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086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处置预案.docx

《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处置预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处置预案.docx

应急处置预案

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九双段辅道工程建设项目

(FDLM01合同段)

现场处置方案

山西省灵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触电事故类型:

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2触电事故的危害程度: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

1.3事故征兆:

由于施工用电不规范或者违章作业,可能导致触电。

触电者有疼痛发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

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8、9三个月。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脱离电源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4.2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4.3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4.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4.5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4.6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4.7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二、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坍塌事故类型:

主要包括土方坍塌、隧道坍塌、模板坍塌、脚手架坍塌、拆除工程的坍塌、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坍塌事故等类型。

前五种类型一般发生在施工作业中,后一种一般发生在使用过程中。

1.2坍塌事故的危害程度:

因塌落物自重大,作用范围大,往往伤害人员多,后果严重,容易造成重大或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1.3事故征兆:

当在安装、拆除、开挖等作业过程中,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如边坡出现裂缝、支架变形及基础下沉或结构稳定失衡等异常现象。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等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项目部负责人,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应采取加固等措施进行抢险,如果不能控制事态,应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3.2.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2.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较大土方坍塌,造成较大安全事故时,由现场最高级别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在进行现场救护前,应对现场进行评估,如若有再次发生坍塌危险时,应先进行支护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2详细全面地了解塌方事故发生的经过,了解现场中原有人数、现仍未抢救出来的人数。

4.3应急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要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听从指挥,不冒险蛮干。

4.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吊车、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送风设备等。

4.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机械伤害事故类型:

在使用机械中,易发生撞伤、碰伤、绞伤、夹伤、打击、切削等伤害。

1.2机械伤害事故的危害程度:

机械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断肢、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1.3事故征兆及原因:

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经常带病工作,设备发出异常声音;安全防护装置不健全或形同虚设;修理、检查机械时,未断电检修,电源处未挂警示牌等;违章作业,随便进入危险作业区;不熟悉操作规程,无证上岗,安全意识差等。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立即关闭运转机械,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

3.2.2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

3.2.3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同时应派人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3.2.4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机械外伤一般直接损伤有时并不十分严重,但是由于伤后抢救处理不当,往往会加重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4.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

4.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

4.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

4.5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物体打击事故类型:

分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具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撒落伤人;爆破作业中飞石伤人;孤石及危石松动坠落伤人;张拉作业意外伤人等。

1.2物体打击事故的危害程度:

由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材料堆放不平衡、装运物不规范等原因,坠落物或飞出物速度快,对作业人员造成砸伤,甚至威胁生命,事故发生往往突然。

1.3事故征兆及原因:

隧道内及路基边坡有危石或清理不彻底;?

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

物料堆放不平稳;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

起重吊装、拆卸、爆破等作业未设警戒线,人员进入危险区;设备、张拉作业防护不到位等。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观察是否还存在坠落物和飞出物,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

3.2.2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在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

,尽可能不要移动伤者,尽量当场施救。

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优先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伤。

4.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

4.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

4.5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五、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高处坠落事故类型:

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1.2高处坠落事故的危害程度:

高处作业中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坠落人员身体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伤亡。

1.3事故征兆及原因:

洞口、临边等防护设施不齐全;脚手架搭设不规范、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起重吊装、吊篮架、提升架等安装不良、装置失灵导致坠落或失稳;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配带劳动防护用品或其存在缺陷等。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或隔离危险源,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

3.2.2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在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

3.2.3现场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

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

3.2.4在伤员转送之前必须进行急救处理,避免伤情扩大,途中作进一步检查,进行病史采集,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做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

转送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有异常应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应优先对呼吸道梗阻、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伤。

4.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

4.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

4.5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六、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车辆伤害事故类型:

分场内专用机动车辆伤害和工程运输车辆伤害。

1.2车辆伤害事故的危害程度:

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或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1.3事故征兆:

车辆带病作业,场地路况差,车速过快,刹车失灵等;驾驶员安全意识差,无证驾驶,违章载人,无信号起步,违章指挥,倒车时退出有交路面导致倾翻坠落等。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积极抢救伤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及项目部负责人报警,及时与交警部门(122)取得联系,反映有关情况。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在不妨碍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

对受伤人员和物资需移动时,必须在原地点做好标志;肇事车辆非特殊情况不得移位,以便为勘察现场提供确切的资料。

4.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

4.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

4.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

4.5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七、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火灾事故类型:

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1.2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

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

俗话说:

“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有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趋势。

1.3事故征兆:

由于违规使用动火或电源线产生火花等,使可然物产生烟雾、异味、发光发热等现象导致物体燃烧。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雾,异味等,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同时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3.2.2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向公安消防机构(119)报告火警,派人接应消防车辆,保持通讯畅通。

灭火人员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3.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

3.2.5应通知引导各处人员尽快疏散,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无关人员。

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3.2.6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3.2.7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2.8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3.2.9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

4.2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4.3先控制、后灭火,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4.4灭火中应注意防止中毒,倒塌、坠落伤亡等事故。

4.5灭火时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原因,便于分析事故。

4.6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灭口器材、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4.7灭火结束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八、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中毒事故类型:

施工现场主要有食物中毒和煤气中毒等气体中毒。

1.2中毒事故的危害程度:

食物中毒多为群体人员中毒,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煤气中毒气体中毒,如抢救不及时,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1.3事故征兆: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在食后1小时到1天内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继而可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

煤气中毒作业人员下井若感到头晕、眼花、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返回,以免中毒。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食物中毒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严重者,要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2.2发现人工挖孔作业人员中毒时,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及项目部负责人报警。

3.2.3救助人员在带好防毒面具、井上有人监护下,立即开展抢救,将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食物中毒应查找同批次食品去向,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封存,通报有关情况。

4.2应急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听从指挥,不冒险蛮干。

4.3应急救护人员下井抢救时,即使佩戴防毒面具,也应严格计算时间,切勿大意。

4.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防毒面具、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送风设备、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4.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九、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中暑类型:

分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症中暑

1.2中暑的危害程度: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

1.3事故征兆:

中暑病人有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例可能有头痛剧烈、痉挛、虚脱及昏厥等现象。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赵智慧

副组长:

陈林曹成建

成员:

汪威杨学伟闫宏伟邵坤鹏

2.2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安全员、现场监理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项目部负责人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项目经理部、驻地办等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3.2.2先用服用人丹、十滴水、解暑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擦清凉油,也可用刮痧疗法。

3.2.3用冷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