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6204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3

3.1场地地形地貌3

3.2水文地质条件4

四、基坑工程的环境条件与要求4

4.1基坑周边环境条件4

4.2本基坑工程的工程地质特点4

4.3本工程基坑的设计等级及参数4

五、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5

六、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6

6.1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6

6.2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11

6.3施工注意事项19

6.4冬雨季施工措施21

七、施工总部署23

7.1项目经理部人员配置23

7.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25

7.3主要施工设备材料31

7.4质量保证措施......................................................33

7.5安全保证措施39

7.6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2

八、施工检测及应急措施44

8.1监测内容45

8.2监测点的设置45

8.3监测次数及方法45

8.4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46

8.5报警值46

8.6危险源的识别及应急措施46

8.7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流程49

8.8安全事故层级上报时限50

九、附图50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六和世家住宅小区工程地点位于漯河市漓江路中段路南,原漯河纺织集团院内,拟建工程是由3栋24层住宅楼、4栋26层住宅楼及1层地下车库组成,基坑开挖近似于矩形,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

基坑开挖深度4.70m(自然地面下)。

为确保现有建筑物和基坑开挖施工安全,基坑开挖时,需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

二、编制依据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1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GB50204-2011

(3)、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J50086-2013

(6)、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1)、现场总平面图

(1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理正建筑深基坑支护软件》V7.0

(14)、本工程设计图纸

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环境条件

3.1场地地形地貌

场地为拆迁场地,已拆迁整平,根据区域资料,该场地所处的地貌单元属河流冲洪积平原地貌。

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现对上部有关土层描述如下:

第①层:

粉质粘土(Q4al)

黄褐色,可塑状态,含少量铁锰结核及其氧化物,切面有光泽,无摇振反

应,干强度高,韧性高,上部部分位置相变为粉土,受人类活动影响,分布不均匀,个别位置有杂填土,以建筑垃圾为主,堆填时间较短,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不均一。

基槽开挖时将全部挖除。

层底深度2.4m~4.5m,

厚度2.4m~4.5m,平均厚度为3.76m。

第②层:

粉质粘土(Q4al)

褐黄色,可塑状,含灰色钙质淋积物,铁质氧化物,局部夹薄层粉土,切面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偏高压缩性。

分布稳定。

层底深度5.0m~6.8m,厚度1.5m~4.1m,平均厚度为2.34m。

第③层:

粉质粘土(Q4al)

褐黄色、褐灰色,可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及其氧化物。

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中等压缩性。

分布稳定。

层底深度8.4m~12.5m,厚度2.1m~6.3m,平均厚度为3.71m。

第④1层:

粉土(Q4al)

灰黄色,湿,密实,含少量钙质淋积物,含少量粉砂,局部相变为粉砂层。

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分布不均匀,只在中部有揭露,中等压缩性。

层底深度10.0m~14.8m,厚度0.3m~5.5m,平均厚度为6.8m。

第④层:

粉质粘土(Q4al)

黄褐色,可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及其氧化物,含少量小贝壳碎片。

无摇震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中等压缩性。

分布不稳定,有缺失现象。

层底深度10.8m~17.0m,厚度0.5m~4.7m,平均厚度为2.24m。

第⑤层:

粉土(Q4al)

褐黄色,湿,密实,含锰质浸染体、钙质淋积物及铁质氧化物,含少量小贝壳碎片,含较多粉细砂,局部相变为粉细砂层。

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中等压缩性。

分布不稳定,有缺失现象。

层底深度14.2m~21.9m,厚度0.8m~9.6m,平均厚度为4.96m。

3.2水文地质条件

近期测得水位埋深2.9m左右(由自然地面算起),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大气排放。

据调查本场地近3~5年内最高水位埋深约2.0m左右。

抗浮设防水位埋深可按1.5m。

四、基坑工程的环境条件与要求

4.1基坑周边环境

场地地形总体较平坦,场地北侧:

为硬化的水泥道路;场地东侧:

基坑开挖上边线距围墙1.07-6.31m,基坑开挖上边线距4-6层居民楼4.35-6.90m,该居民楼为条形基础,砖混结构,基础埋深约1.2m;基坑西、南两侧:

