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397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6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节 地图.docx

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

(对应学生用书第5页)

[识记—基础梳理]

读某区域地图,认识地图的基本构成。

1.在图中相应下划线上注明地图三要素。

2.比例尺

(1)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其转化为文字式为: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数字式为1∶15000或

3.方向

4.图例和注记

(1)图例: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

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数字。

[理解—要点突破]

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依据实地面积大小判断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例尺大小是一样的。

但是在经纬度变形的图中,不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纬度越低,比例尺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

如下图中甲区域的比例尺要大于乙区域。

(3)依据图幅面积大小判断

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不同图幅的地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相反则越大。

2.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

为原来比例尺的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

为原来比例尺的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回答第1题。

1.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m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150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200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350m处,再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即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中②处。

]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下图,回答第2题。

2.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B.南

C.西D.北

C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图中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读图可知,A位于十字路口位置,由A到科技馆有三个行驶方向可供选择,即向东、向西和向西南。

要注意图中“→|←”符号表示该路段断道施工,故此路不通,所以由A到科技馆必须绕道而行。

由图中标注的道路长度可知,汽车向西行驶距离最近。

(向西:

15+17+19+23+27=101;向西南:

33+20+23+27=103;向东:

24+25+20+40=109。

)]

⊙考向2 地图上比例尺的应用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

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

21490006】

3.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3.D 4.B [第3题,从上图中右侧浏览窗口可以看出,选中的对象是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所以对应建筑分布窗口中面积最小的④,D项正确。

第4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000。

用地长为300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cm;用地宽为220m,则图上距离为22cm。

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项正确。

]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2)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1)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

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盲区扫描]

等高线与地形类型

(1)山地与丘陵。

①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较密集。

②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线较稀疏。

(2)高原与平原。

①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②高原:

海拔高(500米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理解—要点突破]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指导选址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水库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最窄处,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

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且能避风避浪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2.规划线路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右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右图中①线更合理)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布局生产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相关计算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1.D 2.C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高线的有关知识。

第1题,由于图中等高距是100米,由此推理山峰相邻第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是500米,向东依次是400米、300米,河流东岸自西向东依次是300米、400米,Q地高于400米,本题选D。

第2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图中河谷的海拔在200~300米,由于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又因为桥梁位于瀑布下游,因此桥梁处河面海拔最高是300-72=228米,最低可能无限接近200米,由此推断,此处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60米。

]

[加餐训练](教师备用题)

(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分布。

读图,完成

(1)~

(2)题。

(1)该区域有一攀岩探险基地,其攀爬高度可能为(  )

A.140m   B.100mC.70m   D.20m

(2)图示区域(  )

A.冬季②比①处更早看到日出

B.②处降水明显少于③处

C.夏季②比①处更早看到日落

D.河流干流先流向东南再流向西北

(1)C 

(2)A [第

(1)题,攀岩基地应位于陡崖处,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

(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25米,可计算出25≤H<75,其攀爬高度可能是70米。

(2)题,我国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①位于山脊北侧山谷中,②位于山脊上,②比①更早看到日出,A正确;②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③位于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B错误;夏季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①位于山谷,海拔比②低,更早看到日落,C错误;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看出,河流干流先从北向南流,再向西流,D错误。

]

[解题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1)两点间相对高度的计算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陡崖高度的相关计算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

(n-1)d≤ΔH<(n+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H顶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d

(注: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某地形区相对高度的估算

①估算方法:

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米

②例证:

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

①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

②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

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

⊙考向2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4.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

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盆地的出口处,两侧等高线海拔数值为60米,建设水库大坝工程量小,成本最低。

第4题,B对:

水库建成后,利用落差发电,可以开发河流水能。

A错:

水库位于河流的上游,对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作用不大。

C错:

水库有蓄水防洪的作用,可调节河流的径流量。

D错:

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5~6题。

5.这条健身线路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

A.299米   B.399米   C.499米   D.501米

6.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与N点之间的通视情况为(  )

A.两个亭都能B.两个亭都不能

C.A亭能,B亭不能D.A亭不能,B亭能

5.B 6.B [第5题,这条健身线路最高处的海拔在450米到500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100米到150米之间,则相对高度在300米到400米之间,最大相对高度约为399米。

