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796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

1.特征

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

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

(3)社会经济因素: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

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

原因是什么?

提示:

华北平原。

原因:

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

 

旱灾类型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东北、华北地区

春旱为主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长江以南

伏旱为主

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

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西南地区

冬春连旱为主

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

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

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

“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

“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

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

【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地区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3)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

(1)题,A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

B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因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形成伏旱。

(2)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东部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第(3)题,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减轻干旱灾害的措施。

答案:

(1)A地主要为春旱。

原因: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

原因:

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易形成伏旱。

(2)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干旱发生的频次高。

(3)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降雨等。

 我国的洪涝灾害

【自主学习】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②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重,造成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2.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

东部季风区突出,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2)时间分布:

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1.我国哪些地区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提示:

在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其中海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多洪涝区。

2.你知道有哪些社会经济活动会加重洪涝灾害?

提示: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

【核心归纳】

1.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

暴雨洪水

融雪洪水

冰凌洪水

主要分布地区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主要发生在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形成原因

降水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

受气温升高影响形成

受河道流向及河道形状制约,冰凌堵塞河道

发生时间

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一般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发生在7~8月

初冬河流结冰或初春河流融冰

防御措施

①监测和预报;②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③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④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3.我国洪水灾害的时空分布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东部多,西部少

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且多暴雨;西部干旱,降水稀少

沿海多,内陆少

沿海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多风暴潮;内陆地区干旱,降水稀少

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平原低地排水不畅,易积水;高原山地地势高,不易积水

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东坡和南坡多为迎风坡和向阳坡,降水多,冰雪消融量大

夏秋多,冬季少

夏秋季为雨季,降水量大;夏季气温高,冰雪易融化

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显著

【跟踪训练】

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雨涝灾害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结合上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解析:

(1)题,雨涝是由气象因素和地形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

(2)题,据图可总结出我国雨涝时空分布规律。

第(3)题,雨涝期一方面光热不足;另一方面破坏了土壤、水、气、肥之间的协调关系。

答案:

(1)①气象因素:

大雨、暴雨、持续阴雨;②地形因素: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时间分布:

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

空间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3)①雨涝期光照、热量减少,作物生长缓慢;②土壤过湿或积水涝渍使旱田作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影响我国的寒潮

【自主学习】

1.基本概况

概念

多发季节

特点

源地

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冬半年

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

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2.入侵路径

路径

3.危害

(1)北方:

急剧的降温会对北方的农作物如冬小麦造成冻害。

(2)南方:

某些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如柑橘、香蕉等有可能被冻死。

(3)草原牧区:

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4)干燥地区:

寒潮可以引起沙暴。

(5)交通运输:

寒潮对交通运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6)通信和输电线路:

严重的大雪、冻雨常常会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等。

 一提到寒潮,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过”,那么寒潮对人类有益处吗?

提示:

有。

①寒潮带来的低温是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能减轻作物的病虫害;②寒潮能带来风力资源,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

【核心归纳】

1.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

路径

移动路线

影响地区

中路

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

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可以发展为雨雪天气

西路

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西部→新疆→沿河西走廊南下

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东路

西伯利亚东北部→蒙古东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黄河下游地区扩散南下

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2.寒潮的时空分布

冬半年,影响范围大,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四川盆地、台湾、广东等地由于受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

3.寒潮的危害

地形对寒潮的影响

(1)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

山脉走向

举例

影响

东西向

山脉

天山、阴山、秦岭、南岭

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

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轻

南北向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等

形成冷空气通道,有利于寒潮长驱南下,一直影响到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

(2)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地表摩擦力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响。

【跟踪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冷空气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

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了8~12℃,部分地区下降了14~18℃。

(1)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3)入冬以来我国寒潮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________。

解析:

(1)题,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由快行冷锋造成的,快行冷锋过境时会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出现大风、降温等天气。

(2)题,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受寒潮影响小。

第(3)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

第(4)题,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初春和秋末。

答案:

(1)冷锋 大风、降温、暴雪(雨)

(2)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

(3)大气环流异常是我国寒潮频发的主要原因。

入冬以来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十分有利于北极极地冷空气频繁向南爆发。

(4)初春和秋末

 影响我国的台风

【自主学习】

1.概念: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热带气旋的通称。

2.能量的主要来源:

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洋面,海水蒸发旺盛,湿热的空气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而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3.构造:

由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三部分组成。

4.多发季节:

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

5.路径

6.台风的影响

(1)危害

①台风灾害主要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②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有利:

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核心归纳】

影响我国的台风

形成条件

①热力条件:

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在26℃以上);②水汽条件:

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③动力条件:

南北半球信风相遇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时空分布

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主要路径

一是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进入南海,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海登陆;二是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或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和江苏沿海一带登陆;三是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

危害

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益处

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防御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或紧急警报

过境时天气变化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降雨量增多,风速增大,台风眼经过时,会带来短暂晴朗天气

图示法记忆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及路径

【跟踪训练】

2015年7月10日,超强台风“灿鸿”(16~17级,52~58米/秒)以每小时20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10日夜间至11日上午在浙闽沿海一带登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影响我国的台风形成海域的位置及该海域的环境特征。

(2)描述该源地形成的台风移动路径,并指出我国受其影响较严重的省有哪些?

