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2884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8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docx

硕士研究生入学测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

261日语二外

考查要点:

1.语汇

1.1要求掌握体言、用言的性质和特征。

包括:

数词的用法、コソアド体系和指示词、常用的形式体言。

动词的活用形、自动词和他动词、授受关系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活用形。

1.2要求掌握连体词、副词、接续词、感叹词的性质和特征。

包括:

状态副词、程度副词、叙述副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感叹词。

2.文法

2.1要求掌握使役、被动、可能、敬语、否定、希望、推量、比况、样态助动词的性质和特征及其用法。

2.2要求掌握格助词、接续助词、副助词、终助词的性质和特征及其用法。

3.读解

3.1要求了解以意义和性能进行表现的方式。

包括:

理由、逆接、条件、结果、追加、范围、目的、时间、说明、文末、敬语的表现方式。

推荐书目: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1988年第一版

 

262德语二外

考查要点:

1.词汇和语法

1.1掌握德语基本词汇与短语2000个左右。

1.2掌握《大学德语》修订版第一、二册中所涉及的名词变格、动词变位、动词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2阅读

2.1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德语资料的能力。

2.2阅读速度为50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3%—10%之间

3.翻译

3.1具备短语和句子的德译汉或汉译德基本能力,或短文的德译汉基本能力。

推荐书目:

《大学德语》(第一册、第二册),姜爱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三版

263法语二外

考查要点:

1.词汇和语法

1.1掌握法语基本词汇与短语2000个左右。

1.2掌握法语中动词变位、动词时态、语态等语法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2阅读

2.1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法语资料的能力。

2.2阅读速度为50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3%—10%之间

3.翻译

3.1具备短语、句子和短文法译汉或汉译法的基本能力。

推荐书目:

《新大学法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二册(2003年6月出版);第三册(2004年4月出版)

 

264英语二外

考察要点:

1.词汇和语法

1.1掌握英语基本词汇与短语4000-5000个,并熟悉常用搭配。

1.2掌握英语中时态、语态、从句、一致性、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2阅读

2.1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英语资料的能力。

2.2阅读速度为70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3%—10%之间

3.翻译

3.1具备短语、句子和短文英译汉或汉译英的基本能力。

推荐书目: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一、二、三、四册),李荫华、夏国佐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2版

337产品设计

复习大纲:

要求能够综合应用产品设计课程及其它有关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造型材料与工艺、综合造型基础、人机工程学等)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课题设计,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解决产品结构、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人机关系等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要求考生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目标,构思初步方案,并根据要求,对所设计产品的造型、结构、尺寸、材料、制造工艺、人机关系和色彩等进行初步方案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对最佳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用快速表达的方法(设计素描、速写)加以表达。

推荐书目:

《产品设计》,刘和山编著,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38生物化学

复习大纲

1.熟练运用蛋白质的概念、组成特点;氨基酸的定义与分类、必需氨基酸定义与种类;20种编码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组成分类特点、三字母缩写;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及其应用;氨基酸分离方法及其原理;氨基酸常用检测方法与原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各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熟练运用生物催化剂酶的定义、化学本质;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定义与功能;活性中心与必需集团;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酶的催化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及其应用;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特点与类型判断;酶活力与比活力的概念和计算。

3.了解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其在代谢中的功能。

4.掌握生物氧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高能键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概念与种类;氧化磷酸化偶联学说;呼吸链种类与P/O比关系;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和电子传递抑制剂。

5.掌握EMP与TCA代谢途径及代谢特点(包括物质代谢过程特点;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TCA代谢回补途径;HMP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乙醛酸循环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糖代谢的应用如柠檬酸发酵机制。

各糖代谢途径中关键的不可逆步骤,关键的限速酶和调节机理。

6.熟练运用甘油三脂的水解;甘油分解代谢方式;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经β-氧化)过程、场所、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软脂酸全合成途径、过程、场所、催化酶系特点、关键酶;大于16碳脂肪酸碳链的延长方式、场所;双键的生成场所;必需脂肪酸定义与种类。

7.了解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等三种共同代谢途径的优缺点;鸟氨酸循环的原料来源、中间产物、代谢场所、意义;氨、二氧化碳与酮酸的代谢去向;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完全氧化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分析;生糖氨基酸与生酮氨基酸的定义;谷氨酸发酵菌株的生化特性及发酵条件控制方式。

8.了解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来源;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定义与意义;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的特点;核酸代谢异常与健康的关系;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特点。

9.熟练运用核酸的概念、分类与组成特点;DNA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RNA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特点与维持的化学键;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概念与应用;核酸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方法。

10.掌握DNA复制特点与规律;DNA复制过程要点及参加复制的酶和辅助因子种类与功能。

11.了解RNA转录特点与规律;RNA转录过程要点及催化转录的酶工作方式;转录产物的转录后修饰。

12.了解蛋白质翻译遗传密码种类;遗传密码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氨基酸的活化;起始复合物形成、多肽链的延长与翻译的终止等三个阶段过程与特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类型;蛋白质翻译的能量代谢。

