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2566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9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docx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

Documentnumber:

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梯应急预案范本

 

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方案

 

 

鄂尔多斯市伟杰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8月15起执行

 

前言…………………………………………………………………………………………2

1.总则………………………………………………………………………………………3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4

3.预防预警…………………………………………………………………………………8

4.应急响应…………………………………………………………………………………11

5.后期处置…………………………………………………………………………………18

6.保障措施…………………………………………………………………………………19

7.宣传、培训和演习………………………………………………………………………20

8.附则………………………………………………………………………………………21

附录1.电梯、液压电梯非开门区困人应急救援方法……………………………………23

附录2.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非正常运行发生剪切事故应急救援方法………………32

附录3.电梯制动器失效应急救援方法……………………………………………………35

附录4.安全钳意外动作应急救援方法……………………………………………………38

附录5.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应急救援方法……………………………………………40

附录6.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发生夹持应急救援方法…………………………………44

附录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部件故障应急救援方法…………………………………46

附录8.火灾应急救援方法…………………………………………………………………48

附录9.大面积停电或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法……………………………………………51

附录10.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紧急操作方法…………………………………………………55

附录11.无机房无齿轮曳引式电梯紧急操作方法…………………………………………56

附录12.液压式升降电梯手动紧急操作方法………………………………………………58

附录1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手动紧急操作方法………………………………………59

附录14.单位内部应急组织通讯录…………………………………………………………60

附录15.社会救援力量联系表………………………………………………………………61

附录16.应急救援记录………………………………………………………………………62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和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应对电梯运行使用中各类意外伤人和困人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电梯乘客事故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以及电梯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域内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件或事故。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梯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积极采用先进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电梯事件和事故防范水平;不断完善电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有效掌控本单位区域内电梯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等情况。

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有应对措施。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

电梯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由事件或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总经理和应急救援队伍及其社会力量组成。

 

 

图2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组成示意图

 

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职责

应急救援总经理职责

a.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确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的区域和指挥副总经理。

对电梯事故全权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b.发生电梯伤亡事故后,在启动单位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的同时,负责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c.在发生电梯伤亡事故时,应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指挥下具体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d.在发生电梯伤亡事故时,负责将现场情况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汇报。

e.负责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恢复,并落实整改措施。

f.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电梯事故调查处理。

应急救援副总经理职责

a.协助总经理对无人员伤亡的电梯事故,全权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b.协助经理组织人员对电梯事故现场进行恢复,并落实整改措施。

c.负责确定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案、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审定。

d.总经理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行使总经理职责。

应急救援协调组职责

a.在应急救援总经理领导下,组织、协调各区域的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b.负责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改和电梯应急准备工作的组织和检查。

c.发生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经理提供各类相关信息和资料,投入应急救援工作。

协调各区域内、外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电梯困人或伤人。

协调消防、医疗部门救死扶伤,并组织联系救治和向外转送伤员。

d.组织各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应急救援组职责

a.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方案,救援被困人员。

b.负责现场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应急救灾、伤员救治及转送行动。

c.救援现场的防护。

d.负责向上级报告。

物资供应组职责

a.负责在应急救援情况下,为救援、善后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供应。

b.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保管,确保在应急救援时有效及时提供后勤保障。

c.确保救援体系运行的经费保障。

警戒保卫组职责

a.负责应急救援事故发生地点的警戒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电梯区域。

b.当卫生部门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保障救护车在电梯区域应急救援事故现场的道路畅通。

善后处理组职责

a.负责电梯困人或伤人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b.负责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紧急调用需要物资器材、设备仪器、应急救援队伍等,所发生费用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协调解决。

c.电梯应急救援事故后,必须由有资格的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向业主及电梯使用单位通报检测检查情况。

d.电梯应急救援事故后,电梯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对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应当向业主方及电梯使用单位通报,建议报废。

3预防预警

电梯运行中意外事件或事故信息报告与管理:

电梯发生意外时,有关人员可参照下列方式传递、报告救援信息。

受困人员:

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顺序方法对外传递相关信息发布:

a.利用电梯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将受困信息发布给物业管理中心。

b.利用自己的电话,拨打电梯轿厢内公布的救援电话,将救援信息发布给电梯使用单位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c.通过直接喊话的方式,将救援信息发布给电梯外面的人员。

d.利用自己的电话,直接拨打“110”或“119”,将救援信息发布给公安、消防部门。

e.只有在无法使用上述方式实现救援信息发布时,可以通过敲打电梯的方式,发布救援信息。

f.不应拔门等待救援。

公众:

在收到或发现救援信息后,应立即将救援信息传递给大楼管理机构或电梯维保单位或直接向“110”、“119”报警。

电梯使用单位:

在接到救援信息后,应将受困人员的下列信息记录,并立即将救援信息报告给本单位应急救援总经理,应急救援总经理根据具体情况,可参照下列程序传递救援信息:

a.向电梯维保单位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b.如果需要采取医疗措施,可拨打电话“120”,联系医疗救助。

c.发生火灾、建筑物受损,可以拨打电话“119”,联系消防部门救助。

d.发生重大事故,应向当地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区域应急指挥部报告。

e.需要记录的报警信息一般包括:

●报警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

●受困人员所在具体位置:

地址、层站、电梯编号。

●受困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医疗救助。

●报警时间。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a.接警人应记录报警信息,并向本单位应急救援总经理报告。

b.应急救援总经根据救援信息,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c.向应急救援小组下达救援信息和启动的应急救援预案。

d.向电梯使用单位通报救援信息。

e.依具现场情况,可联系“110”、“120”、“119”或友邻单位(电梯生产厂家、电梯安装维修单位等)协助救援。

f.发生重大事故,应向当地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区域应急指挥部报告。

g.负责救援记录的存档。

h.发布本单位内应急救援预案结束信息。

应急救援组:

a.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

b.随时将救援过程的信息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c.记录救援的过程,将应急救援记录上报本单位存档,应急救援记录参见附录16。

 

4.应急响应

总则

当发生下述的事件或事故时,应按电梯运行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曳引电梯和液压电梯)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

电梯轿厢困人(例如停电,电梯冲顶,蹲底,安全钳意外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装置意外动作,曳引机制动器失效等时造成困人);人员受伤;人员死亡;门区剪切;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地震、雷击、暴风雨/雪等);火灾;其它突发性事件。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故包括:

裙板和梯级之间夹持,扶手带夹持,梯级链条断裂,制动器失效,扶手带断裂,梯级下陷,梳齿板夹持等。

启动程序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发生事件后,接警人员(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修单位)应尽可能详细地初步记录下列信息:

事件发生地点、时间,可能的事件严重情况,以及电梯维保单位等,并且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启动工作程序按照接警人员所在单位的不同(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修单位),分别参照下列程序执行:

电梯使用单位:

接警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部门汇报情况→负责部门向电梯维修单位发出应急救援信息→负责单位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安排人员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初级救护工作。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接警人员立即向本单位应急救援总经理汇报情况→应急救援总经理根据现场情况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副总经理向应急救援小组发布救援命令,通报相关信息。

各服务部应急救援由服务部负责人进行指挥分配。

 

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流程

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流程可参照图3执行。

 

 

图3:

应急救援预案流程

信息通报和交流:

便于部门之间信息交流。

在发生人员事故的情况下,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当地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在规定时间内,本单位无法完成应急救援预案时,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当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一定时间后仍未完成救援时,定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单位应急救援负责人根据事件或事故的严重程度,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服务部应急救援负责人向应急救援总经理报告,由总经理下达的应急救援预案的进展情况。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向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总经理告应急救援预案的执行情况。

应急救援小组在接到救援命令后,在条件可以的情况下,应与受困人员保持相当频次联系,并及时将救援情况向应急救援总经理报告。

在发生区域性应急救援时,应考虑将更加有效的救援方法或注意事项报告应急救援总经理或当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在进行区域性的应急救援活动中,区域应急救援总经理应随时了解本区域内应急救援预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各应急救援单位通报最新的应急救援信息。

社会救援

当依靠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无法在短时间或规定时间(依据各地情况定)内完成应急救援活动时,应急救援总经理应立即决定请求友邻电梯安装、维护保养单位、电梯生产厂、公安、消防部门支援;或向当地政府、特种设备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启动区域性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责任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调集社会救援力量实施救援。

应急救援过程的通讯

保证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畅通。

措施:

a.电梯轿厢内应配备紧急报警装置,该装置应能与有人值守的建筑物救援中心(或管理机构)联通。

b.应安排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在现场保持联系。

各应急救援单位(区域应急救援指挥部、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应配备适宜的通讯设备,例如:

电台、电话、对讲机、电喇叭等。

c.各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应编制或携带适宜的应急救援通讯录,包括:

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讯录、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或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的联络方式、社会救援力量通讯录等。

d.各应急救援单位应设置专用应急救援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

应急人员的防护

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应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应急救援活动,避免发生针对应急救援人员的伤害事件。

应急救援小组应加强对实施应急救援人员的监护。

群众的安全防护

电梯使用单位:

对可能造成伤害的现场进行有效的防护,如:

设立警示标志、设置防护栏、警戒线、戒严等。

电梯使用单位:

疏散群众撤离危险区域。

电梯使用单位:

维护应急救援现场秩序,避免群众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群众采取错误的救援行动或过激行为而发生伤害事件。

紧急处置

针对电梯轿厢内受困人员:

a.应急救援人员与电梯轿厢内人员保持联系,对受困人员进行安抚。

b.提示电梯轿厢内人员保持安静,尽可能远离电梯轿门,配合救援活动。

c.如果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电梯轿厢内病人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针对伤员:

a.采取必要扶助措施。

b.采取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

c.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工作。

防止事故的扩大发展,可以通过操作“急停按钮”或“切断电源”的方法,使造成事故的电梯停止运行。

建立有利于开展应急救援活动的环境,例如:

灭火、关闭跑水的管道的阀门、疏散现场群众、维护应急救援现场秩序、设置警示标志、设置警戒线、防止群众进入应急救援现场。

在启动本预案时,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调动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用救援设备、器械和药品等救援物资,落实处置措施,必要时,通知公安、武警、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对应急救援现场施行保护、警戒、协助抢救。

应急救援方案及实施

应急救援方案:

a.电梯发生困人事件后,如果电梯专业维修人员能够对电梯进行操作和控制,则采取电梯专业维修人员的一般救援措施,通过电梯专业维修对于电梯的人工操作,完成救援活动。

b.电梯发生困人事件后,如果维修人员不能对电梯进行操作和控制,应请求专业的消防人员支援。

电梯事件或事故案例及一般救援方法:

a.曳引电梯、液压电梯非开门区困人(停电、冲顶、蹲底、门触点故障):

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人员关(困)在电梯轿厢内;救援方法详见附录1

b.曳引电梯、液压电梯非正常开门运行发生剪切事故(开门走车、溜车):

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门区或在井道内,将人卡在门区和轿厢、轿厢与对重之间;救援方法详见附录2。

c.曳引电梯制动器失效:

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人困在电梯轿厢内;救援方法详见附录3。

d.安全钳意外动作:

故障现象可能是限速器动作后带动安全钳动作,将电梯轿厢或对重闸在导轨上,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人员困在电梯轿厢内;救援方法详见附录4。

e.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

故障现象可能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将乘客困在电梯轿厢内;救援方法详见附录5。

f.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发生夹持(梯级与裙板、扶手带、梳齿板):

故障现象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将乘客的身体某一部位或衣物夹住,可能造成乘客身体的局部性伤害;救援方法详见附录6。

g.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梯级断裂、断链、制动器失灵:

故障现象可能是乘梯人员随着梯级下陷而掉入桁架内,乘梯人员可能会被梯级卡在桁架内,可能对乘梯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可能直接造成乘梯人员的伤亡:

救援方法详见附录7。

h.发生火灾后,电梯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其一是电梯可以继续运行,其二是电梯停在井道内不能继续正常运行,将人员关(困)在电梯轿厢内;救援方法详见附录8。

i.发生大面积停电、雷击、台风、暴风雪、地震等自然灾害:

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于暴风雪侵袭引发停电,电梯停在井到内不能正常启动运行,救援方法详见附录9。

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救援措施

电梯发生困人事件后,如果电梯不具备电梯专业救援条件(如:

建筑物危房、恐怖、毒气泄漏等),救援人员无法实现救援,应请求专业部门支援。

应急结束:

受困人员全部救出轿厢或脱离险竟、死亡和失踪人员已查清、受伤人员得到基本救治、事故危害得到控制、紧急疏散的人员得到安置或恢复正常生活,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应急救援的实际情况,宣布应急救援结束;重特大事故,应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5后期处置

善后处理

应急救援工作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所发生的费用由有关单位负责。

发生电梯设备事件或事故后,必须由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准的有资格的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修,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对严重损坏、无维修价值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

电梯事件或事故中,涉及到毒性介质泄漏或建筑物损坏的,应当经环保部门和建筑部门检查并出具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修复工作。

