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9769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安徽省安庆市儿童医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省市儿童医院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省市儿童医院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址

市大桥经济开发区市立医院东部新院区

1.1.3项目建设单位

省市立医院

1.1.4项目编制单位

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1.1.5项目法人情况

省市立医院是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38年,是皖西南地区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的中心,是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

1997年11月通过省卫生厅专家评审,批准为“三级甲等”医院。

2007年2月经省省政府批准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现有编制床位1550(其中北院区350),在职职工1083人,其中主任医师69人,副高级技术人员120,博士、硕士生144人,硕士生导师20人。

拥有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14个医科大学硕士点。

市立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学科实力雄厚,收治病种涵盖了相关学科的疾病。

医院拥有消化科,神经科2个省临床医学特色专科;消化科、口腔科2个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儿科1个医科大学重点扶持科室;神经科;耳鼻咽喉科、儿科、妇科、普外科、心血管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肾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含手足外科)、产科、麻醉科、口腔科、放射科(含CT中心)18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占市重点学科总数的50%以上。

2010年11月17个科室获准“省住院医师规化培训基地”,并先后建立市传染病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等四个基层实践基地。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总价值逾1.62亿元。

拥有省先进的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Avanto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64层螺旋CT、西门子双光子高能直线加速器、G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PEC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总资产达6.17亿元。

近年来,医院以“科教兴院、人才立院、技术强院、文化塑院”为发展战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科研实力也逐步增强。

医院先后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课题一项、省卫生厅科研项目5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12项,医科大学校科研项目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学技术奖10项;SCI收录论文3篇,2010年专业技术人员在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1.1.6项目建设容与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10平方米,共计12层,建筑高度54米,层高要求4.5米。

1.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0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2503.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06.35万元、预备费190.65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单位自筹1200万元,申请中央补贴1800万元。

1.2编制依据

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

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5、《市城区卫生均衡发展实施意见》;

6、市立医院与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7年10月11日签订的《项目合同书》;

7、《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8、《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9、市立医院提供的有关资料。

1.3研究围

结合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客观实际,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围如下:

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项目社会需求分析;

3、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分析;

4、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容;

5、工程建设方案;

6、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

7、项目组织管理;

8、工程招投标;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社会评价分析;

11、研究结论和建议。

1.4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可有效改善市儿童医疗条件,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对全面贯彻党的卫生事业方针,促进市两个文明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建设场区地理交通状况良好、社会条件优越、建设条件良好。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备可行性。

建议承办单位抓紧与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加快项目申报工作,落实建设资金,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将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关系到民族兴旺。

只有提升出生人口的素质,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我国人口素质提高,才能够促进民族的强大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市立医院知名度的提高和就诊患儿的不断增加,业务用房紧、专业设置及就诊流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资源配置尚不完善。

由于建筑规模受限,业务用房设计不合理,设备设施缺乏,存在会诊难、辅助检查难、管理难等情况。

(2)专业设置不齐全,儿童就医不方便,也不利于儿科专业的发展和管理。

(3)医务人员工作繁忙。

目前我市区域几家大医院儿科力量普遍较为薄弱,随着工作量不断加大,医师数量明显不够,难以有效满足患儿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尤其在疾病高发期,矛盾更为突出。

因此,市立医院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申请新建市儿童医院,改善市儿童医疗条件,推动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

2.2市区域概况和基本卫生状况

2.2.1区域概况

市为省直辖市。

位于省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北纬29°47″~31°17″、东径115°46″~117°44″。

长江流经市境200余公里。

其四至为:

隔江与省、湖口、彭泽以及省东至、、等地相望;北、西绵亘大别山南脉,与霍山和省英山、蕲春、黄梅等地峰壑相通;东北与无为、庐江、舒城等坦途相接。

全市辖7县1市3区,共设19个街道办事处和102个镇、61个乡、1226个居委会、1608个村委会。

另外,省属农恳企业华阳河农场和皖河农场均坐落在市境。

全市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0平方公里。

2.2.2人口及居民生活概况

2010年末,市总人口61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6.9%;市区人口7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3万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39.19%。

全市人口年龄结构:

18岁以下有148.70万人,18~35岁170.47万人,35~60岁211.50万人,60岁以上74.83万人。

2011年市生产总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7亿元,增长2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0.2亿元,增长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5亿元,增长17.5%;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

2.2.3基本卫生状况

1、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及传染病情况

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72/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98.26/10万、人口总死亡率6.23‰、婴儿死亡率17.99‰、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68‰、孕产妇死亡率40.19/10万。

住院分娩率75.07%。

2、主要地方病

市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除岳西县外,7县(市)以及三区90多个乡镇76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

由于全市钉螺面积和易感染地带面积大以及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人口多,故血吸虫病的防病治病仍然是市重要的卫生防疫工作。

3、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市2010年卫生统计资料表明,市区四家二级以上出院病人疾病谱(构成)前十位是:

