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950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docx

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老师划的,有问答)

1、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及酸碱度是维系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2、体液平衡失调有3种表现,即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成分失调。

3、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性体液约占体重50%;婴幼儿可高达70%=80%。

4、细胞内液大部分位于骨骼肌内,约占男性体重的40%;约占女性体重的35%。

男性、女性的细胞外液均占体重20%,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15%。

5、(MJ)功能性细胞外液:

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填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I=、HCO3=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O42-和蛋白质。

7、(填空)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血容量与渗透压相比,前者对机体更为重要。

8、人体液的H+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动脉血浆pH保持在7.35~7.45。

9、血浆中重要的缓冲对有HCO3=/H2CO3(最为重要)、H2PO4=和Pr=/HPr。

10、脏器调节,肺和肾。

11、(MJ)等渗性缺水:

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可保持正常。

*病因:

都是急性的

*临床表现:

①缺水症状:

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②缺钠症状:

恶心、畏食、乏力;③程度:

体液丧失达体重5%,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液丧失达体重6%~7%休克表现明显。

*处理原则:

处理病因,防止水、钠继续丧失。

一般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尽快补充血容量。

(注意:

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时,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中心静脉压:

正常为5=12cmH2O

*护理措施:

①维持充足的体液量:

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准确记录液体输入量,疗效观察;②减少受伤害的危险:

监测血压,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③健康教育。

12、(MJ)低渗性缺水:

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病因:

都是慢性的

*临床表现:

①轻度缺钠:

[Na+]<135mmol/L;②中度缺钠:

[Na+]<130mmol/L;③重度缺钠:

[Na+]<120mmol/L。

13、(MJ)高渗性缺水:

又称原发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病因:

出汗;病理:

口渴

*临床表现:

轻度缺水:

缺水量占体重2%=4%;中度缺水;4%=6%;重度缺水:

>6%。

14、低钾血症:

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代谢性碱中毒与低钾血症互为因果关系)

*病因:

钾摄入不足;钾丧失过多(低血钾最主要的病因);体内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

(低钾三联征:

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①肌无力(最早表现);②消化道功能障碍;③心脏功能异常;④代谢性碱中毒:

肾远曲小管Na+、K+交换减少,Na+、H+交换增加,使排K+增多,故尿液呈酸性为反常性酸性(MJ)

*辅助检查:

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为①早期:

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②晚期:

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黄金考题;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

①处理病因②口服补钾③静脉补钾的原则:

静脉滴注,浓度<3%,滴速<80滴/分,每日补钾量<8克/天,见尿补钾,随时鉴别血钾浓度。

*护理措施:

①恢复血清钾水平:

病情观察,减少钾的丢失,遵医嘱补钾(补钾中钾浓度不超过40mmol/L);②减少受伤害的危险③健康教育

15、(MJ)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

(代谢性酸中毒与高钾血症互为因果关系)

*病因:

钾排出减少;钾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

血清钾大于7mmol/L者,几乎都有异常心电图的表现。

*辅助检查:

典型心电图表现为早期为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处理:

降低血清钾浓度:

①促进K+转移入细胞内;②促使K+排泄。

对抗心律失常:

因钙与钾有对抗作用,故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慢推注(填空)

16、血清钙浓度为2.25=2.7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

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临床表现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深而快

*辅助检查有动脉血气分析

18、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

胃液丧失过多;碱性物质摄入过多;低钾血症;利尿剂的使用。

19、(MJ)呼吸性酸中毒:

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临床表现: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头痛、躁动不安等。

20、呼吸性碱中毒:

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

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第三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支持

1、(选择)人体测量:

①体重,近期体重变化(√)②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③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

2、营养不良的分类:

消瘦型营养不良;低蛋白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

3、(MJ)肠内营养(EN):

经消化道(口或管饲)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方法。

*(选择)优点:

(符合生理、促进肠功能、安全、经济)①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②维护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③无严重代谢并发症,安全、经济。

*(问答)适应症:

⑴胃肠道功能正常:

①不能正常经口进食者:

如口腔、咽喉、食管疾病;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②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复杂大手术、危重病人及大面积烧伤病人③慢性消耗性状态者:

如肿瘤、结核,肝肾肺功能不全,糖不耐受者;

⑵胃肠道功能不良:

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SBS)、炎性肠病(IBD)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

*禁忌症:

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休克。

*(选择)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式:

①给予途径:

经口、管饲,分为:

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

②输注方式:

由导管所在位置和胃肠道承受能力决定。

(间隙重力滴注,连续输注常用)

*并发症和护理措施p63

4、(MJ)肠外营养(PN)及全肠外营养:

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全肠外营养。

*(简答)适应症:

凡不能或不宜经口摄食超过5=7日的病人都是其适应症。

①营养不良者②胃肠道功能障碍者③不能从胃肠道进食者

*禁忌症: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衡;出凝血功能紊乱;休克。

5、(问答题)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p57=58)

*护理诊断:

①有误吸的危险:

与喂养管移位,病人管饲体位及胃排空速度有关②有感染的危险:

与胃肠造口术,导管移位、中心静脉置管、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长期禁食肠粘膜屏障受损有关③有粘膜、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与长期留置喂养管有关④不舒适:

与留置喂养管/静脉导管,输入高渗液及长时间输液(肠外营养液),活动受限有关⑤腹泻、腹胀:

与营养液配方、浓度和温度,输注速度,喂养管位置有关⑥潜在并发症:

气胸、空气栓塞、血栓性浅静脉炎、感染、代谢紊乱⑦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有问答题)

1、★(MJ)休克:

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

充足的血容量、良好的心搏击量、良好的血管张力。

*(填空)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两个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微循环障碍的分期:

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

*★临床表现:

①休克前期(代偿期):

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②休克期(扩张期):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③休克晚期(DIC期):

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必考,选择)中心静脉压(CVP):

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0)。

*★★处理原则:

(休克的治疗)

(1)现场急救:

心跳、止血、求救;取休克体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及早建立静脉通路。

(2)抗休克,其治疗是:

①治疗原发病因;②快速补充血容量;③纠正酸中毒(宁酸勿碱)常用药物为5%碳酸氢钠溶液;④血管溶血物质的应用:

血管扩张剂和血管收缩剂;⑤强心药;⑥抗生素;⑦糖皮质激素;⑧重要器官的保护。

2、(MJ)低血容量性休克:

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3、(MJ)感染性休克:

由各种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血液灌注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问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临床诊断(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中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32mmHg(4.3kPa);④白细胞计数(WBC)>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感染性休克可分为低排高阻型休克(G=)和高排低阻型休克(G+)。

4、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分)。

 

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7、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8、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

9、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早期)又称为(代偿期)。

 

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

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

 11、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

 

12、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补液扩容)。

 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氧)等。

 

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而有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

 

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等。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 

答:

(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

 答:

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差缩小,尿量基本正常。

 

19、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20、答:

皮肤粘膜显著苍白,四肢青紫、冰冷,神志尚未清楚但神志淡漠,非常口渴,收缩压降低,脉搏压差进一步缩小,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20.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

 答:

(1)给氧,流量一般4-6L/分 

(2)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4)观察尿量与尿比重。

(5)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6)注意保暖。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1、麻醉的分类

2、全身麻醉:

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全身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目的:

是尽快缩短诱导期,使病人平稳进入麻醉状态。

*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

①意识和肌力恢复,病人可根据指令作睁眼、张口、伸舌、握手等动作,上肢抬高时间达到10秒以上;②自主呼吸良好,无呼吸困难,潮气量>5ml/kg,肺活量>15ml/kg,呼吸频率维持在15次/分钟左右;PaCO2<6kPa(45mmHg);吸空气状态下PaO2>8kPa(60mmHg);吸纯氧状态下PaO2>40kPa(300mmHg);③咽喉反射恢复;④鼻腔、口腔、气管内无分泌物。

*(必考)常见并发症:

(1)反流与误吸:

头低脚高,头偏向一侧;防窒息:

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择期手术前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

(2)呼吸道梗阻:

①上呼吸道梗阻: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表现为不完全梗阻时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完全梗阻时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②下呼吸道梗阻:

轻度无明显症状,仅在肺部听到啰音。

(3)低氧血症:

当病人吸入空气时,其SpO2<90%、PaO2<8kPa(60mmHg)或吸入纯氧时,PaO2<12kPa(90mmHg)即为低氧血症。

监测血气分析:

SpO2和PaO2;(4)低血压:

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80mmHg时,即为低血压。

(5)高血压:

最常见,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6)心跳骤停:

最严重。

3、椎管内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是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阻滞的统称。

