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122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成都航天中学高2017级高二上期十月月考试题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

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

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①”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

比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

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

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

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

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

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

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

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

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

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

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

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

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

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

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

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

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

俸是俸钱,禄是禄米。

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

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

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

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②,所在地支付。

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

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

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

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

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

也许,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

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

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

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悬车: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悬车之年”指七十岁。

②牒:

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

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

B.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

C.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

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

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

譬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唐太宗时期,“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获得皇帝的支持,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

D.致仕官在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往往普遍增加待遇,现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为要提高现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官吏的物质待遇以俸禄为主,致仕官员享受半禄。

有时朝廷也会提高致仕官员的待遇,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

B.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对于高级别的官员,全凭皇帝好恶,或给予恩赏,或草草处理,或再次起复。

C.相对于物质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视的应该是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

D.唐代致仕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仅最大限度地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激励了现任官吏为统治者尽忠效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阅读钓鱼城

邱叔航

林木葳蕤,烟波迷离,行走在这条布满青苔的糙石路上,不管人们是否情愿,脚下总会叩响一串串历史的回音。

拜访探赏合川钓鱼城这片饱经战火的古战场,最好静静地坐在那株桂花树下,据说它已经有八百多年的高龄了。

煦风拂面,桂香阵阵,品一杯酽茶,抑或是一杯烈酒,倾听那精忠报国的心声,回想那金戈铁马的厮杀、儿女情长的缱绻……

风过无痕,胜景犹存,岁月却在曾经的古战场刻下了令人心碎的沧桑。

那场惨烈的战争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整整三十六年啊,连守将也先后换了五任。

我无法知道,在这座不大起眼的巴渝山寨城堡里,究竟有多少血肉之躯前仆后继,才铸就了钓鱼城之战这一旷世奇迹,活生生地让世界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儿。

13世纪初,剽悍骁勇、强弓劲弩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攻占北非,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然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被罗马教皇惊呼为“上帝罚罪之鞭”的蒙古大军,却在突然之间不战而退,让欧亚非各国为此纳闷了许多年。

谜底就是“上帝罚罪之鞭”折鞭合川钓鱼城。

1259年夏,蒙古汗国大汗蒙哥亲临钓鱼城下,他想弄明白一个问题:

横扫欧亚非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何在钓鱼城不断折兵损将?

十多年时间里,先后三十多万蒙军将士竟然拿不下一座只有六万多宋朝军民据守的小小城堡?

谁知,蒙哥大汗尚未明白这个答案,自己却稀里糊涂成为世界上唯一战死在战场上的皇帝。

蒙古汗国大汗驾崩,各路蒙军将领纷纷回师争夺汗位,欧亚非诸国之危被解除,蒙古汗国自此再也无力西征,整个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

坚守,漫长的36年,合川钓鱼城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合川钓鱼城延续了大宋江山二十年,尽管钓鱼城上筑起了皇宫皇城,准备迎接南宋皇帝入川,腐朽的宋朝仍然无力逃脱灭亡的结局。

想想看,那是一幅多么悲壮的图景,已经遍插元旗的中华版图上,唯有钓鱼城头依然宋旗飘飘。

宋朝最后一位将领自然就是合川钓鱼城中的王立了。

我无法得知王立将军当时的心境,无疑是非常纠结和异常复杂的。

他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

战死沙场,城破人亡,合川钓鱼城十万军民必将生灵涂炭;顺应历史,开城降元,保存全城军民,自己却难免背负千古骂名。

为了民族的统一,为了人类的和平,他最终还是选择放下战刀,在熊耳夫人通过元朝名将李德辉的巧妙斡旋下,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使钓鱼城免去了被彻底毁灭的浩劫。

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旗帜下,举起战刀为了和平,放下战刀何尝不是为了和平?

合川钓鱼城实实在在地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和伟人的人性光辉。

不出所料,王立、熊耳夫人以及协助钓鱼城化解干戈的李德辉,果真背上了千古骂名,供奉他们的牌位也在钓鱼城忠义祠里反复进出。

这,既与长期封建统治下形成的狭隘忠义观有关,更与社会发展史上的曲折波澜息息相关。

于是王立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艳情?

大义?

睿智?

愚昧?

是人?

是妖?

是忠?

是奸?

