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8912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docx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

杜鹏: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长寿时代,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不但是我们居住的社区里,也包括我们在许多服务行业中,比如说我们养老机构,或者是我们在日常的活动场所,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那么这都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长寿的时代,一个老龄的社会。

首先我们来看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如果说在上一个世纪,也就是20世纪我们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它的人口特征,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世纪。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人口从建国时候的5亿多人,增加到了20世纪末的12亿多人,那么人口增加的非常快。

但是现在进行到21世纪以后,我们的人口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进入到一个老龄化的世纪。

这个老龄化的世纪不光是中国要面对的,而且是全世界都共同要面对的这样一个问题。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我们现在全世界有6亿老年人,到2050年时候,将会达到20亿,在许多发展国家就会翻四倍,也就是说增加了四倍,翻了四番。

那么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刚刚结束了人口普查,大家也看到最新的这些数字,比如说我们的老年人口如果按60岁来算的话,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也可能说我们进入到了老龄社会,也就是说10%的人口是老年人,我们就可以说这样一个社会进入到了老年社会。

可是这才只是我们现在冰山上的一角,也就是说就像海里的冰山一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老年人只是刚刚露出来的一部分,那么还在海平面以下的,我们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就是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生活在我们的社会里。

按照比较保守的预测,也就是说我们在2015年,我们

的老年人就会增加到2亿人,到2027年就会增加到3亿人,到2043年就会增加到4亿人。

可以看到,我们从2亿老年人增加到3亿老年人将来只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

所以说我们虽然在过去这50年老年人口增加的并不快,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个迅速老龄化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那么它就提醒我们应该早做准备,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越来越突出的老龄问题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

那么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形势,另外一方面我们说,为什么要关注这样一个变化?

也就是说老龄化(问题在过去的时候也有,老年人也有,老年人一直在增加,我们过去为什么不关注它,为什么到现在这么重视它?

那么这个就和我们人类对老龄问题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长寿它一直是人类的一个梦想,追求长寿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祝老人,或者都祝家里人,希望长命百岁。

如果说这个社会里面大多数人都实现了这样一种想法,那我们周围的老年人肯定是在增多的。

现在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1岁,大家可以想象过去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活到70岁以上。

那么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说一个长寿的时代。

大家可以看到,这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在西班牙开,为什么选择在西班牙?

西班牙和意大利是现在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属于最高的国家之列,列第一位、第二位。

它们的人口里边有四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四分之一可能大家觉得还不是很高,但是按照它们现在的这个(状况发展下去,到2050年的时候,西班牙和意大利它的老年人口比例都会达到42%。

在一个社会里面,如果说在街上见到

(每两个人里面都有一个是老人,或者说还有很多老人没有那种机会再回到街上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提早来进行准备。

所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因为它还在持续地发展。

在50年代末期的时候,在国际上已经提出了一句口号,也就是说“不但要给生命以岁月,还有给岁月以生命”。

换句话来说,我们在上一个世纪,花很大的功夫、很多的力量都是放在延长人们的寿命上,也就是说给生命以岁月,增加年份,增加活的年数。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就更应该重视让多活的这些年能够活得更加有意义,能够活得更加充实。

所以说要活得长还要活得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关注老龄问题,为什么要看这种形势,这种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这是我们先要关注的一个背景。

第三个,我们再来看一下,以前这个问题它不明显,那么我们到了现在,在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关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过去老龄化问题被认为是发达的国家的问题,也就是说认为是一种“富贵病”。

就是说这个国家在富了以后才会出现这么高的老年人口比例,那么我们中国恰恰是在并不是富裕的情况下,迎来了这样一个老龄化的时代,中国也一样,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呢?

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生育率下降了,如果说我们打一个比方,像小孩玩的悄悄板,如果说中间的支撑点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话,那么小孩这部分的比例的下降就会导致老年这部分比例的上升。

那么老年这部分因为小孩生得少了,它的

比例下降了,老年人的比例就要增加。

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死亡率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追求长寿,每个人都追求长寿,当它集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形成每个人都活得时间长。

平均的寿命延长了,延长了就意味什么呢?

