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203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安乡一中龚德国

2010年---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辑录(词语)

年份

试题及答案

2010年广东卷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

C

解析: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斗转星移, 北斗转向,众星移位。

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

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甚嚣尘上,用错对象。

而且,褒贬也失当。

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2010年天津卷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

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

A.决定即使提升息息相关

B.决定虽然提高休戚相关

C.确定即使提升休戚相关

D.确定虽然提高息息相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

决定:

①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②决定的事项;③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④客观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

确定:

固定;明确肯定;坚定。

文中意为“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应用“决定”。

“即使”和“也”搭配。

提升:

提拔;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送。

提高:

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产业”应与“提升”搭配。

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应用“息息相关”。

2010年全国II

18.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选词不得重复。

(4分)

停止损害设立具有核实侵害

咨询维护存在叫停保护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

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_①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②与服务。

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③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④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⑤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⑦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⑧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

“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作用是咨询和服务,举报后的行动是核实,“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不是企业,故④应选“停止”;⑤应选“存在”,“侵害”不和“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⑦⑧很明显要选“保护”和“免受”。

故答案为:

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

2010年全国II

19.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①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

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②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③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

④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⑤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

①为转折关系;②表示严重的后果;③“就”和“一”搭配;④是让步关系;⑤解释原因。

故答案为:

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2010年山东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戚,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释怀”:

①抒发情怀。

②放心,无牵挂。

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

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纷至沓来: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011年大纲卷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5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

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

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之处。

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答:

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_

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2011年天津卷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

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

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

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

【参考答案】B

2011年天津卷

23.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4分)

给力雷人粉丝妙趣横生山重水复美不胜收怡然自得

【解题思路】用上四个词语,语义要完整,句子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文采更好。

2011年江西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____的人。

A.投降分别深孚众望B.投诚分别深负众望

C.投降分头深负众望D.投诚分头深孚众望

答案:

A。

【解析】投降:

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

投诚:

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

投诚强调成建制主动放下武器并归属对方。

①句中为“他”,是个人不是成建制,宜用“投降”。

“分头”与“分别”的区别:

1.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

如:

我准备分别找老李和小张了解有关情况。

2.不同主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

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性别构成比与年龄构成比分别为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0-14岁占16.60%;15-59岁人口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分别”与“分头”的区别还表现在:

(1)语义指向上,“分头”指向施事主体,所以施事主体必须出现,当施事主体为单数时,客体必须为复数;“分别”不受此限。

(2)“分头”后的动词应具有动作性、分工性和任务性;“分别”后的动词则无此限,它可以是非动作性的。

②句符合“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分别”。

“深孚众望”,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孚”是诚信的意思。

能与“深孚众望”联系起来的,是“不负众望”中的“负”。

在“不负众望”里,“负”是“辜负”的意思。

“深负众望”是个生造词语。

“不孚众望”这个词倒是有,是人们根据“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这两个成语新造出来的,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的意思。

【备考提示】今年高考把词语、成语考查合并在一起,考查词语的区别。

这个考点的复习应注意三个方面:

1.形或音相近而义不同的,这类词语形或音接近,但语义却迥然有别,在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因此误用的比例相当大。

如“深孚众望”与“深负众望”。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

如“投降”与“投诚”。

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

如“分头”与“分别”。

2011年重庆卷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

D

解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

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弥漫:

①充满;到处都是:

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

②漫远:

路途弥漫。

即时:

立即。

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011年湖北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她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

她喜欢这座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

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

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

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

2011年四川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巧夺天工。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

答案:

B

解析:

A句种“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订阅”。

“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

C句中“的”为结构助词,表领属关系,仅仅是“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能受嘉奖?

应删除“的”字。

D句中“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用对象不当。

2011年浙江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D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2011年山东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

2011年广东卷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

B(自顾不暇:

暇,空闲。

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

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

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

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2011年广东卷

22.

(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3分)

既然不管尽管无论既而因而然而

○1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2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3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2)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3分)

○1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2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3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1)【答案】①尽管②既然③因而

(2)【答案】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含标点符号31个字)

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恶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含标点符号23个字)

2012年重庆卷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还是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

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答案】(D)

解析: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不能形容吃喝。

歆羡xīnxiàn爱慕,羡慕

窥伺kuīsì窥:

指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伺:

守候,观察。

进行某种不正当地偷看,居心不良。

洋洋洒洒yángyángsǎsǎ洋洋:

盛大,众多的样子。

洒洒:

明白、流畅的样子。

如饥似渴rújīsìkě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如:

如同。

饥:

饥饿。

渴:

口渴。

似:

好像。

2012年四川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本题将成语、虚词、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A项如期而至:

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

褒贬使用不当。

B项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搞反了对象。

D项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形容对象错了。

2012年北京卷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答案】D

【方法点拨】双音节词语的词语辨析主要抓住三点:

一是注意区分不同的语素(或不同的字),如“止”意为“停止”;“制”意为“控制”;二是前后搭配、照应,如“防止”搭配“发生”;三是注意色彩、范围等。

2012年安徽卷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令人侧目侧:

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褒贬使用不当。

D.鞭辟入里,鞭辟:

鞭策,激励;里:

最里层。

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B.以致,连词。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C.与日俱增:

与:

跟,和。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形容不断增长。

形容对象不对。

2012年广东卷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

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B.肆意C.忤逆D.颐养天年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

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用于此处,符合句意;C项“忤逆”,指违抗;冒犯。

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

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2012年湖北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

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

这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痛痛快快当是遛

B.滋味淋漓尽致便是踱

C.意味兴致勃勃自是逛

D.韵味尽情尽兴恰是晃

【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可以排除A、C、D三项。

第四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2012年江西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

B(A、如数家珍:

数:

点数。

家珍:

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

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2012年山东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

C.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

【答案】D

【解析】融化:

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

溶化:

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

题中应选“融化”。

沟通:

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

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

勾通:

暗中串通,贬义词。

应用“沟通”。

喧闹:

1喧哗热闹:

—的集市;2喧哗吵闹:

大声—。

喧哗:

1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2动词:

喧嚷。

侧重“热闹、吵闹”,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考点定位:

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2012年天津卷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调剂地久天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