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4933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doc

闵行区天恒名都幼儿园

2010年上学期大一班家园共育计划

大一班王竹君、火晓莉

一、指导思想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与第一大教育资源,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幼儿的成长要受到家庭和幼儿园各方面的影响,而家庭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担负着教育幼儿和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所以,幼儿园在完成日常的保教任务的基础上,要重视并做好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对促进幼儿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实现“家园携手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孩子的素质教育”。

2、让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促进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

3、通过各种形式的家园协作,促进家庭小组成员与成员间、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沟通,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形成一股和谐互助的力量。

三、活动措施与具体安排

(一)从思想上入手,双向交流,密切家园之间的联系。

首先,利用家访深入幼儿家庭,全面、细致了解幼儿,共商教育措施。

家访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情感、观念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

家访不仅让我们和孩子的情感更加融洽,同时让家长亲身经历老师和孩子的言语交流和行为指导。

因此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

1、在新生入园前,我们要进行家访。

了解他们的家庭及在家表现,并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及个性。

此次家访不仅可以达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家庭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幼儿熟悉教师,减少分离焦虑。

2、根据幼儿表现、家长需要及教育的需要深入到家庭中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商育儿方法,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

家访时从老师和孩子的交往中,家长看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喜欢,看到了教师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了自己孩子而献出的真情。

在一次次的家访中,老师、孩子、家长的情感进一步融洽。

3、定期召开家长会,及各种聚会活动。

(1)利用集体家长会、小组家长会、一对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

家长会研讨的内容由家长和教师商量共同制定,每次研讨根据不同内容请不同家长参与。

如开学初的家长会中,家长与教师一起商量制订班务计划,班级部分活动计划,准备活动材料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实施家园合作共育一些想法等。

(2)组织各种聚会活动。

在家庭小分队的活动中,我们将班级的各个家庭,按居住地址划分为若干组,由家长们推选出一组长,组成家庭小分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现在初步准备策划的活动有:

参观曼可顿面包制作、航天之行等……“家庭小分队”的开展中家长们可以自由地相互探讨自己的育儿感受与经验。

从而达到了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

同时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又如幼儿园的各种大型活动是吸引家长参与活动的好机会,诸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游园会”开放活动,各种联欢活动等亲子活动的开展真正有效地发挥了大型活动的价值,家长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他们通过直观、亲身的参与感受到自身参与教育的重要性,为形成教育合力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4、针对个性问题开展家教指导。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素养、家庭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需求也是千差万别。

所以,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个性原则、因人而异。

(1)根据家长的性格给予不同指导。

世界上人有千万种,有的内向,有的开朗,有爱说的有不爱表达的,齐步走的沟通方式显然不能面向全体家长。

必须因人而异。

如对爱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家长我采取言语沟通。

对不善言谈和没有时间与教师面谈的家长,用飞信、便条、联系册书写沟通的方法和他们进行沟通。

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老师填写,家长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也可以写上。

教师指导家长怎样做,一二三点写上,家长看后也能记住。

(2)根据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给予不同指导。

家长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施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能使孩子生活在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中。

但有时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总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

对这类家长,可以采用推荐书籍的做法。

有《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及幼儿读物等,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3)根据家长对时间需求的不同给予指导。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根据家长的时间开展家教指导我们统筹安排合理分配。

第一有效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提前预约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第二对那些家远和不是父母来接送的家长,可以常用电话联系和便条沟通。

第三对幼儿存在的个性问题我们采用家访与家长商讨解决。

二、了解教育目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要使家园配合一致,就必须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目标,并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使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家长了解幼儿园目标,家园协同教育。

为了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要做到“三公布”:

开学初在家长会上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每月在家长园地公布月工作目标;每周向家长公布月重点,并在周重点中增设了“家园配合”一栏,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

如:

“十、一”前可以在提醒家长:

“‘十一’到了,请家长带孩子外出看看,体验节日的感受;在外出活动中请您有意培养孩子公德意识:

如尊老、爱护花草、不乱扔废弃物等。

”短短几句话既使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

同时,我们还像向家长公开私人的电话及Email,方便联系。

三、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做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定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共构幼儿园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更有价值。

首先,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

如:

家长到幼儿园时对老师、班级的其他家长、幼儿等主动问好、主动关心帮助;引导家长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激发家长共同创设良好的班级学园活动氛围对幼儿都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要引导家长多方位的支持幼儿的活动,奉献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种资源。

而且我们发现,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会向老师、家长提出来,我们(包括家长)及时的介入,利用各种资源给予孩子全力的支持与帮助,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又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再次,发挥家长职业资源优势,为幼儿教育服务,并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1、家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

开展活动,环境先行。

可以发动家长参与我们的环境创设,与孩子共同收集图片、照片、查找资料等,这样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孩子在活动前能未雨先缪,获得相关经验。

2、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也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请家长参与某些教育活动,与教师协同教育孩子。

如开展的“秋天”主题时,家长在老师的倡导下,积极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随时引导孩子观察秋天的树叶,然后回园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这光靠老师在园中是不可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3、家长助教进课堂:

充分挖掘家长的职业专长,在某些活动中邀请一些家长做家长助教,负责部分教育活动。

在开展各种主题时,适时地把家长请进来,或随家长走出去。

如:

第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时,我们就邀请了航天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介绍有关“嫦娥二号”升空的知识,并带幼儿一起制作了小火箭,让幼儿玩的十分尽兴,同时家长们也十分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

这些合作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人翁意识得以启发,真正转变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四、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知识和乐趣,还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网络环境下我们通过网络的即时性、敏捷性、互动性特征,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活动,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为了满足家长与教师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我们开辟了“新浪博客”。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栏目与编排论坛内容,从而吸引家长浏览,发挥博客对家庭教育指导作用。

我们决定与几个家长成立了“班级博客管理小组”,共同开设了三大栏目,每个栏目下又开设了若干个子栏目。

它们分别是:

1、“园丁天地”:

下设“班级通告”与“教学活动”两个子栏目。

在此,教师可根据需要发布班级的相关通知与反映班级与幼儿园内外最新教育动态等内容;

2、“宝宝乐园”:

下设“健康宝宝”与“可爱宝宝”“宝宝说”三个子栏目。

“健康宝宝”专供家长在此交流一切有益宝宝健康的信息,宝宝美食、验方偏方等等;“可爱宝宝”可让家长发些宝宝生活中可爱的照片,讲讲孩子成长中的趣事;“宝宝说”是三个子栏目中最为热门的,因为我们发动孩子们参与,让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也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之中。

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每周在班级博客上说说自己的开心事或说说幼儿园或家里发生的事等,从而也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任务意识。

3、“家园交流”:

下设“家委会”与“幼儿早教”“家园悄悄话”三个子栏目。

让家长在此交流育儿心得,介绍自己的科学教育妙策、并针对家园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并可互相了解与反馈幼儿在园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201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