过去60岁的人平均再过四、五年他就去世了。

但是现在大家都要再活二、三十年。

这样老年人口同时存活的老年人就增多了,所以说这两个方面的的原因共同形成了我们人口的老龄化。

但是你要细想起来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将来都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的生育率恐怕还是要不断地稳定在低水平上。

所以说不可能指望大家再恢复到将来生四个孩子、五个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一方面,医学还在进步,社会还在发展,人们寿命还在不断地延长,所以说导致少儿人口比例下降,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的这些因素,将来还会长期地发生作用,所以说老龄化的问题它会持续地出现。

那么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靠在短时间内把传染病控制住来迅速地提高了人的寿命。

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十年里,平均每年寿命提高了1岁多,那么这是靠控制传染病,但是发展到现在呢,可以看到现在主要的死亡原因列在前三位的比如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方面的疾病,所以说没有大的医学突破的话,这些死因在将来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那么从疾病模式上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时期,什么样的时期呢?

从以往的以传染病为主的死亡原因的这样一个结构,发展到现在进入到一个慢性病,不

是立刻会致死的这样的疾病,但是会有相当长的带病期。

那么这样一个新的疾病模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挑战,也就是说过去的传染病你要控制它,可能是用比较低廉的一些药物就可以做到,现在的一些慢性病你要很长时间给予照料,花许多的钱来治疗,因为治疗这些病它的花费都比较高。

那么发展中国家在走了一个捷径之后,现在就和发达国家一样,共同都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

疾病的模式也越来越类似,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相似,所不同的就是发达国家可能在一百年以前就注意到了老年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到了21世纪以后才越来越突出地、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口老龄化带来明显挑战的时代。

从前面这个背景的介绍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和其他的国家是类似的,也就是说和发展中国家类似,和发达国家也类似,也就是说我们都进入到一个人口老龄化的时期。

这个人口老龄化的时期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所以说老龄化已经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事,而且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事情。

那么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家相比的一个共同点,但是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特点,什么特点呢?

也就是说我们在人口老龄化方面有我们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个特点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老年人口的规模大。

规模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有一亿三千万老年人,如果说考虑到我们那些50多岁的退休的人,实际上进入到老年阶段的人比这个数字还要大。

而且我们将会增加到4亿多老年人,那么这个规模大就使我们中国有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当你在考虑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它又和一些小

的国家不太一样。

举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们给老年人假如说一个人一个月增加两块钱,那么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可能觉得这个钱并不是很多,可是你要乘上一亿多人,或者说将来我们要乘上四亿多人,那么这每一个小的举动放在这么大一个国家里头,就会牵扯很多方面的问题。

在1950年的时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当时我们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从此站起来了,实际上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四亿五千万人,那么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总人口大数,估计的数就是四亿五千万,实际上当时是五亿左右。

那么再过50年,我们光老年人口就有四亿五千万,也就是说从建国开始到21世纪的中期,一百年时间里,光是老年人(的数量就已经相当于建国时候全国的人口数,那么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特点。

也许很多人会问,2050年的老年人跟我们离得很远,好像和我们现在关系不大,但是在人口学里边,这个关系非常地密切,比如说我们可以这么介绍一下,2050年的时候活到60岁的人才算老年人,而要想在2050年活到60岁的人现在都多大了?

现在都已经是12岁以上了。

所以说我们靠人口控制已经不能够减少这个数量,所有能够活到2050年的老年人都已经出生了,而且已经度过了低年龄那个死亡率比较高的时期,而我们的医学还在进步,我们的社会经济还在发展。

所以说将来这些人的死亡率只会比过去降低,而不会比过去提高,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预测的这些数是很保守的一个数字,将来这4亿多人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里。

我们的很多政策,我们现在制定的一些制度,为了将来做的一些准备,都要从中国这么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的特点加以考虑。

第二个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人口的预期寿命增加就在世界上是最快的(国家之一,也就是平均一年增加一岁。

要照这样一个趋势发展下来的话,我们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下降得是非常快的。

所以说作为结果,加上我们生育率的下降,作为两方面共同的结果,我们的人口如果要按老龄化的速度来衡量的话,比说我们65岁以上的人口从7%增加到14%,也就是老年人数翻一倍的话,中国大概需要25年或者26年的时间,这是非常的一个速度,实际上最快的时候,比如说我刚才给大家举的数字,我们从2亿老年人增加到3亿老年人的时候,实际上只需要12年的时间。