如果有必要,电梯事件或事故救援结束后,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安抚、抚恤、理赔工作,并做好社会救助、保险等善后处理事项,尽快恢复受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电梯运行事件或事故应急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电梯事件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单位需立即对事件或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对事件或事故的当事人进行询问记录事件和事故发生时的状态,然后对电梯进行详细的检查后,填写事件或事故调查单。

事故处理后,各企业应及时组织技术、生产、维修保养、科研等部门联合攻关,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电梯应急预案。

6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救援体系必须确保通信与信息的畅通,有关通信资源的使用应由现场人员单位承担,并予以保证。

应急救援组组成人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一旦发生事故或出现异常现象,能够及时了解信息,及时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队伍保障

应根据维护保养台数储备足够的救援装备。

主要有安全防护用品、手动导链、钢丝绳索、开锁钥匙、开闸扳手、盘车手轮、照明器具等各种专用工具。

应根据维护保养台数和分布区域,建立适当的应急对应队伍,配备足够的人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

交通运输保障

尽可能采取一切可以采用的交通资源保障应急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完成。

物资保障

相关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救援用物资和设备。

应急救援队伍应配备所需的救援物资和设备。

配备必要的电梯配件。

应急预案启动后,在恢复电梯运行时需要有电梯零部件的供应,各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根据电梯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并与日常保养相结合,设置相应的部件供应体制,储备足够的电梯配件,对应应急使用,。

用于应急的物资应设专人管理,定期盘点、及时补充。

资金保障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事件或事故应急救援的必要应急救援储备金,以保证应急救援时的人员救护及人员伤情处理的使用。

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件或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当地政府协助解决。

应急处置工作资金按照《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规定解决。

技术储备与保障

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负责技术资料的建立、完善和更新。

在日常维护保养技术的基础上,增加技术投入,随时为处置可能发生的电梯事故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并建立技术支援后备组,必要时随时调动,后备组成员应立即提供必要的技术后勤支持,相关的技术部门提供技术保障。

应当根据辖区内特种设备的分布特点,建立相应的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由当地的检验检测机构、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专家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国内外近期发生的事件或事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专家组应当积极开展与电梯应急救援有关的科学研究,参与起草或修订完善本地区的电梯应急救援方案。

7.宣传、培训和演习

宣传教育

电梯使用单位广泛宣传电梯使用知识,紧急情况下避险方法,提高公众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要组织专业救援队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定期进行救援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救援技能。

演练

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要有计划地按应急救援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习和演练。

根据需要,加强各单位间的工作交流与协作,提高电梯行业整体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在演练过程中,注意演练人员的安全。

8附则

名词术语的定义

本范本采用了下列定义:

电梯

本预案所指的电梯包括曳引驱动和强制驱动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事故

生产或者生活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事件

意外发生时没有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称为事件。

事件或事故隐患:

可导致事件或事故发生的设备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应急救援总经理

为处理突发事件/事故而组建的发令调度人。

预案管理与更新

由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负责预案制订、管理和更新,并且定期对预案做出相应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订。

预案应在预案执行结束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更新后的预案应重新备案。

 

附录1

电梯、液压电梯非开门区困人应急救援方法

(停电、冲顶、蹲底、门触点故障)

适用范围:

曳引式电梯、液压电梯。

注意事项:

A本附录仅供参考,请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法;

B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持有特种设备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C救援人员2人以上;

D应急救援设备、工具:

层门开锁钥匙、盘车轮或盘车装置、松闸装置、常用五金工具、照明器材、通讯设备、单位内部应急组织通讯录、安全防护用具、警示牌等;

E在救援的同时还要保证自身安全。

0、通则

首先断开电梯主开关,以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恢复供电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通过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或其它通讯方式与被困乘客保持通话(见图A1),安抚被困乘客,可以采用以下安抚语言:

“乘客们,你们好!

很抱歉,电梯暂时发生了故障,请大家保持冷静,安心地在轿厢内等候救援,专业救援人员已经开始工作,请听从我们的安排。

谢谢您的配合。

 

图A1救援人员与轿内乘客联系示意图

若确认有乘客受伤或有可能有乘客会受伤等情况,则应立即同时通报120急救中心,以使急救中心做出相应行动。

1、电梯非开门区“停电”困人

通过与轿厢内被困乘客的通话,以及通过与现场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或与监控中心的信息沟通等渠道,初步确定轿厢的大致位置。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电梯专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所初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