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2581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西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进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写道: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在古代,只有极少数高雅、旷达、睿智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但是,今天每一个沉浸于元宇宙中的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境界。

千百年来,人们所能想到的视听之极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普泛地为人们所感知。

这一切何以可能?

直接的原因是技术进步,背后则是对所谓人性的极度满足。

近代以来,人们总体倾向于将人理解为理性的存在物,而非理性主义的反拨和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使得人们更多地将原始的、感性的欲望理解为人性。

结果,对所谓人性的满足、迎合成为技术创新的标尺,一切工具合理性似乎都指向和服务于人性。

无论多么复杂、先进的技术装置,迟早都会出现“傻瓜”型的“人性化”操作;一切抽象系统的构造,最终都以感性满足的方式显现出来。

元宇宙就是如此。

它是包括区块链、5G、人工智能、3D、VR/AR/XR、脑机接口等目前人类最尖端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基于一个人人都喜欢沉浸式感性满足的人性假设,为各种复杂的、常人无法洞悉奥妙的数字构造穿上感性或曰人性的外衣。

但是,现代技术的进步能够满足人性,却未必能够带来人性的解放,事实正在走向反面。

借用尼采的说法,人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所谓的“人性的,太人性的”问题。

第一,虚拟世界依靠“游目骋怀”方式满足人性的感性欲望,不仅很大程度封存人们对原初现实的体验,也日渐封存了人类扩展真实的“星辰大海”的外延性的愿望,使人们日益“宅”“卷”在虚拟的意向性世界中。

这也正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

第二,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自以为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其实恰好相反,资本与工具理性的结盟不仅“长君之恶”,而且“逢君之恶”(《孟子·告子下》)。

大数据、算法比我们自己更能监测和理解自己的感觉。

我们为之惊叹的“人性化”不过是算法的结果。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说,人性的满足不过是一种“投喂”;从更高层面来说,人性的满足仅仅是一种单向度的牵引与控制,是一种温柔的绑架,让人欲罢不能甚至浑然不觉地成瘾、沉湎。

第三,在感受力被数据化和技术加强的情况下,人自身的现实感受力、表达力反而在下降,反智和愚钝化的现实已经表现得十分清晰。

赫拉利所谓“退化的人类滥用进化的计算机”“可能只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等判断,与马克思的警示如出一辙:

“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元宇宙的出现将把这种状况推向极致,其中最值得我们沉思的悖论就是:

人的愚钝化恰恰是所谓人性化追求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沈湘平《元宇宙:

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绘的“极视听之娱”的境界。

B.元宇宙的出现是人类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是技术迎合人原始、感性欲望的表现。

C.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是虚拟世界降低了人的现实感受力和表达力。

D.虚拟世界能帮助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说明人们已经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充满思辨色彩,指出元字宙是技术“人性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存在“太人性”的弊端。

B.文章对元字宙解放人性的局限性的剖析,是以作者对元字宙这一新生事物的深入认识为前提的。

C.文章引用尼采、赫拉利、马克思等人的说法,意在为相应的观点提供事实论据,增强说服力。

D.文章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先由古文引出话题,再分析原因,然后分点阐释、深入探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宇宙让人们“极视听之娱”,但这可能是一种温柔的绑架,使人们越发沉湎于虚拟世界,不愿向外探索。

B.技术进步伴随着一些不确定的风险,作者引导人们思考技术进步带来的隐忧,防止迷失自我。

C.数字化技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意蕴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又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面临新的悖论。

D.与原初现实相比,虚拟世界能给人以更丰富、细腻的感性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力。

【1~3题答案】

【答案】1.B2.C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今天每一个人都能”错,范围扩大,原文为“每一个沉浸于元宇宙中的人”。

C.“重要原因是虚拟世界降低了人的现实感受力和表达力”错,张冠李戴:

原文是“虚拟世界依靠‘游目骋怀’方式满足人性的感性欲望,不仅很大程度封存人们对原初现实的体验,也日渐封存了人类扩展真实的‘星辰大海’的外延性的愿望,使人们日益‘宅’‘卷’在虚拟的意向性世界中。