那么发达国家它老年人口比例高,但是它是在很长时间内才形成,比如说法国,将近150年的时间里头,它的老年人口从7%增加到14%用了100多年的时间、110多年的时间才翻了一番。

多发达国家,像瑞典、德国,它的老年人口增加的速度相比中国来说都要缓慢得多,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发现问题去做出准备。

而我们在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老年人口翻一番,那么这个时候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就很短,为什么短呢?

这个速度快为什么会有影响?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很缺乏,我们正在试图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当你建立一个保障制度时候,不可能今年你交钱,明年你就开始往外拿钱,以后在老年阶段三四十年都是不断从这样一个制度里面、基金里面拿钱,这样这个基金是维持不下去的。

所以说应该有一个二三十年的贡献期,就是大家先交钱,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再往外拿钱,所以说在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里边,

二三十年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你要建立相应的制度。

比如说我们现在建立养老保险、老年护理保险,假如说我们要建立这样一个制度,说将两子女少了,在家里边如果需要照顾的时候不靠子女,那么你在年轻的时候交一笔钱,到老的时候从这个保险尽力便来雇人,或者把这个人送到养老机构里边去。

日本和德国现在就在实行这样的照料保险制度,也就是说长期照料保险,如果你要实行这样的制度,就需要有二三十年的准备时间。

所以说一系列跟老年有关的制度它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建立和完善,那么这样发展速度快,老龄化速度快就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在看待老龄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五十年的时间并不算很长的时间,二三十年的时间对于建立和完善一个制度来说,其实也是很短的时间。

那么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历来是说我们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们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实际说按照我们现在的人口发展下去,再过三四十年的时间,印度的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将不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仍将保持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特点所在。

再有一个特点就是说,我们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也就是说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它的老年人口比例高,但是它经济基础,它有积累的财富要比中国要富裕得多,而我们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达到经济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迎来的老龄化,迎来的老龄社会,这个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希望使许多老年人能够覆盖到现在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里,医疗保障制度里,但是国家和政府在财力上还不可能和发达

国家那样去比,还需要走出许多适合中国特点的这种解决老龄问题的路子。

杜鹏:

那么第二个方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样一种人口老龄化的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挑战,什么样的挑战呢?

这些挑战如果说按照联合国的分类,也就是1982年联合国曾经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召开过第一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它就把老龄问题分成了两类问题,也就是说什么叫老龄问题呢?

一类叫做老年人问题,或者说人道主义问题。

第二类叫发展问题,换句话来说怎么来理解呢?

老年人问题、人道主义问题就是老年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老年人要生活,他就有吃、穿、住、行这样一些问题,就有他需要照料(的问题。

那么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又作为他自身,他要生存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老年人问题。

同时,还面临着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就是说当老年人他满足了基本生存的这些条件,老年人群体数量的增加会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他和社会中其他年龄的人会不会产生冲突。

那么这是另外一类,所以第一类老年人问题指的是老年人自身这个群体面临的问题。

第二类是老年人这个群体和其他部分人的关系问题。

在我们遇到挑战里边,也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这些挑战里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问题,首先就是老年人的基本的生活,也就是老有所养的问题,老年人进入到老年,为社会、家庭做出贡献之后,老年人能不能有一个安定的晚年,能不能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我们最起码的一种要求,也就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老有所养和老有

所医的问题。

而在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这两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老年人的“养”和“医”的问题会出现许多新的变化。

比如说养老,过去我们家里都有许多的子女,比如说家里有两三个子女,四五个子女甚至于更多,当老年人需要照顾,需要一些钱的时候,那么他可以由这些子女来帮助,这也就是我们过去讲的传统的家庭养老。

但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会同时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老年人活得长了,但是可能在多活的这些年份里头,有很长时间是需要别人照顾的,需要别人在身边来给他提供日常的照顾,那么这个时候有没有子女能够提供这种照料呢?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子女数在减少,也就是说当我们这么多年低生育率发展下去,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顶多有两个孩子,这是将来很普遍的情况下。

那么这个孩子还不一定和老年人住得比较近,也许老年人在北京生活,而他的子女在外地,那么当老年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子女能不能放弃自己的工作,就在老人身边给他提供照顾?