无构筑物,场地开阔。

周边具体情况详见基坑周边环境平面图。

4.2本基坑工程的工程地质特点

本工程场地上部土层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上部土层其综合渗透系数可取k=0.5m/d。

4.3本工程基坑的设计等级及参数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及《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JGJ72-2004),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本工程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基坑支护设计所需参数按下表取值:

 

基坑边坡所采用各层土的设计参数

土层

岩土类别

土层厚度(m)

重度(kN/m)

C(kPa)

ф(C°)

1

粉质粘土

3.76

19.1

11.1

20.3

2

粉质粘土

2.34

19.2

12.8

19.7

3

粉质粘土

3.71

20.0

22.7

12.6

4

粉质粘土

2.24

20.1

23.2

14.2

五、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

本工程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安全经济性综合考虑现对基坑北侧、西侧、南侧采用1:

0.35放坡进行土钉墙挂网支护方案(1-1剖);基坑东侧(距围墙较近处或有楼房处)采用1:

0.35放坡进行微型桩+锚杆+土钉墙挂网支护方案(2-2剖);基坑东侧(距楼房较近处)采用1:

0.30放坡,桩锚支护方案(3-3剖)。

具体位置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

1-1剖立面:

该区段深度4.70m,位于基坑北侧、西侧、南侧,坡度1:

0.35,竖向3排土钉,竖向间距1.3m,横向间距1.5m,长度分别为6.0m、5.0m、4.0m挂网支护,位置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1-1土钉挂网喷护)。

2-2剖立面:

该区段深度4.70m,位于基坑东侧,坡度1:

0.35,竖向1排锚杆及1排土钉,锚杆竖向位置2.0m处,横向间距2.0m,长度为12.0m;土钉竖向位置3.5m处,横向间距1.5m,长度为6.0m;微型桩桩长6.0m,桩间距0.6m,直径150mm,内置DN50型钢管,挂网支护,位置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2-2微型桩+锚杆+土钉墙支护)。

3-3剖立面:

该区段深度4.70m,位于基坑东侧,坡度1:

0.30,竖向1排锚杆,锚杆竖向位置2.5m处,横向间距2.0m,长度为15.0m;灌注桩桩长9.0m,桩间距1.0m,直径500mm,位置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3-3桩锚支护)。

六、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6.1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6.1.1施工准备

在基础工程施工前,专门召开施工准备会议,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1、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

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地上、地下、周边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勘测定位;基坑开挖线的定位;地上、地下障碍物的拆除;施工现场的平整;测量放线;临时道路硬化、临时供水、供电等管线的埋设;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

3、冲洗设备:

施工出口处设冲洗池和沉淀池,冲洗池上设置铁篦子。

4、劳动组织准备:

组织劳动力进场,做好施工人员入场教育等工作。

5、材料、机械准备:

根据相关的设计图纸和施工预算,编制详细的材料、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组织材料和机械设备按计划进场。

6、施工场外协调:

对外协调交通、环卫、市容的关系,作好做好开工前的扰民告示的前期准备工作。

6.1.2土方开挖原则

当场地开挖范围内的埋设管线、管网拆除并采取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作业要服务于支护施工,在此期间严格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6.1.3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确定开挖顺序、坡度和行车路线→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第一层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第二层土方开挖→基坑支护→重复以上步骤配合支护每层开挖约2.0m直至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0mm→基坑支护→桩间土开挖→基坑支护)→截桩头→桩基检测→五方地基验槽→基础施工。

2、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应严格实行分层分段、留土护壁、及时护壁、平衡开挖。

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

(2)基坑土方开挖应根据各立面工况分层进行。

严禁超挖土方。

(3)土方开挖后应在24h内完成土钉(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

上一层土钉(锚杆)注浆完成后的养护时间应至少养护24h。

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4)施工顺序应遵循先锚后挖、整体分层开挖的原则。

在不具备开挖条件下严禁开挖下层土方。

(5)挖土机机械严禁碰撞和破坏护坡体。

(6)基坑开挖范围2.0m内严禁堆放重物,2.0m范围之外至滑动破裂范围之内堆载超载应控制在20kPa以内。

(7)土方开挖后发现土层特征与提供地质报告不符或有重大地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各方。

