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854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docx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上课说课用讲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点击鼠标)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点击鼠标)

  基础知识目标: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

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实验2-2]至[实验2-5]

  多媒体:

(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4)

  二、说教法:

(点击鼠标)

  、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

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

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点击鼠标)

  、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

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场。

[谜语]:

(点击鼠标)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

”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

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

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

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调整了课本顺序,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积累说说氧气有那些用途?

学生展开讨论,

  得出结论:

(点击鼠标)

  一、氧气的用途

  如果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

  、阅读课文,及18页图示。

  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

  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念。

让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

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

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

(点击鼠标)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

(无色、无味的气体)

(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

(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

(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

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点击鼠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

(点击鼠标)

  物理性质

  、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中原油田第十八中学

  孙彦青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点击鼠标)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点击鼠标)

基础知识目标:

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

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实验2-2]至[实验2-5]

多媒体:

(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4)

二、说教法:

(点击鼠标)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

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

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点击鼠标)

1、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

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场。

[谜语]:

(点击鼠标)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

”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

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

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

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调整了课本顺序,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积累说说氧气有那些用途?

学生展开讨论,

得出结论:

(点击鼠标)

一、氧气的用途

如果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

1、阅读课文,及18页图示。

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

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念。

让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

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

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

(点击鼠标)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

(无色、无味的气体)

(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

(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

(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

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点击鼠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

(点击鼠标)

物理性质

  、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雪花状)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击鼠标)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关键。

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所以,讲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

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

(点击)因为木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学生比较熟悉,为了更好的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我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实验1-2]、[实验1-5]放在一起,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

[提供背景资料]:

(点击鼠标)

1、

  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放出热量可以用来供热、做饭。

蜡烛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发光可以用来照明,它们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各生成了什么?

如何验证?

2、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会有什么现象?

现象相同吗?

注意观察?

[提供]

  仪器:

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药品:

木炭、蜡烛、石灰水、氧气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配合。

(点击鼠标)[注意]:

(1)分工合作,有实验者也有记录者

  

(2)发现问题要思考、讨论

(点击鼠标)[小结]:

教师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成功的经验总结

(2)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3)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然后我再通过播放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录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点击鼠标)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发白光②放出热量③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

  +

  氧气

  二氧化碳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发白光、放出热量

  ②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③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学生分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实验1-3][实验1-4]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完成,并且对实验的顺序也做了调整

3、[实验1-4]:

铁在氧气中燃烧(点击鼠标)

活动与探索:

1)、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如果给它提供足够的氧气,能燃烧吗?

怎么样才能让它燃烧起来?

  2)、在日常生活中,火柴和煤球是如何点燃的?

3)、下面的图示对你有没有帮助,猜想一下瓶中火柴棍和水有什么作用?

  

共同讨论后,教师演示,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得出现象和结论(点击鼠标)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

  ③有黑色固体生成

  

结论:

  +

  氧气四氧化三铁

总结:

1、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放在纯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使学生懂得:

反应条件(点燃)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为什么点燃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空气

中氧气约占体积1/5),使学生懂得:

物质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的总结,使学生在知识、思维上有所创新、提高。

4、[实验1-3]:

硫在氧气中燃烧(点击鼠标)

  我采用教师先演示[教师解释滴加NaoH溶液的作用——为了防止空气的污染],学生观察,然后提示问题(点击鼠标)

活动与探索:

1)、硫在空气中和氧气在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2)、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或避免空气污染,因如何改进实验?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实验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初步建立,更达不到具体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应给予引导,让学生大胆的设想、猜想,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如果学生有合理的实验方法,我就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尝到探索、实验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点击鼠标)

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发出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

③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结论:

  +

  氧气

  二氧化硫

为了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我设计了学生讨论的教学环节,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比较,(点击鼠标)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组推选一人发言。

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意见,要求各组再讨论,再发言,经过反复讨论,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懂得: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最后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四个文字表达式对比分析,(点击鼠标)让学生归纳出初中阶段要有氧参加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

多变一,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从而,使学生从逻辑上分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反应类型的方法。

经过讨论,再归纳概念,学生容易接受。

分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采用口诀的形式小结出所学的内容,学生复习起来活泼流畅,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质量,培养并保持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点击鼠标)

  氧气无色又无味,液固淡蓝微溶水;

生来活泼又好动,氧化反应有魅力;

咱与木炭能化合,生成二氧化碳气;

铁丝与我来点燃,火星四射多美丽;

硫粉与咱共燃烧,蓝紫火焰好神气;

咱和蜡烛来点燃,化为水和碳酸气。

我的用途多又广,支持燃烧供呼吸;

  我是人类的好朋友,造福人类见功绩。

第一句概括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后两句概括总结了氧气的用途,中间五句形象得概括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四)、知识竞赛:

(点击鼠标)

对于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测我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对检测题进行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开始同学抢答都很积极,由于不假思索而答错扣分后,学生变的谨慎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各组分数有升有降,学生情绪起伏不定。

同时各组同学又紧密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精神。

竞赛题量较大,内容具体,易于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一、

  选择题:

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  D.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2.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  B.铁丝  c.木炭 D.红磷

3.下列物质分别与氧气作用,生成物为固体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