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9341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docx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

上海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总

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的祖国为你自豪)

1(我们的祖国值得我们骄傲的原因

我国有幅员辽阔的秀美山河;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2(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是哪个

中国

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含义及核心是什么

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民族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昂扬向上。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6(我们应以什么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我们要十分珍惜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不断加以弘扬,使之发扬光大。

如:

(略)

7(国家(或上海)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或开展了哪些活动)每年九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举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倡学生参加“红色之旅”活动等

8(什么标志了中国结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开辟了历史的新

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9(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的名称、代表人物和意义

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代表人物:

孙中山,意义:

推翻了----,提出了----,开创了

-----,打开了---

第二次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代表人物:

毛泽东,意

义:

推翻了---巨大成就.

第三次巨变:

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代表人物:

邓小平,意义:

在建国以来------为全世界所瞩目.

10(中国百年巨变的结论是什么,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又是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才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的选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史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12页)

11(爱国主义的含义、作用

含义: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用:

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具有的品质,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她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12(在当代,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为什么

我们生长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15页)

13(爱国要体现在哪里

热爱祖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要学习、传承中华文化,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如(略)

14(为什么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15页)

15(怎样才能使中华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一席之地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真正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华文化必须保留和弘扬自身的特色

16(我们应如何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

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不仅是文化工作者的任务,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并将其发扬光大。

如(略)

17(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要落实在行动中,必须重视哪方面的培养重视爱国行为规范的培养。

爱国行为规范在各种日常行为规范中是公民首要的行为规范

18(爱国行为规范从何而来,(如何培养)请各举两例

一些基本的爱国行为规范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规定,我们要很好地落实;如:

《兵役法》规定:

“适龄青年要积极服兵役”

《银行法》规定:

“人人都要爱护人民币,不在人民币上乱图乱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总结、提炼一定的爱国行为规范如:

每天看新闻,关心国内外大事

为灾区捐款捐物

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表现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表现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3(面对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制定了“三农政策”,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策”等

4(什么叫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基本国情是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性的概括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国情包括哪三方面,研究现实国情的基础(前提、背景)是什么,国情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国情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国情研究的重点

研究现实国情的基础(前提、背景)是历史国情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点、起点和终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道路和方向。

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仅是

初级阶段。

特点:

(1)它是逐步摆脱-------,基本实现---------的历史阶段

(2)是广大人民-------共同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

(3)是逐步缩小--------,实现----------的历史阶段

起点:

(1956)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终点:

(2050左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7(初级阶段不发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8(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是什么

一是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强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二是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9(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路线、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有什么决定的,(或我国依据什么制定这些)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0(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1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怎样的,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第几步已完成,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几步目标,

第一、二步已完成,解决了人民生活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三步目标:

2001—20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

国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3(上海肩负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什么,上海是否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是否已建

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海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

济新飞跃的战略任务。

上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14(你认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1)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尤其是学好外语

(2)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4)要了解上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5(近几年,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建

设。

请例举(两个以上)

看书(略)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基本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

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17(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

18(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要性)

我国处于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

因而把-----第一要务,

这是------根本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只有------才能------才能------?

才能------

全面进步。

(P31)

19(我国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

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依靠自己的发展(经济)

2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把什么放在首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21(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

坚持------,坚持------,坚持-------坚持-----重要思想。

(32页)

作用: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

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

22(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起点: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2)标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

(3)目的:

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结果(变化):

经济建设、综合国力、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三

个台阶)

(5)作用意义: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强国之路。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的经验(34页)

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贯穿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2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是什么,对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是什

么,

时间: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

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

设更高水平的小康、更加全面的小康、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25(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我们的小康是怎样的,

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

康社会(所谓低水平--------;所谓不全面--------;所谓发展不平衡--------;)

26(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新时期内涵

含义: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

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新时期内涵:

奋斗精神:

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

创业精神:

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奉献精神:

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

27(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在学业上、今后的事业上有所建树。

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德。

(含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个人成长意义、总结)

28(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要同困难做斗争,把艰苦、困难、挫折、失败都当成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精神的磨刀石。

