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138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docx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指导手册

《教育电视及节目编制》实验(上)

实验手册

指导教师:

龙英艳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摄像系统基本操作

(1)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1、熟悉NV-MD9000EN摄像机及附件的基本性能

2、了解NV-MD9000EN摄像机的功能特点

3、熟悉NV-MD9000EN0摄像机的操作面板及基本摄录功能按键的分布情况

4、熟悉NV-MD9000EN摄像机的附件

5、掌握NV-MD9000EN摄像机的基本调整

6、掌握白平衡调整的基本操作方法

7、掌握黑平衡调整的基本操作方法

8、掌握变焦距镜头的调整和操作方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认识松下NV-MD9000EN摄像机

1、功能特点

1)肩扛式,数码DV格式记录;1/4英寸CCD,80万像素;

2)15倍光学变焦,750倍数码变焦;

3)增益控制:

0dB至18dB共7级可调;快门速度:

从1/50s到1/8000s可分14级调整;

4)彩色取景器,2.5英寸液晶屏幕(11.2万像素)

5)双摄像键,双变焦键:

在手柄上多有一个摄像控制键和变焦键(W/T控制),方便手持时候拍摄;

6)带有DV接口,有DV输入/输出功能:

可以通过1394卡采集摄像机拍摄的信号,也可以把编辑好的信号回录到摄像机上;

7)带有AV,S端子输入/输出功能:

可以输出音视频信号到电视机机或录像机,也可以录模拟信号,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码信号,也可以通过MD9000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码DV信号,直接用1394卡采集;

8)使用锂离子电池,随机附带充D14S电池,电量1400MAH,实际使用时间1小时多;随机附带有充电器,可以直接给电池充电,也可以给摄像机供电;

9)随机有内置麦克风,还附带有VMS2高级麦克风:

该麦克风有立体声和单声道选择开关,有分声排除功能,方便风大的时候拍摄;装在机器上面,更显高级专业:

2、NV-MD9000EN摄像机规格

1)电源:

DC7.9/7.2V;

2)录像格式:

微型DV;

3)使用磁带:

6.35mm数码录影带录像/播放时间:

SP:

80分钟;LP:

120分钟(使用DVM80时);

4)视频信号:

电视制式:

CCIR:

625线,50帧PAL彩色信号;

5)音频:

录音系统:

PCM数位录音   16位(48千赫/2声道),12位(32千赫/4声道);

6)图像传感器:

1/4-英寸CCD图像传感器;

7)镜头:

自动光圈,F1.8;滤色镜直径:

43mm;

8)焦距3.1-46.5mm,大特写(全范围AF);变焦:

15:

1电动变焦;

9)监视器:

2.5英寸液晶屏监视器;取景器:

彩色电子取景器;

10)麦克风:

立体声;扬声器:

1个圆形扬声器Ø20mm;

11)标准照明度:

1400lx最低照明度:

1lx(数位式增亮方式)

12)视频输出电平:

1.0Vp-p,75欧姆;

S-视频输出电平:

Y输出:

1.0Vp-p,75欧姆;C输出:

0.3Vp-p,75欧姆;

音频输出电平(线路)316mV,600欧姆

视频输入电平:

1.0Vp-p,75欧姆;

S-视频输入电平:

Y输入:

1.0Vp-p,75欧姆;C输入:

0.3Vp-p,75欧姆;

音频输入电平:

(线路)316mV,10千欧或以上

13)麦克风输入:

麦克风灵敏度-50dB(0dB=1V/Pa,1kHz)(立体声微型插孔)

数位接口:

DV输入/输出端子(IEEE1394,4针)

14)尺寸:

约213*225*432mm(宽*高*深)

重量:

约2000g(电池和DV录影带除外)约2100g(使用附带的电池和DVM60时)

工作温度:

0℃~40℃;工作湿度:

10%-80%

15)AC适配器

电源:

AC100-240V,50/60Hz功耗:

20W

DC输出:

DC7.9V,9W(摄像机工作时) DC8.4,1.2A(电池充电时)

尺寸:

70(宽)*45(高)*116(深)mm重量:

约165

3、熟悉NV-MD9000 EN摄像机的操作面板及基本功能按键(共58个功能按键)

