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728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docx

教育学考试师范类学生教育学考试

教育学复习题

名词:

1.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对象是学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是综合地研究学校现象中一般性问题的学科。

2.广义教育:

泛指一切有意识的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广义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狭义教育:

即学校教育,是指由社会专门机构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的活动。

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是其根本特点。

4.教育制度(机制):

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构成关系,学校性质,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以及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5.遗传决定论:

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发展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6.社会化:

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7.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消亡,其身心各个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向现实素质转化的过程。

8.教育目的:

在教育过程开始时,在人们观念中存在着的教育活动与其的结果。

实践中也把这种“预期结果”称作“培养人的规格”“培养人的标准”。

9.德育:

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系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受教育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个性方面发生教育者所期望的变化。

10.智育:

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系统知识、技能教育,以期受教育者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学习与生活技能、技巧,并在智力与创造力等方面获得发展。

11.美育:

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观点、审美能力以及鉴赏美、创造美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以期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能力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12.职业道德教育:

是关于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教育。

13.教师专业发展:

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的提高”,一方面它强调教学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它是指增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强调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作出设想,通过学习和进修来提高教育能力,施展才华,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4.教师中心论:

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宰。

15.活动课程:

是为了促进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以学生的活动为基础,侧重于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课程。

16.地方课程:

指由地方各级立法机关或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17.课程计划:

是指导学校课程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包括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18.教材:

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组织起来的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材料。

19.教学方法:

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

20.教学组织形式:

指教学活动中人员、时空、程序、条件等方面的组合方式。

21.复式教学:

由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进行教学。

22.教育评价:

就是评定教育事物的价值,是人们对于教育事务能否满足人和社会的需求作出的判断。

二、填空

1.教育学的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普遍教育学是研究(中小学教育)。

2.从词源上看,教育学有儿童保护与(教养)之意。

3.教育学只限于研究(学校)教育现象。

4.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相比较是研究学校教育现象中(一般性)问题的学科。

5.教育学给实践提供(思想)参照体系,而不是操作体系。

6.古代是教育学的(萌芽)时期。

7.近代是教育学的(形成)时期。

8.我国学校教育产出于(夏)。

9.我国萌芽时期的学校称(成均)和(虞庠)。

10.西周和(唐代)的教育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

11.西周教育制度由(国)学和(乡)学构成。

12.六艺内容是(礼)(乐)(御)(射)(书)(数)

13.公元前6世纪,希腊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14.(唐代)教育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高度发达时期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

15.中国古代社会的三大学校类型是(官学)(私学)和(书院)

16.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主体。

17.大约在11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一批大学,他们是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18.教育的功能分为(教育基本功能)和(教育衍生功能)两种类型。

19.依照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成分教育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20.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存)(传递)(选择)(创新)四个方面

21.区别人与动物活动不同的标志是有无(自觉目的)。

22.教育目的是在人们观念中存在的教育活动(预期的结果)。

23.教育价值观念是指教育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

24.马克思阐述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25.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26.我国国家教育目的的两个基本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培养劳动者)。

27.全面发展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28.小学生品德评定包括(操行评定)与(思想品德)两类。

29.高中阶段德育内容主要有: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30.学校体育主要包括:

(田径运动)、体操、武术、水上运动、(冰雪运动)、军事体育、游戏。

31.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对(形式美)的感受力;二是对(内在美)的感受力。

32.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

“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3.1810年7月12日(普鲁士)颁布“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敕令,规定中学教师只有通过国家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得以任用,这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教师资格制度。

34.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教师法》),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规定了获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的认定和考试的原则及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基本程序。

35.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我)三个方面。

36.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

(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

37.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的途径主要有(大学本位教育)(在职培训)(校本培训)(参与教育研究)

38.1924年国际联盟第五届会议通过(《日内瓦儿童权力教育》),成为儿童权力保护的里程碑。

39.《儿童权利公约》指出,缔约国要保障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的权利。

40.学科中心课程的现代理论形态主要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等。

41.(布鲁纳)提出来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论断,他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

42.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创立的(设计教学法)可以看成是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一种实践样式。

43.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以(斯金纳)为代表,在行为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特别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形成了以“程序教学”为特色的教学理论。

44.系统的教学理论开始出现的标志是(《大教学论》)

