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2244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镇化名词解释.docx

城镇化名词解释

城镇化名词解释

城镇化名词解释

(二)

发布时间2014-04-21 稿件来源:

发改委发展规划处 [大中小]

7、城市群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集合体,是这些城市城际关系的总和。

城市群的规模有一定的大小,都有其核心城市,一般为一个核心城市,有的为两个,极少数的为三四个,核心城市一般为特大城市,有的为超大城市或大城市。

要使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这也正是人们都涌向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根源),最好是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

但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人口时,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群的人口超过5000万时(200公里范围内),也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交通问题等。

中国有13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

“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尤其是是高铁)、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布,从根本上防止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城市病和城市群越来越严重)。

其中,以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和宜宾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的大都市区的理想区域。

另外,要使“中心镇(县城)”能有效带动全县乡村,“中心镇(县城)”到县域边界以20—30公里(公交的合理距离)为宜。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都市连绵区、城市带(带状城市群)、组团型城市等等。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但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

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城市群按规模和层次可以划分为超级城市群(顶级城市群、特级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般为城市带,例如长江城市带)、一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例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中型城市群,例如川西城市群)和三级城市群(小型城市群,例如川南城市群)等。

几个三级城市群构成一个二级城市群,几个二级城市群构成一个一级城市群;或者说一个一级城市群可以包含几个二级城市群,一个二级城市群可以包含几个三级城市群。

例如,长江城市带是个超级城市群,它以长江水系和长江流域为依托,以长江航道及其沿江各大港口与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线为纽带和网络,包含了长江上游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和长江下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四川盆地城市群是个一级城市群,它包含了渝蓉城市群、川西二级城市群和川中北二级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由北部湾经济区内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组成,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经济板块,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8、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

  国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研究起步较早。

以戈特曼的研究为例,他通过分析生产要素对区域人口、产业、空间及城市生活方式等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过程,把纽约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孤立分散阶段(1870年以前)、城市间弱联系阶段(1870-1920年)、大都市带的雏形阶段(1920-1950年)和大都市带的成熟阶段(1950年以后)。

比尔·斯科特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单中心(中心城市为主导的阶段)、多中心城市和郊区相互竞争阶段)和网络化阶段(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关系)。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可分为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的成熟期、工业化后期等四个阶段。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刘荣增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发展、过渡发展和相对成熟三个阶段;王成新、姚士谋综观国外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区域差异,将城市群发展大体划分为初始、发育、稳定和成熟四个阶段。

方创琳等将城市群按发育程度把我国城市群分为发育雏形阶段城市群,如呼包鄂城市群;快速发育阶段城市群,如武汉城市群;发育成熟阶段城市群,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趋于鼎盛阶段城市群,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育鼎盛阶段城市群。

张京祥认为城市群空间的形成和扩展,经历了多中心孤立城镇膨胀阶段、城市空间定向蔓生阶段、城市间的向心与离心扩展阶段和城市连绵区内的复合式扩展阶段等四个阶段。

官卫华、姚士谋将城市群按发展演化分为四个阶段:

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群阶段、城市群组阶段、大都市带阶段。

还有将城市群按发展水平分为四个等级:

高级发展阶段、中等发展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发展前期阶段。

  以上可见,虽然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划分视角,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包含着以下几个共同点:

①城市群的发展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过程;②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关系由松散的关联发展到紧密的联系;③城市群内部城镇之间的分工合作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最终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④城市群的结构和功能趋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⑤中心城市由小到大,职能由综合向管理演变。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

城市群雏形发育阶段之前是城市离心发展阶段,即城市群胚胎期,因该阶段各城市处于相对封闭式发展,还不能称为城市群,所以不将此阶段划入城市群的发展阶段。

  雏形发育阶段:

是城市群的初期发展阶段,已有城市群的雏形,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外延式增长占优势。

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聚集作用,城市群规模比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体系发育极不完善,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较弱,分工体系很不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仍相当不完善。

处于这一阶段的城市群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但发展速度又相对较慢的地区,如呼包鄂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泛长株潭城市群等。

  快速发育阶段:

是城市群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时城市群形成势头较猛,外延式发展仍占主导地位,开始注重内涵式增长。

中心城市的聚集与扩散作用都比较明显,城市群规模快速扩大,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体系发育加快但还不完善,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区域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

我国大部分省域城市群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如成渝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

  趋于成熟阶段:

是城市群的较高发展阶段,这时城市群的作用显著,由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

中心城市聚集与扩散作用明显,城市群规模比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发育已趋于完善,分工体系较为合理,区域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处于这一阶段的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

成熟发展阶段:

是城市群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时城市群的作用相当显著,内涵式发展为主,发展主要表现为质的提高。

中心城市聚集与扩散作用明显,城市群规模大,城市化水平很高,城镇体系发育相当完善,已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区域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成熟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城市群在地域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大都市带、大都市圈或大都市连绵带的形态特征。

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两大城市群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初期,其他的高度成熟的城市群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