选B。

第6题,将图中的A亭和B亭分别与N点相连,中间均有高地阻挡,可以判断出两个亭子均不能与N点通视。

选B。

]

考点三|地形剖面图

(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步骤

具体内容

确定剖面线

确定剖面的方向,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确定比例尺

选取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

找点描点

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及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如图

连线

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如图

2.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可以直观反映出沿剖面线的地势高低的变化状况和坡度的大小状况。

[理解—要点突破]

1.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对于已绘出的剖面图,如何确定在原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

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分析

地形剖面图可以很直观地帮助我们判断某地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常用在生产中估算土石方,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与被观测点之间的通视状况。

(1)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

如下图,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一目了然。

(2)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根据坡度陡缓情况。

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图1)

②是否穿越沟谷。

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如图2)

图1           图2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

21490007】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B.b处

C.c处D.d处

[解图流程] 

[尝试答案] 1.C 2.A

⊙考向2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2018·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为了响应全民健身活动,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3~4题。

3.M处的地形名称及其适合的运动项目分别是(  )

A.瀑布 低空跳伞B.长城 攀岩

C.陡坡 低空跳伞D.陡崖 攀岩

4.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能否与N点通视(  )

A.两个亭都不能B.两个亭都能

C.A亭能,B亭不能D.A亭不能,B亭能

3.D 4.A [第3题,根据M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可以判断该处是陡崖,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其相对高度为100~200米,适合攀岩。

第4题,将图中的A亭和B亭分别与N点相连,可以发现图中的A、B亭与N点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故两个亭子均不能与N点通视。

]

地理图表专攻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类型辨识、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主要有以下三种:

只用等高线分布来反映地形特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与区域经纬网结合的等高线地形图(图2),用颜色浓淡反映高程的等高线地形图(图3)。

[识记—常考图示]

 

 

图1 典型等高线地形图   图2 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3 分层设色地形图

[领悟—判读技巧]

1.判读此类图表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与联系

海拔是指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则是指两地之间的海拔差值。

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m,乙点海拔为500m。

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000m。

(2)不同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

部位

地形

等高线图中的表现特点

A

山峰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均用“

”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

缓坡

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

G

陡坡

等高线分布较为稠密

2.此类图的判读流程

[运用—母题迁移]

[母题示例] (2018·长沙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台湾省某学校(图中X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是(  )

A.999米    B.1199米

C.1200米D.1299米

(2)关于该学校所处地形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陡坡边缘B.位于沙洲上

C.位于山脊末端D.位于河口三角洲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B 

(2)A

[迁移应用]

(2018·成都毕业考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

21490008】

1.图中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正东流向正西

C.自东南流向西北D.自西南流向东北

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465m  B.455mC.445m  D.435m

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20m   B.29mC.39m   D.40m

1.D 2.B 3.C [第1题,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的部位),结合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选D。

第2题,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m。

由河谷向两岸方向的海拔是同步升高的,因此山峰外侧等高线数值应为450,可判断山峰的海拔范围为450~460m,故选B。

第3题,读图可知,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该图等高距为10m。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

20m≤H<40m,结合选项可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39m,故选C。

]

(一)地形特征的描述           [学科素养提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

[命题特点]

命题视角

设问特点

考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常用“描述”“说出”“判断”或“分析”“归纳”等行为动词引领,结合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点明设问方向及内容

考查区域的地势特征

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影响

[命题示例]

图1为“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2为图1中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图1        图2

【解题过程】 

审读设问

①找准设问引领“描述……”;②确定设问指向“……特征”,瞄准知识限定“地形特征”。

提取信息

①经纬度信息:

确定不同地形类型分布的方位。

②等高线数值及分布信息:

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从地势看西南部较高。

调用知识

等高线数值大于1000米的地区,如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面积广则为高原;如等高线分布稠密且有闭合,说明是山地类型。

形成答案

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技法点拨]

角度一 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思维流程为:

角度二 地形地势的判断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其思维流程为: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

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迁移应用]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解析] 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及河流的流向可知,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起伏较大,且南高北低;北侧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地势较低,且北高南低。

[答案] 南侧:

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

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