其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根。

*腰麻的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

①血压下降或心率减慢②呼吸抑制:

常见于胸段脊神经阻滞③恶心呕吐;

(2)术后并发症:

①腰麻后头痛(主要):

原因是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出导致颅内压降低和颅内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性疼痛,特点是抬头或坐起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预防头痛发生;②尿潴留。

*硬脊膜外阻滞:

又称硬膜外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考)硬膜外阻滞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

①全脊髓麻醉:

最危险的并发症,原因是麻醉药误入蛛网膜下腔,表现为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处理:

维持呼吸和循环;

②局麻药毒性反:

应因导管误入血管或药物吸收过快;③血压下降;④呼吸抑制:

与肋间肌和膈肌运动有关;

(2)术后并发症:

①神经损伤:

有电击样异感;②硬膜外血肿:

原因是血管受损;表现为脊髓压迫;处理:

清除血肿;③导管拔除困难或折断。

4、局部麻醉:

局麻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运动神经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的状态,病人神志清醒局部无痛而神志清醒。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原因是用药过量,误入血管,药物局部吸收快,病人全身情况差;预防:

注意用药剂量,适当应用肾上腺素,预防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

(2)过敏反应

5、(已考)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1)生命体征和病情的观察

(2)呼吸功能的维护:

呼吸节律、幅度等;给氧,维持气道通畅(3)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血压及末梢循环观察(4)其他监护:

注意保暖,提高室温(5)明确麻醉苏醒进展情况。

6、局部麻醉分为(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表面麻醉)、(椎管内麻醉)。

 

7、基础麻醉是使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并同时给(局部麻醉)。

 8、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在于(安定镇静)以缓解病人的焦虑,缓解术前(疼痛),抑制(呼吸道分泌物),减少(麻醉药)不良反应,使麻醉过程平稳。

 

9、全麻后易造成呼吸道阻塞的原因有(呕吐与误吸)、(舌后坠)、(粘液阻塞)、(喉痉挛)。

 10、手术中血压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麻醉前血容量不足),(术中失血失液),(内脏牵拉反应)或(麻醉过深)等。

 

11、全麻后病人即将苏醒的表现,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恢复、(瞳孔稍大)、(呼吸稍快),甚至有(呻吟)、(躁动)。

 

12、局麻药毒性反应常见的原因有(药物浓度过高);(用量过大);(药物注入血管);(局部血循丰富);(对局麻药耐受力低);(药物间相互影响)等。

 

13、术后卧位,全麻未清醒病人应取(去枕平卧);蛛网膜下隙麻醉病人应(头侧向一边)以防头痛;硬脊膜外隙麻醉病人应取(去枕平卧6~8小时)。

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平卧4~6小时)、(颈胸腹)手术病人一般应取半卧位。

14、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答:

①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紧张、焦虑及恐惧等心理反应,使之能充分合作。

②抑制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③对抗某些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某些不利的神经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以减少麻醉并发症。

④提高痛阈,减轻原发疾病或麻醉前有创操作引起的疼痛,并能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15、腰麻后头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答:

多发生在术后1~2日,多数在1周内消失。

当穿刺针较粗或反复穿刺刺破硬脊膜时,脑脊液不断漏入硬脊膜外腔,使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管性头痛。

为预防头痛,术中和术后应补充足够量的液体;术后平卧24小时。

出现头痛时,嘱病人平卧休息,给予镇痛剂,鼓励多饮水;严重者可硬脊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或右旋糖酐。

 16、麻醉期间的监测指标有哪些?

 答:

①体温。

②循环系统:

包括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肺毛细血管嵌楔压、心脏排出量、失血量、血容量及心电图等。

③呼吸系统:

包括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末二氧化碳等。

④肾功能:

主要监测尿量。

⑤肌松弛度。

⑥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电图、脑血流图、脑代谢、脑氧饱和度、颅内压及诱发电位等。

 

17、全身麻醉后苏醒期间病人的护理要点?

 答:

(1)安置卧位  安置病人于仰卧位(有特别医嘱例外),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即刻评估  询问术中情况;检查生命体征、切口敷料、引流管;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

(3)连续观察  定时检查生命体征、意识、肢体活动、皮肤粘膜色泽等,以判断苏醒的程度,并注意有无出血征象。

(4)维持呼吸  常规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维持循环  注意保暖,保证输液通畅,记录出入量。

(6)防止意外  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或抓脱敷料和管道(7)转回病房的标准  ①意识清醒,定向力恢复,能正确回答问题。

②呼吸平稳,能深呼吸和咳嗽,SaO2>95%。

③血压、脉搏稳定已超过30分钟,心电图无严重心律失常和S-T、T波改变。

 

18、简述局麻药的用途和成人一次限量?