意外损伤和中毒占16%;消化系统疾病占15.11%;呼吸系统疾病占11.58%;循环系统疾病占10.75%;肿瘤占9.95%;妊娠、分娩、产褥期病变占8.6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6.23%;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3.70%;影响健康和保健机构接触因素疾病占2.98%;眼及附属器疾病占2.83%。

上述疾病对市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2.2.4卫生资源及其利用

1、卫生机构

市共有卫生机构779个,其中医院52个,卫生院291所,门诊部、所4个,专科防治所(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监督10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7个。

2、床位数量

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4971,其中医院床位9735;卫生院床位3996;专科防治所(站)床位500;妇幼保健所(站)床位156;其他卫生事业机构床位24。

全年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病床2.47,低于省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病床1.95的水平。

3、卫生技术人员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20476人,其中医院7887人、卫生院3567人、门诊部(所)26人、专科防治所(站)49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83人、妇幼保健所(站)299人、卫生监督所135人、其他卫生事业机构67人。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736人,注册护士608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149人。

4、医疗卫生服务概况

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656.5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331.7万人次;卫生院诊疗306.5万人次;医疗机构平均治愈率70.65%,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病床10696,病床周转次数23.62次,医院平均病床使用率65.87%(其中县级以下医院平均开放病床6136,平均病床使用率71.5%,村乡镇卫生院平均病床使用率28.18%),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9.25天。

2.2.5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市“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1、以居民健康为宗旨,规划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以居民健康为宗旨,按照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大对区域卫生资源的调控,促进其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有序,整合优化各层次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及协作关系,形成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卫生服务体系。

2、以需要和需求为依据,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重点加强农村和城市基层卫生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优先发展和保证辖区居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重视传统中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以体制与机制为中心,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根据中央、省有关卫生政策法规,不断深化区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区域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医药供应保障等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区域卫生规划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既要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技术效率与分配效率,又要按公平性原则,对市场进行调控,保证所有居民都能获得所需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5、根据实际情况,边规划、边调整。

卫生事业改革正处在不断调整、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转型也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增加了难度。

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既要坚持按优质、高效的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又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改善市儿童医疗条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在充分利用市立医院医疗科室设置齐全,综合技术实力强的基础上,发挥市立医院的区域影响力,特建设“省市儿童医院”项目。

2.3.1项目建设是市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的需要

受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贫困家庭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城乡之间儿童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进一步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儿童工作的重要任务。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市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儿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根据《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未来十年期间将加大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

促进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省、市、县(市、区)均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置儿科与新生儿科。

加强儿童医疗保健人才队伍建设和儿科学科建设。

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保健服务。

保障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根据本项目规划,市儿童医院共计12层,300床位,40座多媒体教育,科室设置齐全,卫生环境良好,医疗器材和设备一流,配套服务设施先进,将极大的改善市儿童医疗条件,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儿童整体素质,提升儿童福利水平,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2.3.2项目建设是提高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需要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被列为市2012年民生工程,并明确了具体目标,即今年底,实现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5%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7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6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7%以上、农村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5/10万以下、婴儿降至1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15‰以下;争取80%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一级或二级妇幼保健院(所)的标准;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0%以上,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5%以上;对需要接种的出血热发病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出血热疫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需要应急接种的钩体疫苗的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在具体实施上,各级政府将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筹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规建设的原则,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容,实行年度考核,目标管理,并加大投入。

本项目建设可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妇幼保健工作机制和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推动儿童疾病防治以及儿童视力、听力和口腔保健工作,全面提高安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3.3项目建设是促进市公共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5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则(草案)》。

提出: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一个适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会议强调,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加快提高医疗救治机构能力为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相结合,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实现建设任务。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也召开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工作。

明确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需要重点解决好“增强应对能力,提高救治水平;调整资源结构,促进合理布局;健全救治体系,完善救治功能”这3个主要问题。

核心是加快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根据《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以居民健康为宗旨,按照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大对区域卫生资源的调控,促进其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有序,整合优化各层次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及协作关系,形成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卫生服务体系。

本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市立医院现有的高水准的医生、先进的医疗设施等卫生资源,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对市乃至皖南片区公共医疗事业发展是有力的技术支撑。

2.3.4项目建设是市推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

自市实行城镇临时就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部分农村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实施健康办法试点工作以来,市各级医院门急诊总量呈上升态势,而且接受县乡医院和卫生院转诊住院患者也逐渐增多,门急诊总量迅速提升,床位使用率日益增高。

这就表明,城镇临时就业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既为城乡居民就医提供了保障,也为医院拓展新技术、新业务、扩大服务领域、开拓医疗市场带来新的契机。

本项目的建设满足市医疗总量逐年增长的需求,有利于各级医院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塑造卫生行业新形象,为市乃至皖南片区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医疗技术准备。