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城市群的发展特征与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及区域发展密切相关。

城市群是一个同时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的地域综合体,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共同基本特征是其地域性、群聚性、中心性和联系性。

各特征的基本含义分别是:

  

(1)地域性。

城市群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具有特定的空间地理范围,而且也只有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条件优越的特定地域才能产生城市群。

  

(2)群聚性。

城市群是若干城市的集合体,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城市,或者说城市分布达到较高的密度。

  (3)中心性。

城市群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为核心,这些城市成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集聚中心和扩散源,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

中心城市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因而城市群既可以是单中心型,也可以是多中心型。

城市群的中心性不仅指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体中处于经济活动的核心,而且也意味着中心城市在整个城市群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

(4)联系性。

城市群的联系性特征是指城市群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联系性是由城市群的中心性派生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意义的城市群与地理学意义的城市群的重要区别。

城市群除了具有共同特征外,不同地域类型的城市群也具有各自的特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还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现从城市化率、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空间、城市分工、增长路径和城乡关系等七个指标对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梳理总结如下。

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指标特征的量变与质变逐步由低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演进。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改变着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世界经济正朝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经济活动主体在更广范围内的聚集与扩散,也促进了城市群的发育成长,城市群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居住区的主流形态。

因为,其一,便捷的信息传输与交流进一步降低了工业经济要求的聚集程度,经济主体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产区位选择,便于城市功能的扩散;其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刺激了物流和人流的增加,而交通和通信成本尽管低但毕竟存在,而且许多直面的交流是数字化信息无法取代的,因此,仍然保持了生产活动的相对聚集性。

可以说,尽管半个世纪前城市群是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出现的,但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城市群真正走向了有机一体化。

更确切地说,如果把交通条件比作城市群机体的供血系统,那么信息技术则是城市群机体的神经系统,正是有了信息技术,城市群才有了活的灵魂,才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自组织系统。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给城市群的发展烙上了信息化的特征,城市群发展的阶段越高级其相应的信息化水平也越高。

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模式: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其面临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经济腹地的整体发展水平等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也不同,因此,其宜选择的开发模式也不同。

选择合乎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整合城市群资源,优化资源组合,促进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综合考虑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状况,处于雏形发育阶段的城市群宜采取增长极开发模式,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城市群宜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处于趋于成熟阶段的城市群宜采取点轴群开发模式,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宜采取网络开发模式。

一是增长级开发模式:

处于雏形发育阶段的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体系发育很不完善,城市化水平很低,因此,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区域中心城市,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这几个区域中心城市聚集,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非常必要。

通过增长极的培育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可以加快整个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空间极化,为后期通过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点轴开发模式:

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具备了周围城镇扩散的能力。

中心城市的功能扩散遵循成本最低原则,而连接各中心城市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方便了人口和物资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成为中心城市(增长极)扩散的首选路线,在交通干线上进而形成一批新的城镇增长极点。

这种对城市群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行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因此,点轴开发模式适宜于快速发育阶段的城市群。

三是点轴群开发模式:

趋于成熟阶段的城市群,城镇体系发育已经较好,城市密度已经很高,区域开发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城市群内开发条件最好的一级轴线开发程度已经饱和,向二级开发轴线和三级开发轴线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强,而二级轴线和三级轴线的开发必然在城市群的局部地域又形成相对密集的城镇群,形成了群内有群的空间形态结构。

点轴群开发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群区域内城镇密度和交通网络密度,为城市群走向网络开发创造了条件。

 

四是网络开发模式:

成熟阶段的城市群,区域经济的空间过程达到了使核心与边缘的极化边际效应缩减到与其扩散边际效应相持平的程度,发展已由不平衡走向了平衡的转折点。

这时资金已不再是全面均衡的障碍,开发的进程为自己创造了转向以均衡化和分散化为特征的非极化阶段的可能条件。

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也使极化发展失去存在的必要。

而经过趋于成熟阶段的点轴群开发,点轴系统已经比较完善,进一步开发必然走向网络开发。

网络开发将大大提高城市群区域内节点与域面间生产要素流的流量,最终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带动更大范围的区域发展。

9、都市圈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

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东京、大坂、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太平洋沿岸东海道城市群。

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

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两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群和都市区(圈)的主要区别: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布局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城市而形成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城市化载体;都市区(圈)则是指依托和围绕特大城市与周边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城市而形成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城市化载体。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都市区(圈)内部特大城市保持多方面的绝对垄断地位,周边其他城市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和附属性;而一般的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具有各自的功能分工,保持相互间影响和联系,呈现出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都市区(圈)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不能把都市区(圈)作为城市群的全部和主体。

我国具备都市区(圈)特性的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及周边城市,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大、城市数量多、城镇化速度快的基本国情,今后更需要重视和发展的应该是依托一定空间范围内条件优良、数量众多的大中城市共同形成的城市群来实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任务。

10、城市规模划定标准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规模划定标准进行了重新设定。

未来我国城市规模划分将打破行政等级限制,根据城市所具备的承载力,人口集聚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定。