13.了解酶活力的快速调节方式及其原理(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酶量调节-操纵子定义、结构特点及对酶合成的诱导型(乳糖操纵子)与阻遏型(色氨酸操纵子)调节方式与原理;分支代谢途径的反馈调节方式与特点。

推荐书目:

《生物化学》王艳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生物化学》董晓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或其他正式出版并包括有上述知识点的生物化学教材均可。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复习大纲:

(一)食品卫生学

1、食品的生物污染

1.1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食品细菌污染的种类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和标准

食品细菌污染的预防

1.2食品的真菌污染

食品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特点

食品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状况和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及控制措施

食品的其他真菌毒素污染:

赭曲霉素、杂色曲霉毒素、伏马菌素、T2毒素、单端孢霉烯族类化合物、展青霉素、桔青霉素易污染的食品和控制措施

1.3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发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卫生学意义及控制措施

1.4食品的病毒污染

食品中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病毒污染的途径与控制措施

1.5食品的寄生虫污染

寄生虫的概念、危害方式以及绦虫(含幼虫)、蛔虫的感染途径、危害、预防措施

2、食品的化学污染

2.1食品农药残留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2.2食品的重金属污染

生物放大的概念和意义、食品中铅、砷、汞、镉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2.3食品的多环芳烃污染

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2.4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

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2.5食品中二噁英的污染

食品中二噁英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2.6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存在的问题及控制

2.7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3、食品安全性评价

3.1基本概念

毒性、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半数致死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ADI等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3.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判断标准

4、食物中毒

4.1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类型

4.2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发生季节、预防措施

4.3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毒蕈、霉变甘蔗、霉变甘薯、赤霉病麦等真菌毒素中毒发生的季节、原因和预防措施

4.4天然植物食物中毒

四季豆、发芽马铃薯、毒蕈、鲜黄花菜、豆浆中毒的中毒物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4.5天然动物食物中毒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1概念

1.1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概念

1.2食源性疾病、污染物和食品安全危害分类

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危害:

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

1.3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手段

1.4食品供应链概念

2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意义

2.1HACCP体系概念及其来历

2.2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原因

2.3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组织

2.4ISO22000:

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HACCP体系原理

3.1HACCP体系的七项基本原理

3.2HACCP体系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HACCP研究;HACCP计划;HACCP体系;HACCP工作小组;直线型、模块型和通用型HACCP方案;HACCP加工流程图;显著危害和非显著危害;CCP判断树;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与操作限值;纠偏。

3.3建立HACCP体系的步骤

4建立HACCP体系的条件与前提方案

4.1一般管理规范

4.2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点和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区别

4.3HACCP体系的前提方案——GMP

GMP的主要内容和强调的环节

4.4HACCP体系的前提方案——SSOP

4.5HACCP体系与GMP和SSOP的关系

4.6食品配方与食品安全

酸度、防腐剂、水分活度、配料等与食品安全

4.7食品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

热加工、发酵、辐照等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

4.8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措施

5HACCP原理应用实例

5.1畜禽屠宰行业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2净菜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3肉类罐头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4果蔬汁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5糕点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管理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1.气相色谱分析

1.1色谱法概述,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

1.2色谱法基本理论

1.3分离度

1.4气相色谱法的流程和气相色谱仪

1.5操作条件的选择(如载体、固定相、温度等的选择)

1.6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

保留值;定量分析:

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

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2.2高效液相色谱仪

2.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方式(液液色谱;液固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对色谱;离子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

2.4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类型的选择

2.5新的色谱方法简介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1分子光谱概述

3.1.1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

3.1.2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吸收光谱的类型)

3.3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3.4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

3.5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3.6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3.7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3.8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3.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应用

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4.1原子光谱概要

4.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原子光谱的产生;原子光谱的特性与原子结构)

4.3原子发射光谱仪(光源;分光器;检测器)

4.4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分析

4.5原子发射光谱的半定量分析

4.6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分析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5.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5.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3定量分析方法

5.4干扰及其抑制

5.5测定条件的选择

5.6灵敏度、特征浓度及检出限

5.7原子荧光光谱法

6.免疫检测技术

6.1荧光、放射、发光、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6.2试纸条原理。

6.3免疫印迹技术

6.4免疫传感器技术

推荐书目:

《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食品免疫学》,宋宏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食品卫生学》,纵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李威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食品分析检验技术》,钱志伟,袁贵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601自命题数学

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大纲

1.函数与极限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函数概念。

2.了解函数的几种特性:

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3.理解复合函数概念,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4.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左右极限的定义。

会利用定义证明一些简单的极限,了解极限的性质。

6.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运算性质,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7.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及变量代换法则。

8.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单调有界收敛准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9.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