2.3.5项目建设是市立医院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市立医院知名度的提高和就诊患儿的不断增加,业务用房紧、专业设置及就诊流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远远不能达到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标准。

主要表现在:

(1)资源配置尚不完善。

由于建筑规模受限,业务用房设计不合理,设备设施缺乏,存在会诊难、辅助检查难、管理难等情况。

(2)专业设置不齐全,儿童就医不方便,也不利于儿科专业的发展和管理。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优化市立医院资源配置,增加各种医疗和保健业务的功能用房,有效地改善儿童群众就医环境,适应市立医院医疗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建设场址拟选在市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独秀大道以东,叶祠路以北,晴岚路以西,天柱路以南,市立医院新院区围,即原已批总体规划中的病房楼B座项目。

见图3-1。

市儿童医院位于新院区东侧。

 

图3-1规划用地位置示意图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环境条件

(1)气象条件

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市年平均气温为16.6℃,最热月平均29.2℃,极端最高44.7℃,最冷月平均3.2℃,极端最低温度-12.5℃。

多年平均晴日天数181天,阴天日数56天,雨水130天,雪天9天,露14天,无霜期248天,年平均降雨量1363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294.4毫米,昼夜最大降雨量262.3毫米,是最在降雨量100.3毫米,最续降雨量520.3毫米。

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频52%),夏季多西南风(风频24%),年平均风速3.10米/秒。

(2)地质地貌

项目场址位市东部,该区域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由亚粘土、砂和砂砾石组成,局部分布厚度不均匀的淤泥及淤泥亚粘土,区域不会出现滑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但在淤泥分布地段需采取工程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

项目建设场址详细的地质情况待初步设计阶段详勘。

(3)地震

根据国家建设部和地震局联合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建筑设防标准按新执行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GBJ50011-2010)执行。

3.2.2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项目建设场址于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建设场区临皖河路、元山路、晴岚路和叶祠路,交通十分便捷。

(2)供水

城市自来水生产能力为110万吨/日,市区现有公用水厂三座,日供水能力41.5万吨。

第三水厂作为该区域的水源,供水管线最低点水压为3.5×105Pa,水质符合GB5749—85饮水标准。

本项目进水接口十分方便,可从新院区部环状供水管网接入。

生活污水以及处理后医疗废水可分别排放就近接入新院区污水排水管网。

(3)供电、电讯、燃气

全市现有发电装机(含小水电)70多万千瓦,年供电量30亿千瓦时。

经国家批准兴建的4×30万KW大电厂一期工程于2005建成投产,年发电量达30亿千瓦时。

供电局110KV变电所为项目用电提供了保障。

东部新城区供电、电讯、燃气等管线沿规划道路配套成型,本项目只需从新院区的配电房接用即可。

3.2.3政策环境条件

国务院《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负有重要责任”。

《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强调: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及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局,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实各项措施;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更加注重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更加注重机制创新,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因此,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本项目建设,将本项目列入“十二五”期间公共卫生体系重点建设项目。

3.2.4项目运营技术力量

(1)医疗设备资源

市立医院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医院医疗设备总价值逾亿元,包括:

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Avanto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双光子直线加速器、西门子64层螺旋CT、美国Ultra-Z型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数字胃肠X线诊断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BalanceX射线乳腺机、荷兰飞利浦公司双板直接数字化拍片系统(DR)、美国GE公司OEC移动式X射线机(DSA)、美国GE公司Vivid7Dinension超声诊断系统、HD-ESWL-V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和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美国强生公司VITROS250干式生化分析仪、德灵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美国伯乐公司酶标仪和洗板机、美国美敦力公司4通道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英国ScinedLtd公司CompanionⅢ型经颅及周围血管多谱勒诊断/监护系统、英国佳乐公司第三代超脉冲等离子电刀、法国迈迪公司全身双能量骨密度测定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肯格王公司一体化镜清洗中心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目前,医院拥有270多台、套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医疗技术力量

市立医院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采取引进新技术、建设重点学科、培育科技成果、培养医技人才等措施来增强医院的整体水平、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医院拥有45个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6人,其中主任医师65人,副高级技术人员95人,中级技术人员346人,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工程方案

4.1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0010㎡,占地面积约840㎡,建筑高度54m,层高要求4.5m,共计12层。

4.2项目建设容

4.2.1楼层功能划分

市儿童医院共计12层,建设容如下:

一层:

门急诊、专家门诊、抢救室一间、候诊厅、挂号收费、药房、医生值班室、更衣室两间(男女各一间)、公共洗涤间(含男、女公厕、拖把池、洗手池)、开水间、治疗室;

二层:

医技(化验室、X光、B超、心电图、脑电图、24小时动态脑电图、肺功能、骨密度、智商测定)、输液厅、更衣室两间、开水房、公共洗涤间(含男、女公厕、拖把池、洗手池)、小儿镜;

三层:

呼吸、消化科(床位40);

四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