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088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docx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

八上第三单元

自主复习引导】(20分钟)

复习内容:

八上第三单元

方法与要求:

1.结合书后词语表及书下注释复习并掌握现代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

2.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用“    ”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掌握。

3.背诵《古诗二首》。

一、理解记忆部分

1.《背影》

这篇叙事纪实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甜甜的泥土》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爱亲情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3.《我的母亲》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对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4.《父母的心》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表现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2)赏析“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或:

这两句为何回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

参考:

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的限制和阻隔,气象阔大,志趣高远,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这首诗与以往的送别诗有何不同?

参考:

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流露了诗人的什么思想?

参考:

并不认为自己一无用处,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

参考:

这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3)这首诗歌的表达方式

一二两句叙事、抒情;三四两句议论、抒情

(4)这首诗歌中流露了诗人的哪些心境?

离别的忧伤,积极的人生态度(回归的愉悦)

7、《人琴俱亡》

作者刘义庆,彭城人,文学家。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著书有《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它的语言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见长。

作者善于以小见大、即事见人。

通过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二、【课堂检测】20分钟

1、选出对下文理解错误的一项(    )

A.《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

抓住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之情

B.《甜甜的泥土》是小小说,以一包奶糖为线索,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母爱的愿望。

C.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选取四个片段,为我们塑造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

D.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散文《父母的心》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簌簌(sù  )   面颊(xiá)   奔丧(sāng )    抠门(kōu  )  

B、晕眩(xùn )   城阙(què )   愠色(yùn )    情不自禁(jīn )  

C、女红(hóng )   差使(chāi )  举箸( zhù   )    涮洗(shuàn)

D、衣襟(jīn )   缝纫( rèn)   沮丧(sàng )    拭(shì  )干

3、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   )chóuchú(   )(   )马guà(   )pánshān(   )(   )晶yíng(   )  suǒ(   )屑   交xiè(   )  huò(   )不单行   àn(   )淡   目光呆zhì(   )piē(  )见 元xiāo(   )气势xiōngxiōng(  )官huàn(   )夺kuàng(   )而出   犹yù(   )  xúnxún(  )善诱  chóu(   )谢   睡眼xīngsōng(   )(   )  

如数fèng(   )还    万lài(   )俱寂  衣衫lánlǚ(   )   无精打cǎi(   )  

wěiwěi(   )动听  zhǎn(   )转反侧  饮qì(   )吞声  鼓nāngnāng(   )

4、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词

俱病笃(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语时了不悲(      )       

便索舆来奔丧(       )子敬素好琴(      )(       )

素湍绿潭(       )弦既不调(      )(       )

因恸绝良久(    )(    )(    )  绝巘多生怪柏(    )   

佛印绝类弥勒(       )哀转久绝(    )以为妙绝(    )月余亦卒(     )   径入坐灵床上(      )卒用其人(       )   士卒多为用者(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2)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6~9题。

(共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①既望:

农历十六日。

 ②属:

致意,引申为劝酒。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④冯(píng)虚御风:

在天空中驾风遨游。

冯虚,凭空、凌空。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

(4分)

①念无与为者(         )   ②遂至承天寺(         )

③水波不兴  (          )   ④遗世独立  (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8.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

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2分)

                                         

9.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二)阅读张迪安《碗》,完成10~14题。

(共15分)

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它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

沾过胖乎乎的饭粒,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死亡惨重。

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

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出来,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

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

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

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

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您了,我想您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您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

天遂人愿的事情总是如此少,原谅我,妈妈,这顿饭又要您自己吃了,我的灵魂永远停在这铁轨上了。

家里地上那个打碎的碗,您收拾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不要被碎片划伤了手,我知道您的心在滴血。

⑥冷冰冰的陶瓷碗里有没有留下这样一段温热的话语:

终于能见面了,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这次我给你买了很多的礼物,吃的、玩的,还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碗,以后用这个喂你吃饭吧,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没有长胖,我可就生气啦!

对不起,对不起,宝宝,妈妈……回不来了,是妈妈不好,以后再没有妈妈给你端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了,宝宝的小碗再没人能暖热了,以后……以后……再也看不见汤匙那边妈妈的脸了……宝宝,你别哭呀,我和你道歉好不好?

⑦死亡人数至今未明的事故,牵挂着多少人的心,上面的故事会在多少家庭里发生?

打破的碗有多少?

空出来的碗筷有几双?

原本盛满佳肴的小碗,如今被苦涩填满,原本幸福的家庭聚餐,成为了最煽情的催泪晚会。

⑧最近的新闻上报道说,故宫也打破了一只碗,一只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宋代哥窑碗。

霎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都把闪光灯对准了故宫。

给予追尾事故的目光就此被转移。

同样是碗,王公贵族家的和平民百姓家的果然是不能比,有哪家媒体统计过,时至今日,追尾已经欠下了多少顿团圆饭?

⑨宋代的哥窑碗自然很贵重,然而平民家庭里的碗也很贵重。

一餐一饭,一只碗也可能陪伴人终老,看到碗角的磕碰也许就能想起某次晚餐上发生的趣事,摸到碗沿的弧度就能回想起母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一只碗里的记忆又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呢?

⑩打破一只碗,咣当一声,惊醒了多少美梦?

一地碎片划破多少现实?

捡起碎片,手掌划破,流出的是多少人的泣血哀歌?

触感冰凉,多少家庭从此以后就要冰冷度日?

打破的碗,你我都无法再将其焗上,只有午夜梦回时,那只碗才会回到当初的温暖。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从细小的“碗”入手,巧妙联系,以小见大,角度新颖。

B.第⑦段和第⑩段中一连串的问号表达了作者的无比哀痛,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深深思考。

C.第⑨段两个“贵重”的含义不一样,前者指举国上下对它很关注,后者指它满载亲情。

D.文章语言自然流畅,一些排比句式和排比段落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1.联系文章和生活,谈谈你对“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的理解。

(4分)

                                       

                                       

12.把第④段中的“我”改为“他”,“你”改为“妻子”可以吗?

为什么?

(3分)

                                        

                                       

13.说说第⑧小节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14.联系文章内容,理解第⑩小节划线句的深刻含义。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