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660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docx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

院感和传染病管理知识测试题答案

科室:

姓名:

日期:

年月日

一、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

1、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多少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D)

A、36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12小时

2、下述不属于灭菌剂是(A)

A、含氯消毒剂B、过氧乙酸C、环氧乙烷D、2%戊二醛

3、不属于高危物品的是(B)

A、腹腔镜B、体温表C、穿刺针D、手术器材

4、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

A、小儿呼吸道感染不需要隔离

B、医院污物应分类收集、分别处理,以防止污染扩散

C、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D、传染病区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5、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D)

A、长期卧床B、膀胱冲洗C、膀胱内注射D、留置导尿管

6、下列消毒剂中属于高水平消毒剂的有(A)

A、戊二醛B、络合碘C、新洁尔灭D、乙醇

7、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医院感染(D)

A、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

B、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小时以后者

C、患者发生的感染是上次住院期间获得的

D、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8、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C)

A、门诊、急诊病人B、探视者和陪护人员C、住院病人D、医务人员9、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D)

A、防止污染扩散B、分类收集C、分别处理

D、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9、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D)

A、防止污染扩散B、分类收集C、分别处理D、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10、目前国内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D)

A、泌尿道和胃肠道B、外科切口C、血液D、下呼吸道

11、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对环境污染小的是(B)

A、环氧乙烷灭菌法B压力蒸汽灭菌法、C、戊二醛浸泡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

12、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B)

A、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B、做好消毒隔离就可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C、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D、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13、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B)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B、压力蒸汽灭菌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14、院感预防控制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15、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C)

A.不必衣帽整洁,即可执行技术操作B.应衣帽整洁,即可执行技术操作C.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即可.

16、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C)

A、外源性医院感染B、内源性医院感染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D、交叉感染

17、传染病房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之间应如何洗手(B)

A、普通洗手B、严格洗手与手消毒C、外科刷D、手消毒

18、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C)

A、1小时;12小时B、1小时;12小时C、2小时;24小时D、2小时;36小时

19、传染病分哪几类(A)

A、甲类、乙类、丙类B、甲类、乙类C、甲类、丙类、戊类

D、甲类、乙类、戊类

20、甲类传染病指哪些(B)

A、麻疹、天花B、鼠疫、霍乱C、非典型肺炎、爱滋病D、肝炎、肺结核

21、无菌物品和无菌容器打开后有限使用期限为(B)小时。

A、48B、24C、10D、4

2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B)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和潜在性感染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23、乙肝、丙肝、HIV职业暴露后的现场应急处理原则是(D)

A、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洁被污染局部

B、存在伤口时应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C、用75%的酒精或0。

5%的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D、以上都对

24、标准预防针对体内物质的隔离预防不包括(C)

A、血液B、体液C、汗液D、排泄物和分泌物

25、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和切割B、抽血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

26、能发生血源感染的医疗侵入性操作有(D)

A、血液透析B、器官移植C、内窥镜检查和拨牙

D、以上都对

27、外科手术预防性用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切皮前(A)

A、30分钟~2小时内B、3小时C、2小时后D、4小时

28、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需达到何种消毒水平(B)

A、高水平消毒B、灭菌C、中水平消毒D、低水平消毒

29、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的时限为(C)

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30、术前应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使用温度为多少度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D)

A、34℃B、35℃C、36℃D、37℃

31、留置导尿管时,消毒顺序男性(A)

A、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B、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龟头尿道口向内旋转擦拭消毒

C、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反复擦拭消毒

D、先消毒尿道口、龟头,然后消毒包皮及冠状沟

32、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首选(B)

A、颈静脉

B、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选用颈静脉 和股静脉

C、首选股静脉

D、选择周围静脉

33、静脉置管后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C)

A无菌纱布为1次/天 无菌透明敷料为2次/周

B无菌纱布为1次/3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次/周

C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

D无菌纱布为1次/4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次/2周

34、输液反应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有(B)

A、由液体或输液通路中的毒素引起的发热

B、由于液体被细菌污染引起的发热

C、由于输注液体中药物引起的发热

D、由于输液管中的内毒素引起的发热

35、怀疑医院感染病例取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查时不正确的是(B)

A、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标本

B、为节约经费,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取标本做病原体检查

C、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

D、收到标本后及时检查

36、医院工作中洗手指征不正确的是(C)

A、在进入和离开病房前洗手

B、处理干净的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洗手

C、在高危病房中接触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前、后不必洗手

D、与任何患者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应洗手

37、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中泌尿道感染已证实有效的措施是(C)

A、全身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B、膀胱冲洗或灭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冲洗 

C、限制插管时间,插入时的无菌技术,保持密闭引流

D、引流管内加入抗菌剂,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尿管

38、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C)

A、72小时B、48小时C、24小时D、12小时

39、下列哪项不是乙类传染病(D)

A、艾滋病B、非典C、禽流感D、手足口病

40、下列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A)

A、换药后的引流袋/条、纱布及各种敷料和使用后的输氧管

B、未被患者血液污染的输液管

C、各种一次性用品包装袋

D、过期的药物。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需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ABC)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肺炭疽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艾滋病

E、流行性出血热

2、下列内镜需灭菌,但哪些项除外(AE)

A、支气管纤维镜B、腹腔镜C、脑室镜D、关节镜E肠镜

3、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主要部位有(ABCDE)

A、呼吸道B、泌尿道C、胃肠道D、手术部位及皮肤软组织E血液

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分类是(ABC)

A、切口浅部组织感染B、切口深部组织感染C、器官/腔隙感染D、脂肪液化E、针眼处脓点

5、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包括(ABCDE)

A、新生儿室B、手术室C、供应室D、血液透析室

E、重危病室和监护室

6、按照医院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将其分为(BCD)

A、感染性废物B、高度危险物品C、中度危险物品D、低度危险物品

E、损伤性废物

7、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包括(ABC)

A、感染源B、感染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滥用抗菌素E、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

8、医院感染的形式有(ABCDE)

A、交叉感染B、环境感染C、自身感染D、医源性感染E、垂直感染

9、经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的包括(ABCE)

A、乙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麻疹病毒E巨细胞病毒

10、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如出现下列哪种情况需更换(ABC)

A、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B、留置导尿管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 C、患者出现尿路感染而又必须留置导尿管时D、每周更换一次E每两周更换一次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 0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2、锐器伤的预防: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

3、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4、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不属于医院内感染。

(×)

5、剃毛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在手术当日进行,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6、经常更换导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7、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是不可预防的感染。

(×)

8、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

(√)

9、洗手是防止细菌散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

10、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内因职业获得的感染;可以在医院工作期间显示感染症状,也可以在医院工作期间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症状。

(√)

四、填空题:

(共30分,每空1分)

1、根据医院规定院感卡、死亡卡、传染病卡24小时内上报.

2、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1500ml,要求追加一次抗菌药物的使用。

3、手卫生的五个时刻为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和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

4、减少医院院内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手卫生

5、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_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6、手术中感染预防要点:

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置管时医务人员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消毒棉球不能重复使用,消毒顺序:

女性为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消毒。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型H1N1流感已列入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已列入丙类传染病,发现甲型H7N9流感、手足口病患者,应于24小时之内 报告.

9、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合格.

10、住院病人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可诊断为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可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五、简答题:

(10分,每小题5分)

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2、什么是标准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