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772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docx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

探析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定位

【摘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低碳经济是中国面临的新选择、新机遇、新挑战,是中国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发展建设低碳经济工业园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环节。

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去组织和推动低碳经济工业园的发展,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

同时,低碳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工业园在开发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和弊病,具体阐述在低碳经济时代,政府如何发展职能建设和打造低碳经济园区,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工业园区;政府角色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普遍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低碳、环保的话题几乎妇孺皆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脉络中,重点建设和打造低碳经济工业园。

而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低碳经济园区的建设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转变。

1低碳经济的定义

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政府文件形式最早提出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然而其中却没有为“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内涵和系统的指标体系。

此后,学术界对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出现了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最低限度控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即“方法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统计的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碳排放量和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包含了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产业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即“形态论”;另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次针对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发展理念的全球性能源革命,即“革命论”。

随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进行不断探索,目前被广泛接受和引用的是由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得提出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9年公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中将低碳经济最终定义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发展模式”。

2低碳经济产生的经济背景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3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反思

“工业园区”是一些工业企业组成的集合体,是工业化国家中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

它包括工业区、工业群、工业园、工业带和商业园。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大量建设各种用途和规模的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已为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传统工业园区在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了诸多生态缺失。

一是经济发展过于粗放。

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工业园区是城市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由于各地招商引资的迫切性,一些工业园区放低企业进入园区的条件,造成园区内部产业多样、规模不等,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为今后园区的良性发展留下了隐患。

同时,各地工业园区发展评价指标片面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出口总额等数量指标,忽视内在竞争力、生态效率、创新能力、环境保护等质量指标,进一步助长了工业园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二是生态基础总体薄弱。

不少工业园区缺乏中长期的控

制性规划,在宏观上对空间布局、环保设施等缺乏总体的生态化设计,生态基础总体上薄弱。

首先,没有制定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造成园区的功能与分布混乱的局面,更谈不上构建生态空间布局及形成从空间结构进行物质减量化的格局。

其次,环保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的有序引导,园区只是通过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来加以修饰,在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铺设、各类污染物、排放物处理系统等环保设施方面相对薄弱。

三是过分依赖土地经营。

各地政府在急于发展经济的思想驱动下,大力推崇“以地引资”和优惠政策,土地过度征用不仅导致耕地流失、城市绿化带遭蚕食,而且造成重复建设和投资上的巨大浪费。

同时,园区用地不平衡现象也较为突出,一方面许多工业园区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有项目无土地,企业排队入园;另一方面开发缓慢的工业园区土地征而不用、圈而不建的现象依然存在。

因土地利用粗放所造成的土地利用资源效益偏低现象尤其普遍和严重。

四是产业共生关联较弱。

受早期招商的影响和入园企业的不可预测性,园区在选择上下游企业资源配置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

目前工业园区虽实现一定范围的产业集聚,但企业的关联效应较弱,除了上下游厂商进行中间产品交易外,企业间甚少进行生产合作,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高度分工合作关系的生态化产业发展链条,难以建立起园区系统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网络,从而难以形成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现实途径。

五是生态创新难以实现。

所谓生态创新是指通过生态技术的革新、绿色制度的形成、生态观念的改变而不断地解决生态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成功应用的活动过程。

在激励园区内企业生态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生态观念的滞后性、生态创新技术具有不确定性,使得生态创新在以经济利益驱动为中心的市场中难以实现。

目前,相关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尚不成熟,使园区内企业缺乏进行生态工业改造和建设的积极性。

4低碳经济模式的工业园规划

4.1低碳工业园内涵的界定

从概念上,低碳工业园是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基础,寻求工业园区内低能耗、低污染、高产量,遵循低碳节能、产业循环互补和低碳经济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其核心理念就是在城市产业方面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循环,建立低污染、低消耗的城市工业区发展模式。

总体上低碳工业园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在产业发展方面,应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物质和能源的低碳循环;2)在工业园区内部生产环节中注重清洁生产,构建低能耗能源体系;3)低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土地要集约利用,产业功能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建立工业园区内的固碳生态环境体系;4)完善健全工业园区低碳运行政策、低碳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

4.2低碳工业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4.2.1低碳工业园区规划原则

从低碳经济内涵和发展特征来看,低碳工业园区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工业园区规划应尊重地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自然景观格局;2)园区内部产业应遵循低碳循环产业链条,形成园区内/工业共生体系;3)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以真正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

