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0669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2.docx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

亲爱的同学:

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O16 S32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

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木炭燃烧B.铝热反应C.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D.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

3.下列过程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B.食物腐败C.塑料老化D.工业合成氨

4.设C(g)+CO2(g)

2CO(g);△H>0,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5.反应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降温C.加压D.减压

6.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CuSO4] B.NaOH[NaOH]C.NaCl[HCl] D.CuSO4[Cu(OH)2]

7.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

Fe-3e-=Fe3+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

2H2O+O2+4e-=4OH-

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C.△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D.△S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9.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

下列酸、碱溶液混合产生的热量等于57.3kJ的是

A.1mol·L-1的稀HCl溶液与1mol·L-1的稀NaOH溶液

B.1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mol·L-1的稀NaOH溶液

C.1L1mol·L-1的稀HCl溶液与1L1mol·L-1的稀NaOH溶液

D.1L1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L1mol·L-1的稀Ba(OH)2溶液

10.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

B.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一定导致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

11.下列金属防护的方法中,应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钢铁船身嵌入锌  B.钢闸门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C.健身器材刷油漆  D.车圈、车铃钢上镀铬

12.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A=0.15mol•L-1•min-1B.VB=0.6mol•L-1•min-1

C.VC=0.4mol•L-1•min-1D.VD=0.01mol•L-1•s-1

13.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B.2s时H2的转化率为40%

C.2s时N2与H2的转化率相等D.2s时H2的浓度为0.6mol·L-1

1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g) + O2(g)

2NO2(g),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NO的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

15.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6.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

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

B

W(s)+xG(g)=2Q(g)

ΔH<0,自发反应

x可能等于1、2、3

C

4X(g)+5Y(g)=4W(g)+6G(g)

能自发反应

ΔH一定小于0

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

ΔH>0

17.右图是关于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正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18.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放电时Pb为负极

B.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PbSO4+2H2O-2e-=PbO2+4H++SO42-

C.放电完全后铅蓄电池可进行充电,此时铅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外电源的正极

D.用铅蓄电池电解CuCl2溶液,若制得2.24LCl2(标准状况),这时电池内至少转移0.2mol电子

19.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20.反应2S02(g)+02(g)

2S03(g)△H=-akJ/mol(a>0),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S02(g)+02(g)

2S03

(1)△H>-akJ/mol

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提高S02的平衡转化率

C.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D.将2molS02(g)和1mol0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akJ

2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①图②图③

A.图①,放置于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B.图②,若将钢闸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C.图②,若断开电源,钢闸门将发生吸氧腐蚀

D.图③,若金属M比Fe活泼,可防止输水管腐蚀

22.恒温、恒压下,1molA和1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2B(g)

2C(g)。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一定是1:

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

1

C.若起始放入3molA和3molB,则达到平衡时生成3amolC

D.当

(A)=

(B)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

2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X(g)+Y(g)

2Z(g)△H<0,下图是表示该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

t1、t2、t5时刻外界条件均有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用量)。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6时刻后反应物的转化率最低B.t5时增大了压强

C.t4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t6时反应的平衡常数D.t3时降低了温度

24.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

CO+HbO2

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

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C.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25.下列选项中的原因或结论与现象不对应的是

选项

现象

原因或结论

A

在H2O2中加入MnO2,能加速H2O2的分解速率

MnO2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

将盛有NO2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

2NO2(g)

N2O4(g)ΔH<0,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

C

在密闭容器中有反应:

A+xB(g)

2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1,恒温条件下将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测得c(A)为0.4mol·L-1

A为非气体、x=1

D

向5mL0.005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5mL0.015mol·L-1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几滴1mol·L-1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0分)

26.(12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2.6

1.7

1.0

0.9

0.6

(1)K的表达式为:

    ;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3)下列选项中可作为该反应在850℃时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c(CO2)=c(CO)=c(H2)=c(H2O) 

(4)当温度为85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2O

CO2

H2

0.5mol

8.5mol

2.0mol

2.0mol

此时上述的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填代号)。

A.v(正)>v(逆)B.v(正)<v(逆)C.v(正)=v(逆)D.无法判断

(5)在700℃通过压缩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则该反应中H2(g)的转化率   (“增大”、“减小”或“不变”);工业生产中,通过此方法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以加快反应,却意外发现H2(g)的转化率也显著提高,请你从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        。

27.(10分)已知反应:

2S02(g)+02(g)

2S03(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02和lmol02发生上述反应,当反应进行到2分钟末时达到平衡,平衡混合物中S03的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前2分钟内用S0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S02的转化率为____,此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2)在某恒温、恒压容器中,按体积比2:

1加入S02和02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适量S03(g),达到新平衡时,c(02)将比原平衡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某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S03(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适量S03(g),达到新平衡时,c(S02)/c(S03)将比原平衡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10分)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

②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③C(s)+O2(g)=CO2(g)ΔH=-393.5kJ·mol-1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的能量存活,甲烷细菌使1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890.3kJ。

(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H4+CO2=2CO+2H2,1g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kJ的热量,则:

①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C(s)与H2(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_____。

(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水煤气(CO、H2)

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

29.(10分)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以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若开始时打开开关K2,闭合开关K1,则该装置为(填装置名称)。

(2)若开始时打开开关K1,闭合开关K2,则:

①U型管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溶液中Na+向B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从A极逸出2.24L气体,则外电路上通过的电子数目约为0.2NA

Ⅱ.以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2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电解槽内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

单位时间内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从出口D导出的溶液是(填化学式)。

30.(8分)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通过测定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已知: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编号

0.1mol·L-1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mL

0.6mol·L-1H2C2O4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min

10

V1

35

25

10

10

30

25

10

10

V2

50

(1)表中V1=_______mL,V2=_______mL。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2min,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2C2O4)=________mol·L-1·min-1。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学段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D

A

B

C

D

A

C

B

A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B

D

C

C

A

B

D

A

B

C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0分)

26.(12分)

(1)

;(2分)

(2)放热;(2分)(3)B、D;(2分)(4)B(2分)

(5)不变;(2分)压强增大使水蒸气液化,平衡向右移动(2分)

27.

(1)0.25mol∙L-1∙min-1(2分)50%(2分)4(2分)

(2)不变(2分)

(3)减小(2分)

28.(10分)

(1)=(2分)

(2)①D(2分)②63%(2分)

(3)-74.8kJ·mol-1(2分)(4)C(2分)

29.(10分)

(1)原电池(1分)。

(2)①2Cl-+2H2O

2OH-+H2↑+Cl2↑(2分);②D(2分)

(3)①4OH--4e-=2H2O+O2↑(或2H2O—4e-=O2↑+4H+ )(2分);小于(2分);

②KOH(1分);

30.(8分)

(1)5(1分)30(1分)

(2)②和③(2分)①和②(2分)

(3)0.025(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