3、坡道设置

在基坑北侧设置坡道,作为开挖机械上下基坑的通道,坡道宽6m,坡度不大于40°,施工时应注意做好坡道的压实及排水工作,并在坡道两侧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基础土方收尾时坡道处土方采用挖掘机直接进行挖除,装车运走。

4、测量放线

根据开挖深度、基坑坡度、现场定位控制线(桩),放出基坑坡脚、坡顶边线,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预检手续。

6.1.4土方开挖支护

该支护工程是一种先开挖后支护的手段,要求土方开挖与其同步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边坡土体自稳条件,严禁超挖;其次要与支护密切配合,根据本工程土质条件及支护方案,对土方开挖做出如下施工要求:

  土方开挖要求分步进行,做到开挖一步支护一步,支护一步开挖一步;土方每步开挖深度与支护每步高度保持一致;支护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即及时设置土钉(锚杆)、喷射混凝土。

基坑在水平方向的开挖应分段进行,可取10~20m。

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边坡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坡土体松动。

根据本工程土质及深度特点,采用机械加人工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方式。

1、第一层在基坑范围内,机械普遍下挖自然地面下2.0m左右,开挖方向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顺序施工,并要为边坡支护提供足够的工作面

2、第一层支护施工完毕后,机械再开挖第二层,第二层开挖深度2.0m,并及时对裸露边坡土体进行支护措施。

最后留置200㎜厚土层,用人工清底。

4、第三层开挖应根据图纸对承台、地梁进行定位,放开挖线,由人工挖至承台底部,达到要求标高后,开始破桩头。

应尽量缩短边坡土体裸露时间。

为防止裸露土体塌方,对于易塌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对修整后的边坡立即喷上一层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成孔;

(2).在作业面上先构筑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层,而后进行成孔并设置土钉(锚杆);

(3).在水平方向上分小段间隔开挖;

(4).先将作业深度上的边坡做成斜坡,待成孔并设置土钉(锚杆)后再清坡。

6.1.5坡顶防护

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边0.5m处搭设钢管安全防护栏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坑壁支撑物或防护措施。

防护栏杆钢管栏杆及栏杆柱均采用

Φ48.3×3.6mm的钢管,用扣件连接。

共设三道横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2m,中杆离地高度为0.7m,下横杆离地高度为0.2m,间距为2.0m。

搭设完毕后刷黄黑相间的安全警示标语及警示闪光灯,并自上向下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6.1.6坡顶挡水措施

为防止地面雨水及大气降水流入基坑内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在基坑顶面设置240mm高的砖砌挡水墙,厚度为240mm,由于挡水墙长度较长为保证其稳定性每隔5m设置480mm×240mm墙柱,砌筑完成后采用砂浆抹面。

6.1.7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的要求和步骤清楚明了。

2、开挖基坑时,应分层控制挖土标高,在基坑底面的设计标高上预留200mm,进行桩间土开挖。

3、在基础开挖中应有专人控制标高,确保开挖深度正确,应严格按坡面尺寸放坡。

开挖总体要求为“分层、分段、分块、对称、平衡、限时”,要坚持"分层开挖,先支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不超挖,保证原土基础的稳定性。

挖至基底标高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勘察。

4、基坑开挖时,基坑周边严禁超载,基坑2.0m范围内不得存土,存土点要远离基坑周边。

5、土方开挖时,各层开挖以本层土钉(锚杆)下调500mm为标准切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0m,分段长度不应>20m,严格控制超欠挖。

6、基坑边坡的顶部沿基坑四周设宽240mm、高240mm的砖砌挡水墙;基坑上沿周边设300mm×300mm排水沟,800×800×1000mm集水池。

7、沿坑边每隔1m高差,打入小木桩,并注明标高,控制桩水平间距应不大于3m。

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拉通线检查基坑尺寸,修理坑边、铲平基坑底、清除余土。

8、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采用C20混凝土制作标准定位桩,然后在四周砌上500×500×500mm的围护池,插上明显标志,防挖运土时机械碰撞,定期复测和检查其准确性。

9、完善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说明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

施工员根据技术交底内容,组织各机械操作人员及人工配合清理人员进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有关内容一一交底,使人人做到心中有数。