这也正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

D.“说明人们已经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错,曲解文意,原文为“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自以为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其实恰好相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提供事实论据”错,文章引用尼采、赫拉利、马克思等人的说法应为提供道理论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力”错,根据“在感受力被数据化和技术加强的情况下,人自身的现实感受力、表达力反而在下降”一句可知,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人对现实的感受力是下降的。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电竞圈的新闻不断刷屏社交网络,让曾经小众的电子竞技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11月5日,杭州亚组委宣布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项目入选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而在此之前,电竞项目一直以表演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

11月7日,EDG战队战胜韩国的DK战队获得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刷屏各大社交网络,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发布的EDG夺冠话题阅读量约38亿。

电子竞技“火出圈”,各类赛事和行业新闻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主流社会逐渐了解并开始重新审视这项年轻人热烈追捧的新行业。

从饱受“不务正业”的偏见,到登上国际舞台争得荣誉,中国电竞一路艰难成长。

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让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同时,如何面对专业人才稀缺、社会认可度低、组织管理体系不成熟等难题,仍是未来电竞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健所在。

(摘编自鲁元珍《电竞产业崛起新赛道发展何处去》,《光明日报》2021年12月5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2021年4月)

材料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1年2月出台了《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上海市也发布了电竞场馆建设规范、电竞场馆运营服务规范、电子竞技直转播技术管理规范、电子竞技直转播平台管理规范等系列标准。

“一个产业或者一个生态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现在游戏工委正在组织相关专家、企业进行标准的研制规划,包括针对电竞的。

”张毅君表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的研究将在年内展开。

电竞“基于游戏,但又不完全是游戏”的属性,为它的规范和管理增添了复杂性。

电竞是基于游戏、按照严格的传统体育赛事赛制来进行的项目,是“有组织、有规则的”,正是统一的规则让电竞全球赛事成为可能,并被纳入2022年杭州亚运会正式项目。

必须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准确定义,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则,更科学、有序地推动电竞产业发展。

此外,标准一定是在现行法律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规章、条例的框架下,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将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内容具体化,引导企业更好、更科学、更合理地落实这些政策、规则。

例如有些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与学校系统教育脱钩,进入了全天候的竞技训练,这与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章相抵触,需要电竞从业者主动对电竞准入门槛进行规范。

(摘编自王梦《完善电竞行业标准规范训练准入门槛》,《科技日报》2021年4月30日)

材料四:

通过线上的支撑类技术手段保障比赛的公平公正,对于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电子竞技有着重大意义。

2019年,腾讯电竞上线了中台防作弊系统AC,它通过图像、声音和一部分比赛用机后台数据的采集,建立了一套腾讯电竞在移动电竞赛事上的“五防”反作弊标准——人脸比照和选手位置检测防代打;机型资料、设备ID和IP地址检测防违规机型;录音回放防集体作弊;外设硬件和后台软件检测防使用外挂;选手行为数据统计防假赛。

IAC系统从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出发,让选手们在世界各地参与比赛的同时仍然能够保证公平公正的对抗。

电竞行业爆发式发展,离不开背后一个个细小问题的解决、一次次防微杜渐的设计。

当每一个细节都被逐浙补全的时候,属于这个行业的技术标准才算是初步建成。

如今建设电竞标准的机会正摆在我们面前,对于电子竞技赛事组织和电子竞技赛事内容的制作这两套核心的标准,中国电子竞技都努力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这个逐步摸索的过程中,绝不只是新技术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要有若干个团队愿意花时间解决细节问题,投入到电竞行业的建设中。

只有这样,所建立的标准才是持久有效并且经得起推敲的。

(摘编自张小平《用入才和技术支撑赛事发展》)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2年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电竞项目将以正式竞赛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

B.2018—2020年国内电竞整体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增长动能来源于移动电竞游戏市场和电竞生态市场。

C.2020年以后国内电竞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不断扩大,但随着市场规模提升,电竞整体市场增速却将呈逐年放缓的趋势。