这些都是将来在老龄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会逐渐突出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们靠什么来维持这种养老,也就是说传统的家庭养老靠哪些社会帮助来维持,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一些丧失的功能。

比如说身边没有子女,没有子女亲属在给他提供日常的照料,这个时候怎么解决?

那这是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

我们这些年养老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有了几万所养老设施,但是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最发达国家通常住在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也没有超过5%这样一个比例。

所以说很多老年人还要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又非常需要增加养老设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养老设施我认为不是多了,而是不够。

将来会有很多的老人会选择这样一种形势,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要想根本地解决将来的养老问题,照料问题,90%多的老人他是生活在家庭里,生活在社区里,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提早地在制度上,在服务的体系上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解决这方面问题。

第二个方面带来的挑战就是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在的老年人和过去不太一样,也就是说和20年、30年以前的老年人相比,现在的老年人有很多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参加过社会化的大生产,有着比较健康的身体。

比如说我们现在六七十岁的人,有很多人从总体上来说,他的健康状况要比三十年以前六七十岁的人要强得多,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老人就不会只满足于退休以后在家里边抱抱孙子,或者下下棋、遛遛弯这样一种生活,许多老人都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贡献不一定是非要再去就业,也有许多老人发挥他的特长,继续去工作,也有许多老人参加许多义务性的工作,去帮助邻里,帮助社区里边其他的老人,也有许多老人是去关心教育下一代,所以说他是多种形式。

但是,老年人的增多提出的一个挑战就是,我们的社会能不能有足够的途径为这些老年人参与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先要改变我们的观念,要更新观念,要改变过去对老年人的一些陈旧的看法,这就是老龄化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

第三个问题就是终身发展与精神文化生活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学习不光是年轻时候的事情,人到老了还用不用学习?

那么他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现在全世界来讲,老年人都有一种要防止被边缘化的倾向,那么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都会选择要继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那么第四个带来的挑战就是老年妇女问题,也就是说老龄化的日益发展提出了一个性别的问题。

大家知道在老龄化的初期发展阶段,比如说我们现在老年人中妇女和男性老年人比例是相差不大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龄问题越来越多的体现成妇女问题,为什么呢?

大家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到,人们寿命越延长,越提高,女性老年人和男性老年人的寿命差异越大。

比如说我们现在平均的女性比男性要多活3年,发展到像日本,大家平均预期寿命活到80岁的时候女性比男性要多活6年到7年,所以说随着寿命的延长,女性和男性寿命的差异也越大。

而我们传统的婚姻模式又是另外一种,也就是说男性愿意找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女性,而女性又比男性将来多活6-7年,它就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就是在过去低寿命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不明显的情况下看不出来的这样一个问题。

将来女性老年人有很多是处在守寡的阶段,老伴早就去世,而老年人还要自己再多活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

从现在来看,我们全国的老年人里边有一多半,有稍微超过一半的人是老年妇女,在老年妇女里头有一半的人是丧偶的老年人。

那么当然我们也看到,现在社会上为什

么讲老年人再婚,老年人再婚过去的时候不提再婚的时候,老伴去世以后自己再单独活的四年、五年,她自己也去世了,而这四年、五年里边她还可以照顾一下孙子,帮助做一下家务。

而现在假如是六七十岁丧偶的话,她可能还要活二三十年,这个时候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孙子要去带,那这一段的时间怎么来度过?

