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308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6篇_孟子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

这就像后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百姓趁机拣洋落。

民权都没有,争什么主权?

外人进来也好,不进来也好,主权都不是你的,而是一小撮专制集团的。

有人说先有主权才有民权,嗯,恭喜你洗脑成功。

事实是:

只要主权背后藏着君权,那么永远都是主权越多,民权越少。

帝国大一统,万马喑无声,主权争到手,处处万人坑。

  三、朱元璋读《孟子》,读到“如果领袖作恶,就规劝他;

如果规劝不听,就杀了他”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勃然大怒,说:

  “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

”众所周知,在1957年,毛泽东也说过鲁迅类似的话。

  四、朱元璋不喜欢孟子,后来仍然供了孟子,因为孟子早已死掉,供他已无风险,不但没风险,还能博取政治上的好处。

今日供鲁迅亦如此。

假如鲁迅还活着,在新浪开博客继续写杂文的话,不出俩月,你再去点击他的博客,就会发现四个血淋淋的大字:

封杀用户。

  五、小平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这话其实有个前提:

允许一部分人先觉悟起来,先悟带动后悟,最后实现共同觉悟。

没有共同觉悟,就没有共同富裕。

参见《孟子·

万章上》: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看完了深奥的后,我开始研读表现温、良、恭、俭、让、仁、信、义礼、智、信的孟子。

  看完后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

老天将要降大任于你,你必须要多用心,多劳动,少吃饭,空乏你的身体才行。

想想我自己,这四条原则中我又做到了哪些?

就先说苦其心志吧!

翻开名人史,发现自己并没有勾践那么卧薪尝胆,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这一点我虽经常做家务,可没有哪次我是自愿的,少了那种主动性,我每次干活都有气无力的。

饿其体肤更是遥不可及,少吃?

多吃还差不多。

至于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

  这每一样都不可能,别提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

  虽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来约束现代人,但这做为目标却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

汶川大地震引证了这句话,老天就是要降大任于中国,降给中华龙,地震不是痛苦,而是会心的动力!

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样: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

孟子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四处奔波,最终也没

  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

因为他没有统治阶级那样的野心,更没有他

  们那样的残忍之心,他的心里装满了仁义,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难实现。

  面对这样的结局,孟子无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败,不能让自己空有满腹经纶。

于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统治阶级。

  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气候,这种大气候注定了孟子的命运,他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四处踫壁,或像一只皮球被诸侯们踢来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终极结果就是专制。

虽然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却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

  他虽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为王者师,他天衣无缝的说理让王们深信不疑。

例如:

在梁惠王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讲的“利”进行说理,“王曰:

‘何以利我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乍看此言,似乎没有什么反驳的,但在当时那种大气候下,梁惠王考虑“利”不是没有道理的。

诸侯争霸,你不考虑‘利’,也许就会成为他人的口中食了。

由此我联想到了现实的美国,到处考虑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损害,便进行制裁,甚至战争。

正因为考虑利,其国家就强大,其人民就富裕,这有什么不好。

  实际上孟子的许多说理稍微一驳便不堪一击。

比如: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间牛未见羊也。

”见牛未见羊未必就是仁术,见了不杀和不见杀之都无法证明他有仁术,说不定见了杀比不见杀的更具有仁术呢!

他说:

  “君子远庖厨也”,君子未必远庖厨也,如果君子远庖厨也,那么君子远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说理偏离现实,这只不过是他仁政理想而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他的这种推恩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实现。

  “仁政”与“民主”无法比拟,“仁”与“自由”无法比拟,我们宁可要“民主”也不愿要“仁政”,宁可要“自由”,也不愿要“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