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1162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docx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4 心理学作业

1 1.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

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

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

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

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

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

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

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

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

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根据对立过程理论,随着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

 

记忆:

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

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

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

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

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

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

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

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

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

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

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12.图式: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

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的过程。

 

14.电报式语言:

美国语言学家弗罗金和罗德曼认为,不存在三词语阶段,因为儿童一

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

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将这一时期的语言称为电报式语言。

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介词和冠词等。

 

1.情绪:

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2.基本情绪:

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学而能的。

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就是因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

产生的感受。

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4.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5.动机:

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而产生原动力,由此推动个体的行为。

 

6.需要: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7.驱力:

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8.诱因:

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9.成就目标:

是指“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标的认知表征

”,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一种信念系统”。

 

10.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11.能力与智力:

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心理特征。

 

智力:

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

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

一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

 

12.模仿能力:

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1.人格:

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2.气质与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

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

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

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

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7.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

8.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

9.

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

同时伴有适应不良

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

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

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

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

分发挥个人潜能。

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的阶段。

检验策略就是将问题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结果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

如果方案执行的结果导致问题解决,说明原有的策略是正确的;如果不能验证,就需要重新选择策略。

 4.试述语言获得的阶段与语言获得的理论。

 语言获得的阶段:

 

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

婴儿由一个生物学上的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咿呀学语阶段,开始发出一些人类语言中存在的音节。

单词语阶段,开始使用只有一个音节的单词语。

电报语阶段,开始使用由两个或更多词语组成的电报体语言。

语言胜任阶段,开始学习掌握语法规则,并逐渐学会使用符合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子。

 

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论。

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的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结实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二)先天因素说。

与后天学习理论截然不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

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

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能力。

他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两个层次:

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现是以前者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的。

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

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什么是表情?

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表情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姿态表情。

表情起着求偶、顺从、维持接触行为以及警告、求救和威胁等信号作用,在人类,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

 

面部表情:

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一种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面部分为额眉-鼻眼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等三个区域。

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响应的情绪。

将各区肌肉的细微活动综合起来就可表达不同的情绪。

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

 愉快时:

额眉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部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部分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笑的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动作方面的表现。

其中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动作部位。

欢乐:

手舞足蹈;悔恨:

顿足捶胸;惧怕:

手足失措;虔诚:

肃立低头。

 

语调表情:

情绪发生时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

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声音低沉缓慢;愤怒时说话大声而严厉;撒谎时声音会比平时高一些;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讲出,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

“你干吗” 升调表示怀疑;降调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

 情绪识别是借助于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而实现的。

部表情如果和姿态表情与语调表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2.什么是情绪调节?

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

 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

当儿童可以爬行或走路时,就采取接近或回避等方式调节情绪。

 

(2)控制和修正策略。

如给哭叫的小弟弟玩具等。

 

(3)注意转换策略。

如婴儿通过用转移陌生人的注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抑制策略。

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6)合理表达策略。

如把愤怒转换为笑。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⑴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

学生亲身经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⑵树立学习榜样。

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

 

⑶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目标还要具有挑战性,即具有一定的难度。

 

⑷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

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

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做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做批评的目标。

 

(2)培养学生的胜任力。

为学生提供最佳挑战。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

可采取变化刺激,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改变常规的教学秩序。

 

外部动机的激发:

 

(1)组织各类竞赛活动。

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

 

(2)组织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

 

(3)正确运用奖励。

要注意奖励的选择,奖励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4)慎重使用惩罚。

首先,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违归,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始惩罚工作。

其次,惩罚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个体。

 

(5)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

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

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

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

 5.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

 

第二,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别,个体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第四,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

 6.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1)遗传因素。

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

 

(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早期经验的作用、早期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

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

(3)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4)人格特征的影响。

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1、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首先,从起源上看,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的影响,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生命开始时是无性格可言的,它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其次,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是明显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性格,改变也要容易些。

最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密切而又复杂的。

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

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和表现形式。

譬如:

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

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最后,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

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在家庭环境

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

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以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4)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

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

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

 3.试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

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

如:

很多保健品广告中经常采用“某某专家推荐”的说法。

 

(2)信息特征。

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

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

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

 

(4)信息接收者特征。

信息接收者特征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

 

4.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当儿童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的是朋友。

朋友会以同盟军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其坚强的后盾。

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开放、客观、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自信自尊 

(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待人真诚,尊重宽容,坦诚相处,能沟通,拥有良好的关系 (三)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四)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勇于改变,灵活有弹性,合理评估现实,客观面对现实 

(五)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能满足合理的需要,情绪稳定、坦率、自然、乐观、有调适能力 

(六)人格和谐完整。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感,有创造力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

与和自己相似的、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

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

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

 (4)适度休闲。

适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

 

(5)正确对待得与失。

正确对待得与失,即可长久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