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200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音乐教案.docx

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我们学校的合唱节

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

“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长

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

4、课后作业: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

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

这首短小精干的波兰民歌,具有三拍子音乐的舞蹈风格。

初听时,引领学生作第一拍跺

脚、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风格。

前两个乐句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后两个乐句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二声部第二乐句接第三乐句处,注意唱准五度音程。

结合教材中的练声曲,学习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二)欣赏男声合唱《游击队歌》,混声合唱《茨岗。

《游击队歌》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

它诞生在1937

年的抗日烽火岁月。

全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曲调轻快流利,节奏活跃,富于变化,

充满旺盛的活力,生动地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形象和乐观昂扬的精神

面貌。

合唱教学的方法

1“唱-奏”互动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

作用。

同时,合唱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歌唱,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

小学合唱教学

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好各声部的音准,提高合唱的兴趣。

“唱-奏”互动教学法,是利用竖笛的吹奏与合唱训练相结合,使二者相互支持、配合

的一种合唱教学法,以帮助学生唱出准确、和谐的和声。

“唱-奏”互动教学法的作用:

1、互动性。

学生通过唱唱、奏奏、动动、听听的循环互动的合唱教学过程,达到口、手眼、耳、脑的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合唱训练的兴趣。

2、互补性。

竖笛的吹奏能为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提供旋律的支持和依靠,有效地解决音准问题。

对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也有很大地帮助。

经常做吹奏练习,也可提高学生的肺活量,增强歌唱的表现力。

“唱-奏”的教学过程分为“以唱带奏”

、“以奏助唱”“以奏优唱”三个阶段。

“以唱带奏”就是通过学生准确地视唱,带动旋律吹奏,达到合奏的目的。

“以奏助唱”就是通过唱奏结合,帮助学生把握音准的稳定性。

“以奏优唱”就是运用竖笛的伴奏,丰富合唱的效

果,提高合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三个阶段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把学生分成高低两声部,完整地欣赏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和声效果,并能听出各自声部的基本旋律,跟着音乐哼唱。

第二步,两个声部学生分别轻声视唱各自的旋律,教师可在钢琴上弹奏几个关键音,给学生适当的支持。

第三步,两声部学生用竖笛吹出各自的旋律,可适当放慢速度,但要注意节奏的准确。

第四步,竖笛合奏。

要求在合奏的同时,仔细感受和声效果。

第五步,每个声部再一分为二,一半学生吹奏,一半学生演唱。

这样,在竖笛旋律的支持下避免了声部的“串门”现象。

然后,逐步减少吹奏人数,增加合唱人数。

第六步,高声部学生演唱第一声部,低声部学生吹奏第二声部。

然后进行互换,以达到锻炼学生的声部抗干扰能力,保持音准的准确性。

第六步,在巩固新歌时,教师可编配简单的钢琴伴奏(以节奏型和弦为

主),再加入一些打击乐器,使合唱效果更加丰富,并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反思:

第2课感知音乐节拍(四)

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能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怜爱和

亲切的情感。

2、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掌握弱起乐句的韵律,巩固急吸缓呼的技巧。

3、通过听、唱,感受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教学重点:

感受与表现六八拍歌曲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唱好弱起乐句。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1、背景音乐:

在欣赏《土拨鼠》旋律过程中出示流浪艺人与土拨鼠图片。

师:

这是什么动物?

它的主人是什么样的身份?

师:

听!

答案在歌曲里。

2、听碟片(或教师范唱)。

3、师:

土拨鼠又名旱濑,属于鼠科,身体粗壮,生活在草原旷野地带,以植物为食。

在今

天学习的这首歌里,土拨鼠是流浪者的伙伴,陪着它的主人到处漂泊。

所以我们在学唱的时

候要表现出游子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感。

出示课题,朗读歌词4、师:

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一下什么地方是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

(啊,土拨鼠)

二、感受旋律,学习歌谱

1、再听歌曲,律动参与。

师:

这是一首六八拍的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它的强弱规律,跟着音乐拍一拍。

2、学习歌谱

(1)师:

旋律可以分为几句?

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2)视唱第一、二句乐谱。

(3)师生接龙完整地演唱(学生唱第一、二句,老师接第三、四句)。

(4)师:

第三四句最高音落在哪个音上?

歌曲的情绪是否有变化?

