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3243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docx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

一:

[诗词大会题库]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题库

《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面向百人团选手,更面向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

1.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弹琴》唐·刘长卿)

2.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感遇·其二》唐·张九龄)

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

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赠卫八处士》唐·杜甫)

5.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佳人》唐·杜甫)

6.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7.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唐·王维)

8.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唐·孟浩然)

9.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寻西山隐者不遇》唐·邱为)

10.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唐·岑参)

11.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唐·韦应物)

12.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送杨氏女》唐·韦应物)

13.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柳宗元)

14.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古意》唐·李颀)

15.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送陈章甫》唐·李颀)

16.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琴歌》唐·李颀)

17.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18.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寄韩谏议》唐·杜甫)

19.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古柏行》唐·杜甫)

20.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唐·杜甫)

21.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

(《山石》唐·韩愈)

22.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唐·韩愈)

23.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唐·柳宗元)

24.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赠孟浩然》唐·李白)

2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26.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唐·王维)

27.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28.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29.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唐·杜甫)

30.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

31.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同题仙游观》唐·韩·)

3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无题》唐·李商隐)

33.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利州南渡》唐·温庭筠)

34.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贫女》唐·秦韬玉)

35.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信怨》唐·王昌龄)

3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其一》唐·李白)

37.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唐·张旭)

3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韩翎)

39.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唐·刘禹锡)

40.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后宫词》唐·白居易)

41.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唐·杜牧)

4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唐·杜牧)

4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唐·李商隐)

44.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御街行》宋·范仲淹)

45.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一丝花》宋·张先)

4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宋·晏殊)

47.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乐平》宋·晏殊)

48.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木兰花》宋·宋祁)

49.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曲玉管》宋·柳永)

50.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生查子》宋·晏几道)

5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宋·苏轼)

52.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望海潮》宋·秦观)

5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宋·秦观)

5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宋·苏轼)

55.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宋·晏几道)

56.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戚氏》宋·柳永)

57.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玉蝴蝶》宋·柳永)

58.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廿州》宋·柳永)

59.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宋·晏几道)

60.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有心而为之

61.被界定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是

62.《向晚二首》写于()年。

63.对李霁野先生描述不正确的是

64.《向晚二首》中“向晚幽林独自寻”中用“寻”字而不用“行”字是为了押韵。

65.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诗出自《隋宫》。

66.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哲学家()的影响。

二:

[诗词大会题库]诗词大会题库附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的创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凝聚了整个制作团队的心血。

按要求写出下列诗句

题目: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中的“合昏”指的是

A合欢花B夜来香C夕颜

题目:

“何须倩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

答案:

桂花

“罗浮山下四时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卢橘杨梅次第新

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路上行人欲断魂

题目:

“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目:

“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轻烟散入五侯家

题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描写的是哪种植物

A松树B梅花C竹子

题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

答案:

李清照《武陵春》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无限风光尽被占

题目:

“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为谁辛苦为谁甜

题目:

“李欣《故人从军》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应将性命逐轻车

题目:

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半入江风半入云

题目“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人间能得几回闻

题目:

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月移花影上栏杆

题目:

“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有情何似无情

题目:

“可怜荒古龚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形容的是哪位诗人

A杜甫B苏轼C[李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什么

A水淹七军B草船借箭C《火烧赤壁》

题目:

以下哪句是写到“祖国母亲花”

A《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B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目: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红星乱紫烟

题目: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正确的下句是什么

答案:

白云深处有人家

题目:

苏轼“明月几时有“正确下句是什么

答案:

把酒问青天

题目:

洛阳城东桃李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飞来飞去落谁家

题目;洛阳女儿惜颜色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坐见落花长叹息

题目;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

枝头抱落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何曾垂落北风中

题目:

李白的《将进酒》中“会须一饮”多少杯呢

答案:

三百杯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中的佳人和李延年是什么关系

答案:

兄妹关系

题目;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我言秋日胜春朝

题目:

晴空一鹤排云上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便引诗情到碧霄

题目: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玉盘珍羞直万钱

题目:

停杯投箸不能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拔剑四顾心茫然

题目:

欲渡黄河冰塞川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忽复乘舟梦日边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请接下一句

答案:

明月来相照

题目:

李白感慨哪一个历史事件而作《越中览古》

A草船借箭B武王伐纣《C卧薪尝胆》

陆游《梅花绝句》“雪虐风号愈凛然”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耻向东君更乞怜

王维人称“诗佛”,他的字是

答案:

摩诘

《琵琶行》里没有下面那个成语

A司马青衫B门前冷落《C余音绕梁》

根据诗中解释,女主人公在哪里

A《长安》B洛阳C北京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洪波涌起

题目: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一把辛酸泪

题目:

都云作者痴的下一句是什么宋词赏析

答案:

谁解其中味

“醉翁”最早指的是下面哪位诗人

A苏轼B杜甫C《欧阳修]

题目:

元稹在《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贬谪的朋友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下一句什么

答案:

轻舟已过万重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

[诗词大会题库]初中诗词大会题库

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来挑战一下中国诗词大会试题吧!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

(一)选择(20分,每题1分)

