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9995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甘蔗分布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福建省四川省

2、我国主要商品粮分布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平原

3、我国主要棉基地:

南疆绿洲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和江苏沿海平原

4、近些年来,太湖平原逐渐失去起职能的原因:

(1)经济发达,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占用了大量耕地

(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3)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5、我国四个主要地区的种植制度: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西北地区:

一年一熟

 黄淮海平原:

一年两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年三熟

6、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

7、我国的牧区分布地区:

  西北的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注意我国的四大牧区)

8、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煤炭工业:

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省区

石油、天然气工业:

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四川天然气基地和新疆石油基地以、及近海大陆架海田

  电力工业:

火电、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

水电、南方地区

  钢铁工业:

辽宁鞍山上海宝山

  石油化学工业:

黑龙江大庆、吉林、辽宁辽阳、北京、山东和西北兰州

9、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0、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陆(包括河运和海运)、航空、管道

11、熟练掌握我国的铁路网,并能在题目中熟练运用

(运煤的主要铁路干线:

大秦铁路、神骅铁路、焦日铁路)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目前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初步形成了“五纵三横”的全国性铁路网。

“九五”期间新修的南昆铁路,使我国资源丰富的大西南有了出海通道。

青藏铁路已开工建设。

主要铁路枢纽有:

北京、沈阳、兰州、郑州、徐州、株洲、南昌、上海等。

(详见已发的资料)

  南北干线:

  ①京广线 ②京哈线 ③京沪线 ④京九线 ⑤同蒲线

  ⑥太焦线 ⑦焦柳线 ⑧宝成线 ⑨成昆线

  东西干线:

  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E、沪杭线 F、浙赣线 G、湘黔线 H、贵昆线

  

  “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五纵”名称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徐州、商丘、郑州、西安,宝鸡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南京,九江,武汉,枝城,攀枝花

12、历史上的四大米市:

  无锡(江苏省)芜湖(安徽省)九江(江西省)长沙(湖南省)

13、商业中心的形成应具备的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14、集市贸易的主要特点:

  集市贸易是商品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农村比较普遍。

集市贸易的规模有大有小,贸易日期也不一样。

有的是每天有集市,有的是定期有集市

15、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

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东南亚各国

16、我国的主要外贸口岸:

  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

17、旅游业的特点:

 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被成为“无烟工业”。

18、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见选一相关内容)

  旅游业不仅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创汇,而且能带动工业、农业、建筑、商业、邮电、运输、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19、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北京故宫(北京)、

(2)八达岭长城、(3)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省)、(4)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5)长江三峡(湖北省)、(6)桂林山水(广西壮族自治区)、(7)苏州园林(江苏省)

(8)黄山(安徽省)、(9)杭州西湖(浙江省)、(10)日月潭(台湾省)

(注)⑴自然风光:

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四川的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吉林白头山、福建武夷山等。

⑵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万里长城、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古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

   ⑶革命纪念地:

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井冈山、延安等

   ⑷民族风情:

壮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北方地区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2、主要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3、少数民族的分布

  聚集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聚集在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

4、东北平原黑土广布的原因

  

(1)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

(2)森林覆盖率高,有机质含量高。

5、保持黑土肥力的措施

(1)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

(2)植树造林(3)增施有机物料,其中包括施有机肥、草肥,秸秆还田

6、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农作物

  华北平原:

冬小麦、棉花、花生

  东北平原: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黄土高原:

谷子(小米)

7、重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

1、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2、主要的山地

  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

3、少数民族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

4、四川盆地的优势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生产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籽

5、我国蚕丝主要产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

6、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的分布

 甘蔗:

两广、闽、台、川、滇、琼

 天然橡胶:

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椰子:

海南岛

 经济林:

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

7、“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

8、红壤的特点和整治的措施

特点:

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壤黏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

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茶树、杉木、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流失等

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2、主要自然特征

  本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运输到这里的数量很少,年平均降水量从东部400毫米左右向西减少到50毫米以下

3、西北地区的畜牧业的分布

内蒙古地区的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如呼伦贝尔盟草原、锡林郭勒盟草原),这里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质量较好;

新疆、宁夏境内的牧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这里山地降水较多,牧草茂盛,形成垂直的高山草场。

4、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成为“塞外江南”

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5、全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地区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状绿洲

  

青藏地区

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区内的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

3、主要牲畜: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4、气候特点:

 气候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且干湿季明显

5、重要的资源:

 太阳能、地热、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里的煤、石油、铅锌、盐)

6、主要的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有利条件:

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

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

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7、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

8、保护三江源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

这里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化扩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

目的:

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和珍稀濒危动物

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1、台湾岛的地理位置(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北临北海,南临南海

2、香港的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3、澳门的地理位置:

  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

4、台湾丰富的各种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水稻种植普遍:

香蕉、菠萝和茶叶驰名中外

地下矿藏丰富:

金、铜、硫磺、石油、天然气丰富

海洋水产资源丰富

5、香港的区位特点:

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宽阔的水域可同时停泊百艘以上的万吨巨轮,且北靠祖国大陆,有经济发达的腹地,为海港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再加之有便利的交通,使它成为优良的港口

高中地理复习题(选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

1、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地形地势海拔低,在1000米以下,东部500米以下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雨季集中在5—9月,较为湿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挡,难以深入,气候干燥。

气温年、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植被土壤以森林为主有机质含量低,可容性盐分含量较高发育程度差,土层较浅水文河流为外流河,地表水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河流多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多为咸水湖属内流区,东南部多为大江,大河发源地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广泛而深刻对自然界的影响不如东部对自然界影响微弱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积温3200450075008000地貌平原广布,三面环山大平原和高原为主结构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多低山丘陵地表景观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植被常年青绿,季相变化不明显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三熟2、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之间的积温

