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9215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封家书说家风.docx

一封家书说家风

一封家书说家风

一封家书说家风

家风家训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书本上也能学到许多诚信友善、舍己为公的故事,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应该弘扬中华美德,把优良的传统发扬下去,还要弘扬家风、践行家训。

说到家风家训,我就想到一句古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奶奶常说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糟践东西,那时候我还小,不以为然,而现在我长大了,明白了这一粒粮食饱含了多少艰辛,我懂得这就是奶奶的家风。

姥姥姥爷都是工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妈妈在我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常常教育我:

要勤奋刻苦,自立自强,不要不劳而获。

在我家,爸爸妈妈从来不娇惯我,我自己洗衣、收拾房间,帮妈妈洗碗、择菜,给姥姥捶背,给姥爷读报纸,我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家长的喜爱。

我们零零后是祖国明天的太阳,我们一定要把祖国“大家”的优良品德发扬光大,把“小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有些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借这个机会,我要说出来。

爸爸,同千万父亲一样,你每天早出晚归,为这个家操劳着,辛苦的工作着。

爸爸,虽然你每天都笑嘻嘻的,但我知道,你每次都在我被妈妈打骂过后责备自己。

今天,我替您捶背,发现您的背又弯了许多,我很想说些什么,但喉咙好像被堵住了似的,说不出来。

妈妈,你也许没那么漂亮,没那么温柔贤惠,但这个家没了你,就像一盘菜没加盐一样。

妈妈,你爱笑,每次我遭到打击与挫折的时候,你就以那平凡但又华丽无比的笑容来鼓励我。

在我眼里,你的笑容就是彩虹的化身;在我眼里,你的笑容就是那么绚烂。

妈妈,由于我的叛逆,你操碎了心。

皱纹也继而悄悄爬上你的脸,但你从来没有因此责备过我,在这里我要说:

对不起关于一封家书说家风书信作文关于一封家书说家风书信作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作文没有明确的事例与生动优美的词句,但请相信,这篇作文饱含了一个小女孩对她父母的无比崇敬与愧疚之心。

什么是爱?

爱无非是宽容,帮助及谅解。

在所有爱中,父爱与母爱是最深沉,最能打动人心的!

爸爸妈妈,我想说――我爱你们。

祝身体健康

永远爱你们的女儿:

乾诗

 

一封家书话家风600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经历了很多风雨与坎坷,你们给了我多少无限的支持与关爱,我真诚地对你们说声“谢谢”。

我知道我是你们爱的结晶,也是由爱情到亲情的结点。

我一直生活在这温馨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

人们常常说望子成龙,但是我想你们也希望望女成凤吧!

小时候,总在你们的严格与慈爱中成长。

每次在我做错事时,总逃不过你们严格地斥训,总听到温和的话语。

我学的东西扎实巩固,我本性的善良不娇气,都是你们给予的,我绝不做温室的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你们为了能够减轻我的学习压力,周末特意带我去郊外踏青,那段日子永远地刻在我的心底。

记得,那时花儿总是绽放着,带着甜美的微笑,小草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与我擦肩而过,好像在给我挠痒,鸟儿总是向我唱着快乐的歌曲……

中考考完后,我在此落榜了。

你们很伤心,难过,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

在那期间,我不知哭了多少回,愧疚了多少次,因为是我让你们失望,是我对不起你们。

你们总在我面前表现出没事的表情,让我明白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要在挫折中看清问题,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不偷懒,不懂就问……

在我离开家庭:

要面对一个人生活时,你们对我说:

“孩子,以后的路只有自己去走了。

自己好好把握啊!

”我知道,这话包含了种种涵义,我也能理解。

“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你们的教导,你们是最普通的父母,也是我永远敬仰的父母。

是你们给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是你们引导我走向未来的光明大道!

我想对你们说:

“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我会成为你们的骄傲。

谢谢你们吧我养育程人,你们辛苦了!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家风家训家规感恩父母的作文

感恩父母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

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

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

“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

”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

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

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

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

我记得央视曾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

一个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

“妈妈,洗脚!

”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它的感情动人心腑,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对母亲的感恩。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吧!

 

家教家风家训为题给父母写家书

你们是如此不懂我,我要的真的不是一部MP3!

我在学校里的风光你们总是看得见,可你们的视线总是如此极端的片面,每当我看到考完试饭桌上的大鱼大肉时,我拿着果汁,喝下去的是眼泪你们知道吗?

我的路也是路,上面也是有荆棘的,在学校里时常会遇到一些的莫名的嘲讽,“书呆子!

”“书呆子!

”有谁会来帮我?

,一个人在石梯上流下的悲伤又有谁能有幸目睹?

没有。

我曾经那么想过与你们做朋友,将内心里混杂的许许多多繁琐的一切向你们尽情倾诉,可我发现我错了,这只是个摸不到也看不见的物体,记得小时候我与同学打架憋闷着脸回家吗,当时你们却完全不顾忌我的感受,一昧的责骂我与人的打架事情,我强憋着泪珠,不是因为责骂与伤痕,是因为你们对我品德信任的亵渎。

我是多么想说出我打的是一个将我和许多同学的水杯公然扔进垃圾桶的拉脚生,可我声带发出第一个模糊不清的字时你就忍不住要拿出你们伟大的长辈身份让我见证,然后就是更加猛烈的炮轰“你怎么每次都有理由?