所以说我们现在出现的许多新的问题是和老龄化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老年阶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反映在老年妇女的身上,老龄化越发展,老年妇女问题越突出,这是因为老年妇女她有寿命上的优势,但是老年妇女往往她在健康状况上又不如男性,所以说老龄化的发展将会使我们这个老年妇女问题暴露地越来越充分,那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接下来,第五个挑战就是代际关系,代际关系的矛盾。

在过去传统的社会里面,老年人他控制着家里的财产。

比如说在农村,老年人是家长,家里头不管有多少个儿子,在分家以前都是老年人控制着这些房子、钱或者土地。

但是进入到现代化社会以后,很多子女不是靠家里的财产富起来的,他是靠外出打工(赚的钱,不是靠继承家里的财产来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那在这个情况下,老人对于子女的控制率在减弱。

当我们看到代际关系的时候,就会遇到两种关系,一种就是社会整体的关系,我们现在工作的这些人,中青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之间,这是一种关系。

老年人的退休金要随着水的发展不断增多,中青年的这些人他也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

那么老年人的退休金是自己当初积累的呢?

还是从中青年这一代创造的财富中来分享的呢?

怎么来平衡这个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代际关系的问

题。

那么另外一个代际关系是微观的,是家庭里的。

比如说过去说的婆媳关系,这些都是比较传统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新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比如说家里只有小两口,你上边要养更多的人,每家的老人,比如咱说三个也好、四个也好,甚至于更多的老人也好。

他能够出的钱,能够花费的经历来会不会非常的有限。

如果说大家注意一下比如说报纸上,前几天就在登子女上法院去告他的父母,因为父母都是希望子女给提供更多的钱,但是子女他要养两家的老人,他的精力非常有限,财力非常有限,他就让法院能不能给他们减少一些(负担。

那么这都是现在新出来的现象,但是我们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这些问题会不会越来越突出?

家庭里的代际关系会不会因为养老负担的加重,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是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传统的大家庭、多子女的家庭转变到我们现在的少子女,但是很多老年人的这样一种家庭结构,它会给我们的家庭关系带来什么样新的影响?

这是第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六个方面的问题(挑战也就是保健和照料的问题,也就是说老年人在寿命延长的情况下,他需要护理的时间可能会增多。

比如现在得老年痴呆的,或者得各种慢性病的老人在增多,那么他生存的时间也在延长,在他生存的这段时间里头怎么来照顾?

在社区里边能不能给老人提供一些比较全面的保健服务?

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

传统的是说你上医院去看,而现在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老人就医,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医疗的费用,我们能不能及时地给老人提供这些保

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比如说我们现在老龄化的发展已经预示着我们,要尽量鼓励老年人多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

当然他在家庭里,比如说他不能外出买菜、做饭,他不能够上下楼,这些问题谁来给他精神上的慰藉,提供生活上的照料?

如果说只是去请保姆,他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

这个时候他是去住养老院还是去跟子女住,还是怎么样?

如果说老年人单纯一个人生活在家里,又有这种风险,出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又该怎么办?

所以说这些都是要提早摸索出一些经验,建设起一些服务制度,来使老年人得到一种能够支付得起这种服务,不是像请小保姆那么昂贵,但是又能够解决他的照料问题。

比如说他不能够自己买卖做饭,我们有没有社区的送餐服务,不是说餐馆里头去定饭,那个价钱比较高,我们能不能有一种比较便宜又营养丰富的送餐服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第七个方面的挑战也就是全面参与的问题。

以往我们的思路要不然就是家庭养老,照料老年人养老的问题都由家庭来解决,要不然就觉得我们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实际上我们说我们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完全由政府包下来是不现实的,可能又面临着现在的挑战,你完全由家庭来负担也使家庭面临许多困难。

所以说全民参与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政府、社区、家庭、个人怎么能够各自地分担(责任,共同来解决老龄问题。

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种新形势,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说只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也不是所有的都要等着政府来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社区服务,我们老年人的家庭应该探索出一个新的形势,就是说发挥各自的优势。

比如

说国家制定了政策、法律,谁来实施?

最终还是由社区,是生活在老年人身边的这些机构、服务人员来最终把这些政策落实到老年人的生活中,而老年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服务的人,许多老年人他也可以给别人提供帮助,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能够过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

所以说全民参与它可以发挥每个社会组成部分的力量,共同来探索一条解决老龄问题的途径。

这些是我们讲到的一些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我们前边谈到了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我们现在才只是刚刚进入到这样一个老龄社会,很多明显的老龄问题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里边越来越突出,而我们面临挑战又是社会深层的这种变化,就是说我们的代际关系,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老年人的养老,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