可作答赞同反对皆可,但作答时必须先表明观点且阐述的理由必须与自己的观点一致。

赞同,可从转变、增建的必要性或转变、增建后带来的好处等方面思考:

由一日体验向多日度假型转变,使游客游玩的天数增加,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收入且可促进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增建酒店有利于提高接待能力、满足更多滑雪者的住宿、度假需求;当前滑雪场主要是初级雪道,建设中高级雪道可增加雪道类型,可满足运动型滑雪者的滑雪需求,有利于增加滑雪场的游客接待量。

反对,可从转变、增建方面存在的困难或转变、增建后带来的问题等方面思考:

浙江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滑雪期短,滑雪场营业时间短,因此滑雪场年营业收入有限,建设中高级雪道和酒店所需资金多,建设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大;与北方地区相比,浙江滑雪场滑雪期短、场地规模较小,且雪道建设、维持成本高,发展度假型滑雪竞争力较差,难以成为运动型滑雪者的首选目的地;各地滑雪场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和该地的资金、市场等条件进行评估、合理规划,而不应盲目跟风转变,各滑雪场都一样转变使滑雪场失去自身特色,不利于滑雪场的持续发展。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

该项目主体是温室,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

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

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

2001年开园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

下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答案】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解析】

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该项目建设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通过项目建设使该地由荒山变为了有多种类型植物分布的山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项目主体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这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具有特色、观赏性的人文景观,舒适的旅游环境增强了该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该项目“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以温室为主体,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的光热资源培育不同种类的植物,是对环保建设理念践行的典范,使游客在观赏植物、风景的同时还受到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熏陶,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游客的喜爱;该项目规模大,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可接纳游客数量多,且可供游客观赏、游玩的场地多,规模效益好,同时该项目于2001年建设,建设时间较早,且“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知名度高,项目品牌效应强,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大。

44.【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

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

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

考查生态保护措施及其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应结合材料所给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各项措施进行分析:

过去清溪川河道被覆盖,恢复自然河道,将其由暗河恢复为正常河道,有利于清理水中污染物,有利于水中动植物更好地获取光照、氧气等从而更好地生长,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恢复;由暗河恢复为自然河道,有利于增加地表水域面积,从而增强水体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局部地区微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和;在河流两岸建生态公园,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扩大水域面积,有利于增强植被和湿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功能,提高沿岸地区的环境质量;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有利于减少清溪河的污水排放量,能有效地改善、提高河流水质;拆除高架道路,兴建横跨河道的桥梁,有利于减少经过各河段的车辆数量和通行时间,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