4.2.2低碳工业园区规划策略

低碳经济是指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通过优化物质在经济和产业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流动,减少资源输入和污染输出,使生产过程实现低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实现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因此,低碳工业园区应从城市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园区内部应包括居住区、管理区、生产区和废物处理中心四大功能。

4.3建立低碳经济工业园区政策与指标体系

建设低碳工业园区的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包括自然资源开采、利用的相关税收和价格政策;废弃物处理的环境税费政策以及对消费扶持奖励政策等。

城市产业园区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

因此,我们应积极制定低碳工业园区引导政策,同时应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体系。

5推动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角色职能定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中国正进入发展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发展的核心内容。

实施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府应把低碳经济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充当市场机制的建设者角色,完善现代经济体制,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晰、相互配合的体制机制。

从长远发展看,政府在低碳经济园区发展中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低碳经济园区建设上的职能定位也应包括这五个方面: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5.1宏观调控

政府对低碳经济园区的宏观调控需紧紧抓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要点对低碳经济园区做出从整体布局到政策出台的全方位前瞻性的预测和规划。

5.1.1.中央政府

首先,在国家和区域层次上,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协调运行机制,从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入手,加强宏观、中观调控和监管;统筹协调和确定全国和各省区环保、建设、国土、规划、资源等管理部门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和分工,强调各职能部门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以及地区与部门之间的整体协同,共同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次,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保证权力和责任的对等统一;加强地方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加强地方政府间的低碳发展合作,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行动,打破过去的条块分割状况,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市场、资源和人才优化配置平台。

再次,以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分阶段、分步骤地加大高碳型产业的改造和淘汰步伐,摈弃高碳增长方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力度,重视低碳型产业链和低碳产业园区的培育和发展,尽快形成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最后,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也是加强微观低碳经济政策可操作性的要求。

只有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各类企业和社会公众等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协调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才能促使各类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得以全面落实和有效实施。

5.1.2地方政府

首先,要对园区的地理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劳力成本等进行优劣势分析,从实际出发为低碳经济园区建立宏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规划:

产业规划阶段、产业优化升级阶段、深化成熟阶段等。

其次,地方政府还应针对不同阶段性的规划统筹建设方向、政策保障、组织保障、经济保障、科技保障、社会人才保障等,引导扶持低碳经济园区走向成熟和产业关联循环。

低碳产业链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产业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通过基础设施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环境共护、利益共生,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利用,建立高效率、低消耗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通过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政策引导园区内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清洁生产,甚至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良好上下游产业链。

最后,定时对园区的概况、技术水平、资源消耗情况、碳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园区管理能力等进行评估和与国内外园区进行对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修改,一切为园区的稳步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5.2市场监管

第一,推行规范化管理模式。

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企业和新建项目实行严格的低碳认证、分级和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低碳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生产全过程低碳监测和管理,以减少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管理低效运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低碳化发展绩效水平。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实际情况,吸纳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的资源再利用的现代企业加入。

对于已经入驻的企业,应该鼓励加强科研,巩固和完善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探索其它综合利用方式,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

要依托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自觉参与低碳实践,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杜绝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地方政府要有效地推行规范化管理模式,其基础工作是充分利用多种先进科技手段对园区内重点行业的排污严重的企事业单位、CO2排放大户以及园区呢的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和低碳跟踪监测,并制定出可实施、可控制的低碳规范化标准。

为此,应参照国际低碳发展标准,尽快研究制定和推出适合该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碳排放评价体系和碳排放强度可量化标准;同时,对重点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要制定出相应标准。

具体包括针对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的约束性标准(如“三高”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产业碳排放标准、低碳交通标准等),以及资源节约、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引导型标准,加大政策的引导性和约束性。

第二,构建规范的市场化管理模式。

发达国家政府的一些相关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其主要做法就是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构建规范的市场化管理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新的市场模式及其运作过程需要由中央政府出面进行宏观协调和部署,选择重点区域试点培育,并在区域层面上逐步推进和实施,积极建立起国际间、国内区域间、企业间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探索企业内部、个人之间的碳排放交易机制。

目前,尽管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但一些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的省市,已率先建立起了碳排放交易所,如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等。

在这些重点城市试点的经验基础上,当地政府可考虑适时设立该园区的碳平衡交易管理机构、建设能源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

