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490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docx

高考作文素材中学

清北毕业生扎堆去中学教书,不应成常态

近日,广东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其引进的20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19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13为人清北本硕连读。

几乎清一色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阵容,让“深圳教师招聘”再次成为网络热搜词。

深圳工资水平本来就高,而且由于重视教育,深圳已经实现了“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水平”,据说一些学校“年薪达30万”。

一毕业年薪就这么高,而且所教学生几乎是“当地精英学生”,难怪深圳中小学名校招聘,对清北毕业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虽说毕业生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但是清北毕业生如此扎堆进入中学任教,恐非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福。

清华和北大,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理工、人文社科最高学府。

清华大学2019年的办学经费,是276.44亿元,北京大学则是189.17亿万,在所有高校之中,都可谓名列前茅。

清华北大的办学水平,其毕业生的具体走向,毫不夸张来说,可谓关乎国运。

微观层面来说,国家每年花费巨资助清北办学,而其在校生数量毕竟有限,可以说,平均下来国家投资在每个清北学生头上的经费可谓巨大。

这么说是要表明,办学意图是“为国家育栋梁”的清北,如果大量毕业生投身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否是人才浪费?

毕竟高端如南山外国语学校、深圳中学,其师资稍微不错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

几乎是“非清北毕业生不录”,而且精确到“清北本硕连读注重血统”,是否有“拼头衔”“讲出身”之嫌?

曾经有言论说,高层次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一个国家就有前途了。

可是要知道,中国目前在基础研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就连与近邻日本也差距明显,试问,“拿重金、被当作未来栋梁培养”的清北毕业生是否该多考虑“解决国家的卡脖子问题”?

我国发展教育的两大价值取向,一个是高质量,一个是教育公平。

考虑到一些落后地区,就连正常师资都难以维持,深圳这些名牌高中“清北毕业生扎堆”,是否有些扎眼?

或许清北毕业生称自己去高中任教“因为有振兴基础教育的情怀”,有情怀就该去落后贫困山区任教啊。

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深圳一些名校“师资拼清北血统”,这是在建超级中学的节奏啊,是否会因此加剧广东省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呢?

投资巨大建超级中学,师资非清则北,学生高中毕业后很多去了国外,其中不少将来未必会回国建设国家,这是否也是教育资源的“非精确投放”呢?

清华北大毕业生,因为兴趣情怀投身基础教育,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是因为看到眼前利益择职,而且这种短视择业观在清北蔚然成风,那岂是国家民族之福?

清华北大的学生,还是得多一些仰望星空、立足国家民族未来的情怀抱负,择业时何妨多一些挑战性更高、致力国家乃至人类未来的考量?

致清北毕业生:

来深圳做中学教师前,要想好两个问题

10月30日,深圳南外高级中学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了校招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名拟聘教师中,19人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13人为清、北本硕连读生。

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是深圳中学在两个月前公布的2019届拟聘毕业生名单,以及深圳龙华教育前段时间公布的校招毕业生成果,其中依然是清、北的硕博占了多数。

(11月2日环球网)

为什么是深圳?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地方财政,足以使深圳的中学系统为新聘教师提供丰厚的薪水和其他各项福利条件,再辅之以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一百多天的带薪休假和教师行业的稳定,这些汇总起来,有机构成了对清北毕业生的强大吸引力。

不过,清北毕业生们在来深圳做中学教师前,有两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了——第一个问题关乎能力,第二个问题关乎态度。

首先谈谈能力。

一般而言,名校和高学历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比例,总归是更高一些的,但关键在于,这里的“优秀人才”该如何定义呢?

放在不同的职业语境下,对优秀人才的描述和评价是有差异的。

清北毕业生可能有着较强的学术能力,但当中学教师更需要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尺讲台教学能力。

把知识点跟学生讲清楚,学生能很好地接受,并可以较好地记忆、应用和反馈,这是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当然,这已经是老生常谈。

但一个关键点在于,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互斥的——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学术思维,更强调的是借助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在一套并不算太大的学术逻辑体系中深挖一点,取得创新性突破。

如果是做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学者没有必要对整个宏大的学术体系有所了解,就自己研究的那个子领域深挖就可以了。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极少数一流的学者做到了“上下打通”,那要么是出于纯粹的兴趣,要么是出于转换研究领域的需要,绝对不是因为做某个具体研究打通的,因为没必要。