D.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接近七成,整体用户是现年轻化特征,19-24岁的电竞用户占比将近50%。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竞行业是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它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所以国家陆续出台扶植政策,其产业文化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

B.2021年2月,国家相关部们出台《电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建立起了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等团体标准。

C.十二三岁的青少年脱离学校系统教育去参加全天候的电竞训练,有利于取得优异的电竞比赛成绩,主管部门应给予支持。

D.IAC中台防作弊系统通过图像、声音和一部分比赛用机后台数据的采集,建立了一套保证移动电竞赛事公平公正的“五防”反作弊标准。

6.近年来,中国电竞行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许多难题。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制约中国电竞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6题答案】

【答案】4.D5.D

6.①行业饱受偏见,社会认可度低;②电竞组织管理体系不成熟,相关行业标准未完善;③电竞专业人才稀缺、投入电竞行业建设的专业团队不足,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19-24岁的电竞用户占比将近50%”错误。

材料二图三所示的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年龄分布,19-21岁占比31.3%,22-24岁占比22.8%,故19-24岁占比为54.1%,超过50%。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所以”错误。

“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是原因,“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是结果,因果混乱。

B.“建立起了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等团体标准”错误。

由原文“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的研究将在年内展开”可知,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并未建立起来,把未然当成已然,混淆时态。

C.“主管部门应给予支持”错误。

由原文“这与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章相抵触,需要电竞从业者主动对电竞准入门槛进行规范”可知,有关部门应对此加以监管,而非“给予支持”。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从饱受‘不务正业’的偏见,到登上国际舞台争得荣誉,中国电竞一路艰难成长”可知,中国电竞行业饱受偏见,社会认可度低。

由原文“一个产业或者一个生态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现在游戏工委正在组织相关专家、企业进行标准的研制规划,包括针对电竞的”可知,电竞组织管理体系不成熟,相关行业标准未完善。

由原文“在这个逐步摸索的过程中,绝不只是新技术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要有若干个团队愿意花时间解决细节问题,投入到电竞行业的建设中”可知,电竞专业人才稀缺、投入电竞行业建设的专业团队不足,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河上下碎碎念

邵丽

与许多年后写黄河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相比,第一次看见黄河简直觉得非常寒碜。

那一年我只有四五岁的年纪吧,父亲到豫北某地出差要带着我,或许那年月出一趟远差太激动了,特别是要过黄河,他希望能有人和他分享,这期望对我来说显然过于宏大。

一条河流对一个幼童来说,比一枝花骨朵、一尾养在空罐头瓶子里的小鱼重要不到哪去。

我恍惚记得,车子颠簸着走上黄河桥的时候,我已经蜷在父亲的怀里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致。

在半睡半醒之间,父亲摇着我说:

“快看快看,我们过黄河大桥了!

”我揉揉眼,扭过头去看窗外,在昏暗的天空下,瞧见那大平原一样安静的河道中,几支瘦弱得像快要断气了的水流。

偶尔有大片的水鸟掠过,也不能在水里投下影子,那河水细弱得盛不住庞大的鸟儿。

现在想来,橙黄的夕阳下,水面波光粼粼。

那景致该是极美,可我的记忆里全是萧索。

因为要看黄河,父亲提前几天教了我几句顺口溜:

“黄河绿水三三转,碧海青山六六湾。

黄河浊水三三曲,青草流沙六六湾。

”这是父亲从哪里得来的,已不可考。

反正不管如何,这个样子的黄河突然迎面而来,让我猝不及防,而且与我背的这些东西又有什么关联呢?

真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望,抑或是完全不感兴趣。

甚至,它远远没有我姥姥家门口的那条河看起来更像一条河。

儿时记忆里的每一条河都是清澈见底,水草丰沛,大鱼小虾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

所以,等我回去见到满脸向往的两个哥哥,只赌气似的说了一句,黄河不好看!

反正我就是觉得,河得有河的样子,何况是被父亲大肆渲染的黄河呢!