……

清代合州知州华国英在为钓鱼城忠义祠撰联时贬损王立:

“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拼得蒙哥一命;把盏而浇故垒,十万众披肝沥胆,竟不图王立贰心。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也在《钓鱼城怀古》中痛斥王立和熊耳夫人:

“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时未可平。

”忠奸智愚,百姓心里也有一杆秤。

当年华国英毁弃王立、熊耳夫人、李德辉的牌位后,合州百姓又捐资另建贤良祠,将他们祭祀起来。

而今,贤良祠是没有了,但王立、熊耳夫人、李德辉的牌位仍在钓鱼城忠义祠里,足见人心向背。

历史不是橡皮泥,绝不可以后人的意念需求任意拿捏。

我们既不能斩断历史,也无须掩盖历史。

自然,我们也会成为历史。

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历史,就是尊重生命。

“雪压青松挺且直”无疑是充满阳刚的壮美,然而,雪压之下也会使古松弯下枝条,抖落一身积雪,重新获得蓬勃的生机,仍然不失刚韧兼具的伟岸。

其实,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明理取智与舍生取义并非对立,而是一种人生的聪慧,更是现代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合川钓鱼城果真是一部难以复制的奇书,常读常新,因为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人生的借鉴和启示,有益于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1自然段写景,营造出了一种古朴、幽静、神秘而又令人悲愤的氛围,引起下文对钓鱼城历史的回忆。

B.作者不知道钓鱼城里到底有多少人,因此对钓鱼城之战活生生地让世界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儿感到迷惑不解。

C.“遍插元旗的中华版图上,唯有钓鱼城头依然宋旗飘飘”,这是宋人的誓死抵抗、绝不屈服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悲壮。

D.第4自然段写蒙古大军突然之间不战而退,这是为了与第5自然段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增加钓鱼城的神秘感。

E.合川钓鱼城之战是一部难以复制的奇书,它对历史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人性的拷问十分深刻,让人们常读常新。

5.作者“阅读”钓鱼城,都“读”出了钓鱼城哪些方面的内容?

请加以概括。

(6分)

答:

①钓鱼城之战是个奇迹,改变了世界历史;②王立在生死存亡危急时刻的两难抉择;③后人对王立等人的历史评价;④尊重历史,尊重自己;尊重历史,尊重生命。

(答对任意3点给6分)

6.结合文本,谈谈“阅读”钓鱼城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有什么启示?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材料一

①现如今,城市人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颇费思量,私家车自由但相对价格高,公交巴士便宜但自由度低,还要从地铁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烦,而共享单车有其优势。

近来,一款颇具设计感的小橙车共享“摩拜单车”出现在上海、北京的街头,成为朋友圈里热刷的对象。

②单车共享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其实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

成立于2014年,覆盖全国众多高校的ofo单车共享平台瞄准了闲置单车资源,将校园内废弃的单车与学生捐赠的单车经过改装机器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投放市场。

这种不卖产品而是卖产品“使用”的经营模式,国际上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叫“产品服务系统”或者叫做服务型制造业,即充分利用资源,分时段供需要的人使用。

美国房屋租赁网站“空中食宿”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认为,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

③与ofo单车利用闲置资源不同,摩拜单车用自行设计、生产取代回收旧车的模式。

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介绍,因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车,摩拜走了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单车的路线,增强了产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经营成本。

为了避免“掉链子”,摩拜单车采用车轴转动、实心车胎、五辐轮毂、座椅高度固定的设计,单车重达25公斤,但这样一来,4年免修的愿景与上佳的骑行体验难以两全。

④摩拜单车成了共享单车的“新宠”,但在迅速扩张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今年9月摩拜进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环内都能见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但因人流运动带来的“潮汐效应”导致上班时大量车辆集中在写字楼附近,下班需要用车时,大量单车又集中在地铁口附近,想骑车的人吐槽“无车可用”,用户的流失在所难免。

⑤如今上海地区摩拜单车的投放已超过1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初到现在,遭到人为破坏的单车超过了10%.有的车上的二维码被损坏,车身被贴了小广告。

有用户为独占资源给车再加锁,有的甚至图自己方便将单车搬进了办公室或家里。

⑥从目前的情况看,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摘自2016年9月14日《第一财经报》

材料二

移动数据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6年共享单车人群分析报告》,报告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应用侧重和人群属性进行了分析。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承包市政单车租赁业务的永安行、校园单车共享起家的ofo单车、自己生产单车的摩拜单车等三家公司在角逐。

图表一共享单车应用侧重

  

图表二共享单车人群属性对比

  

  ——摘自2016年10月8日《凤凰科技讯》

7.下列对“分享经济”的相关信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人有机会分享闲置资源。

B.资源在分享中提升了使用价值。

 C.共同分享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人。

D.摩拜单车的运营属于分享经济。

8.概括使用摩拜单车比例低的“人群属性”特点及其原因。

(4分)

答:

9.依据文意,为“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给出你的建议。

(2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

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簿,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