如:

1.学习上要刻苦、勤奋,遇到困难要加以克服

2.多参加学校组织的野外吃苦训练教育活动

3.去社区卫生大扫除等。

29(某方面发生变化、取得成功的原因(要求每方面作适当展开)1(上海(全国)人民在市政府(党)的领导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有中国共产党才能--------。

2(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

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3(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使上海(国家)经济建设、(综合国力)、人民生活

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4(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或内涵或现实意义或个人成长意义)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或:

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

民族的灵魂。

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6(积极担当历史任务。

(上海的战略任务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第三课(协调发展社会和谐)

1(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要求是什么,(47页)

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并进,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推进社会和谐。

2(什么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47页)

经济发展更多体现在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产品的增加、产值的增长等方面。

社会发展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口数量控

制和质量提高--------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3(什么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47页)

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进步。

4(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怎样,(48、49页)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的任何一项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由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让全体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和文明。

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生存环境提高,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到带来社会发展,它需要政府的推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5(为什么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48、49—47页)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经济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到带来社会发展,它

需要政府的推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才

能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进步,这也是关系到中未来的发展能否

全面、协调、可持续进行的关键所在,并且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6(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途径)(49—50页)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

础和关键。

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社会发展。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解释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所

在。

只有------才能-------。

当人们--------,就会-----进一步发展。

(3)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

和改善民生,把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7(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怎样,(52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

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8(为什么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性)(52—51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见7)。

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

发展了,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才能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9(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什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提高民族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52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2页)

10.提高民族素质(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是什么?

国民素质中最重要素质是什么?

民族素质,或叫国民素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国家强大,民族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民族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因素,人是靠精神支撑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其自身的能力和能量的发挥也就越大,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多。

(52页)

国民素质中最重要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

(53页)

11.提高民族素质,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53页)

中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要按照-------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尤其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还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全面发展。

12(社会和谐的总要求是什么,(54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是什么,(53页)

社会和谐……向往和追求。

在我国……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重要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重要目标。

社会和谐代表……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书58)

14(如何推进社会和谐,(58-59页)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1)社会和谐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为什么,)

(2)社会和谐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什么,)

15(为什么社会和谐需要依靠社会共同建设,

社会和谐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58页)

16(为什么社会和谐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9页)

社会主义的建立-----公平的发展权利。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谐相处的局面。

17(共同建设和共同享受的关系如何,(60页)

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共同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共同享有是„„结果和归宿;有了共同建设……会不断提高;共同享有……合力就越强大

第四课(科教兴国立志成才)

1(实现现代化关键是什么,基础是什么,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基础是教育。

2(为什么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

(62---65页)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都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

基础的。

现代科学技术使传统工业变为现代工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动了我国的国防建设。

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的关键,从

根本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

能力不断增强,使劳动工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当今世界-----根本性的变化。

----主要标志。

-----关键性作用。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64、65页)

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断增强

(2)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劳动工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4(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准是现代科学技术

5(为什么实现现代化基础是教育?

(66---67页)

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取决于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

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

础.只有教育发展了,才能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专业人才队伍;

管理人才队伍。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6(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68页)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是互为促进的。

教育为科技进步培养必须的人才,科技为教

育的发展提供最新知识。

科技和教育比翼齐飞,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7(什么叫科教兴国战略?

(69页)

就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最大限度的,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8(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含义,

(1),

(2)〕

(1)加速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69—70页)

A.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这是我国推进技术进步的基本任务。

B.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发展科技关键在自主创新。

C.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

径。

D.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到的。

总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速发展教育事业

9(为什么要加快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书69—70页)

A.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这是我国推进技术进步的基本任务。

B.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发展科技关键在自主创新。

C.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

径。

D.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到的。

总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0.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71页)

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培养同现代化------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11(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加快教育发展

12.如何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71----72页)

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们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13.什么叫人才,人才的共性是什么,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的共性:

(1)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创造性劳动(3)为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

14.人才的重要性是什么,

人才是第一资源。

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

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我国在本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15.我国在本世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我国在本世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是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

16.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75页)

条件是德才兼备,体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