(第一、二句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三、四句旋律上行,情绪显得比较激动。

(5)完整地视唱歌谱。

三、歌曲处理

1、看乐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土拨鼠》全曲最高音为mi)

2、讨论歌曲的强弱处理。

教师出示力度记号:

pmpmff

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歌曲。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

3、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四、相关文化的拓展:

贝多芬及作品简介

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2、贝多芬的作品听赏。

五、小结

师:

请同学们课后通过自己的资料收集,更多的了解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师。

学唱歌曲《采莲谣》

一、学习过程:

1、学唱歌曲《采莲谣》(使用平台)

<1>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维点在第三乐句,先做下面的练习

:

<2>视唱歌谱:

把全班分成二组,每组唱一个声部。

(注意:

第二声部音准较难,练习时要突出强拍。

<3>朗读歌词按照乐谱上所标力度记号朗读,并突出强拍。

(按6/8拍)

<4>分声部学唱歌词。

(一、二乐句歌词是写夕阳湖中景色,突出莲花的“艳”、“娇”,三、四乐句是写情,通过划桨、撑篙动态地描绘了人们在湖中采莲时的愉快心情,全曲高潮在第四乐句,演唱时要注意情景交融,词曲结合,发挥力度记号的作用使歌声充满生气与乐观。

教学反思:

第3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

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

<2>学唱《渴望春天》。

<3>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

<2>启发学生用中速、抒情、甜美的歌声来演唱《渴望春天》,从而激发起对春天的赞美、

向往之情。

本课重点是通过练习亚了解与初步学会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通过这样的节奏游戏让学生感受与理解全休止符与二休止符的停顿时间。

2、

讲解休止符的概念及符(注意课文中对照表)

3、巩固练习。

(视唱练一练1、2)

第二课时

学唱《渴望春天》。

(使用平台)

1、发声练习。

2、节奏训练:

6/8视唱训练:

6/8

学唱歌曲有感情朗诵歌词。

演唱歌曲。

(注意:

把掌歌曲的表达风格;活泼、优美、流畅,表现少儿渴望春天到来的心情。

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

——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学习

(1)音符

音符:

用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

师:

让我们一起唱一遍。

师:

这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节拍。

什么是节拍呢?

(2)节拍节拍[Meter]:

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如2/4、4/4、3/4拍等。

二、导入新课《青年友谊圆舞曲》

师:

现在,我们对节拍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既然学了,我们就要学有所用,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首新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面,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生:

三拍子。

师:

同学们说的很对。

三、发声练习

师:

在学习歌曲之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个发声练习。

(站立练习)

(用开口音“a”唱,因为农村的孩子性格上稍微有点内敛,碰到音高一点的都不能很的

演唱,所以开口音有利于他们的演唱。

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了解什么是圆舞曲。

五、教唱歌词

(1)三段教唱一遍。

(2)生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

六、跟媒体音乐演唱

可以加以身体的动作进行演唱,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找几个同学上台表演。

七、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舞蹈视频。

(多媒体播放)

教学反思:

这首歌歌曲旋律活泼、优美,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

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老师也把希望寄予你们。

第4课小熊过桥

学唱歌曲《小熊过桥》

学习内容:

1、听赏并学唱一首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视唱A部分旋律。

2、认识音乐知识:

回旋曲式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赏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体会小熊由害怕到勇敢跑过小桥的心

理变化,以教育学生在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启发学生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学

生的勇敢精神。

2、认识回旋曲ABACA的曲式特点。

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会回旋曲在音乐中的表

现。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歌曲多变的节奏。

学习过程:

1、听赏《小熊过桥》乐曲,谈谈你对这首曲子的感想。

2、播放A部分旋律,听一听这段旋律在曲子中出现了几次。

3、欣赏乐曲《娃哈哈》,听出其中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

跟随音乐用下

面部分的方法演唱。

唱、拍手、唱挥舞双手、唱、挥舞双手

4、学唱歌曲旋律。

A部分视唱,分清三个A的不同处,并把它唱准.BC两段用LU跟钢琴模唱。

5、学唱歌词。

注意唱每段词的不同感情,能用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角色。

6、师生讨论哪种演唱形式用在歌曲的哪一部分合适,师生跟随录音按照自己选择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7、介绍回旋曲这一曲式结构的特点

.8、根据《小熊过桥》一曲的情节,师生共同创编并表演一场微型的小歌舞剧。

用不同方言演唱童谣体会不同方言的不同效果课后记:

通过听赏带有情节的歌曲

《小熊过桥》,学生体会到小熊由害怕到勇敢跑过小桥的心理变化,并教育了学生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还认识了回旋曲ABACA的曲式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回旋曲在音乐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

第6课我驾飞船上蓝天

学唱《我架飞船上蓝天》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能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用轻快而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

教学方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参加了隆重庄严的开国大典,我们聆听了渴望、深情的七子之

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2003年10月15日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了„

三、节奏练习。

随老师有节奏地朗读课本第11页上的诗句,学习3/8拍子,了解其含义和强弱规律。

四、律动。

听《我驾飞船上蓝天》的伴奏音乐,身体自由随之律动,感受3/8拍子的韵律,体验音乐

“飞”的感觉。

五.教学新歌

1、跟录音学唱旋律;

2、随琴轻声唱,

难点句教唱:

4、按照力度处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教学生三拍子指挥图示,生随音乐边唱边指挥

6、延伸。

请学生上教材中的“音乐网站”,自学“单拍子和复拍子。

7、用轻快而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之情。

六、小结本课。

收获到了什么?

祝福同学们朝着自己的理想,飞的更高更远。

教学反思:

.