(二)NV-MD9000EN摄像机的基本调整

1、摄像机操作步骤(从接通电源到可以进行正常拍摄,以及拍摄完毕后的关机操作)

开机步骤:

1)将电池按正确的方向插入电池仓,或用DC输入导线为摄像机供电;

2)将摄像机【OFF/ON】开关设置为【ON】,接通摄像机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亮;

3)滑动【EJECT】杆,打开盒盖,将磁带按正确方向插入磁带仓,关闭盒盖,并按下【PUSHLOCK】按钮,锁定盒盖;

4)根据所需拍摄角度,调整取景器或LCD监视器;

5)打开镜头盖,接通摄像机光路;

6)调整摄像机光圈、聚焦、黑白平衡等;一般情况下将【AUTO/MANUAL/PROG.AE】开关设置为【AUTO】,摄像机即可自动完成这些调整操作;

7)开始拍摄:

按下摄像机的【拍摄开始/停止】按钮,【CAMERA】指示灯亮,即表示录制开始,此时在取景器或监视器的屏幕上会显示【REC】;

8)停止或暂停拍摄:

再次按下摄像机的【拍摄开始/停止】按钮,就可停止或暂停拍摄;

9)结束拍摄时,滑动将滑动【EJECT】杆,打开磁带仓,取出磁带,并关闭磁带仓;将【OFF/ON】开关设置为【OFF】,关闭摄像机电源;盖上镜头盖,关闭摄像机光路;

10)按电池弹出按钮【PUSH】,取出摄像机电池;或者拔下DC输入导线以断电;

11)将摄像机放入机箱。

2、摄像机黑/白平衡调整的基本步骤

1)选择与现场拍摄光源相符的滤色片;

2)在现场拍摄光源下,将摄像机对准某一标准白卡或白色物体;

3)按下自动白平衡按钮,取景器或LCD监视器上会出现正在调整白平衡的指示,数秒钟后,白平衡调整好,寻像器上会出现相应的信息。

4)黑平衡调整:

盖上镜头盖,按下自动黑平衡按钮数秒钟后,黑平衡就调整好了,屏幕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指示。

3、变焦距镜头的操作方法

1)变焦的目的:

是为了实现画面的推拉或景物的变换。

2)需要变焦时,可使用摄像机的变焦杆【W/T】进行相应的操作。

六、实验报告

主要功能按钮名称及作用

 

摄像机操作步骤完成情况

 

白平衡调整完成情况

 

实验总结及反思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

龙英艳2011年月日

实验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

(2)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摄像机的4个操作要领——平、稳、匀、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摄像机的4个基本操作要领

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质量优良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1、平

a)“平”的含义:

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b)在绝大多数的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画面中的这些线条不是歪就是斜,便会给观众造成某种错觉。

这是摄像中的一大忌讳。

c)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等,大体就可以做到“平”的要求。

d)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

2、稳

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

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

支架式和手持式。

1)支架式:

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e)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

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

f)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

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手持式:

a)肩扛的姿势:

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

站姿:

肩扛摄像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

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

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录制时,如果镜头不长,最好屏住气,直到录完一个镜头。

尤其在长焦状态时,轻微的呼吸会使画面产生较大晃动。

在摇摄时,要事先选好起幅、落幅,并调整好双脚的位置,避免最后失去平衡。

在移动拍摄时,步幅要均匀,最好用广角镜头。

跪姿:

单腿或双腿跪立拍摄。

摄像机放在肩上,左、右手分工同站姿。

通常用于低角度拍摄的场合,如武术表演、体操表演等。

b)怀抱姿势:

将摄像机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过镜头下方去握住调焦杆,进行拍摄。

这种姿式能使机位更低,用于表现高大或深远的场合。

各种手持的姿式,其特点是灵活机动,特别适合于拍摄一些新闻节目,或其他来不及摆布的专题节目。

缺点就是画面的稳定性差,为此手持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可借助物体作支撑物。

掌握好呼吸。

多用广角镜头,少用长焦镜头。

3、匀

1)“匀”的含义:

在拍摄运动镜头(推、拉、摇、移、升、降)的时候,镜头运动的速度要均匀;除非要表现特殊内容。

2)在拍摄过程,镜头运动的速度不要时快时慢,断断续续。

3)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

开始动时,应是缓慢起动,为匀加速运动,到一定速度时保持匀速,至落幅时,要慢慢减速,为匀减速。

起幅和落幅:

指镜头在开始运动前和运动过程完成后所保留的若干秒静止画面。

起幅和落幅的作用是:

既在画面视觉形态上保持了静态到动态的过渡,又为后期的编辑创作留下余地。

4)推拉时控制好变焦杆,变焦过程中速度均匀。

5)摇摄时要控制好,使把手(或机身)的转动速度均匀。

6)移、跟时,控制好移动工具作匀速运动。

4、准

“准”包含三层意思:

构图准、聚焦、色彩还原要准。

1)取景构图准:

这是对准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聚焦、光圈、白平衡调整都是硬件的标准,而构图则不同,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无法代替摄像人员的取景。

构图的准又包含很多内容,如:

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的布局安排。

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立体感等构图要素的表现(构图要素)。

正、侧、斜、背;平、仰、俯、顶拍摄角度高度的选择(机位的选择)。

远、全、中、近、特写各种景别的运用

推、拉、摇、移、跟运动镜头的拍摄,及起幅落幅的确定(运动技巧的运用)。

这些都要做到准确、完美。

构图的“准”能使得画面更好地表现内容,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2)聚焦要准:

拍摄的画面中主体应是清晰的。

对于主体运动(水平方向)或距离远近的变化(垂直方向),有时需要跟焦点,即随主体的移动变化而变焦,以保持清晰。

聚焦时要赶前不赶后。

对主、陪体变化的情况,要做好记号,或试验后再拍,做到一次到位,聚焦清晰。

对有一定景深要求的画面,可采用小光圈、短焦距或远距离拍摄。

在拍摄变焦的推镜头时,也应先在长焦时调好聚焦,再回到广角,从广角开始推,这样图像才能整个过程都保持清晰。

3)色彩还原准

曝光要准:

由于电视摄像系统有一个有限的亮度范围20:

1,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能够接受光线,并且能按光线的相对比例再现出来。

在实际拍摄时,景物的亮度范围超过摄像机可容纳的亮度范围时,就得作出决定,究竟是损失一些阴暗部分的层次呢?

还是损失一些光亮部分的层次,还是取折衷值?

总之通过选取适当的光圈和控制被摄景物的亮度范围,使得拍摄的图像符合要求。

色彩还原要准:

影响色彩还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景物受到不同色温光线的照射,二是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及滤色片面的选择。

对于前者在摄像时就要靠合理用光,控制色温不用不同色温的光线照明,对后者在拍摄前根据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滤色片进行黑白平衡调整,当然如果是有意使画面偏色则另当别论。

5、另外在拍摄中需注意的问题

1)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摄像机运动。

“拉风箱”就是反复使用推拉镜头。

“刷墙”是指摇摄时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反复摇拍。

这些也是初学者易犯的错误,这样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目的,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2)多录“5秒钟”:

在起幅之前,落幅之后,应留有5-10秒钟的静止画面。

在连续记录中的镜头,如果不停录像机,可不必留5-10秒钟,留足镜头用的时间就可以。

对于运动镜头,起幅多留5秒钟还有两个好处:

一是便于进行“动与动”“静与静”编辑;二是能选出静止镜头。

六、实验报告

摄像要领掌握情况总结

(1)平:

 

(2)稳:

 

(3)匀:

 

(4)准: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

龙英艳2011年月日

实验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3)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了解几种常见的运动镜头,并掌握其拍摄方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几种常见的运动镜头的含义及其拍摄方法

1、推镜头

1)含义:

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接近被摄对象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小。

2)分类:

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和不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3)拍摄方法:

(a)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装在移动车上向前接近被摄对象进行拍摄;

(b)不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操纵摄像机上的变焦杆(W-T),变化方向为:

由W向T变化。

2、拉镜头

1)含义:

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后移动远离被摄对象的一种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

2)分类:

改变拍摄点的拉镜头和不改变拍摄点的拉镜头。

3)拍摄方法:

(a)改变拍摄点的推镜头:

装在移动车上向后远离被摄对象进行拍摄;

(b)不改变拍摄点:

操纵摄像机上的变焦杆(W-T),变化方向为:

由T向W变化。

3、摇镜头

1)含义:

摄像机的机位不作位移运动,而是利用三角架云台的空间可变功能,使摄像机的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各种运动,以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求得不同的画面效果。

2)拍摄方法:

摄像机机位点不动,而是以机位为轴心进行机身的运动。

当肩抗式或手持式拍摄时,拍摄者所处位置即为机位点。

4、移镜头

1)含义:

即摄像机机位的位移拍摄,也就是摄像机在空间范围内,按一定运动轨迹进行运动拍摄。

2)拍摄方法:

一般要借助一定的摄像辅助器材(移动车、移动轨)或者是与场景中相关的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火车、船等)。

3)分类

a)按移动方向分:

横移、斜移、纵深移

b)按移动变化方式关系分:

推移、移推、拉移、移拉、跟移、摇移、移摇、

5、升、降镜头

1)摄像机离开地面,在空间作上、下位置移动的拍摄。

2)拍摄方法:

借助摄像辅助器材(升降机)进行拍摄。

六、实验报告

摄像要领掌握情况总结

(5)平:

 

(6)稳:

 

(7)匀:

 

(8)准: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

龙英艳2011年月日

实验四摄像系统基本操作(4)——摄像构图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1.了解影视镜头的不同类别及其功能

2.掌握摄像构图的技巧

五、实验内容

(一)影视镜头的类别

1.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有不同景别的镜头: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

2.根据摄像机镜头运动方式的不同,有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运用推、拉、摇、移等技巧拍摄的镜头);

3.根据表现方法的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4.根据拍摄方向不同,有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与背面角度拍摄的镜头;

5.根据拍摄高度不同,有仰拍、平拍和俯拍镜头;

6.根据镜头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和短镜头;

7.空镜头:

只拍摄自然景物。

(二)摄像构图

1.摄像构图贯穿整个摄像创作和再现过程,包括摄像机位选择、镜头运动等。

2.摄像构图中心的处理口诀

一忌“七扭八歪”,或画面横竖,中间分割

二忌“面壁思过”

三忌“横线切脖”,或近景特写,前挤后松

四忌“顶天立地”,或主体直立,掐头去足

五忌“缺边少沿

六忌“顾此失彼”,目的不明

七忌“头重脚轻”,即远近不分,上阔下空

八忌“刀光剑影”

九忌“杂草从生”

十忌“哆哆嗦嗦”,推拉摇移,摆来晃去

十一忌“空洞无物”

十二忌“起落不稳”

十三忌“运动随意”

十四忌“犹豫不定”

十五忌“或快或慢”

十六忌“主体游移”

十七忌“长焦摇晃”

十八忌“越过轴线”

十九忌“没有主题”

二十忌“背影重重”

二十一忌静止构图,拍中还校

二十二忌摇摄画面,人卡一半

二十三忌画面纠正,突然生硬

二十四忌前后重叠,主体不明

(三)摄像机位

1、拍摄机位

正拍:

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善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构图,给人以宽广、平稳、安静的感觉。

但立体感不强,呆板。

斜侧拍:

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善于表现景物的斜线构图。

侧拍:

善于表现景物的轮廓线、主体的动作姿态、人物对话、教师备课等;立体感较差。

反拍:

改变了主体与陪体的位置,突出了陪体与环境,可将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

2、拍摄方位:

使画面地平线位置的高度、前后景物的可见度和透视度均发生变化。

平拍:

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具有真实感,善于表现景物的对称构图;画面显得平淡而有分割感。

仰拍:

摄像机低于被摄物体水平线向上拍摄。

善于表现景物的垂线构图;能升高、突出前景降低、简化后景;仰拍正面人物,可使其形象显得高大。

俯拍:

摄像机高于被摄物体水平线向下拍摄。

前景大、后景小,纵深感强;善于表现曲线构图;擅长表现广阔地面上的景物规模、数量、位置,给人以辽阔壮观的气势;能表现物体顶部的外形;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俯拍反面人物可使其形象渺小。

3、拍摄距离:

指摄像机到被摄景物的距离。

景别变化方法:

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可产生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构图变化;在同一拍摄距离上,还可以利用变焦距镜头,通过改变摄像机的视角产生景别变化。

焦距与距离: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距离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构图是不同的。

短焦近拍镜头:

背景范围大,景深大,前后景拉开,纵深感强。

长焦远拍镜头:

背景范围小,景深小,后景拉近、放大,空间被压缩,纵深感弱。

(三)画面布局

画面布局:

指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

主体:

是画面表达的主要对象和主题思想,也是画面的构图中心。

画面可以只有主体,但不能没有主体。

一个镜头可以始终只表现一个主体,也可以通过焦点虚实的变化与镜头的运动不断变换主体。

主体在表现手法上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主要注重神韵与内涵的表达。

陪体:

是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用于帮助表达主体的特性和内涵。

当画面有陪体时,视觉语言会更加准确。

陪体也能深化主体的内涵。

陪体不能喧宾夺主,在画面中可以不完整。

陪体通过镜头运动与摄像机位的变化,可转换成主体。

前景:

是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或物,可以是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数时候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选择富有季节特征或地方特征的景物做前景,可以烘托画面的主体或主题。

前景离摄像机距离近,成像大、色调深,与远处景物形成大小色调对比,可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前景置于主观位置并占画面较大面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前景因场面调度和摄像机变化可变为后景。

背景:

是主体后面的景物。

用以强调主体环境,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体内涵。

背景要与主体形成影调对比,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空白:

指画面中看不出实体形象而趋于单一色调的部分,形成实体之间的空隙,以沟通画面各个实体。

背景上的空白能突出主体。

画面上的空白能创造意境。

空白要分配得当,使各个实体前呼后应,和谐统一;而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出不同的呼应关系。

(四)线、色彩与构图

1、线:

是造型的重要因素。

在客观中并不存在,只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表述的产物,是借以表达事物的一种手段。

在电视中,线是造成画面美观的一种基本形式。

画面还会产生无形的线,如视线、手势及运动等的方向,注意构图时要留适当空白。

2、色彩:

也是摄像构图中的重要造型因素。

其主要作用是真实、生动地表现画面造型,再现五彩斑斓的客观世界;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谐和色彩重音等装饰画面可增强美感,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色彩有色彩基调,即色调,指色彩倾向。

色调的确定应符合画面主题、环境、情感、气氛的要求。

按色相来分:

黄色调、红色调、蓝色调;

按明度来分:

亮色调、暗色调、灰色调;

按色性来分:

冷色调、暖色调、中间色调。

色彩对比:

是色彩的对立关系,一般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色彩对比可使双方的特性都得到加强;色彩的浓淡、冷暖、虚实对比还可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纵深感(近景色实、浓、暖,远景色虚、淡、冷)。

色彩和谐:

是色彩造型的一条重要基本法则。

形成色彩和谐的做法有:

通过统一的色调来形成色彩的和谐;通过色彩的渐变或过渡求得对比色的和谐;通过对比色块相互穿插、镶嵌,形成疏密相间、相互呼应的态势,取得和谐的效果;通过对比色块面积大小、距离大小来减弱色彩冲突;利用中性色金、银、黑、白、灰来缓冲对比作用。

色彩重音:

又叫色块重音、色块对比。

在大面积色彩基调中,设立小面积的色块重音,便构成了画面的构图中心。

对立色块作重音,显得响亮;中间色块作重音,显得醇厚;黑白色块作重音,显得和谐。

色块分布要避免等量对称、繁乱,否则会淹没主体形象、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六、实验报告

摄像构图掌握情况总结(拍摄机位的选择、画面布局等是否合理)

 

违反了哪些摄像禁忌?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

龙英艳2011年月日

实验五素材拍摄

一、实验仪器设备:

松下NV-MD9000EN摄像机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地点:

影视制作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1.继续熟悉前四个实验中所学的摄像基本要领、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以及摄像构图的基本知识;

2.在熟练掌握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素材拍摄,为后期的电视编辑实验做准备。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素材拍摄。

六、实验报告

素材拍摄的简要步骤

 

素材拍摄情况总结(摄像要领掌握情况如何?

运动镜头的运动及构图等是否合理?

是否违反摄像禁忌?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

龙英艳2011年月日

实验六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连接与基本设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连接方法;

2、了解edius硬件(XAPlus和ediusNX主卡)和软件的安装方法;

3、了解edius软件的功能,熟悉edius软件的工作界面;

4、熟练掌握在edius中进行素材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