解析:

(1)结合材料分析,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形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

台风是强烈上升的热带气旋,说明该海域水温较高,夏秋季节大气结构不稳定。

(2)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

对我国沿海的台湾、福建、海南、广东、浙江等省带来较大影响。

答案:

(1)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形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

该海域水温较高,海域开阔,夏秋季节大气结构不稳定,且能保持较长时间。

(2)形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台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形成的气压场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对我国沿海的台湾、福建、海南、广东、浙江等省带来较大影响。

对点练一 我国的旱涝灾害

下图是某年4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农业气象灾害预估与防御重点图。

读图,回答1~2题。

1.针对图示区域农业发展,4月需重点防御的气象灾害是(  )

A.甲——雹灾     B.乙——暴雨

C.丙——春旱D.丁——台风

2.丙地春季发生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夏季风源地B.受河流春汛影响

C.降水少,升温快D.城市、人口密集

解析:

第1题,甲、丙4月都降水少,农业需水量大,所以应重点防御春旱;乙地4月雨季没有开始,很少有暴雨;丁地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第2题,丙地春季气象灾害为春旱,而距夏季风源地较近,会使降水较多;丙地没有春汛;城市和人口不是形成春旱的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加剧干旱。

答案:

1.C 2.C

对点练二 影响我国的寒潮

2017年2月20日,中央气象台预报20~22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新疆、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8℃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2℃。

上述地区将伴有4~6级大风,东部海域将有6~8级偏北风。

据此完成3~4题。

3.四幅图中,形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是(  )

4.我国受寒潮影响最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D.山东、台湾、海南岛

解析:

第3题,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第4题,青藏高原地势高,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距冬季风的源地远,又加之山脉的重重阻隔,不易受寒潮侵袭。

答案:

3.A 4.B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常有灾害性天气发生。

据此回答1~2题。

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D.9、10月

2.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

A.副高控制B.湖泊减少

C.全球变暖D.地形影响

解析:

我国江南地区7、8月份由于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热少雨天气,出现伏旱。

答案:

1.C 2.A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

⑥夏秋季多,冬季少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⑥

4.我国洪水灾害类型多样,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

第3题,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和时间分布都有不同的特征,但本题仅考查其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

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河流中、下游多,上游少。

第4题,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会增加下渗、减弱坡面径流,使流域汇水速度变慢。

答案:

3.A 4.D

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

据此回答5~6题。

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D.初冬和秋末

6.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

第5题,秋天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春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这两个季节寒潮危害最大。

第6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暴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出现暴雨洪涝现象。

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引发的。

答案:

5.A 6.A

7.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重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D.沿海重、南方重

解析:

选D。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有2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多1.5个;其中有6个在我国登陆。

“苏迪罗”影响11省,是2015年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台风;“彩虹”是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40亿元,为2015年经济损失最重的台风。

材料二 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

(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三个省区)

(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

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

(3)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台风和寒潮灾害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结合图例中寒潮出现次数,可以列出三个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区;受东西向高大山脉的阻挡,寒潮很难深入西部地区,故西部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带来的丰沛降水能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读1950~2000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回答1~2题。

1.该地区(  )

A.洪旱灾害呈现逐年减轻的趋势

B.洪灾受灾面积加大、旱灾受灾面积减小

C.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

D.该地区洪灾受灾面积比旱灾大

2.下列不属于减轻洪旱灾害危害的措施是(  )

A.不断改良土壤B.监测预报灾情

C.加强植树造林D.兴修水利设施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山区洪旱灾害呈现逐年波动上升趋势;旱灾受灾面积比洪灾受灾面积大,两类灾害的受灾面积波动增加。

第2题,对土壤的改良不会减轻洪旱灾害。

答案:

1.C 2.A

2014年5月20日,法制晚报报道,专家称未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会在波动中逐渐增加,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受其影响,北京未来10年可能有更大沙尘出现。

读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及出现次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沙尘暴分布呈片状

B.沙尘暴出现次数由中心向四周减小

C.沙尘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D.准噶尔盆地和科尔沁沙地为我国沙尘暴中心

4.西北地区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沙尘暴的中心为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第4题,西北地区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答案:

3.D 4.A

2016年1月19日,入冬以来最强一次寒潮自北向南横扫我国,读图回答5~7题。

5.图示时间内未受雪灾影响的高速公路路段是(  )

A.京台高速(G3)安徽青阳—黄山段

B.兰海高速(G75)重庆—渝黔省界段

C.沈海高速(G15)浙江宁波—温州段

D.京哈高速(G1)辽宁铁岭—四平段

6.此次寒潮对我国以下农作物生长危害较大的是(  )

A.油菜B.冬小麦

C.水稻D.甘蔗

7.甲地雨雪分界线的凸出方向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南凸 纬度位置B.北凸 大气环流

C.南凸 地形D.北凸 寒潮路径

解析:

第5题,由图例可知,图中东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

第6题,读图可知,此次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浙闽一带,受危害较大的农作物是油菜。

第7题,甲地有南岭,地势较高,气温降低,使得雨雪分界线向南凸。

答案:

5.D 6.A 7.C

8.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

旱灾频次

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32

219

松辽平原

169

357

环渤海平原

415

799

黄淮平原

846

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949

2151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1)由图表可以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存在南北差异:

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

发生频次:

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

南水灾、北旱灾。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灾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

(3)丘陵地区与长江上游类似:

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答案:

(1)分布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