45.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理论中,四阶段分别是(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46.暗示教学理论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的,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他对“暗示”对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关注,并进行了暗示学研究。

47.多元智能主义认为学生的智能结构存在着八个方面的智能: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48.教育评价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类,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49.教育评价按评价的标志分类,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决定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50.(形式性)评价是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了解活动的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51.教育评价一般要经过(准备)、实施、分析处理和结果反馈四个阶段。

52.测验有四个指标,即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53.教师评价的途径主要有五个,即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

三、选择

1.我国古代影响最为久远的教育专著有(《学记》、《大学》)

2.我国最早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孔子)

3.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具有教育学专著性质的书籍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4.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奠基著作是(文艺复兴晚期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文艺复兴晚期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最早系统的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度。

6.《六经》是(《诗经》《易经》《乐经》《春秋》《礼经》《尚书》)。

7.在近代教育学的形成阶段,美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卢梭的(《爱弥尔》),瑞士佩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这个时期教育学研究的代表作。

8.(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代表作。

9.实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依曼、拉伊、桑代客)

10.在教育学的科学化过程中,出现了一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基础的研究著作。

它们是克鲁普斯卡亚的(《教育文选》),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凯洛夫的(《教育学》)

11.广义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2.“和谐”发展教育是指(智育、体育、美育并重)

13.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有了文字,有了教师;有了书籍人类知识丰富了)

14.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

15.按评价的标准分类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决定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6.按评价功能分类,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7.档案袋的内容至少由四部分构成,它们是(项目、项目的评价标准、有关要求与说明、学生完成项目的佐证材料)。

四、选择或填空(判断题改编)

1.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2.体育主要是对身体健康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分内的事。

3.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力。

4.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倾向(态度、动机等)两个方面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特征。

5.从过程角度理解课程,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关注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的经历、感受与体验。

6.(永恒主义)课程认为“传统学科”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因为这些学科更具有理智训练的价值。

7.融合课程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取消原有的两个学科,合并成为一个新学科。

8.课程计划通常是由国家或地方颁布的具有指导性文件,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校的课程计划,学校的课程计划可与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相一致。

9.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可以是综合课程,也可以是分科课程。

10.除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选修课外,社会和学校为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也应创造条件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

1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反应的活动。

12.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反馈和控制的过程。

13.(发展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14.上课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学习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等环节。

15.备课是对具体教学活动的预先筹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方法与手段、编写教学活动计划。

16.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严密、表达清晰、气氛热烈等。

17.(教师)是教材编排的主体。

五、简答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答: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经济不发达,物质匮乏,人人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以维持生存。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教师这样的职业分工,青少年一代是在与成年人共同劳动、生活中接受教育,因此,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没有受教育权利的分配问题,青少年一代人人都要受教育,教育是普及的、平等的。

★原始社会教育内容有生产方面的知识、有军事方面知识、有宗教方面知识、有氏族生活规范知识。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与书籍,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是通过成年人的言传身教,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的。

2.简述人的发展的涵义

答: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消亡,其身心各个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向现实素质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人的发展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

3.教育目的有什么作用?

答:

选择功能、标准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

4.简述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答:

★教育传递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教育培养政治人才;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5.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

★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效率。

6.教育任务的特点有哪些?

答:

★动态性:

教育任务是动态的,其内容体系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教育体系内容的因素:

不同的教育思想理论,来自社会的不同要求,不同的教育条件与环境,教育对象的不同状况等。

★多层次性:

教育任务是多层次的,大体上可以分成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四个层次的教育任务,这四个层次由上到下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

★联系性:

各教育任务是紧密联系的,这些教育任务相互支持、相互辅助,共同发挥教育合力。

7.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

★促进学生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与卫生习惯;

★保持体育的心理。

8.简述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师资格的分类:

我国教师资格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七种类型。

✦教师资格条件:

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

✦教师资格的考试与认定:

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

✦罚则:

对一些违反教师资格的行为以及在教师资格申请、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

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

✦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学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

我国关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

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教师的专业自我:

教师的职业心理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专业自我能力则是教师职业心理能力的关键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

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10.简述学生的基本权利及其内容

✦生命权和健康权。

生存与发展首先体现在儿童的生命权与健康权上。

人的生物性存在是人的所有存在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其他所有一切都等于是空谈。

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最为基本,是产生其他需要的前提,因此,生命权和健康权在人的所有权利中最为基本。

