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311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docx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含对照译文共12页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论语四章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二、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

“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三、

子曰:

德之不修,字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

“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正义的、合乎道义的事情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四、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老子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3、孟子一则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孟子说: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

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所以说:

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

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4、庄子一则

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

弟子问曰:

“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16)?

”孔子曰:

“吾乃今于是乎见龙!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17),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予口张而不能嗋(18),予又何规老聃哉!

”子贡曰:

“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19),雷声而渊默(20),发动如天地者乎?

赐亦可得而观乎(21)?

”遂以孔子声见老聃(22)。

【译文】

孔子拜见老聃回来,整整三天不讲话。

弟子问道:

“先生见到老聃,对他作了什么诲劝吗?

”孔子说:

“我直到如今才竟然在老聃那儿见到了真正的龙!

龙,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整体,分散开来又成为华美的文采,乘驾云气而养息于阴阳之间。

我大张着口久久不能合拢,我又哪能对老聃作出诲劝呢!

”子贡说:

“这样说,那么人难道有像尸体一样安稳不动而又像龙一样神情飞扬地显现,像疾雷一样震响而又像深渊那样沉寂,发生和运动犹如天地运动变化的情况吗?

我也能见到他并亲自加以体察吗?

”于是借助孔子的名义前去拜见老聃。

5、尉缭子一则

苍苍之天,莫知其极?

帝王之君,谁为法则?

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

所谓天子者,四焉:

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叙,四曰无敌。

此天子之事也。

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

今说者曰:

“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军渴。

”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

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译文】

蓝蓝的天空,谁知道它的边际?

五帝三王的政治,谁的方式可供效法呢?

过去的时代不可能重现,未来的理想也不能只靠等待,只有求之于自己的创造。

能够称为天子的,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智慧超人,二是恩布万民,三是功业宏伟,四是天下无敌。

这都是天子应做到的事。

不能把野生的动物作为祭品,不能把杂凑的学说当成真才实学。

现今有人说:

“百里宽的大海,不够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喝,三尺深的小泉,却够三军之众解渴。

”我认为私欲的产生由于没有节制,邪恶的产生由于禁止不力。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精神感化,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就是不误农时,不竭民财。

禁止坏人坏事,必须使用强制手段才能成功;奖励好人好事,必须结合教育才能奏效。

6、易传一则

《易》曰: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

“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译文】

《周易》说:

“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

”孔子说:

“天下的事物,有何足以困扰忧虑的呢?

天下同归于一个目标,所走的途径有不同。

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有百种不同的思虑。

”太阳落山,月亮就升起了,月亮下山,太阳就升起了,日月往来交替,因而有光明的出现。

寒冷的日子结束了,炎热的日子就来了,炎热的日子结束了,就到了寒冷的日子,寒暑往来的交替,遂有春夏秋冬四时递相推移的顺序。

已往的事情,已经屈缩,将来的事情,即将伸展,屈缩伸张,互相交感而用,而利益的产生,也就在其中了。

屈行虫把身子屈缩起来,正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来临,以求伸展行进的准备。

龙蛇之类,严冬酷寒的时候在土洞里冬眠,以保全它们的躯体。

专精地研究精粹微妙的义理,到达神而化之的境界,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可以学以致用了。

利用易学所显示的道理,而安洽其身,则可以随遇而安,以崇高吾人的德业。

如超过以上所显示的事情,虽然是圣人,也不会知道的。

至于专研宇宙无穷的奥妙,了解万事万物变化的原理,而默然和而化之,这是因为圣人道德极崇高了。

7、论积贮疏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译文】

管子说:

“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

”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

古代的人说:

“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

”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

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

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

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

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

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

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

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

  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

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

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

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

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

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

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

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

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

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

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8、淮南子一则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

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

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义坏而《春秋》作。

《诗》《春秋》,学之美者也。

皆衰世之造也,儒者循之以教导于世,岂若三代之盛哉!