在对园区碳源和碳汇现状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碳排放清单。

建设园区区域能源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掌握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和能耗水平,从而制定该园区碳平衡交易市场规划。

5.3公共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

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社会公共服务通常由法律授权的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承担,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主体。

借鉴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科技园公共服务设施的经验公共服务可以分为6大类:

5.3.1商务物业服务

5.3.1.1餐饮服务

园区的餐饮服务应根据园区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和周边商圈情况来建立合理的配套设施。

如果周边商业情况较好,距离城市商圈较近交通发达则只需考虑建立一个就餐中心,甚至可以不用建立任何餐饮服务点。

但是大多数的园区建立初期都是在距离城区较远的地方,周边商业极为缺乏的情况。

这种时候就必须抓牢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园区就业人员情况建设餐饮服务。

例如,日常就餐餐厅、宴会餐厅等,中期可以引进咖啡厅、酒会和中西点自助餐厅等高级餐饮服务项目。

建议根据该低碳园区的文化理念设计独特的餐饮服务项目。

5.3.1.2商品服务

商品提供服务也应根据园区实际情况逐步的完善:

日常用品的杂货店是必备的园区商品服务之一,园区依据就业人数按需求情况还可逐步开展:

送水服务;办公用品的采购及送货服务;各种办公设备的采购、维修、调试,;办公设备耗材的送货;礼品制作代办订做各种款式礼品和纪念品的礼品展示厅;根据低碳的特点引进低碳商品,甚至与该园区企业签订协议售卖该园区自主生产的商品自主消化发展特色低碳品牌。

5.3.1.3日常服务

低碳经济园区的日常服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展以下服务:

①快印服务,复印、传真、打印、装订等。

②邮政服务,根据园区的规模设置邮政服务点,提供各类邮件的收发、特快专递、各类报纸和杂志的代订及收发等;③银行服务,根据园区规模设置银行服务,提供存取款、电子汇兑、转帐、交费等。

④入室保洁(家政服务),主要提供办公场所的清洁服务:

包括日常保洁、地面保养、地毯清洗及更换等,提供家庭保洁服务包括日常保洁、小时工、护理等,提供室内各种绿植租摆以及其它特约的保洁项目。

⑤装修服务,主要是提供从设计、施工到消防手续的报批全套装修设计及施工服务,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园区内各企业;⑥租赁代理服务,主要为居住地比较远的以及外地的园区办公人员提供园区周边的家庭用房的房源;代理各种类型房屋的出租。

5.3.1.4酒店与会客服务

园区内应根据地理位置情况和周边商业情况考虑是否建立或引进商务酒店,为园区内的商业活动提供更人性化的居住、会客、健身、聚餐等综合娱乐服务设施。

酒店内可设置会务中心包括大中小型的多媒体多功能厅、会议室、展示厅.、文艺中心等。

5.3.1.5休闲服务

为迎合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注重员工的体育和日常休闲活动,可举办健身、跳舞、提供小型舞会场地租赁、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

可以与酒店服务结合或者设立单独的体育中心提供个人娱乐、团体比赛等等丰富园区内就业人员的工业余生活。

5.3.2企业支持服务

低碳园区也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步设立应对园区需求的企业支持服务。

5.3.2.1创业咨询服务

①入园流程咨询:

提供入驻园区的详细咨询服务,包括申请入园的基本条件;申请入园流程;申请入园所需提供的资料;相关费用说明;入园企业孵化期限和毕业标准等。

②企业发展咨询:

提供有关高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技术企业政策咨询;企业注册及高新企业申请咨询;有关人事管理咨询;有关资金融措的咨询等。

5.3.2.2知识产权服务

入驻园区的企业同时加入相应的低碳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形成当地的低碳知识产权联盟,并与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园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专利查询、专利代理、专利诉讼等服务。

5.3.2.3财税服务

通过与专业会计事务所合作,为客户提供审计、验资、财务税务咨询、财务分析与预测、项目可行性分析、工商税务代理等服务。

5.3.2.4管理咨询服务

为园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企业诊断、流程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财务管理、资产重组、上市策划以及投资与购并、融资顾问、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等服务。

5.3.2.5商业保险服务

通过与专业保险公司的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面的商业保险服务,具体服务内容有股东互保、意外保险、贡献奖励、人才保留、个人投资组合等"