 答:

①普鲁卡因:

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一次限量1g。

②丁卡因:

用于表面麻醉,一次限量40mg;神经阻滞麻醉,一次限量80mg。

③利多卡因:

用于表面麻醉,一次限量100mg;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一次限量500mg。

④布比卡因:

用于神经阻滞麻醉,一次限量150mg。

 

19、局部麻醉常用药物?

 答:

①安定镇静药:

如地西泮、劳拉西泮、氟哌利多、异丙嗪。

②催眠药:

主要为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必妥。

③镇痛药:

如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④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

第六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见p86)

1、环境:

温度应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40%~60%

2、手术区皮肤消毒:

范围:

切口周围15=20cm;方法:

2遍碘伏即可。

3、常用手术体位:

仰卧位:

最常见。

适用于腹部、颌面部、颈部、骨盆和下肢手术等,乳腺手术术侧近床边,甲状腺手术垂头仰卧位;

侧卧位:

适用于胸、腰部和肾手术,半侧卧位适用于胸腹联合手术;

俯卧位:

用于脊柱及其他背部手术;

膀胱截石位:

适用于会阴部、尿道和肛门部手术;

半坐卧位:

适用于鼻咽部手术。

第七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1.按手术目的分类:

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按手术时限性分类:

急症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

2.术前评估要点

(1)用药史:

抗凝药(致术中出血)、镇静降压药(诱发低血压致休克)、利尿药(低钾致心脏骤停)、皮质激素(致消化道出血)、降血糖药;

(2)手术耐受力:

耐受良好和不良。

3、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和恐惧与罹患疾病、接受麻醉和手术、担心预后及住院费用高、医院环境陌生等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营养摄入不足或机体分解代谢增强等有关(3)睡眠型态紊乱与疾病导致的不适、环境改变和担忧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及术前准备知识(5)体液不足与疾病所致体液丢失、液体摄入量不足或体液在体内分布转移等有关

3.术前准备:

*(常考)胃肠道准备

(1)成人择期手术前8=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2)消化道手术者,术前1—2日进流质饮食(3)术前一般无需放置胃管,但消化道手术或某些特殊疾病,应放置胃管(4)术前1日晚行清洁灌肠(5)肠道手术前3日开始做肠道准备(6)幽门梗阻者,术前洗胃。

*备皮:

皮肤准备范围包括手术区切口周围至少15cm的区域(手术备皮范围,书p94)

4、一般护理

*(掌握)根据麻醉方式安置体位

(1)全麻: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蛛网膜下隙麻醉:

平卧或头低卧位6=8小时(3)硬脊膜外阻滞:

平卧6小时后根据手术部位安置体位(4)颅脑手术,如无休克或昏迷: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5)颈、胸部手术:

高半坐卧位(6)腹部手术:

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7)脊柱或臀部手术:

俯卧或仰卧位(8)腹腔内有污染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9)休克病人:

中凹卧位或平卧位(10)肥胖病人:

侧卧位。

*(常考)术前早期活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蠕动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引流管护理:

固定、通畅、观察、记录、无菌

5、(填空,会举例)术后不适的护理

(1)切口疼痛:

遵医嘱给止痛药,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等;

(2)发热:

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

(MJ,常考)外科手术热(吸收热):

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5~1℃,一般不超过38℃。

(3)恶心呕吐:

常见原因(常考):

麻醉反应(最常见);①开腹手术对胃肠道的刺激;药物影响;②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③严重腹胀。

(4)腹胀:

常见原因(常考):

胃肠蠕动受抑制;腹膜炎、肠麻痹;肠粘连、肠梗阻

(5)尿潴留:

常见原因(常考):

①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病人;②排尿反射受抑制;③切口疼痛引起后尿道括约肌和膀胱反射性痉挛;④手术对膀胱神经的刺激;⑤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

(6)呃逆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必考)

(1)出血

*常见原因:

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原先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凝血机制障碍等

*护理措施:

①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手术切口②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变化③评估有无低血容量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