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499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docx

历史教学法考试内容大全

历史教学法

主讲人:

刘凤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师职业是不是很好呢

*三个例子:

A、湖南长沙某中学生物老师:

感觉老师年年都说加工资,但是加得挺慢的,不过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时代,我觉得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发光发热,也挺好的。

B、湖南某县城物理老师:

7月终于脱离了那个县城的学校,因为校长一味要求扩大规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过去呆在那里是因为以后想着可以当高中老师,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高中都没了,只剩下了小学和初中部。

C、某名校高三教师:

工作3年买了2套房,也买了车。

压力很大,钱的确赚了,学生交得多,毕业班每学期8千。

评论:

这些会让你看到一些事情的真相,比如工资,压力,生存环境,工作强度等等。

同样也是说明,凡事都没个绝对。

希望一如既往地看好这个行业。

爱一行,干一行。

懂一行,干一行。

一、什么叫历史教学法?

教学:

是指教与学。

教:

指教师的教学;学:

学生的学习。

法:

指规律性的法则。

包括教学内容、目的、方法、环境、任务等等。

中学历史教学法:

指中学历史教学的规律性法则。

二、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性质

*四种选择:

*边缘学科、历史学科、艺术学科、教育学科。

四种说法:

边缘学科、历史学科、艺术学科、教育学科

*1、边缘学科:

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并借助它们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2、历史学科:

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

*3、艺术学科:

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4、教育学科: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  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说服~。

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三、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1、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一句话:

就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2、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任务

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武安过程的研究,解释中学历史教学的规律,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实现的国家和政府所规定的教育目标。

3、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教好历史课?

掌握三个要点:

教材、学生、教师本身。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研究法;3、测验法;4、调查法;5、统计法;6、图表法;7、历史研究法;8、比较法;9、分析综合法;10、归纳演绎法;11、实验法

第二章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标准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

*一、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演变(略)

*二、新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中学历史课程

(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背景

1、世界形势发展的要求

2、时代发展的要求

(终身学习)

(二)、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思路

1、强调主动学习的态度。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正确价值观同时并举。

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第二节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编制

一、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

(一)课程编制的定义:

是对课程的的开发、研制和设计。

(二)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

1、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每一种社会读学校教育要求不一样)

2、科技水平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4、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5、教育学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

6、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的影响。

二、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

第一,囊括性原则。

(详尽化、多样化)

第二,连贯性原则。

(序列性、连续性)

第三,可行性原则。

(适应性、意义性、办法多样性)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科学指导的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

2、符合基础教育的原则。

3、建立在时序框架下的原则。

时序:

时间顺序。

4、全面展示历史发展的原则。

历史发展:

历史的综合性和教育性。

5、促进学生认识历史的原则。

三、历史课程设计模式

(一)学科中心模式。

(围绕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编排课程内容。

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

(二)学习者中心的设计模式。

(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

(三)问题中心设计模式(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节中学历史课程类型

一、初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

(一)直线式与螺旋式的问题

1、直线式课程:

将课程内容按照前后相连的、严密的逻辑顺序组织,前后内容循序渐进,基本上不重复。

2、螺旋式课程:

又称为圆周式课程,指同一课程的内容在初、高中两个阶段分别进行。

螺旋式课程相比于直线式课程来说,更加适合完整的教育。

二)课程内容体系及衔接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断层现象

(1).教材内容的断层。

初中历史课程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教材内容呈现出浅显性与感性描写的特征

高中历史课程是专题式的组织建构,历史必修一到三分别对应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学术化与专业化。

(2)目标要求的断层。

*初中的能力要求主要是掌握获得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

*高中历史课程强烈的专业性和能力性,则要求在进一步了解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主要是以教师单方面的教授为主,高中的历史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3)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衔接的策略

第一、整合教学目标,设置适当、注重延续。

第二、整合教学内容,梳理线索,建立结构

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初高中历史教育衔接的核心,作为历史教育者,需要立足于初高中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处着眼,实现有效整合和结构建构两步走,努力实现学生发展与历史教育的延续性发展。

二、历史学科的课程与社会综合课程

(一)定义

1、学科课程:

以学科为基础所组成的课程形态,将某门学科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编排,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成为独立的课程。

2、综合课程:

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加以合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组织成一门综合科的课程。

二)历史课程的综合化改革

1、关联式:

在目前教学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内容的横向联系,是内容更加丰富。

2、组合式:

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加以组合联系。

3、统合式:

对多门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而不是松散的、形式上的合并。

(如:

历史地理等科)

三、历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历史的必修课程

2、历史的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第三章历史教育目标论

一: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

1、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教育)

2、要体现历史学科的性质与功能(知识教育)

3、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智能培养)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

(一)、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历史知识的种类

具体知识和理论知识两大类。

2、具体知识:

是对历史的具体史实的认识。

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几大要素。

3、理论知识:

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抽象的概括、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的认识。

包括:

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

3、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性

*

(1)、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

*

(2)、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3)、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关键。

(二)智能的培养

*1、什么叫“智能”?