✦安全权。

安全权是为了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基本得到保障之后,安全的需要便显露出来,安全的需要是儿童天生的对秩序和预见性的追求。

✦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包含人的自我评价和自尊的社会评价,人格尊严权要求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学习权。

学习权是一种要求完善和发展人格的权利。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权就是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寻求完善和发展人格的权利。

✦自由权。

自由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作为基本权利的自由权主要包括言论自由权和人身自由权,前者保障人们表达思想的权利,后者保障人们行为的权利。

✦还包括隐私权和名誉权、财产权、申诉权、休息和娱乐活动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等。

11.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所应具备的素质

✦课程内容突出强调现代化与实用化

✦课程设置上走向综合化

✦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2.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研究法

13.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

(说出至少五种)

✦班级授课制导生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能力分组不分级制特朗普制小队教学复式教学

1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导向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交流作用总结作用

15.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16.简述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特征

✦发展性过程性互动性全面性多元性关注个体差异

六、论述

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的片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⑴.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所谓片面发展,是指人的潜能不能得到全面的开发,或者在身体方面,或者在智力方面,人的潜在素质所具备的各种程度的可能性不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和发展。

⑵.人的片面发展,是由人类劳动分工造成的,由于劳动分工,使人长时间乃至终生从事某一方面的劳动,他们的智慧及身体的运用和发展固定化、单一化,因此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分工“使每一单个人的能力退化。

⑶.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说,分工是生产发展必然,也是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但是随着生产发展和分工程度的提高,人的片面发展也在加剧。

私有制产生以后的脑体分工的历史,给人的片面发展带来了更具实质意义的影响。

不仅劳动者由于从事落后的农业劳动和手工作坊劳动,使体力与智力发展受到限制,而且统治者由于脱离劳动实践,其发展也是残缺不全的,但是人的这种片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是历史的必然。

●大工业生产使人的片面发展达到极限

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人的片面发展走向了极限。

这是因为:

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厂的分工更细、更简单。

在资本主义大工厂里,工人们已经成为一架加工简单零件的机器或一种机械工具。

马克思说,这时“生产不仅把人当做商品、当做商品人、当做具有商品的规定的人生产出来;它依照这个规定把人当做精神上和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

工人和资本家的不道德、退化、愚钝。

”劳动者完全失去了做为人的存在,成了机器的附属,已经从片面发展走向畸形发展。

●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正所谓物极必反,也正是大工业生产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可能性;这是因为

第一,大工业生产本质上具有革命性,即生产工艺和产品更新更快,企业资本的智力构成不断提高,要求劳动者参与生产的智力成分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劳动者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适应这种发展。

第二,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因此,劳动者维持生活的劳动时间比过去少,这样就给劳动者获得多方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时间保证。

上述两个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还会进一步增强。

因此说,正是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才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最基本的含义。

人的发展水平是由实践水平决定的,并由实践水平来体现;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实践,体力和智力又是生产劳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因此,人的发展水平应主要体现在体力与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2.当前推进素质教育要解决好哪些方面的认识问题?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3.论述实施智育的实施要求

✦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发展智力的基础

A保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

B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C保证知识的时代性

D要保证知识技能的实用性

✦按照学生智力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智育活动

学生个体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学习风格差异与智力水平差异是智育活动中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倾向两个方面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学习特征。

学生在智力水平方面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差异不仅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也与后天的学习、培养有关。

✦增进学生的经验以促进智力发展

智育不是单纯的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促进智慧的发展。

因此,必须使知识和经验得到统一。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的统一:

A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B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统一;

C识记与思考的统一。

4.试述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五育”存在哪些问题?

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试着提出合理建议。

5.如何看待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是指驾驶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代表

一、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体现着社会文化要求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包括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而且其自身也要表现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

二、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对学生社会化程度进行管理;

三、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的社会化进行评价。

●社会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静态的文本的认知,而是在与教师的互动中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对社会规定的文本知识的再诠释的任务。

在这里教师充当着知识的源泉和学生认知对象的角色。

同时,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意愿,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发展的特性,予以引导和帮助。

在这里,教师充当着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情感交流者:

教师是学生的情感交流者。

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社会交往规范和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具体而言教师的角色包括以下几种:

一、充当学生心理调节者的角色;二、充当人际交往的协调者。

6.论述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