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5012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x

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

2019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

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龟裂(jūn)  沮丧(zǔ)挟持(xié)圣旨(zhǐ)

B.忌讳(huì)  日啖(dàn)  允许(yǔn)管辖(xiá)

C.诽谤(bàng)  信笺(jīan) 骁勇(yáo)湮灭(yān)

D.匹配(pǐ)  倾轧(yà) 天壤(rǎng)仁立(c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恰如其分寂寞名列前矛脱颖而出

B.责无旁待鬼计宏篇巨制  成绩斐然

C.杞人优天  惆怅喋喋不休  耀武扬威

D.标新立异  消散副员辽阔  世外桃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个夜幕低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B.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C.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D.这个饭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只此一家,只好在这里住宿了。

4.下列词语中,不全是成语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  焕然一新 B.燃眉之急忐忑不安

C.毛骨悚然  犹豫不决 D.冷汤剩饭游目骋怀

5.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屋的光线富于科学的时间性,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清晰的小屋,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阁楼。

A.虽然……但是不是……也是B.只有……才不是……就是

C.即……也不再是……而是D.不但……而且不仅是……而且是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博物馆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B.我站在雅典卫城上,我发现对面一座远远的小山顶上,爽眼地竖立着一座白色的石碑。

C.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D.希腊人说他们最得意的三样东西就是:

阳光、海水和石头。

7.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日“成仁”,孟子“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史记》说: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章。

⑤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⑤①②④③

8.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拟人)

B.回来呀,我的青春!

回来呀!

 (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

 (反问)

9.下列问句中,属于反问的一项是()

A.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

那是树!

B.前面的路有多险?

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

C没有绿色哪有生命?

没有生命哪有爱情?

没有爱情哪有歌声?

D.你一定要激怒我吗?

那么好,来吧,朋友!

10.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火灾掳掠,外加经营不当,完全摧毁了官殿式的豪华府第和数不清的附属建筑。

B.这儿原先也该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C.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D.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上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

11.下列作品不是出自同一作家的项是()

A.《荷塘月色》、《背影》B.《雷雨》、《威尼斯商人》

C.《项链》、《羊脂球》D.《祝福》、《药》

12.与苏轼同为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的是()

A.柳永  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

1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地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是()

A.《春秋》  B.《左传》  C.《战国策》D.《史记》

14.下列诗句不是出自杜甫的一项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其笔墨的细致程度不及《红楼梦》,但那些活跃纸上的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人物形象不是出自《水游传》的一项是()

A.杨志  B.林冲 C.石秀  D.赵云

16.唐代和宋代的散文有很高的成就,八位最有成就的散文家合称“唐宋八大家”,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A.欧阳修王安石 苏轼B.周敦颐范仲淹刘禹锡

C.曾巩  韩愈苏洵D.王安石苏澈柳宗元

17.下列作品、作家、时代以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杜甫——唐代——诗歌

B.《包身工》——夏衍——当代——报告文学

C.《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

D.《雷雨》——老舍——现代——戏剧

18.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B.“楚辞”是战国中后期产生于中国南方楚国的一种新诗体。

C.屈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

D.“楚辞”的开创者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19.中国四大文学名著结构宏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紧张动人,其中被称为历史小说的一项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D.《三国演义》

20.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在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其诗风通俗流畅,语言优美形象,以下不属于讽喻诗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B.《卖炭翁》  C.《琵琶行》  D.《观刈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2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他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它与《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

22.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在悠长、悠长又的雨巷。

23.,唯见长江天际流。

24.知否,知否,。

25.,依依墟里烟。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一名句出自柳宗元的《师说》。

()

27.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老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28.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书”之说。

如“休”字就是用“六书”中的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形声字。

()

29.舒婷的诗《致橡树》被称为是“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

3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其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满分30分)

材料一(31-38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读书人是幸福人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

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从鲁迅学得批判,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笛卡尔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31.第二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情 精神 执著 精神 思考 刚烈

B.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思考 执着

C.执著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思考

D.思考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著

32.找出第二段文字的中心句。

33.第二段文字主要使用了 修辞手法。

34.第二段文字有4个句子,第2句与第3句是  关系。

 

A.分总  B.总分  C.因果D.递进

35.下列小说作品中,不是雨果作品的一项是()

A.《欧也妮•葛朗台》 B.《悲惨世界》

C.《巴黎圣母院》 D.《九三年》

36.对“睿智”的“睿”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ruì)聪明B.(ruǐ)机智 C.(ruì)看得深远D.(ruǐ)有智慧

37.第三段文字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

  

A.喻证法  B.引证法  C.例证法D.对比法

38.以下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一个人一旦爱上读书,就注定了能够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B.人们通过阅读,能够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C.读书让人们增广知识,精神得到感化与陶冶。

D.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拥有两个丰富的世界。

材料二(39-45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

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

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

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39.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红缯绛囊

40.下列有关说明文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根据说明内容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说明具体事物的和说明事理的两类。

B.根据写作方法的不同,说明文又可分为非文艺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C.《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典型的说明事理的说明文。

D.《南州六月荔枝丹》采用文学笔法来传授科学知识。

41.作者介绍荔枝时从它的外壳说起,他所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操作顺序  D.空间顺序

42.作者在第三段画线句子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说明方法是:

;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用一句话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本文第一段以作者小学学习《荔枝图序》时向老师提出疑同作为文章开头,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古代诗词中写到荔枝的诗句有:

(写一句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劝  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蚁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鍥而含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驽马金石可镂

47.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一项是_____。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8.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_。

A.而神明自得(于是,就)  B.故不积跬步(一步)

C.用心一也(专一)  D.下饮黄泉(向下)

49.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排比)

B.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拟人)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借代)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夸张)

50.对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学习要明确目的  B.学习要用心专一

C.学习要坚持不懈  D.学习要善于积累

51.解释成语“锲而不舍”的含义。

锲而不舍:

5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

六、古代诗词赏析。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社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草。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满,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3.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作者思慕贤才、求贤若渴情感的一项是____。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54.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沉吟(yín)   拾掇(duǒ)  呦呦(āo)

B.青衿(jīn)  慷慨(kāng)  阡阳(qiān)

C.笙箫(shēng)譬如(pì)  契合(qiè)

D.鼓瑟(sè)  三匝(zā)  吐哺(pǔ)

55.《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他的《陋室铭》中化用为“”的千古名句。

七、作文(满分4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其实,换个视角思考,人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还体现了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一位作家曾写道:

“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其实是路“走”出来的。

我们只要在路上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持续动力,那么即使人生道路再遥远、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请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围绕“人与路”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