第二次看黄河仍然是和父亲一起去的。

那年我要去郑州读大学,父亲母亲一起跟车送我。

办完入学手续,父亲说,郑州新黄河桥建好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读书的那个学校,离新黄河桥倒也不甚远,只半个小时的车程。

也许因为心情,也许因为天气,那次站在崭新的、刚刚通车的黄河桥上,我痛痛快快地看了一次黄河。

真是出乎意料,眼前的黄河虽然河水并未如期望的那么多,但她那阔大的身躯、奔涌的气势和一望无际的辽阔,还真是让我感到了震撼。

眼前的黄河,才是她至少应该具有的模样和阵仗啊!

她在史前时期,一百多万年前就诞生成长。

开始的时候,她的名字只有一个字,河。

这是一个婴儿的名字,也是一个母亲的名字,要有怎样的温情和热爱才能这样轻轻地喊出来?

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都是紧紧地抱着这条母亲河,把根基稳稳地扎进黄土里的,甚至一直到宋,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沿着黄河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发源于大河。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开篇第一首《关雎》肯定就是写的黄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液女,君子好逑。

”这里的河,在当时只能指黄河。

而当我读到《卫风·河广》时,真真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也许我不能与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共情,但“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突然让我有一种与历史久别重逢的悲欣交集,我想起第一次跟随父亲跨越黄河,当时我眼里的黄河,不是那么孱弱细小,间不容刀吗?

把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图腾,怎么说都不为过。

岂止如此呢?

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我们先祖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黄河的清浊几乎就是国运和统治者德行的象征。

春秋时期人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绝望,到庾信《哀江南赋》时,已经变成见惯不惊的平淡:

“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而到了唐代罗隐的诗中,则成为一个死结“才出昆仑便不清……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

”作为一代才子,罗隐一直怀才不遇:

至京师十几年应进士试不第,他把自已的满腹牢骚和悲愤灌入黄河,黄河皆默默吞下,忍辱负重,以待“圣人出,黄河清”。

盛唐时期,黄河并未变清,可唐人的胸怀因为国门洞开,接受八面来风一变而阔大,黄河也成为文人骚客寄托怀抱最好的载体。

前有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豪迈,后有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浪漫。

那种“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气象,着实让后之来者始终充满了文化自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不仅仅是黄河,更是一条怀抱历史的大河,也是一条孕育文明和文学的大河。

记得莫言曾经说过,文学使他胆大。

他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沿着河提,迎着月光,独自一直往前走。

河水银光闪闪,万籁俱寂,让他突然感到占了很大的便宜。

那时候他才知道一个文学家应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因为热爱,或是信仰,干那些常人不敢干或不愿干的事。

那么,他感到占了便宜,是因为一条大河吗?

我想是的,当你懂得了一条大河,你就懂得了世事和人生。

河是哲学,也是宗教。

(有删政)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作者童年时期第一次随父亲看黄河,为后文写自己再次看到黄河感慨黄河之大,赞美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奠定感情基调。

B.第一次随父亲见到黄河,作者不明白眼前的黄河与父亲教给她的顺口溜有何关联,此时她还不能理解父亲对于看黄河的热切激动的心情。

C.黄河不仅寄托着文人骚客的胸怀抱负,还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息,文中多次引用历代关于黄河的诗词文句,彰显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D.莫言曾多次独自走在河边,感悟到一个作家会因为对文学的热爱或信仰而变得勇敢,所以他感到因一条大河而“占了便宜”。

8.“‘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突然让我有一种与历史久别重逢的悲欣交集”,作者为什么感到“悲欣交集”?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9.“当你懂得了一条大河,你就懂得了世事和人生”,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9题答案】

【答案】7.A8.①作者因读到《诗经》中描写的黄河与自己小时候看到的黄河一样孱弱细小而有一种与历史久别重逢的惊喜,想起小时候看到黄河的不满与失望又悲从中来;②作者将现在黄河的阔大气势与历史上黄河的细弱作对比,为黄河的历史而悲慨,为如今的壮阔而欣喜;③《诗经》记录了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如今中华文明已强大而自信,作者回顾黄河文明的发展史而悲欣交集。