*2、什么叫智力?

*3、什么叫能力?

*1、智能:

是能力和智力的合称。

是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的心理机制的一种能力。

*2、智力:

即智慧。

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

后天包括:

社会历史遗产、教育的影响、个人努力三个方面。

*3、能力:

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心理特征。

4、智力的要素

*

(1)观察力:

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形成历史的表象。

这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它具有目的性、敏锐性、准确性和条理性。

*

(2)记忆力:

是对事物的时机和保持,是人类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前提。

*(3)想象力:

是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组合,从而勾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于完全崭新的形象。

*(4)思维力: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见解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的特征。

*(5)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志向和集中。

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5、培养能力

*初中阶段:

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技巧以及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高中阶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是指运用一定的原理思考某些问题。

自学能力:

包括独立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和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的能力。

自学能力

*包括:

独立阅读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对学习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成才的典范: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1955--)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

*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架构师。

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

在2008年6月截止的上个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达620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比尔.盖茨的十句话改变你的一生!

1、社会充满着不公平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去适应它。

(因为你管不了它)

  2、社会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心。

(因为你越强调自尊,越对你不利)

  

  3、你只是初中毕业,通常不会成为CEO,直到你把职位拿到手为止。

(直到那时人们才不会介意你是初中毕业)

  

  4、当你陷入人为困境时,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吸取教训。

(你要悄悄的振作起来,重新奋起)

  

  5、你要懂得在没有你以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那么“乏味”,你应该想到这是他们为了抚养你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你永远要感恩和孝敬他们才是硬道理)

  

 6、在学校里你考第几己不是那么重要,但进入社会却不然,不管你去哪里都要分等排名。

(社会、公司要排名次,是常见的事,要鼓起勇气竞争才对)

  

  7、学校是有节假日,到公司打工则不然,你几乎不能休息,很少能轻松的过节假日的。

(否则你职业生涯中,一起跑就比别人落后了)

  

  8、在学校老师会帮助你学习,到公司则不会,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是你还没有进入公司打工。

因为如果公司对你不严格,你就要失业了。

(你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公司要比学校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9、人们都喜欢看电视剧,但你不要看,那不是你的生活,只有在公司工作,你无瑕看电视的。

(奉劝你不要看,否则你走上了看电视连续剧之路,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那样你将失去成功的资格)

  

  10、永远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尤其不能批评你的老板无知、刻薄和无能。

(因为你这样子的心态将会使你走上坎坷、艰难的成长之路)

*5、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   1、更新教育观念,创设促使学生创新的课堂环境氛围

*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

*3、质疑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

*

*课堂教学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意发展学生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留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给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6、思想教育

*

*

(1)思想教育的内容

包括:

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

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现象与本质的认识。

在历史课中主要是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国家意识:

就是指国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

简而言之,就是爱国。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社会意识包括对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舆论以及社会问题的认识。

*民族意识:

即: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特征之一。

亦称“民族性格”。

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

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住宅的安排和使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的。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又体现为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

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南京彭宇

彭宇“好人无好报”

*新闻透视:

好人无好报--南京“彭宇案”审结:

彭宇做好事反赔4万

 

9月5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做出了一项极有影响性的民事判决,对南京市民彭宇被诉撞倒老太太一案,法院判定原告胜诉,因为“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故而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赔付45876元费用。

雷锋(1940—1962)

雷锋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长江大学英雄群体

*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是相对民族意识而言的,是指国民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实际上是世界观的一种体现。

国际意识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在看待本国与他国的交往、他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及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度、关注度极其了解的深度等。

简而言之,国际意识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

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当代世界问题的阐述、理解、思考上具有宽广的视野、宏观的意识。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

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

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三十二岁。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次战争,中国参战兵力240万,牺牲18万。

(2)思想教育的原则

*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第二,要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要史论结合和联系实际。

*第四,要形式多样、方法多样、渠道多样。

*第五,要有感情和理智的结合。

章士钊给戴笠的挽联?