1600·c、3400·c、4500·c、7500·c

3、青藏高寒区由东南向西北的水平分异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4.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

5、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自然原因:

(1)、东部地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有便利的海运

(2)、中西部地带多属于干旱区或高寒区,海拔较高,不利于农业发展;交通闭塞

  社会和经济原因:

A经济基础的差异B思想观念的差异C政策差异

6、西部大开发包括的区域

 新疆,甘肃,青海,西藏,云南,四川,宁夏,陕西,贵州,重庆,广西,内蒙古,

7、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作

A大江大河的治理

B跨流域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北水南调(东北地区引嫩江,松花江水到辽宁等)

C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

D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8、遥感(RS):

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

关键装置:

传感器

主要环节:

物体辐射和--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专业图件

反射电磁波信息分析统计数字

9、比较航空卫星

周期长短

数据大小

资金投入大小

10、地理信息技术(GIS)

简要程序: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作用:

查询三维地形或地图信息

查询全部或局部

分类信息查询

地名查询

11、全球定位系统(GPS)

包括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特点: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12、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这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

利用4颗GPS卫星的空间位置,就可定位。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四单元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1.黄土高原的范围及海拔

  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

1000—2000米

2.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表现

  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植被的破坏,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社会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4.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落后压缩农业用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5.小流域治理的方针:

保塬护坡固沟

6.小流域治理的措施:

  工程措施:

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乔木灌木草木

  农业措施:

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7.西北干旱形成的原因:

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降水量少。

加上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形成干旱。

8.古绿洲消失的原因:

盲目垦耕,破坏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者改道,水源枯竭,加上战争,疾病等原因

9.我国西北荒漠化的类型有哪些:

  在半干旱的旱农耕区周围过度农垦荒漠化呈现出斑点状及片状。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荒漠化呈现出土地荒漠化圈。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过度樵柴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击扇地区水资源的利用不当

  在开矿区破坏植被

10.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持续干旱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11、荒漠化治理的核心和内容:

  核心:

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12.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恢复自然植被

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治理

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开发

1、长江三峡工程的坝址位于何处:

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造成长江洪涝的原因:

自然原因

(1)长江流经的大部分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

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

(2)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汇合在一起

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抬高河床,使河流泄洪能力下降。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削弱。

3、长江三峡的范围:

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

4、荆江河段为什么变成悬河及治理措施:

1)河流流出三峡,河面陡然减宽,水流缓慢

2)位于平原地区,水流缓慢

措施:

1)人工裁弯取直

2)建分洪蓄洪工程

 3)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5、长江三峡的作用:

1)防洪(首位目标)

2)发电(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

3)航运(促进东西部资源流通,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4)养殖、供水、灌溉、旅游

6、三峡工程移民任务的艰巨性:

1)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

2)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3)如果处理不当,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移民

7、移民安置条件:

有利条件:

1)淹没面积小

2)57%的非农业人口不需新的土地

3)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重视

8、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

1)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

2)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3)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4)改善枯水期水质

5)调节局地气候

6)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

不利影响:

1)淹没土地、耕地

2)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诱发地质灾害(地震、滑坡)

4)加重泥沙淤积

5)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6)影响物种生存:

水库蓄水,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7)增加蚊虫孳生:

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9、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其所受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可逆转的、影响较大的和影响较小的三种类型

不可逆转的,但仍可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

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

对于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危害发生或者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10、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三峡工程蓄水后,原来特有的急流险滩等景观将消失;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将被淹没有些景点虽

然存在,却将失去了其从前的魅力。

三峡工程建成后,在水库及支流上游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旅游点及“高

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观,将成为当代的世界奇观。

对策:

1)对将被三峡水库淹没的文物或迁移重建,或原地保护

2)对已知的尚未发掘的重要文物遗址,可在工程建设期内进行抢救或发掘,以使其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搞好旅游规划和管理,加强三峡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景点,促进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1、黄淮海平原地形组成及特点

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的典型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

由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三部分组成

12、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

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春旱: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降水不足,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资源能力下降

  夏涝:

降水集中(7、8月分)且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泻洪能力不足

盐碱: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风沙: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干旱易起沙,春季多大风,地势起伏和缓,缺乏风力屏障,不合理开垦,出现沙荒地,使风沙肆虐

      关键措施:

有灌有排

13、制约农业发展最重要因素----干旱缺水

14、土壤水盐运动特征

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份相对稳定

15、整治盐碱地的工作核心

以治水为中心

16、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

引淡水淋、盐井排井、灌农田覆盖、生物措施

17、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范围和位置

南方丘陵山区地域广阔,其范围大体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18、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气候优势:

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有较高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问题:

有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春季:

低温阴雨,对早稻播种造成不利影响。

夏季:

干热少雨(伏旱)

   2)生物优势

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

问题:

没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潜力,把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3)土地和土壤优势

 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比较明显

问题:

南方丘陵山区红壤分布面积较大。

红壤是在湿热环境下形成的重要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是,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4)水资源优势

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问题:

降水变率大,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易导致水土流失。

19、改良红壤有哪些措施?

  1)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2)种植各种绿肥作物

  3)增施矿物质肥料

  4)在土壤中掺入砂子

20、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1)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2)这里多为地表疏松层覆盖不厚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存在着变成“红色荒漠”的潜在危险

3)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1、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治理难度大?

本区多为地表疏松层覆盖不厚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剥蚀,石质裸露,有变成“红色荒漠”的潜在危险

22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什么要走立体农业道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

1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

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开发第九单元交通运输建设

1、东北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冬季寒冷,夏温较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得协调。

2、不同温度带分布的农作物: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大豆为主。

3、地势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所环绕,山地有着丰富的森林,成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4、东北平原的组成:

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5、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