但当中学老师就完全不一样了。

仅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政治)学科为例,初一阶段的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在青春期的价值观,一方面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而且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社会学、教育学知识。

初一下学期最后一单元涉及法律知识入门,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法哲学素养,而初二更具体的法律学习,需要教师了解一定的部门法知识。

整个初二的政治课主体部分,则需要教师深刻掌握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的知识。

整体的部编版初中政治教材,包含大量的文言文,这需要政治教师有良好的古代文学功底。

初中政治教师往往还要开设时事评论类的校本课,这需要有正确的新闻观、敏锐的时政洞察力和出色的时评写作功底。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所需要的能力是全方位的,理想的一流中学老师,应该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十项全能”的通才,而非学术科研所要求的专才。

通才和专才之间的矛盾,教学思维和学术思维之间的矛盾,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过渡、如何转换、如何取舍,这是需要清北毕业生们想清楚的。

其次谈谈态度。

教学能力随着工作时长和经验积累,是可以逐步提高的,而到了那个阶段,更重要的就是态度问题了——具体而言,是作为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如果给传统观念中的中学教师画像,用这样几句话来描述,大概并不为过:

薪酬低,待遇差,工作负担重,在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实际社会地位恐怕也不高,据说许多中学男教师在相亲市场上甚至处于劣势地位。

现今的中学教师,甚至还有成为“高危职业”的可能性——就在深圳大张旗鼓引进高学历人才进中学任教的最近这一个月,还同步发生了这样两则与中学教师有关的新闻:

一则是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因为写了一篇反映教师应付各种形式主义检查的文章,被半夜“约谈”;一则是四川某位老师被15岁学生持砖头砸中头部,在ICU病房一直昏迷未醒。

把这三则新闻放在一起对照来看,一声感慨,大概要不由自主地散发出来。

教师的待遇,在很多地区,其实并未得到很大改观;很多家校矛盾、教学与行政的矛盾、本职工作和形式主义的矛盾,在很多地区,也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无数海内外顶尖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却挤破了脑袋,把简历投向深圳的基础教育系统,个中动因,有多少是情怀的成分,又有多少是物质的考量呢?

未来如果有一天,其他地域在薪酬福利上一旦与深圳拉平,深圳教育对人才的物质吸引力不再像现在这般强烈时,清北的毕业生,能否继续兢兢业业留在固有岗位上呢?

深圳会不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希望清北毕业生们,来深圳做中学教师前想清楚的。

无论如何,“让最优秀的人教出更优秀的人”这是我们的期待。

“衡水中学是否素质教育”是个伪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7月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与谈人之一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表示,外界普遍认为衡中的师生生活在“地狱”,学校是“高考工厂”,但现实并非如此。

他强调,“衡中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多元化教育”,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与高考改革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开始,优质的高校资源,将再次“特供”给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

平行志愿模式下,排名靠后的孩子只能等待他人的优先选择。

这没什么好抱怨的,分数和名次就摆在那里,乱七八糟的加分越来越少,这是很公平的竞争。

优质资源从来稀缺,想要获得好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靠实力去争取,这也是人生舞台和社会生活的竞争常态。

键盘侠关于高考改革,所有的“只要怎样便会怎样”的一劳永逸方案,都不过是一些无知的幻想。

无论如何,竞争必然存在,只要规则公平,也就无可指责。

在这种语境下,讨论“衡中模式”好不好,好像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高考改革无论怎么改,优质高校依旧有限,激烈竞争不可避免,最多是更换一种名曰素质教育的竞争模式罢了。

对社会普罗大众来说,我们做了家长就会明白,自己根本没多少资本,去高谈阔论“衡中模式”的好与坏,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

自己的孩子,想进却进不了。

在当下的高考指挥棒下,事实证明“衡中模式”就是成功者。

将来,如果换一根指挥棒,也许会有其他佼佼者脱颖而出,本质上,却无非另一种衡中。

只要还有选拔,所有的素质教育,都难免成为应试教育。

某种意义上,谈论素质教育其实颇为“奢侈”,它意味着不用在乎高考成绩,可以通过别的途径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高考不仅是要证明自己,更是要去争一个机会,以便在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平台上改变命运。