你是神啊,你说的话都是对的,你没有权利解释”我一直是那么的不解,难道人类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像先天性行为一样没有理由的空着大脑去做,你们说呢,爸妈。

在这样荆棘肆意生长的不平道路上,我使自己成长的更加坚强,因为你们给予的那些八十年代先进思想和你们过犹不及的爱,我不想也胆怯接受它们,我会自己慢慢的摸索,一点点,一点点的去感悟着缤纷冗杂的世界,我的瞳孔在穿越了无数的光线后,它不会再因为光线的变化而惊乱;耳朵在接受了无数的声波后,它不会再因为声波的吵杂而痛苦;在微笑的面对了十五个冲刷人心的年轮的洗礼后,我已变得坚强,学会了一个人的发泄,早已不需要那已坏了的Mp3,似乎是想要为了心中的憧憬拼命的飞翔一次,即是会在翅膀上留下伤痕,但我相信那会比连羽毛都不舍得长齐的翅膀要好看得多,因为那上面有过我历练的沧桑。

而你们此刻却想把我关在鸟笼里观赏?

厌倦了日复一日的所谓“基础最重要”的空谈,厌倦了在每天日记上写下的“NORMAL”

为什么你们要这么做,我不懂,我真的不懂。

在我已渐渐的有了坚强的锋芒,在我有着孤立而不缺援助的高傲,在我已准备幻化出一个专属于我自己的梦,并朝着它张开预飞的翅膀时,你们却突然对我发出了关照的禁令,我本想给自己一个不凡的机会,在暑假和同学一起去邻城的小镇旅游学习,可往日不管我的你们现在却发出了杞人忧天的感叹,爸爸妈妈,我也知道这会有一点危险,可是你们知道吗,盲人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他们在走每一步之前总是探明了道路,我不想让人生变得平凡,即使是让它短暂,爸爸妈妈,你们会给我这机会吗?

虽然这若隐若现的希望我已不去观赏,可是你们的爱却总是来得让我无法接受,你们希望我可以顺其自然的成长,每一步的是扎扎实实的,可你们给予的关照就像脚上的铅球一般,每一步都因此都变得扎实,每一步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步频。

是你们不理解我,还是我真的只是个看不透什么的小孩,谁能告诉我,我想知道。

立家规,正家风,父母的一封信

家风是什么?

怎样才算是好家风?

其实家风就是妈妈的一句唠叨,爸爸的一次嘱咐,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是一句可以使人幡然悔悟的叮咛。

  自放了暑假,我的心早已沉迷于暑假无穷无尽的魅力中,“懒惰鬼”又占用了我的身体,慢慢的我就形成了一个特别“传统”的概念:

早睡晚起。

我懒惰的性质伴随着我的体重快速的增加着。

妈妈意识到事情严重的后果,于是对我说:

“不要再懒惰了,你读书的那股劲儿哪里去了?

”可我属于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所以自然无动于衷。

  于是,妈妈给我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并要求不得违反其中的规定,如有违反,那就把它抄五百遍。

什么?

我心里一震:

“妈妈居然软硬兼施?

”我不得不向妈妈屈服:

“每天六点半起来看书……”整得我叫苦连天,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每天严格按照上面的来做。

开学后,我立即回到学习中,上课时,我组织好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巧妙而又精彩的语言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当同学们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时,甭提我多高兴了。

看,这就是一个好家风的重要性。

  我家的家风当然不止这些。

比如:

别人说话时不插嘴,自觉干自己的事……

  好的家风足以改变人的思想,它就如与世长存,必不可少的空气,“教”我生活的道理,自然的哲理,让我们更出色,更健康的在蓝天下慢慢成长。

  如何立家规正家风征文二

  家风家规是什么,这个春节期间中央台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寒假期间我们和孩子一起反复观看学习,从农村到城市,从大人到小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是每看完一期,全家人就会在一起讨探。

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说起我们的家风家训,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外公,他是我们的一家之长,一个老转业军人,至今骨子里还是充满正气,所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跟他绝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也是他每次准备开家庭会议或者教育晚辈时的开场白。

  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的外公教育我们,荷花虽好还要靠绿叶扶持,一家虽好,还须左右邻居都好,生活才能相安无事。

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要有好名声才有人愿意与我们来往,才能广交天下朋友。

如果这一家人的品德败坏、经常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坏名声也会在邻里之前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与你来往。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家风之一。

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我们经常带着他去医院看望老人。

医院里老人身边经常是儿孙成群,五岁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医院照顾祖母,大家还都做这么多好吃的拿给她,大家都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我告诉他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觉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从小做起。

  孩子外公还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正直,不贪小便宜,不能怕吃亏。

这些生活习惯我也身体力行,经常在生活中教育孩子。

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手工馒头的夫妻,丈夫言语不多,一看就是老实人,妻子右手残疾。

他们的绿豆芽、豆制品都是无添加的绿色食品,小两口用诚信经营着他们的小生意。

  我们也经常光顾,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他们的馒头呢。

我说因为"诚信",纯手工的馒头、无污染的绿豆芽,他们做到了,所以生意原来原好。

还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买馒头,2块钱的馒头我给了她10块钱,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他找了我13块,我把5元钱递到她手里时,她惊讶的说还是好人多,我卖50个馒头也赚不了这五块钱。

孩子问我,妈妈,阿姨为什么那样说呢我笑了,我说阿姨挣的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不容易,我们要做正直的人,不贪小便宜。

孩子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不贪小便宜,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人父母,我们只能从身边的事做起,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信、正直让他们受益一生!

书写格式

  ①称呼:

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

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不过很少。

  ③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朱宣咸插画《信》

  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

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

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如下图:

 

  一、主要部分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

”,冒号后不再写字。

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

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

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

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

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

如“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

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

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

”“近好!

”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

”“春节愉快!

”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

”“近来一切可好?

”“久未通信,甚念!

”之类。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

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二、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4、署名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

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

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敬上”等,以示尊敬。

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

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