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6505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月份政治学习内容.doc

2013年11月22日

中国梦呼唤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物质基础,也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个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求生存、图发展、谋振兴中形成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人活着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这样。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五千年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五千年绵绵不绝,正是藉着一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之中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精神。

这当中,既包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精神之本体。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激发出创造活力,总体上维护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靠的就是这样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内在地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发愤进取、不懈奋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进入近代以后,古老的中国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还是这样的中国精神,把亿万中国人民空前地凝聚起来,不畏强暴,共御外辱,经过上百年的艰难抗争,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在中国革命的本土化语境下,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中国精神中,为中国精神注入了现代性特质,使中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面对时代挑战的新方向和新动力。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奏响了震荡全球的最美妙乐章。

一个在近代史上内忧外患、遍体鳞伤的大国弱国,在几乎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完了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发展道路。

是什么力量使昔日的“东亚病夫”奇迹般地成为了可以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中流砥柱”?

其实很简单。

这几十年间,我们除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外,还大力弘扬了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正是选择了这条道路,弘扬了这种精神,我们才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我们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但是,更加接近了中国梦不等于已经实现了中国梦。

在距离中国梦越来越近的关键时刻。

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以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聚合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这已经成为我们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思想问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上,我们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更加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唯有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鼎新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才能成为继续推动中国人民顺利完成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的思想灵魂、活力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灵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核心的作用。

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和热爱,中华各民族才能够求同存异、维护整体,在自己的国土上繁衍生息、共同发展;一代代中华儿女才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不断激发创造活力,使滴水之微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句句饱含爱国热情的思想格言不断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

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越是接近梦想,前进的道路就越是艰辛,我们就越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推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灵魂。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受到了很大冲击。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的较量。

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他们不但频频仰仗自身的经济、科技、军事优势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而且加紧利用自身在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抢占别国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瓦解其民族精神。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面临经济发展上的严峻挑战,也面临文化发展上的严峻挑战。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唯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顶住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力,有效抵制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近现代中国,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面对本国封建统治的腐朽,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此起彼伏。

但是,只有当爱国主义与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相联结之后,谋求民族独立继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被赋予科学的时代内涵,才真正走上了梦想得以逐步成真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者的有机统一,既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当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互相激荡,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存在。

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都是具体的观点之争,但折射出来的却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唯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的观念差异、利益矛盾之上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有效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最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活力源泉

时代精神是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继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逐步改变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逐步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逐步革新束缚发展的习惯做法,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同时也孕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

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跨越发展障碍,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正是大力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国人民尝到了快速发展的甜头,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改革开放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

比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问题,等等。

正视现实,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快速发展的中国就很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很有可能就此破灭。

正如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样,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决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情绪,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迈出坚实的步伐,在进一步“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既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又善于调整利益预期、优化利益存量。

唯有如此,才能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创造活力,让生活在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展望未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更进一步接近中国梦,必须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

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没有完成时。

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才能破除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在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中,使我国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

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我们才能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持续完善各项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机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有效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激发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获得撬动“中国梦”的精神杠杆,建设成“美丽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