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835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docx

医院应急预案000001000002

 

聊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二0一七年一月十五日

应急预案目录

 

应急预案是指发生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情况)时,应采取的应急行动(措施)方案。

为使科室人员能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的工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能快速果断处置,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保证科室工作正常运行。

特将以往的各项应急预案加以整理归纳、修订,同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部分应急预案。

望所属人员认真组织学习,务必使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五日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为使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保证科室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医院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1.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猝死、意外伤害,由患者所在组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积极救治,同时将情况向医务处报告,以便协助科室做好进一步救治工作。

2.若突发心脏骤停、猝死、意外伤害为探视患者人员,依照就近原则在离事发现场最近的人员组织抢救,同时上报医务处,医务处根据情况及时联系患者(死者)亲属或单位,做好解释工作。

3.若发生患者或家属在住院期间因打架斗殴致伤的,立即向总值班报告,同时做好伤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总值班组织人员保护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妥善处理。

4.如患者或家属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伤害事件,科室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保护现场,同时上报医务处、办公室并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必要时上报公安机关。

二、控制鼠疫疫情预案

一、一但发现鼠疫疫情应急小组必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直到疫情解除。

二、鼠疫疫情报告当鼠疫病人确诊后2小时之内必须上报上级行政部门和县疾控中心。

三、鼠疫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原则1、诊断:

人类鼠疫病例的诊断应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细菌学和血清学进行综合诊断。

1-1、流行病学:

对疑似鼠疫病例必须查清传染来源。

应考虑病人感染地点是否在疫区,是否为鼠疫流行季节,有否接触病、死旱獭、鼠类及其他动物。

若非疫区发现疑似鼠疫病例,要对病人在发病前7-10天是否去过鼠疫区或接过鼠疫病人,捕食旱獭或接触过皮毛情况详细调查。

1-2、临床症状:

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恶寒战粟,体温突然上升到39-40度,头剧痛,有时出现呕吐,头晕、呼吸紧迫,心跳快,心律不齐,脉搏每分钟120次以上。

腺鼠疫的主要症状:

腺鼠疫是鼠疫临床上最多的病型,除具有鼠疫的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周围组织充血、出血与皮下组织粘连;淋巴结边缘不清,比较坚硬。

因疼痛剧烈,患者拒绝检查、接触,呈被迫姿式。

肺鼠疫的主要症状:

肺鼠疫是鼠疫临床最严重的病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咯血泡沫样痰。

鼠疫败血症的主要症状:

鼠疫败血症也是临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病人有极度明显的全身反应,恶寒、高热、剧烈头痛、狂躁、谵语、神志不清、心音微弱、血压下降、皮肤黏膜出血,时有血尿、血便或血性呕吐物,不及时抢救1-3天便可死亡。

2、诊断原则:

2-1患者具有流行病学依据2-2患者除具有鼠疫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依据外,必须具有鼠疫细菌诊断或间接血凝试验,血清F1抗体诊断阳性结果方可确诊。

3、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减少死亡;正确用药、提高疗效。

四、病人出入院的处理鼠疫病人入院首先做好初步消毒。

对心脏衰竭病人,可先注射强心剂,然后护送入院。

肺鼠疫及其可疑病人,应戴口罩。

备痰盒(内装消毒剂)途中禁止抛废物。

途中可能发生危险的,应就地抢救。

护送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对车上所有物品彻底消毒。

先将病人送入卫生处置室,脱下衣服,挂牌登记,消毒,清洗,保管,全身用0、1%新洁尔灭擦澡(重症者可做临床处理),皮肤破溃处粘好胶布再擦澡,然后换上病人专用服装和鞋,送入病室。

各型病人应分别隔离。

肺鼠疫、肠鼠疫病人必须单独处理,单一病房。

用过的病房及一切物品必须严格消毒后再用。

鼠疫病人治愈,经过卫生处置后,穿上自己带的经过消毒的衣服,方可出院。

五、病愈出院标准除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症状消失外,还要达到以下条件1、腺鼠疫病人,淋巴结肿完全吸收,或仅残留小块能够移动的硬结,全身症状消失后,经过3-5天的观察,病情无复发。

2、皮肤鼠疫病人及淋巴结肿破溃者,创面清净并已基本愈合,经3次局部检查菌阴性(每隔3-5天检查一次)3、肺鼠疫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后一般症状消失,咳痰及咽部分泌物连续3次以上(每3日1次)检菌阴性。

六、医护工作1、医师工作认真诊查病人,研究治疗方案,防止误诊误治,及时抢救重症。

轮流值班,定好医嘱及病程纪录。

及时取材送检。

2、护理守则执行医嘱,按时给药。

按时检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

做好护理纪录,随时向医生报告病人病情。

按时备好药品、器材及病房消毒。

精心护理病人。

对意识不清者,多调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对神经症状严重者,要耐心周密护理。

防止发生意外。

医护人员出入病房时,必须严格按隔离医院消毒管理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七、鼠疫工作人员着装1、凡进入强毒区操作,于入室前,需在更衣室脱去自己着用的外衣、鞋、帽,然后按下列顺序穿着防护服装:

(1)穿内隔离衣裤

(2)穿防蚤袜及长筒胶靴(3)戴白帽和小口罩(两鼻翼与小口罩间用适量脱脂棉填充)(4)扎三角巾(5)穿外隔离衣(偏衫)(6)戴20-24层的纱布大口罩或滤材口罩(7)戴医用手术手套,必要时外面套细线手套(8)戴有机玻璃面罩或眼罩。

在配备生物安全柜的鼠疫实验室内,可按外科手术水平着装。

2、工作结束后将手和脚(穿着胶靴和手套)在消毒液内浸1-3分钟,全身经喷雾消毒,然后在消毒间按上上述相反顺序脱下(手术手套在偏衫后脱),头巾或白大衣高温灭菌,医用手术手套和纱布口罩用0.1%新洁尔灭消毒,如用滤材口罩可用环氧乙烷密闭灭菌,面罩或眼镜用酒精棉球消毒。

最后洗手,用70%酒精棉球擦面部裸露部位,用3%硼酸水漱口后,方可离开。

八、消毒标准B1用5%来苏尔或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鼠疫患者房间,所需消毒液为300ml/m3,每天消毒一次。

肺鼠疫房间每日消毒两次。

B2棉衣、被褥等棉织品用蒸汽消毒或0.105Mpa20分钟高压消毒。

单衣、夹衣可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24h,洗净后晾干。

B3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用5%来苏尔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400g/kg)消毒24h后掩埋。

垃圾焚烧后掩埋。

B4运送患者的车辆用5%来苏尔水溶液喷雾消毒。

B5患者入隔离室前用0.1%新洁尔灭擦洗全身,穿上专用服装,换下来的衣物按B2消毒。

解除隔离时,换上消毒过的服装方可出院。

B6鼠疫尸体消毒用5%来苏尔水溶液浸泡的棉花堵塞尸体有空处。

三、医疗技术风险处置预案

一、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二、建立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

对开展的技术或项目定期质控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该技术。

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三、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四、加强对科室技术操作者资质的管理,持证上岗。

同时加强对科室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技能的培训。

五、出现医疗技术损害时应按以下原则处置:

1、患者当时无生命危险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应采取的措施有:

(1)立即暂停原医疗技术操作,并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应急补救措施。

(2)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及医务处,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护性医疗措施,防止再次或继续发生医疗技术损害。

(3)医务处负责组织技术过硬人员根据补救对策及时处理患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和(或)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

(4)操作后,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5)按规定整理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当患者有生命危险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医疗技术操作立即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

(2)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及医务处。

(3)科室上级医师、技师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事发地点组织相关技术专家抢救患者生命。

同时讨论和采取损害补救处理对策。

(4)待患者生命危险解除后,再进一步会诊讨论、研究详细补救处理对策。

补救对策应防止发生患者的进一步损害,尽量减少损害和避免发生其他损害后果。

(5)技术操作完毕后,必须派专人严密监护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并积极落实转往上级医院。

四、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五、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当班护士立即报告本科护士长及当班医生,共同处理及抢救;2.情况危急应同时报告护理部(或护理总值班)、行政总值班及应急领导小组;3.护士长立即到位,根据情况组织、指挥、调度本科护士进行应急处理,并报告护理部;4.护理部了解事件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根据情况补充有关措施。

如有必要,组织调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参与应急处置;5.护理部及时向院部领导汇报,并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6.当班护士及时做好护理记录,保存有关实物、物品;7.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全过程陪同,坚持“先救治,后付款”的原则;8.为确保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迅速、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各病区的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

当班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严格做好交接班。

对已经过院前急救处置的病员,应根据其入院信息,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便能迅速对病员进行抢救处置。

六、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的大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因护理行为过失而发生差错事故。

2、仔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当班医生汇报,给予正确的处理。

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应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护理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情况,在安置病人的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科主任,作相应的急救处理。

及时与院领导汇报,争取更多的力量给予应急支持,责任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

5、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和功能完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七、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

如厕时有人陪伴。

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

如家属不在时,请打铃叫护士帮助。

6.请穿防滑的鞋子。

病房夜间打开床头灯,以便病人辨清方向。

7.病人服用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或感到头晕,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场时,请立即按床边呼叫器通知护士。

(附:

特殊药物包括:

镇静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

八、住院患者坠床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2.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神智、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有无伤口,有无头部着地3.汇报护士长、护理部、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必要时报告医院总值班4.持续加强跌倒宣教,病人、家属加深预防跌倒意识,记录患者坠床的过程及抢救措施

九、住院患者压疮预案

在采取下列措施后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①更换体位,落实上述预防措施。

②皮肤红润或表皮破损:

贴透明贴。

③浅表溃疡或坏死组织溃疡期:

换药流程(每1~2天一次)评估→清创→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根据情况选用:

溃疡贴、优赛、泡沫贴、清创胶、银离子敷料等→纱布覆盖。

④水泡者:

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⑤配合理疗,如红外线照射。

十、住院患者烫伤预案

1、立即停止使用热疗2、根据烫伤情况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如涂湿润烧伤膏)3、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上记录,4、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十一、药物外渗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如为刺激性药物,用针孔管抽吸,抽出近针头处残留药液。

2、根据不同药液使用不同处理方式:

3、局部50%硫酸镁湿敷,(高渗药液外渗不宜用硫酸镁湿敷)4、外敷药物湿润烫伤膏等。

5、汇报护士长、护理部、必要时请护理会诊6、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理记录单

十二、管路滑脱风险预案

1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病人。

②烦躁不安病人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清醒病人约束做好解释工作。

③各班护士交接班时均要评估管道位置,固定情况,尤其是夜间要加强对高龄病人、神志模糊病人的评估。

④引流管长短要适宜并妥善固定。

⑤向病人和家属解释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

⑥翻身和移动病人时适当放松引流管。

⑦记录胃管的深度,移动病人时可以暂时将胃管与床单分开,固定于衣领上。

⑧动静脉选择注射部位时,避开关节活动处,足背动脉留置比桡动脉、肱动脉等处易于固定。

可将胶布在导管下做蝶形固定。

⑨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协助病人翻身时注意管道长度。

搬运病人时为防止导管脱出,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胸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

⑩气管插管病人固定时可加一细带子在器官插管处打结后固定于脑后。

向病人说明拔管的危险性和适应的方法,并严加看护。

十三、体温表咬碎应急预案

1、立即汇报床位医生、护士长嘱咐病人将碎玻璃、水银吐出,并用清水漱口2、立即口服鸡蛋清、牛奶(蛋清或牛奶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保护胃粘膜,并减少人体对汞的吸收)3、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给予进食大量的韭菜等粗纤维素食物使玻璃或水银被蔬菜纤维包住,随大便排出(消化道出血或禁食病人等除外)4、注意观察病人近日大便情况,如有大便异常、剧烈腹痛等,及时汇报医生5、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理记录单记录

十四、住院患者走失(外出未归)预案

若无独立行走能力留陪客1人,开出陪护医嘱,发放陪客证,护理记录单记录入院时详细做好入院须知,交代勿擅自离开发现外出未归打电话联系家属联系失败汇报行政总值班、护士长、继续寻找报警护理记录单记录

十五、精神异常患者应急预案

使用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按医嘱使用镇静剂使患者安静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护理记录单记录,详细交接班患者突发精神异常通知医生、护士长、通知家属严重者:

通知总值班,必要时转上级专科医院填写“自伤、自杀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宣教”单,并请家属签名陪护医嘱,交待其必须24小时陪护,无家属时汇报行政总值班安全检查:

除去周围环境中的危象物品如:

锐利物品刀、剪、绳索、皮带、火柴等

十六.危重病人外出检查预案

评估病情,确定陪检医护人员准备好氧气袋或小氧气瓶(必要时备简易呼吸器,氧气面罩)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吸氧管与氧气袋或小氧气瓶连接固定平车,与接送员一起将病人从平车转移至平车上,拉起护栏,介绍床栏的使用方法医护人员陪同至检查室作检查检查毕陪同返回与护士交接,一同将病人从平车上转移至床上分离氧气袋或氧气瓶,与床边氧气连接妥善安置病人及各种管道

十七.病人在运送过程中意外防范预案

1、医院内各道路平整,运输过程中保持平稳,以防颠簸加重病情。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后勤。

2、运输工具由专人负责、定期维修。

运送前检查是否完好无缺。

担架车要用护栏,轮椅系上安全带。

3、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抢救物品。

如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便捷式小氧气筒、抢救药物等。

4、加强护送者的责任心,护送到位。

运送危重病人,一定要由有经验的护士护送;如为轻病人,可由经过培训的护工送,但一定要交代护送途中注意事项。

5、加强护士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有计划的培训急救技术,定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行医,依法施护。

6、对急诊病人,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

7、保证氧气的有效供给,静脉通路的通畅和适合的滴速以及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

8、烦躁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看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落伤。

昏迷病人要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

9、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和推车技巧,上、下坡时要把握好速度,护士站于病人头侧,便于观察病情,下坡时病人头部在高处一端。

10、一旦发生坠落、身体擦伤等意外事故,应立即给予紧急处理,尽量把意外伤亡降低到最低。

有家属的尽量能够取得家属的谅解,无家属的立即通知家属,同时汇报上级部门。

十八、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1、在注射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并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此药过敏者禁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如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三测单、评估表、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1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试验阴性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有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抢救盒(内装肾上腺素原装盒及药物1支,砂轮1个,注射器1支)。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名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我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尿量及病情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二、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过敏试验结果告知患者或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痉挛→发生心脏骤停行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十九、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逐级报告程序l.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

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

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遇2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

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处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处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

医务处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4.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

然后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出书面意见向医医事办汇报。

处理流程1.门诊、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分钟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10分钟内到位。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原则上不超过3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

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处、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

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转入记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备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备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

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事办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

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

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人交代病情,告知患方下列情况:

(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3)植入物;(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事办,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二十、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2.及时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