6.1.8支护对土方开挖的施工要求

该支护工程是一种先开挖后支护的手段,要求土方开挖与其同步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边坡土体自稳条件,严禁超挖;其次要与支护密切配合,根据本工程土质条件及支护方案,对土方开挖做出如下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要求分步进行,做到开挖一步支护一步,支护一步开挖一步,;土方每步开挖深度与支护每步高度保持一致且每层开挖不超过2m;支护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即及时设置土钉(锚杆)、喷射混凝土。

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边坡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坡土体松动,开挖完成后支护应及时跟上尽量缩短边坡土体裸露时间。

开挖前应由项目部管理人员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洒出基坑底及基坑上沿边线,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并派专人进行现场控制,以防止开挖坡度与设计不符现象发生,夜间施工时项目部需派专人值班,对开挖深度及开挖长度进行测量控制,加强开挖坡度控制,以防止超挖现象及开挖坡度与设计不符现象发生。

2、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在上层支护施工完毕,土钉(锚杆)注浆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且对已喷锚支护工作面应及时进行成品保护,在开挖之前对机械操作工人进行交底,灌输成品保护意识,尤其是夜间施工,应加强作业面照明工作,并派专人对操作机械进行指挥,以防止操作不当对已完成支护结构造成破坏。

6.1.9质量保证措施

1、桩基、基坑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项目表

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校基

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

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l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

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6.2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6.2.1土钉墙施工

1、工艺流程

本基坑支护工程场地四周(1-1、2-2剖面)设有土钉墙支护结构,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土钉墙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设备、人员就位→成孔出土到设计孔深→清孔→安放土钉和注浆管→常压注浆→高压注浆→钢丝网铺设、加强筋焊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养护

2、施工技术要点

(1)修整边坡:

对挖机开挖后的边坡需用人工按设计图纸的放坡坡度进行修整,确保边坡立面阴阳角和护壁面的平整度;边坡修整完毕后对边坡进行素喷,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30-50mm,待面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2)测量放线:

按设计图纸土钉位置由测量人员测放出每一个土钉的位置,设计土钉采用梅花型布设。

(3)土钉成孔:

孔径120mm,倾角12°,采用HRB400级18mm螺纹钢筋为土钉杆,直径、长度详见各剖面。

(4)端头设置:

用HPB300级6.5mm将各锚头牢固地焊接在一起,锚头及横向拉接钢筋焊接并压住面层钢丝网;

(5)造浆及注浆:

浆体为纯水泥浆,采用P.C32.5水泥用搅拌机拌制而成,造浆期间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为0.5,注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和杂物等混入;注浆应由里向外注,注浆时将注浆管缓慢均匀拔出,保证出浆口始终处于孔中浆体表面之下使孔中气体全部排出,注浆充盈系数要大于1,孔口用废编织袋封堵,防止浆液外流确保土钉与孔壁之间注满水泥浆。

(6)钢丝网及加强筋焊接:

按要求机制钢丝网与加强筋用扎丝绑扎,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00mm两端弯成钩状,网与坡面保证间隙不小于30mm。

土钉与面层钢丝网的连接通过在土钉杆体端部焊接短钢筋后与加强筋焊接来实现,加强筋采用HPB300级6.5mm钢筋,在钢丝网上与土钉钢筋焊接且成网格形状交叉布置,土钉端头用牛腿加强筋固定土钉杆体,每根长度200mm。

(7)喷射混凝土:

边坡面层喷射30-50mm厚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水泥砂石配合比约为1:

2:

2;压筋和钢丝网之间用扎丝扎牢,拉头搭接不小于30cm,用HPB300级6.5mm钢筋焊接成加强筋,压住钢丝网,使土钉、钢丝网和加强筋形成一个整体。

(8)端头设置:

用HPB300级6.5mm将各锚头牢固地焊接在一起,锚头及横向拉接钢筋焊接并压住面层钢丝网;

(9)坡顶及坡角:

坡顶设置宽1.0m的护顶,结构配筋及厚度同边坡面层,坡角插入槽底以下10cm;

(10)边坡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按时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天。

6.2.2预应力锚杆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本基坑支护工程场地东侧(2-2、3-3剖面)设置有预应力锚杆,成孔直径150mm,倾角18°,施加预应力为80kN;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设备、人员就位→成孔出土→继续成孔到设计孔深→清孔→安放杆体和注浆管→常压注浆→高压注浆→钢筋网铺设、加强筋焊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养护→安装腰梁→预应力张拉→固定