1.屈原《国殇》用于祭奠()

A.楚国已故的国君B.为国捐躯的将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D.在他乡死去的人

2.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B.心远地自偏C.结庐在人境D.悠然见南山

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的文章。

A.《庄子》B.《孟子》C.文天祥

4.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

5.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6.屈原《国殇》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车错毂兮短兵接B.旌蔽日兮敌若云

C.矢交坠兮士争先D.凌余阵兮躐余行

7.赞美兄弟皆有才识的词语是()

A.难兄难弟B.人琴两亡C.阿大中郎D.三荆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言B.慎于思C.慎于行

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出自()。

A.《易经》B.《庄子》C.《老子》

10.《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

A.不汲汲于贫贱B.不戚戚于贫贱C.不郁郁于贫贱

11.《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

A.《滁州西涧》B.《山居秋暝》C.《春夜喜雨》

1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的文章。

A.司马光B.魏征C.诸葛亮

14.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后君子。

A.文质相当B.文质兼备C文质彬彬

15.“己欲立而立人”的下句是()。

A.欲立人而立己13.己欲仁而仁人C.己欲达而达人

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的下句是()。

A.师不必不如弟子B.师不必如于弟子C.师父不必贤于弟子

17.陆游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

A.菊花B.梅花C.兰花

18.苏轼《前赤壁赋》中说:

“逝者如斯,而()也;盈虚者如彼,而()也。

A.不舍昼夜未消长B.未尝往卒莫消长C.未逝莫消长

19.《陈情表》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字意思是()。

A.单薄B.鄙薄C.迫近

20.《黄帝四经》中说:

“审于行文武之道,则天下宾矣。

”其中对“审”和“宾”二字的正确解释是()。

A.审查宾客B.审慎宾馆C.懂得服从

(二)填空(20分,每格1分)

2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

22.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4.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25.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

26.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得失寸心知。

28.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29.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30.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

31.《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司马是指______________。

32.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是上给______________的。

33.《焦仲卿妻》最早收入南朝陈时徐陵所编的____________,题作______________。

34.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

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

35.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3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______________。

37.能体现苏轼《石钟山记》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综合题(70分)

(一)诗词阅读

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回答问题。

(8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8.解释

(1)瑞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金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9.“东篱”引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

—————…,—…—————(1分)

40.“暗香”是指________(花名)淡雅的香气。

(1分)

41.“帘卷西风”是一句倒装,意即______________。

(1分)

42.这首词写词人在重阳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孤寂愁绪。

(1分)

43.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

“只三句绝佳。

”你知道陆德夫说的是哪三句吗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每格1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4.作者字__________,与__________并称大李杜。

45.“却看”意即______________“青春”指______________。

46.尾联“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___________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形成活泼流走的_________对。

47.这首唐诗以______________为背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所以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10分)

卖花生怀古

张可久

关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8.元曲四大家是(4分)

49.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隐含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作者以此写______________相争的历史。

(2分)

50.诗人选取的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者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中众生的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的遭遇,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1.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的情调,“长叹”中包含着______________的复杂感情。

(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个语段,回答问题。

(15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2.庄子名__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__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____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__________”。

(4分)

53.《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话的形式,讨论了“______________”的问题。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出自这篇文章的。

(5分)

54.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1分)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55.对庄子《秋水》的艺术特色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B.善于通过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说理

C.举出大量事实进行论证

D.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

56.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2分)

57.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2分)

阅读下面一个语段,回答问题。

(12分)

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

尝刺邢州。

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铠仗精巧,以至封贮亦有法度。

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群子之席于西庑。

人或曰:

“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曰:

“此造宅者。

”指诸子曰:

“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进死未岁,果为他人所有。

今资政殿学士陈彦升宅,乃进旧第东南一隅也。

58.本段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分)

59.解释:

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材略:

______________累:

______________(2分)

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既:

______________落:

______________(2分)

60.划线句有几个分句请为之断句。

(将分句分别抄录于下,3分)

61.翻译“诸子安可与工徒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2.根据这个材料,请你为郭进写一句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7分)

鲍叔荐管仲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63.本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可用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也可用典故“知音”来形容,“知音”讲的是________两人的故事,与这个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4分)

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选文围绕一个“知”字展开。

第一段,写管仲对鲍叔这个人生知己的感激。

B.以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大量而细微的事实说明鲍叔的知贤,语势充沛,说理有力。

C.在人物描写上属于正面描写。

D.原作全文虽然记录的是管仲和晏婴,不是鲍叔,但是无论是原作还是选文,所要表述的主题思想是“知人”。

E.众所周知,作者在为李陵辩护遭受腐刑,平生故交旧友竟然不为一言,知音何在所以作者借管仲之口,表达强烈而鲜明的褒贬态度和渴望知遇明君的人生理想。

6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

不贤,此处是愚笨的意思

B.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

以。

羞愧(羞耻)

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困:

不得志。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

赞美,推崇

66.选出加点虚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1分)

A.分财利多自与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尝与鲍叔贾D.蹇叔之子与师

67.翻译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8.下面是关于鲍叔牙和管仲的介绍,读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述之。

(6分)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