9.①父亲带着“我”看到了黄河的细弱与阔大,作者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沿着黄河一路走来的,从中懂得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②父亲将他对黄河的热爱传递给“我”,作者切身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③从历朝历代先人们对黄河书写的诗文中,作者体会到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图腾;④黄河养育了她的人民,给予人精神的滋养,启迪人的智慧,作者因此懂得了对文学热爱、信仰才能成为出色的文学家。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为后文写自己再次看到黄河感慨黄河之大,赞美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奠定感情基调”错误,作者第一次看到的黄河是瘦弱与萧索的,她感到失望,完全不感兴趣,所以“为后文写自己再次看到黄河感慨黄河之大,赞美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奠定感情基调”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瞧见那大平原一样安静的河道中,几支瘦弱得像快要断气了的水流。

偶尔有大片的水鸟掠过,也不能在水里投下影子,那河水细弱得盛不住庞大的鸟儿”“我想起第一次跟随父亲跨越黄河,当时我眼里的黄河,不是那么孱弱细小,间不容刀吗”,作者因读到《诗经》中描写的黄河与自己小时候看到的黄河一样孱弱细小而有一种与历史久别重逢的惊喜,“真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望,抑或是完全不感兴趣”,想起小时候看到黄河的不满与失望又悲从中来;

“真是出乎意料,眼前的黄河虽然河水并未如期望的那么多,但她那阔大的身躯、奔涌的气势和一望无际的辽阔,还真是让我感到了震撼。

眼前的黄河,才是她至少应该具有的模样和阵仗啊”“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作者将现在黄河的阔大气势与历史上黄河的细弱作对比,“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都是紧紧地抱着这条母亲河,把根基稳稳地扎进黄土里的,甚至一直到宋,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沿着黄河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为黄河的历史而悲慨,为如今的壮阔而欣喜。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开篇第一首《关雎》肯定就是写的黄河”“而当我读到《卫风•河广》时,真真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诗经》记录了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如今中华文明已强大而自信,“黄河不仅仅是黄河,更是一条怀抱历史的大河,也是一条孕育文明和文学的大河”,作者回顾黄河文明的发展史而悲欣交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瞧见那大平原一样安静的河道中,几支瘦弱得像快要断气了的水流。

偶尔有大片的水鸟掠过,也不能在水里投下影子,那河水细弱得盛不住庞大的鸟儿”“真是出乎意料,眼前的黄河虽然河水并未如期望的那么多,但她那阔大的身躯、奔涌的气势和一望无际的辽阔,还真是让我感到了震撼。

眼前的黄河,才是她至少应该具有的模样和阵仗啊”,父亲带着“我”看到了黄河的细弱与阔大,“黄河不仅仅是黄河,更是一条怀抱历史的大河,也是一条孕育文明和文学的大河”,作者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沿着黄河一路走来的,从中懂得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

“这是父亲从哪里得来的,已不可考。

反正不管如何,这个样子的黄河突然迎面而来,让我猝不及防,而且与我背的这些东西又有什么关联呢”“反正我就是觉得,河得有河的样子,何况是被父亲大肆渲染的黄河呢”“办完入学手续,父亲说,郑州新黄河桥建好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也许因为心情,也许因为天气,那次站在崭新的、刚刚通车的黄河桥上,我痛痛快快地看了一次黄河。

真是出乎意料,眼前的黄河虽然河水并未如期望的那么多,但她那阔大的身躯、奔涌的气势和一望无际的辽阔,还真是让我感到了震撼。

眼前的黄河,才是她至少应该具有的模样和阵仗啊”,父亲将他对黄河的热爱传递给“我”,作者切身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

“把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图腾,怎么说都不为过。

岂止如此呢?

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我们先祖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黄河的清浊几乎就是国运和统治者德行的象征。

春秋时期人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绝望,到庾信《哀江南赋》时,已经变成见惯不惊的平淡:

‘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而到了唐代罗隐的诗中,则成为一个死结‘才出昆仑便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