第7课不同色调的音乐

学唱《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时唤起儿时的梦想,同时激发珍惜现实、热爱生活、展望美好的

明天的情绪。

2、能初步具有吹奏简单的二声部乐曲的技能。

3、初步了解歌曲的常用体裁。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常用体裁

2、二声部乐曲的吹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作品《梦幻曲》(轻音乐),并问:

童年时候有梦想吗?

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学生交流(音乐循环播放)

(三)出示曲名,并简单介绍此曲

二、乐曲听赏

(一)介绍歌曲的常用体裁

(二)听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创作背景介绍(这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人举办的2006迎新春节目中也唱到了这歌,可见这是一首多么经典的老歌)

2、听赏并说出此歌属于哪一类体裁风格,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3、教师弹奏,学生跟唱。

(三)听赏歌曲《小白鸽之歌》

1、创作背景介绍

2、听赏并说说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3、用律动或走华尔兹的舞步来感受歌曲的情绪

4、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相比较,说说速度与情绪间的内在联系。

(四)做自我测评

1.说明:

这一活动既及时掌握了新知识,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音乐要素;用律动或华尔兹

舞步的方式能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真正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愉悦的情

绪。

学唱《妈妈之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

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

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初步感受

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

,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

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

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

“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

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1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2节奏练习:

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导入(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

生:

由回答)

2、放录音,(师: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绿色圃中小学教

)曲唱了什么内容?

用什么速度演唱?

出示大歌片《妈妈的心》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结论:

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

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表演《妈妈的心》)

(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

(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师:

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

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

第8课多彩的乡音(五)

学唱《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学会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协

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4、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饰、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

蹈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

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

本首歌曲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

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具准备:

1、音响设备(多媒体、录音机、等)。

2、教学相关的音像资料。

3、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或其它伴奏乐器)、新疆特色乐器(手鼓、串铃、沙锤等)各种打击乐器或学生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就是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提问:

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

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二、学唱歌曲:

1、放音乐,跟着音乐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觉,找出主要的节奏型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3、教师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

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

4、教师教唱歌曲旋律及歌词

5、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与欢乐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三、训练与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

2、角色分配:

手鼓敲击节奏、串铃敲击节奏、沙锤敲击节奏、学生表演时教师引导学生按

歌曲情绪做到自信,有感情地演唱。

3、让学生了解并教给学生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反思:

第9课环球音乐探宝(四)——欧洲名曲集锦

教学内容:

歌曲教唱课《雪绒花》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

现力。

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

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电影《音乐之声》故事情节,通过学唱歌曲《雪绒花》,感受三拍

子音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雪绒花》,感受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美感。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师问:

我想请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什么花呢?

生答:

玫瑰花,月季花,百合花,茉莉花,牡丹花、水仙花„„(恩,不错,大家知道的还

真多)

师问:

那么大家有听说过雪绒花吗?

(板书标题:

雪绒花)

生答:

知道(请人说说雪绒花)(补充)

或生答:

不知道,(不知道不要紧,老师今天将会给你们介绍一下雪绒花)

三、新课教学

雪绒花是奥地利国花。

(板书:

奥地利国花)。

雪绒花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

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

说到雪绒花,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呢也叫《雪绒花》。

是出自影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

(板书:

音乐之声)

问:

我们班有同学看过《音乐之声》吗?

请同学简介《音乐之声》的剧情。

(鼓励并给予补充)

《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

众非常激动。

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

《雪绒花》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就是最后一句。

“祝我祖国万年长”表达了歌唱者的爱国之情。

师:

听了音乐之声的故事内容,

那么我们便结合故事情境来一起欣赏一下《雪绒花》这首优

美的歌曲,听的同时大家可以去体会和想象一下音乐的优美意境(音乐起)

听完音乐,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大家将歌词大声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鼓励)

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朗读一次英文歌词吗?

(学生答,鼓励)

我们学的这首《雪绒花》它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我们通常会用三角形来画节拍,就像华尔兹音乐(嘣叉叉)

,我们先来看几个节奏,XXXX-XX--X0XX

这几个节奏用三拍子的三角形怎么打。

(请同学打,并鼓励。

强调最后一个节奏。

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一边再读一次英文歌词。

(很好,大家都做的很不错)

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唱了吧,那好,老师把音乐播放一遍,大家跟着音乐来哼唱一下,会唱的同学可以把声音放出来唱。

(音乐起)

跟着音乐唱了一遍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吧,注意看书本上每行谱子上都有个“v”的符号,这是换气记号,表示歌唱时在这换气。

还有这首歌曲是比较深情婉转的曲子,唱的时候声音要柔和一点,不要唱得跟看到仇人一样。

让我们有感情的再唱一遍。

分2组分别演唱,以更巩固对歌曲的熟练。

课堂小节:

每一首歌曲本身都是一个小故事。

有的时候唱歌就是在讲故事。

让我们一起再把这首歌唱一次。

如还剩余时间,播放《音乐之声》里另几首有名的插曲。

教学反思:

第11课咏唱古诗词

歌曲《春晓》

1、《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

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

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