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525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docx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及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体系

第一单元走进千山万水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28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领悟景物的特点,欣赏大好河山,体味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3)反复诵读品味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感的,感受语言的魅力。

(4)摘抄精彩的词语和段落,并熟读成诵。

(5)重视诗句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

(6)通过积累临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3.口语交际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秋游方案,培养学生与伙伴间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

4.习作

(1)把观察到的一处景物,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3)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二、知识点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28个字,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能够背诵、默写《古诗两首》。

4.背诵《桂林山水》全文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5.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6.发现《桂林山水》中某些段落表达上的特点,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搜集、积累其他课文中的排比句,初步感悟排比句表达的效果。

练习用“时而……时而……”造句。

7.感悟课文记叙的顺序,学习有条理地叙述的表达方式。

(部分课文教学中落实)

8.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作者用词选句的准确与朴实。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三)

9.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秋游方案。

10.把观察到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语文园地一“习作”)

11.背诵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增加积累量。

(《古诗两首》课后“选做题”、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30个生字,会写28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3)通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

(5)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学习独自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3.口语交际

(1)围绕“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提出做到“以诚待人”的几条好建议,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否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习作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内容要真实。

(2)写完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3)要重视习作前的充分酝酿、习作时的思考、习作后的再次交流等,要把本次习作作为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其语言水平的一次训练。

二、知识点

1.认识30个生字,会写28个字。

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读懂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中彩那天》课后二和三)

4.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尊严》课后二和三)

6.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中彩那天》课后小练笔)

7.朗读、记诵《将心比心》的最后一段,体会“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意思。

8.围绕“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提出做到“以诚待人”的几条好建议。

9.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习惯。

(园地中“我的发现”)

10.敞开心扉,让学生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内容要真实,写完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11.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并加以拓展运用。

12.积累“趣味语文”中由“信”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第三单元中外童话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7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能够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方法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5)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初步认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3.口语交际

(1)讲述自编的童话故事或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包括“讲”、“听”、“评”三个要求。

(2)让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讲述。

(3)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话习惯,如,讲话要面向听众,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大小要适当,眼神要和听众有交流等。

(4)“评”的前提是认真听,评价时要让学生说出理由。

4.习作

(1)根据学情,让学生自主选择习作题目:

续编童话或自编童话。

(2)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或者自由展开真实合理地想象,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指点方法。

5.综合性学习

开展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展示学习童话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知识点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7个字。

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新词。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交流阅读感受。

4.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并抄写自己喜爱的句子。

(《巨人的花园》课后三)

5.适当拓展,让学生说说或写写“幸福是什么”,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作一番心灵的表白。

6.把你想对小鸟(或大树、伐木人等其它角色)说的话写下来。

(《去年的树》课后小练笔)

6.续编《小木偶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指点方法。

7.积累《小木偶的故事》中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如“板着脸”“笑嘻嘻”等,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词语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在课内外搜集表达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语言积累,如,ABB式:

笑嘻嘻、毛茸茸;AABB式:

蹦蹦跳跳、嘟嘟囔囔;ABCC式:

可怜巴巴。

8.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故事。

9.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

(园地中的“我的发现”)

10.学生开展想象,自主选择习作题目:

续编童话或自编童话。

11.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雨中的树林》。

第四单元生命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9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其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4)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强语感,摘录好词佳句。

(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6)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

3.口语交际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或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

(2)创设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如采访、辩论等,让学生自由组合,互说互评。

(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增强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目的性,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4.习作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在交流中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情实感。

(2)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点:

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有效迁移、学以致用。

(3)写完后引导学生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4)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把习作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墙报。

二、知识点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9个字。

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新词。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背诵《生命生命》全文和《触摸春天》一课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4.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触摸春天》课后二;《生命生命》课后二和三;园地中“我的发现”)

5.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及精妙。

(《触摸春天》课后三)

6.学习《永生的眼睛》中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7.联系生活实际,把学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采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生命生命》课后小练笔)

8.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或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并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

9.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日积月累”中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并适当拓展。

10.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故事《手不释卷》,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引导学生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五单元战争与和平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29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4)重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篇幅较长的课文,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6)理解信的内容,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7)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3.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召开“新闻发布会”,是训练搜集材料能力的继续。

(2)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组织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帮助学生把新闻讲清楚、讲明白,组织学生互听、互问、互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评价时要从儿童关注的热点和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4)最后,评出“头条新闻”“最佳新闻”“热点新闻”。

4.习作

(1)仔细观察照片并展开想象,联系图中的景和人,以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知识点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29个字。

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新词。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独立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夜莺的歌声》课后三)

4.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夜莺的歌声》课后三;《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三)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5.适当提示《夜莺的歌声》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首尾照应。

6.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夜莺的歌声》课后二)

7.《小英雄雨来》篇幅较长,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8.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9.初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园地中“我的发现”)

10.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新闻材料,进行发布和评议。

11.仔细观察照片并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12.理解并记住“日积月累”中有关战争的成语。

第六单元浓浓的乡情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19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背诵三首古诗词。

(3)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思想。

(4)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一样,思乡的方式和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引发思乡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体会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5)发现和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初步感受拟人的修辞方法。

(6)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3.口语交际

(1)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借助策划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一个话题来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享受策划成功的喜悦感。

4.习作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展开合理想象,以“二十年后回家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2)引导交流,相互欣赏。

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

(3)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二、知识点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19个字。

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新词。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4.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摘录《梅花魂》中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5.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课后一)

6.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

(《梅花魂》课后二)

7.抄写课文中让我感动的语句。

(《梅花魂》课后三)

8.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初步感受拟人的修辞方法。

(园地中“我的发现”)

9.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一个话题来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

10.展开合理想象,以“二十年后回家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1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中表达乡情的优美诗句,想进一步了解原诗,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度背背,增加积累量。

12.阅读“趣味语文”,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5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4)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5)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6)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进行书面交际。

3.口语交际

(1)从说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或交流读《乌塔》的想法,或讨论信中问题中选择一两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口头的形式进行交流。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习作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习作。

(2)习作讲评时要兼顾教材中的三个话题,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3)适当突出书信的格式、写法,了解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

5.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二、知识点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5个字。

2.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新词。

3.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4.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二)

5.背诵《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6.抄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四字词语。

7.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后二)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8.能对《乌塔》一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9.引导学生发现和交流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园地中“我的发现”)

10.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

11.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

1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13.从说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或交流读《乌塔》的想法,或讨论信中问题中选择一两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口头的形式进行交流,并习作。

14.理解、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代名句,交流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其他成长名言,增加积累量。

第八单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

一、单元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1个字,能够正确读写部分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查字典和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5)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3.口语交际

(1)选择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或其他可敬品质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敬佩之情。

(2)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3)引导学生就所说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具体是否合乎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评价。

如:

态度大方,认真倾听,语句通顺连贯等,组织学生互听、互评。

(4)如果觉得人物的其他品质有可敬之处,也可以说一说。

4.习作

(1)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2)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照顾到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更灵活的空间,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3)从选材、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欣赏,重点评价如何把事例写具体。

(4)提倡和鼓励学生自改作文。

二、知识点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1个字。

2.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适当拓展。

3.用查字典和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新词的意思。

4.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后二)

5.抄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最后一句话,联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6.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7.抄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反义词和写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

8.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9.引导学生结合课文6.7.8三个自然段和插图,想象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

(《鱼游到了纸上》课后小练笔)

10.体会引号在不用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并试着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

(园地中“我的发现”)

11.选择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交流后进行习作。

12.理解、背诵“日积月累”中形容人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13.独立阅读成语故事《鹏程万里》,了解“鹏程万里”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