如果你根本不缺机会,当然不用过分在意这些;但这与我们日常讨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曾经有别的中学校长,炮轰衡中模式为素质教育的倒退;而衡中校长强调,自己搞的就是素质教育。

这或许只是为了应对外界质疑的一种辩解,毕竟,在获得优异成绩和家长肯定的同时,如果还能收获良好的社会评价,当然最好。

所以,衡中请了央视的导演去拍纪录电影,用一年的时间给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衡中。

这种方式应该是很不错的,能够澄清一些外界可能存在的误解,让人们更真实地了解这所学校。

但我想说的是,“衡水中学是否素质教育”是个伪问题。

因为成绩太好而被妖魔化也好,因为在竞争中落败而极尽贬低也罢,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其实都明白,衡中模式肯定不是最好的,却又是最不坏的。

因为,一切为了考试,与一切为了孩子,对普通人来说,根本就不矛盾。

只要存在激烈竞争,想要赢,想要获得好东西,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天才毕竟极少,更多学霸都非天生,少不了用时间浇灌的专注与勤奋,也少不了不断尝试出来的技巧与方法。

学习的能力,自律的专注,良好的习惯,自我的激励,拼搏的精神,这些不仅对高考很重要,对我们面对人生的重重考验同样重要。

这个意义上说,衡中校长自称素质教育,好像也不为过。

清北硕博任教中学,教学能力真的过硬吗?

近日,深圳中学发布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新聘的35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这些拟聘教师中7人为硕士生、8人为博士生(3人为博士后)。

这份“豪华”的教师名单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网友们纷纷惊叹如今的中学竟已配置国内顶尖名校师资,与过去比可谓是今非昔比。

同时,也有网友提出质疑:

清北硕博任教中学,是否是一种人才浪费?

其实,高学历硕博毕业生任教中小学早不是什么新闻。

早在2012年,就有中科院博士放弃科研选择担任中学老师。

在2016年人大附中公布的教师聘用名单中,也出现多名硕博,均来自于海内外知名高校。

由是观之,深圳中学这份拟聘名单其实并没有多么异乎寻常之处,只是顺应了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招聘的一大趋势罢了。

对我国基础教育来说,越来越多高知人才投身中小学固然是好事。

但仔细观察这份拟聘用名单可发现,深圳中学此次聘用的35位教师中,仅有3位毕业于师范类院校。

而我国除师范类外的大多数高校,尚未开设师范专业。

这意味着,本次深圳中学所招聘的大部分老师,在校期间可能都未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

这不禁让人思考,有着高学历的教师新秀们是否有着足够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得好不代表教得好,知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四中教书,因为过度内向,口齿不清,学识渊博的他并不受学生欢迎,还经常被家长投诉。

最后,陈景润被北京四中辞退,返回母校厦大从事研究工作。

并不是每个高学历的人,都一定适合从事基础教育。

知名高校硕博的辉煌学历,象征的是毕业生们优异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但并不能代表教育教学能力。

在我国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考试分为笔试与面试两个部分。

面试考察教师试讲,笔试则分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门。

足以可见,除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教育教学能力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

除此之外,教师不止需要“教书”还需“育人”,更是需要专业的教育知识支撑。

对于师范生而言,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接受教师职业技能系统性培训。

不仅有“三字一话”、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实用性课程,还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学等理论性课程。

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十八周。

而相比之下,非师范生学习的更多是专业知识,对教育知识的学习并不作要求。

高学历非师范生任教中学绝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能忽视对其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打磨。

在美国,综合类大学培养教师主要采取“大学+师范”的模式,新生入学之后,先在大学其他院系接受通识教育,然后再在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接受1-2年的教师专业教育。

对于非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想当中小学老师除了需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外,还需要补修相关教育课程。

这样不仅确保了教师的知识水平,还保障了教育能力与水平。

而在我国,部分学校仍只需持有教师资格证,即可上岗任教,对于非师范生的培训,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于名校毕业生任教中小学,我们不必过于大惊失色,更不必惊呼“大材小用”。

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群拥有高知水平的高材生们,是否有着相对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做一名好老师,只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不可或缺。

清北硕博任教中学没问题,但中学招募名校非师范生的同时,不能只看具有光环的学历,更要评估其作为老师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肩负起培养的重任,建立相关培养体系,对这群教师新秀进行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