?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第三章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教师参考书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

*一、历史教材的类型

(一)、教材的定义:

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通常是指教科书。

也是指师生教与学的所有材料。

但是历史教科书据于核心地位

(二)、教材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出发,分类的方式不一样。

1、按照历史学科分类的历史教材:

分为通史教材和专题史教材

2、按照课程管理系统划分的历史教材

1)、现阶段我国课程管理分为三级:

中央、地方(省级)、和学校。

(2)、按此划分,我国的教材就有:

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三种。

国家教材、现行的中学课本都属于国家教材。

地方教材、如乡土历史教材

校本教材、学校为配合国家教材编写的教材。

3、按照物质载体种类划分的历史教材

包括:

纸质教材、实物教材、视听教材

实物教材”练就聪明宝宝

二、历史教材的多元化趋势

(一)、“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

“一纲多本”:

一个大纲版本下的多种教材。

“多纲多本”:

不同地区制定的不同教学大纲,相应的编制与之配套的教材。

(二)教材的系列化:

是指教科书出版的同时,相辅助的材料也相应的出现。

三、制约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因素

(一)要符合国家的立场

(二)要受制于学术研究的情况

(三)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及认知和发展程度

1、必须从传统的“教本”(老师为主)向“学本”(学生为主)转移

2、不易编入艰涩难懂的知识或不成熟的学术要点。

四、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基础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规定性原则;5、工具性原则;6、渐进性原则;7,适用性原则。

第二节、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和结构

一、历史教科书的体例

(一)、以章节体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编纂体例

(二)、本国史和外国史的分编或合编

二、历史教科书的结构

中国现代一般将历史教科书分为:

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两大部分。

课文系统:

是课文的基础性结构,体现教学内容。

课文辅助系统:

依附于课文系统的内容。

主要包括:

图标、课文注释、课后思考题等。

三、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1、编排力求生动活泼

2、突出思考和探究活动

3、主义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4、加强知识的练习与运用

四、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使用

*

(一)、历史教科书的功能

1、历史认识的中介与客体的功能

2、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功能

3、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4、便于学生自学与自我检查的功能

5、复习与巩固的功能

*二)、如何恰当运用教科书

1、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

2、全面理解教科书中的内容

3、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4、以教材为依托。

设计教学方案

(三)、使用教科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大字与小字的关系

2、处理好课文学习与关系的问题课堂活动

3、处理好书中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4、处理好课文与补充资料的问题

5、处理好课文学习与作业练习关系的问题

6、处理好师生运用教科书的区别问题

第三节教师用历史教学参考书

历史教学参考书的作用

1、帮助老师领会大纲的原则和精神

2、有利于教师编写教案

3、为教师提供了资料和范例

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的种类有哪些?

2、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原则有哪些?

3、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如何运用历史教科书?

第四章历史知识的特点和历史教学的原则

*第一节历史知识的特点

一、科学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一)、科学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的含义

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真实性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客观存在。

科学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容

司马迁简介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司马光编纂成功《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

《资治通鉴》的中心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并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

目的是要通过回顾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程和统治阶级的政策,来警醒世人。

马克思主义与古代史学家的区别

*古代史学家只把少数英雄人物当做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二、过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过去性:

指历史的不复返的性质

*现实性:

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现实性与过去性的关系:

*现实性与过去性有其内在联系。

现实性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它是过去的“现实”变化发展的结果,又是引起将来的“现实”的原因。

*  现实性体现着事物联系和发展纵横两方面的整体性质。

三、规律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1、具体性:

指是指历史现象发生的不同的时间、地点、任务等具体因素。

2、规律性:

是指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历史矛盾的内在联系。

规律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历史进程机器规律。

四、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1、专业性:

指历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系统的、专门性的研究内容。

*2、广博性:

指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指历史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其他门类的知识。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和内容

(一)、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于教学过程的对旅行的人士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内容: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材质教的原则。

二、中学历史教学原则

(一)、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1、含义:

历史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既要给学生科学的历史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一原则,所反映的矛盾是:

在教学中历史知识的传授学习、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讲课要求:

“寓论于史”或者“论从史出”

说课

*一、说课的的由来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

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什么叫说课?

*说课是指说课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讲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和评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说课与讲课的比较

*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一节课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

授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即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

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教哪些知识,怎么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