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907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912课

教学内容:

9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辅助:

课件

教学过程:

2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1.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2.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3.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4.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5.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3.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4.小结写作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5.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6.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

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

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

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

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四、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1.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形态:

大、重、长

9鲸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教学内容:

10﹡松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辅助:

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松鼠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

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3.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二、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

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

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3.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

你喜欢它哪些方面?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4.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四、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1.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

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

10松鼠活动特点乖巧

行为特点驯良

生活习性

 

 

 

教学内容:

11新型玻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课文介绍的玻璃种类、特点、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玻璃种类、特点、作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2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3.“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4.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2.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4.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5.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用笔画下来。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四、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1)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l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2.这是什么玻璃呀?

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

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

它有什么作用?

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关系。

(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了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由于金属丝网和电源相接通,同时又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才使得它有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

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4.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

指导朗读句子。

(“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思考:

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二、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1.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

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

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

分组读书讨论,布置要求:

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使房间冬暖夏凉

阻挡强光和冷气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2.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

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3.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4.思考讨论:

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先用分类说明法将新型玻璃分成哪几种;介绍每种玻璃时,又采用描述说明法.)

三、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

 

 

 

教学内容: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难点:

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2.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

用“——”画出来。

灰尘有什么作用?

用“~~~~~”画出来。

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a.灰尘的特点:

小;来源于土壤和岩石;在空中飘浮。

b.灰尘的作用:

反射光线;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出示句式:

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

(列数字、做假设。

板书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

坏处:

有碍卫生,危害健康

削弱阳光强度

好处:

使天空颜色多变

形成云雾、雨雪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回顾·拓展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口语交际时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清楚你的“商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和学过的课文联系比较,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时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清楚你的“商品”。

三、教学难点:

写作时尽可能应用学过的说明方法。

四、教学方法:

引导交流自主、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

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

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

如:

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4.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