以《诗》《春秋》为古之道而贵之,又有未作《诗》《春秋》之时。

夫道其缺也,不若道其全也。

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

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

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

故道可道者,非常道也。

【译文】

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便利民众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好。

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

夏朝、商朝到了末世,桀纣不改变陈法导致了灭亡;夏禹、商汤、周武王不因袭旧法却兴旺发达而称王。

所以圣人的法度是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礼节随着习俗的不同而改变;衣服、器械各自方便其使用,法令、制度各自适合时宜。

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

   百川源头各不相同,但最后都归于大海。

百家学说事业各不一样,但都以治理好天下社会为目的。

“王道”残缺才产生了《诗》;周王室衰微、礼义崩溃才有《春秋》产生。

《诗》和《春秋》虽然是学问中的极品,但却都是衰世的产物,儒家用它们来教导世人,哪里比得上用三代盛世的事情来教育世人!

如果认为《诗》《春秋》是讲古代的道理而推崇它们,那么还有没产生《诗》和《春秋》的远古时代呢!

与其称颂王道破残时代产生的《诗》和《春秋》,不如称颂更早的王道完整的时代。

与其诵读先王的诗书,不如听他们的言论;与其听他们的言论,不如了解他们说这些言论的根据理由;而这些言论的根据和理由,又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所以是“道可道,非常道”。

9、史记一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译文】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

脸色憔悴,形体干瘦。

一位渔翁看到他,就问道:

“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

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屈原说:

“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

”渔翁说:

“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

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

”屈原回答说:

“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

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10、后汉书一则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

【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

“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

“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

“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妻子在家辛勤劳动,赡养婆婆,还要供给羊子求学所需的钱物。

11、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书

东方公足下: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

“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译文】

东方公足下:

文章的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了,汉魏时期刚健苍凉精要劲健的风骨传统,晋宋时期已经没能流传下来了,然而在流传下来的文献中还是可以找到证明的。

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浏览齐梁间的诗歌,觉得那时的诗歌创作都过分追求华丽的词采,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总是长叹不已。

追思古人(诗歌的“风骨”和“兴寄”),常常担心浮艳绮靡文风沿袭不断,而风雅的传统不能振作,因此总是耿耿于怀。

昨日在解三处拜读了您的《咏孤桐篇》,真是感到大作透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声情抑扬起伏,语言鲜明精练,音韵铿锵动听。

于是心胸为之一洗,耳目为之一新,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气,涤荡了心中的沉闷之感。

没想到又在您的大作中看到了“正始之音”,这真可以使建安诗人们发出会心的笑意。

解君说:

“东方先生可以和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美。

”我认为这是真知灼见之言。

所以我叹服您的风雅大作,写了这首《修竹诗》,应当有知音之人传布欣赏它。

13、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14、训俭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

“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

“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

‘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

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译文】

我本来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风相互承袭。

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

从幼儿时起,长辈把金银饰品和华丽的服装加在我身上,总是感到羞愧而把它们抛弃掉。

二十岁忝中科举,闻喜宴上独有我不戴花。

同年中举的人说:

“皇帝的恩赐不能违抗。

”于是才在头上插一枝花。

一辈子对于衣服取其足以御寒就行了,对于食物取其足以充饥就行了,但也不敢故意穿脏破的衣服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得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

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心里唯独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都讥笑我固执鄙陋,我不认为这没什么不好。

回答他们说:

“孔子在说:

‘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又说:

‘因为节约而犯过失的很少’,又说:

‘有志于探求真理而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看作美德,当今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菜肴只限于干肉、肉酱、菜汤!

近年来的风气尤为奢侈浪费,跑腿的大多穿士人衣服,农民穿丝织品做的鞋。

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担任群牧司判官,有客人来未尝不备办酒食,有时行三杯酒,或者行五杯酒,最多不超过七杯酒。

酒是从市场上买的,水果只限于梨子、枣子、板栗、柿子之类,菜肴只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餐具用瓷器、漆器。

当时士大夫家里都是这样,人们并不会有什么非议。

聚会虽多,但只是礼节上殷勤,用来作招待的东西虽少,但情谊深。

近来士大夫家,酒假如不是按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菜肴假如不是远方的珍品特产,食物假如不是多个品种、餐具假如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宾客好友,常常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经办聚集,然后才敢发信邀请。

如果这样做,人们就会争先责怪他,认为他鄙陋吝啬。

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

唉!

风气败坏得像这样,有权势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长这种风气吗?

15、诗经一首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