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2779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3高二.docx

高中政治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3高二

2019-2020年高中政治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3高二

(一)教学内容:

教材使用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内容。

本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看待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经过高中前一阶段的学习,由于在教学中体现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了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所以学生普遍提高了对政治科的学习兴趣,克服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设计思想:

对于文化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它时时刻刻存在与我们的身边,但是又是容易被学生所忽略的,因此,在设计方法上始终让学生去感受、体验、观察,用它们自己的眼睛来判断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先进文化的魅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

具体设计如下:

一是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对学生的学习资源(教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资源)进行整合;二是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基础上,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情景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尝试;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涵义;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倡导主旋律的关系;辨识各种文化现象,正确进行文化选择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观察的能力、搜集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学习、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以达到学生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认识的两次飞跃,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认识到落后文化和腐朽的文化的危害,并做到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六)课前准备:

老师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音像、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阳光下的阴影

1、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2、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的必要性

(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1、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含义、表现、危害

 

2、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3、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措施

 

(三)奏响主旋律:

文化激荡看主导

1、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知识升华

让学生自己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当地人过春节的方式和习惯的素材,老师再展示收集到四幅漫画、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90活动探究二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教师小结,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二者异同点的比较表。

教师强调:

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

(落后文化-----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辨论:

正方:

“传统习俗”等于“落后文化”。

反方:

“传统习俗”不等于“落后文化”。

 

3、多媒体展示:

课本p91探究活动:

这些现象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它们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和《经济生活》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

4、多媒体播放:

2007年1月29日下午2时在北京召开“大兴网络文明之风”经验交流会片段。

教师指出: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采取措施来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巩固和发展“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活动成果。

“大兴网络文明之风”人

人有责,那么

(1)、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洁净的文化环境。

(3)、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5、多媒体展示:

上海第一本面向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的教材《网络文明——互联网与学习、生活、做人》作为高中阶段拓展型课程课本,进入上海部分中学的秋季课堂。

这本书有相当部分出自中学生之手。

教师:

你们的同龄人已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榜样。

希望你们也行动起来写一份倡仪书。

让全社会的人都来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在欣赏、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回答得出结论: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课本知识然后自己动手填写表格的有关知识..

 

分组讨论,各抒已见,交流讨论的结果。

 

学生围绕问题深入探究、挖掘。

 

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交流方法达到共享

 

(1)学生学习写倡仪书的格式。

(2)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心得写一个切实可行的倡议书。

意图:

温故知新,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尝试、比较、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沟通、语言表达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意图: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地对

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突出和突破。

 

意图: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找出切实可行的抵制腐朽文化的方法,使学生从行为上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意图:

从个人上升到社会,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

(八)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课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正确进行文化选择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等问题

◇课后反思

1、本节课力求将课堂单一的传授知识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方向发展。

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课主要运用探究式和小组协作的学习方法,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至课外。

通过课前的小调查,课堂的小组协作,课后的小结反思,构成一条由知识到觉悟的完整学习线索。

3、课堂上展示、利用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自学成果,老师通过表扬、赏识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喜悦。

4、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觉养成平等、团结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自觉探究的钻研精神。

5、在课前的社会调查过程中,学生由于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有限,会遇到各种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融入新课标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政治4.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2)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理解:

(1)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

(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分析

(1)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2)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莺要作用

(3)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增强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课程标准】: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明确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相关知识】:

(1)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

(2)历史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

五、【方法点津】:

(1)结合图片、影视等鲜活生动的工具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2)举行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为主题的讨论会,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和危害,深入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实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体会其重要意义。

(4)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感悟其蓬勃生机和伟大力量。

六、【课文导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只要人人自觉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文明之花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七:

【新课教学】:

第一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课程标准】: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新课教学】:

(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课堂探究:

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探究提示: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

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先进文化应该是开放的。

要以博大的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的精神文化,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

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外来文化和优秀思想成果,我们都要借鉴汲取。

同时,在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也要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

文化具有继承性。

任何时代,任何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各自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与创造,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事业的宝贵财富,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用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课堂探究:

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探究提示: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它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

1919年9月《新青年》(第5期)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上面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这是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发展的典型例证。

《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1919年杨匏安发表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李达翻译的《马克思经济学说》出版。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同时,还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研究、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武器。

这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

1919年,胡适在《每日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

李大钊等人批驳胡适的观点,同时还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点拨:

“文化名人”介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李大钊,引导同学们感悟其崇高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历史的结论:

教材通过两个“课堂探究”的设置,引导同学们在考查历史的基础上,允分认识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必然性。

近代中圈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

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苇要转折点。

◇点拨:

“相关链接”引用毛泽东的光辉论断说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

◇拓展延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又一伟大成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立足新的实践,回答新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相继形成,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且指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堂练习: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A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

答案:

D

解析:

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最重要”成果,因此D项正确。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卵论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它倡导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引导广大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它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面向现代化”,要求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面向世界”,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世界前沿,体现时代精神,广泛吸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面向未来”,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广大群众在思想精神上和知识水平上不断提高。

“民族的”即民族性,就是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保持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科学的”即科学性,就是遵循文化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大众的,即大众性,就是既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建设主体,又为了人民群众,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只有坚持这一价值取向.中国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并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离开这一核心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

(3)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知识水平、体能体魄和工作能力,不断造就和提升符人的情体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意: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中田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回答了中国文化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塑造什么形象的问题.

◇点拨:

“专家点评”具体阐释了建设当代中田先进文化的桂心、本质要求。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一个民族和国家,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自证自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一个政党,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

始终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作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努力建设和弘扬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根本方向。

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

经过80多年伟大而艰苦的探索实践。

我们党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个代表”重要思怒的大理论成果。

这些大理论成果,既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南,它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党员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信念。

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课堂练习:

只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

①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②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③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④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都是正确的,因此选D:

3.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一问题是学习的重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咯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首要要求。

这一点务必让同学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_上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目标方向;阐明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进步的人生观和符合人类道德理想的价值观,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r强大的思想武器。

因此它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思想文化的诞生。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无产阶级有了自已的政党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尽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一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

“lOO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沦、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

”因此,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

r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_『我国的文化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点拨:

“相关链接”引江泽民同志的科学论断说明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

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堂探究:

你如何反驳这种观点?

◇探究提示:

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我田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l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

(4)坚持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他的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的多样化。

◇点拨:

“相关链接”图文并茂,充分说明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坚持“双百”方针,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课堂探究:

你能否就上述观点中的一条具体事例加以说吗?

◇探究提示:

“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尊重文化多样性。

鼓励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包容共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新中国电彩事业发展为例:

正是在“双百”方针鼓舞下,广大电影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挥出空前的创作热情。

除创作了一批进一步描写长期民主革命斗争历程的影片外.叉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影片。

这些不同题材的影片以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了新中国的面貌.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精神。

◇注意: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课堂练习: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