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5048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

上册期末考试评价试题

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形式:

闭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嘿!

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是展示你聪明才智的时候了。

只要你仔细审题、多思多想、沉着应答,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

放松一点,相信自己的实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对应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根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寒假期间,王军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3、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老百姓曾咒骂一个国王:

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他是()。

A、桀B、纣C、周厉王D、周幽王

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6、“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国家是()。

A、赵B、燕C、齐D、楚

8、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

A、经济变革B、文化变革C、政治变革D、社会变革

9、皇帝这一称号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字眼,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来历。

请你告诉他们,最初使用这个称号的是()。

A、禹B、启C、汤D、赢政

10、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BCD

11、秦亡以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是()。

A、农民起义推翻暴秦的战争B、封建地主争夺王权的战争

C、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战争D、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战争

12、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

()

A、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B、丝绸之路

C、新航路的开辟D、郑和下西洋

13、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A.秦朝的统一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丝绸之路的开辟

14、“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相似的是()。

A、实施背景B、根本目的C、实施过程D、实施结果

15、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中没有()。

A.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C.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

D.南方遍布人工运河

16、《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

他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成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他是:

()。

A、祖冲之B、贾思勰C、王羲之D、郦道元

17、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C.不限于雕刻艺术D.佛教盛行的结果

18、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战国时期B、春秋时期C、西周时期D、秦汉时期

19、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

这部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

20、指南针、《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等科技成果都()。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秦朝的科技水平D、促进了汉朝商业发展

二、改错题(以下各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例1]: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汤把都城迁到殷,所以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把“汤”改为“盘庚”。

1、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明显的用火痕迹,这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2、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3、“医圣”华陀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4、右图是四川都江堰市的二王庙,是为了纪念秦孝公父子。

5、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道教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三、连线题。

(每线1分,共12分)

将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思想连接起来

儒家孔子威武不能屈

墨子

法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老子

道家孙武“兼爱”“非攻”

韩非

兵家因材施教

庄子

墨家孟子无为而治

四、材料阅读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位?

请用一两句话说明原因。

(4分)

 

(2)材料二所追忆的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什么战役?

这一战役有何特点?

举出中国古代史上两个与此次战役特点相似的战役。

(8分)

 

2、材料一: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掘了一座建于西汉文景时期的汉墓,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材料二:

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

国家或地区

朝鲜

日本

阿拉伯国家

欧洲、非洲

美洲

大洋洲

材料三:

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写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书中将世界100位名人按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蔡伦被排在第一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已发明了可以绘写的纸?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4世纪—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到哪些国家?

(6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被排在世界最有影响100位名人之首的理由。

(4分)

 

五、问答题(共14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

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魏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

(1)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至少3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10分)

 

(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4分)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评价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C

C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D

D

A

A

B

A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人工取火”改为“使用天然火”。

2、把“推翻了”改为“沉重打击了”。

3、把“医圣”改为“神医”。

4、把“秦孝公父子”改为“李冰父子”。

5、把“道教”改为“儒家思想”。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12分)

将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思想连接起来

儒家孔子威武不能屈

墨子

法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老子

道家孙武“兼爱”“非攻”

韩非

兵家因材施教

庄子

墨家孟子无为而治

四、材料阅读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1)略。

(开放性题目,人物(2分)喜欢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赤壁之战。

(2分)特点:

以少胜多。

(2分)如: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4分)

2、(1)西汉。

 (2分)

(2)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

(6分)

(3)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而且造纸原料易找。

造纸术外传后,推动了世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分)(言之有理即可)

五、问答题(共14分)

(1)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或改鲜卑旧俗,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人通婚等)。

(6分)意义: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4分)(言之有理即可)

(2)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

(2分)进步意义: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改革创新。

(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