1980年,我国首次对1955年国家建委《关于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情况和几个问题的报告》中城市划定标准做出改变,将城市规模分为四个等级:

城市人口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以上到100万为大城市,20万以上到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和20万以下为小城市。

但并没有对城市人口作出清晰界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城市规模认定标准根据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进行认定。

与90年代的城市划分相比,小城市人口认定从20万以下提升至50万以下,中等城市认定从之前的20至50万上升至50至100万,大城市从之前50至100万上升至100至500万。

此外,增加对超过500万人的城市认定为特大城市。

此次城市规模划定标准与之前不同的是,不仅增加对特大城市认定,而且对城市规模认定过程中不再拘泥于城市等级限制,真正依靠市场配置,根据城市所具备的承载力,人口集聚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定。

标准改变后,我国城市数量会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只有658个建成市,而日本虽然占地面积、人口与我国相比相差甚远,却有2000多建成市。

因此,在认定标准改变后,我国1.9万多个小城镇中有很大一部分有望改变成“市”。

11、全国一二三线城市的划分

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场。

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用地面积,社会经济实力)、城市级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

以2013年城市综合实力档次划分:

一线强:

北京、上海;(2个)

一线城市:

广州、深圳;(2个)

准一线城市:

苏州、杭州。

(2个)

二线强:

南京、宁波、无锡、大连、天津、青岛、成都、武汉;(8个)

二线中:

西安、重庆、佛山、温州、东莞、沈阳、长沙、合肥、哈尔滨、绍兴、济南、福州、泉州、郑州、珠海、汕头;(16个)

二线弱:

南昌、南宁、合肥、太原、石家庄、兰州、唐山、秦皇岛、呼和浩特、南通、徐州、连云港、常州、镇江,嘉兴、金华、台州、威海、淄博、烟台、乌鲁木齐。

(21个)

三线强:

银川、西宁、贵阳、海口、洛阳、柳州、潍坊、大庆、鞍山、中山、湖州、舟山、开封、江门、湛江、惠州、桂林、北海、三亚、昆明;(20个)

三线中:

泰州、盐城、扬州、江门、株洲、岳阳、衡阳、宝鸡、丽水、衢州、宜昌、襄樊、沧州、九江、芜湖、威海、大同、吉林、齐齐哈尔、漳州、泰安、日照、安阳、潮州市、柳州市、株洲市、岳阳市、拉萨;(28个)

三线弱:

许昌、平顶山、赣州、绵阳、牡丹江、抚顺、拉萨、保定、邯郸、鄂尔多斯、东营、济宁、临沂、包头、大庆、丹东、南平、淮安、宿迁、景德镇、肇庆市、丽江、大理。

(23个)

其他为四线城市。

12、城市首位度

1939年,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提出了城市首位律(LawofthePrimateCity),作为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概括。

他提出这一法则是基于观察到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

不仅如此,首位城市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异常突出的影响。

城市首位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首位城市的相对重要性,即城市首位度。

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为了计算简化和易于理解的需要,杰斐逊提出了“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的计算方法:

S=P1/P2。

两城市指数尽管容易理解和计算方便,但不免以偏概全。

为了改进首位度两城市指数的简单化,又有人提出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

四城市指数:

S=P1/(P2+P3+P4),十一城市指数:

S=2P1/(P2+P3+…+P11),按照位序—规模的原理,所谓正常的两城市指数应该是2,正常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应该是1。

尽管四城市或十一城市指数更能全面反映城市规模的特点,但有些研究也表明了它们并不比两城市指数有显著优势。

事实上,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很大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选用了两城市指数方法,显得更为简单实用。

“经济首位度”是度量城市发展属性的参数,一般是指在一个省域范围内,第一大城市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有些地方也用一个地区的最大城市(中心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经济规模、总量之比值来表示。

但是目前,多是引用第一种说法。

“经济首位度”代表一个城市在所属区域的实力和地位,通常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都把“经济首位度”作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和目标来对待。

经济首位度越高,说明该城市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地位越高。

反之,亦然。

当“经济首位度”表示中心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之间的比值时,一般认为,城市的经济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城市的经济首位度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城镇化名词解释

(一)

发布时间2014-04-21 稿件来源:

发改委发展规划处 [大中小]

 

1、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各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

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由于人口计算简单易行、用一定可比的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为相关学科普遍接受。

根据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城市化一词大致含义是:

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

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

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

二是工业社会时期。

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

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

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3、城市化的机制

一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第一前提。

剩余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

当然,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并不一定构成城市化的前提。

第二前提。

农村必须向城市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

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人口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在城市化实践中无需考虑这一前提的遏制作用,而是要考虑城市如何消化农村剩余人口。

二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①工业化与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

城市化与工业的区位过程密切相关。

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时代已告结束,城市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减轻。

但是,就世界范围而言,工业对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②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产生的过程。

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现代企业对生产性服务提出新要求;经济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新的国际分工,带来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刺激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城市居民对消费性服务业亦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