5.3.2.6技术交易服务

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交易合同登记、技术转让、技术询等服务。

5.3.2.7企业注册与高技术企业认证

代理办理企业营业执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刻章备案、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CI卡)、外汇登记证、地税登记证、国税登记证、银行开户通知书、划资、统计登记证等服务。

5.3.3人力资源服务

5.3.3.1人才素质测评和培训

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咨询与测评等服务。

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的商务培训,精品公开课以及企业内训等服务。

5.3.3.2人才招聘服务

为园区企业提供低费用的面向社会的网上人才招聘宣传,并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流动工作站,可以更具当地的地理位置就近与某大学或专业学校建立人才库。

5.3.4资本技术服务

5.3.4.1申请中小企业创业基金

为园区中小企业代理申请创业基金、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各项专项基金。

5.3.4.2公共测试平台

利用当地的教育高校和商业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测试服务。

5.3.4.3风险投资

对具有核心技术或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管理团队优良的创业的入孵企业进行种子期的风险投资,解决初创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对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服务,同时也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服务。

5.3.4.4资金贷款担保推荐

还为产品技术水平较高、市场运营较好并在短时期内(一般是一年)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服务。

5.3.5信息交流服务

5.3.5.1政策法规信息服务

园区可以设置政策法规信息服务,定期为园区企业举办有关产业政策、高技术产业区优惠政策、政府实施的各类服务项目的宣讲会,以及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财税、人力资源、知识产权、金融、法律等各类讲座。

5.3.5.2园区报

园区报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既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生活办公信息服务,也是园区企业对外宣传,互相交流的舞台。

5.3.5.3园区企业交流活动

园区定期举办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沙龙、讲座等),为园区企业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提供平台。

5.3.5.4对外交流服务

通过整合政府及社会资源,组织专场沙龙、项目洽谈会、国际交流会、行业交流会、高峰会议等活动,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类对外交流服务,为园区企业拓展市场,寻觅商机,寻找合作伙伴创造广泛的社会网络体。

5.3.6.基础服务

5.3.6.1工程管理

园区内可设立工程部,提供园区内大厦工程管理,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的职能服务,主要包括:

①园区电力系统、电讯系统、空调系统、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故障检修。

②园区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

③用户室内二次装修的审批、监管。

④负责对用户室内设施、设备提供有偿维修服务。

⑤园区外委工程的监管工作。

⑥制定、执行工程、能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⑦控制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低碳节能。

5.3.6.2客户服务

园区内设立办理入园手续、撤离手续、装修验收、机动车停放、电话开通、迁移或对调、投诉及管理咨询等具有协调、沟通、公关、服务等职能的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还应定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园区内从业人员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合理的进行改进,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3.6.3安全管理

园区内应设立保安部,主要负责园区的安全管理,是公安、消防部门在大厦进行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的重要辅助力量。

保安部负责落实各项治安、消防制度,维护大厦秩序,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大厦设备设施及辖区内用户的财产安全。

5.3.6.4医疗急救服务

园区内设立基本救助站点,根据低碳园区内行业特点设立专门的解毒中心、急救中心等。

5.3.6.5员工子女教育服务

未来园区内就业人数增加,涉及到员工子女家属的教育问题。

可考虑周围居民情况就近建设学校,周围的农村或郊区居民也可同时入学,根据低碳紧紧园区的产业特点设立专门的低碳知识培训点或者专科学校为低碳园区的持续发展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5.4社会管理

低碳经济园区的一般是坐落在市郊或者远离城市的征收地上,基本都会面临生活设施不便捷,城市气息不够,农村土地征收、房屋拆迁,村民市民化,园区污染带来的社会纠纷,流动人口较大,人员结构复杂等问题。

并且,对于新开发的园区,有些地方领导往往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民生建设,而且对社会管理仅停留在抓稳定的层面上,对社会管理的内容、重要性和意义等认识不足,对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研究甚少,忽视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经济园区建设过程中,随着人流、资金流、物流等加大,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分配不均,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一些人会出现心理失衡,进而铤而走险,走向犯罪的深渊。

与此相对应的,低碳经济园区的社会管理事务才刚刚起步,社会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低碳经济园区政法委往往在面对这些新的社会矛盾时,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应付的情况:

即出现了问题,才去补救。

这常常会造成拆东补西、顾头不顾尾的情况。

没有相对稳定且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引导低碳经济园区处理日常社会问题、预防社会矛盾激化,低碳经济园区的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