10.了解函数间断点的概念,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类型。

11.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并能作一般性的应用。

2.导数与微分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了解左右导数的概念。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3.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4.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了解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6.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二阶导数的求法,会求简单函数的

阶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

7.理解微分的概念,掌握函数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了解微分的几何意义,了解微分的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掌握微分的简单应用。

3.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费马引理、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了解柯西定理。

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各类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3.了解泰勒定理,知道

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4.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会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某些不等式和方程根的唯一性。

5.会判断曲线的凸凹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6.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7.会求曲线的水平与铅直渐近线,会利用导数描绘函数的图形。

8.了解弧微分、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求弧微分,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4.不定积分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掌握不定积分的两类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4.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简单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5.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掌握定积分的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条件。

2.熟悉积分上限函数及其求导方法。

3.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4.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5.理解两类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一些简单的反常积分。

6.掌握定积分的元素法。

7.掌握平面图形面积、立体体积、平面曲线弧长等几何量的计算。

8.会求变力做功、液体的侧压力和引力等简单的物理量。

6.微分方程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阶、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初始条件、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和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方程,了解伯努利方程的解法,了解会用变量代换求解方程的方法。

3.会用降阶法求解形如

的微分方程。

4.掌握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了解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6.会求

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了解

7.

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8.会用微分方程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和物理问题。

7.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点函数的概念,会求多元函数的函数值,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图形。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掌握偏导数和二阶偏导数的求法,了解二阶以上偏导数的求法,知道偏导数存在与函数连续的关系,了解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4.理解全微分的概念,知道可微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会求多元函数的全微分。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了解多元复合函数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掌握由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导数或偏导数求法,了解其二阶导数或偏导数求法,了解由两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导数或偏导数求法。

7.了解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方程的求法,了解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方程的求法。

8.理解方向导数和梯度的概念,会求方向导数和梯度,知道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和二元函数极值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一些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8.重积分

1.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2.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

3.掌握利用直角坐标、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的方法,会在直角坐标系下交换二次积分次序,会将直角坐标、极坐标下的二次积分互化。

4.会用重积分表示一些简单的几何量(如平面面积、立体体积、曲面面积等)和简单的物理量(如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引力等)。

9.无穷级数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

1.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知道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无穷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和

-级数的收敛性。

3.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比值审敛法,了解正项级数的根值审敛法,知道正项级数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审敛法,会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

5.知道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了解绝对收敛级数的性质。

6.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7.掌握阿贝尔定理,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的求法,了解收敛域的求法。

8.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域内的基本性质,会求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

9.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了解将函数展开为幂级数的直接展开法,会利用函数

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第一章 行列式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

掌握行列式的六个主要性质,会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行列式的简化。

理解代数余子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从而降阶的方法。

对于确定阶数(≤4阶)的行列式,会通过化简为三角形行列式求值,或化简后展开、降阶计算;对于简单的不定阶数的行列式(n阶),会根据其特点计算其值。

了解拉普拉斯定理,理解克拉默法则,掌握其关于齐次方程组的推论。

第二章矩阵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

理解矩阵的概念(包括矩阵的元素、阶数),掌握矩阵的表示法。

了解一些常用的特殊矩阵,如行(列)矩阵、零矩阵、方阵、上(下)三角阵、单位阵等。

掌握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转置运算及其运算律,理解矩阵一般不可交换和不可消去的原理。

理解线性变换和线性方程组的矩阵形式,掌握方阵的幂运算,理解对称阵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方阵可逆的定义及其充要条件,掌握用伴随阵求逆矩阵的方法,掌握用逆矩阵解线性方程组和简单矩阵方程的方法。

理解矩阵的行(列)初等变换及矩阵的等价性概念,掌握矩阵的行初等变换。

理解矩阵秩的定义,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秩的方法。

理解初等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的方法,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

第三章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

掌握用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或系数矩阵,对于齐次方程组)作行初等变换解方程组的一般方法。

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

理解线性组合、线性表示等概念,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义和充要条件,掌握判别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基本方法,会用定义和充要条件进行简单的论证。

理解向量组最大无关组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向量组秩的定义,会求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

了解齐次方程组解空间的概念,掌握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会求非齐次方程组的通解。

理解向量的内积、夹角等概念,理解向量正交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的正交化方法,了解正交阵的定义及其性质。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

理解方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及其主要性质,掌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法。

理解方阵相似变换的定义,理解方阵对角化的定义和方阵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掌握用正交变换将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方法。

 

推荐书目:

高等数学(上、下)同济第六版高教出版社

线性代数吴天毅王玉杰邱玉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610英语语言基础

复习大纲:

主要考查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听力和阅读能力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

2.词汇量应不少于10000。

3.能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词的各种题材作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论述严谨,用词恰当,基本无语法错误。

4.能对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忠实原文且译文流畅。

5.具备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常识。

推荐书目:

《高级英语》(一、二册),张汉熙、王立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