2、施工技术要点

(1)定位:

按设计图纸土钉位置由测量人员采用300mm长@6.5的钢筋放出每一个预应力锚杆的位置,并保证预应力锚杆在同一水平面上。

(2)成孔:

孔径150mm,倾角18°,采用HRB400级22mm螺纹钢筋为锚杆,直径、长度详见2-2、3-3剖面。

(3)端头设置:

见结构详图。

(4)面层:

压筋和钢丝网之间用扎丝扎牢,拉头搭接不小于30cm,用直径6.5mm钢筋焊接成加强筋,压住钢丝网,使锚杆、钢丝网和加强筋成一个整体。

(5)坡顶及坡角:

坡顶设置宽1.0m的护顶,结构配筋及厚度同边坡面层,坡角插入槽底以下10cm;

(6)锚杆放入锚孔前应清除钻孔内的杂物,检查注浆管、排气导管是否畅通,止浆器是否完好。

检查完毕将锚杆体缓缓插入孔内。

锚杆孔口采用早强砂浆作平整处理,其强度需保证能承受锚杆张拉的最大荷载。

孔口找平后,马上进行托板和螺帽的安装,以保证在垫墩初凝前调整安装好托板。

托板的安装要必须平整,并与杆体轴线保证垂直,以确保杆体张拉时的受力方向。

托板装好后进行螺帽安装,安装螺帽时不必加力,以避免将杆体拉出,螺帽只要能固定托板即可。

对于自由段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插杆结束就可以进行孔口找平和托板螺帽的安装;对于自由段无套管的预应力锚杆,在锚固段灌浆结束后再进行孔口找平和托板螺帽的安装。

(7)预应力锚杆的制作与安放

1)锚杆制作:

锚杆为一根HRB400级22mm螺纹钢筋,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0m安设一个居中支架与锚杆焊接牢固,锚杆杆体居中支架采用φ6.5钢筋焊接。

2)安放锚杆:

锚杆放入锚孔前应清除钻孔内的杂物,检查注浆管、排气导管是否畅通,止浆器是否完好。

检查完毕将锚杆体缓缓插入孔内。

锚杆孔口采用早强砂浆作平整处理,其强度需保证能承受锚杆张拉的最大荷载。

孔口找平后,马上进行托板和螺帽的安装,以保证在垫墩初凝前调整安装好托板。

托板的安装要必须平整,并与杆体轴线保证垂直,以确保杆体张拉时的受力方向。

托板装好后进行螺帽安装,安装螺帽时不必加力,以避免将杆体拉出,螺帽只要能固定托板即可。

对于自由段有套管的预应力锚杆,插杆结束就可以进行孔口找平和托板螺帽的安装;对于自由段无套管的预应力锚杆,在锚固段灌浆结束后再进行孔口找平和托板螺帽的安装。

3)注浆:

浆体为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C32.5水泥拌制而成,造浆期间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为0.5,其流动度要适合泵送,注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和杂物等混入;注浆作业开始时或中途停止超过10min以上,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浆泵及管路。

4)注浆方法分两次完成:

第一次常压灌浆是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胶管灌入孔内,管端保持高于孔底100mm,一次灌注压力为0.5~0.8MPa,随着水泥浆的灌入,浆液从钻孔底部向上返回,待孔口出现纯水泥浆时一次常压灌浆结束,灌浆时应逐步将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但在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浆液内,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待浆液回流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等捣入孔内,再用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二次高压注浆是在水泥浆终凝以前进行劈裂式压力注浆,利用注浆管对锚固段分段注入浆液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二次注浆压力为1.5~3.0MPa,以便能冲开一次常压注浆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锚固体。

5)喷射混凝土:

为了保证土体的安全,铺设钢丝网、焊接加强筋后,应立即进行面层喷护;混凝土面层喷射厚度为30-50mm。

6)腰粱安装:

腰梁采用18a型号槽钢,腰梁通长设置,在转角处不断开,保证其受力的连续性,槽钢之间用钢板连接,焊缝高度不小于10mm,焊缝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