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

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

郡守杜衍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

“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

”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

“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

”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

赐五品服,知渠州。

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

擢起居舍人。

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

“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

”又论凡大礼赦,请准太平兴国诏书,前期下禁约,后有犯不原,以杜指赦为奸者,宜著为令;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

仁宗悉从之。

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

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

为辽正旦使,鼎臣奏:

“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往。

”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

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

知兖州。

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

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

无所增,兖人德之。

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

复判太常寺,留守南京。

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元祐元年卒。

(选自《宋史·龚鼎臣传》)

 

10.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

B.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

C.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

D.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曹操称魏王时,杨修曾任其主簿。

B.太平兴国:

文中是宋太宗赵匡义的一个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C.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1125年为金国所灭。

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龚鼎臣正直敢言。

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认为正遭旱灾,不宜搞宴会;龚鼎臣认为,应规范大礼时的赦免制度,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行为。

B.龚鼎臣见义勇为。

石介被人诬陷叛逃辽国,龚鼎臣认为这件事不实,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称赞龚鼎臣见义勇为,前途无量。

C.龚鼎臣得到皇帝照顾赏识。

龚鼎臣因很多亲属被辽国夺走而不想出使辽国,皇帝答应了;龚鼎臣与神宗交谈,神宗认为他精明而值得任用。

D.龚鼎臣关心、教化百姓。

他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他在淮南救灾,救活很多人;黄河决口,他去安抚;他在渠州兴建学校,渠州开始出人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衮州劾状。

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衮州揭发罪状。

②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

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

译文:

龚鼎臣,字辅之,郓州须城人。

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元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

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

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

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

“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无罪。

”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

“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纪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

”碰上母亲去世,履丧期满,任安丘县知县。

赐五品官,任渠州知州。

渠州过去偏僻没有读书的人,龚鼎臣向朝廷请求,建学校,选拔同乡人作为学生。

每天讲学,设立学习检查制度,百姓受到很大的鼓励,开始有考中进士的人。

提拔为起居舍人。

这一年冬季干旱,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说:

“旱灾太严重,不是君臣同乐的时候,请罢除宴会来回应上天的告诫。

”又论述凡是举行大礼进行赦免,以太平兴国时的诏书为依据,前面下达的禁令,后面有违犯的不原谅,以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人,应该纳入法令中;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

宋仁宗全部听从了他的意见。

兼管勾国子监,详细审定缓解民力的奏议。

淮南发生灾害,让龚鼎臣去体察安抚,免除拖欠的债务赈济借贷,使很多百姓存活。

任辽国正旦使,龚鼎臣上奏说:

“景德年间,辽国侵犯淄州、青州,我的祖母、哥哥、姐姐都被夺走,在道义上不忍心前往辽国。

”皇帝答应了他,并下诏后来的子孙都免去辽国。

龚鼎臣在谏官位上好几年,宽恕细小的事,至于大事,没有顾忌。

然而他的话从容平和,不说苛刻过激的话,使皇帝容易听从,退朝后也不曾告诉别人,所以他说的事情大多得以实行。

任兖州知州。

这时,各地方田的使者希求奖赏,一概收取虚报的税额和曾经免除的赋税,加在以前的户籍来害百姓。

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也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

改到吏部任职,任提举西京崇福宫。

又任判太常寺,留守南京。

辞别皇上,宋神宗和他交谈一会儿,高兴地说:

“别人说你老了不能做事,你竟然如此精明,将重用你了。

”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亡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胜计。

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年龄七十七,元祐元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两句,交代时令是秋季,地点是山间小路,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被贬后的失落伤感。

B.第二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

“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C.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

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

意境凄凉萧瑟。

D.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前句设问,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树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E.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15.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

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甫《登高》中写诗人漂泊客游、病弱孤独的两句是“▲,▲。

(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

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题目,完成17~22题。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时下的网络文章,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难以入目。

②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次为争夺权力而互相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③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④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⑤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实时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九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C.无论是触摸书本质感、品评封面装帧,还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1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受人诟病之处①演员的重“颜值”而轻表演。

有的演员将对戏工作交给助理,连记台词的时间②无法保证;有的主要演员开机后③不进组,现场表演由替身完成,进组后补拍镜头;有的因为有后期配音,表演时就随意搭词。

这样“不走心”的表演能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可想而知。

演员的外在条件固然重要,④演员毕竟不是模特,要靠所塑造的形象说话,⑤不能抛下“偶像包袱”,踏实提升自身表演水平,拿出让人信服的”干货”,⑥凭什么获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呢?

A

始终

假设

B

/

一直

然而

只要

那么

C

先是

一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