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154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x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

1.元朝时期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2.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中,有一幅在今天的西藏区域注着“宣政院辖地”的疆域图,那么它是(   )

A. 唐朝疆域图                       B. 元朝疆域图                       C. 明朝疆域图                       D. 清朝疆域图

3.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4.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澎湖巡检司                             B. 枢密院                             C. 御史台                             D. 西域都护

5.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 ②④ ​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7.你在读宋末元初的诗篇时,将会读到文天祥的(  )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隋朝的科举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9早在元朝时,元政府就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那时候台湾称为(  )

A. 夷洲                                     B. 直沽                                     C. 琉球                                     D. 大都

1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它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

A. 西汉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11.元朝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澎湖巡检司                             D. 行中书省

12.在元朝的广阔疆城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

A. 回族                                  

B. 维吾尔族                                  

C. 藏族                                  

D. 傣族

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 王位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4.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我国最早在这两地开始有效管辖的朝代分别是(  )

A. 西汉和元朝                       B. 西汉和唐朝                       C. 东汉和元朝                       D. 东汉和唐朝

15.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1279年我国处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6.元朝的中书省是( )

A. 征收赋税的机构        B. 草拟国家政令的机构        C. 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D. 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17.北京晚报2016年9月29日文章:

金哀宗完颜守绪曾对钓鱼台美景大为赞叹,写有“金主銮舆几度来,钓台高欲比金台”的诗句,称钓鱼台堪与燕昭王的黄金台相媲美。

金最后是被谁所灭(   )

A. 蒙古、北宋                       B. 蒙古、西夏                       C. 蒙古、南宋                       D. 南宋、西夏

18.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 宣政院                           

B. 安西都护府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19.文登市境内的圣经山“东华宫”旧址上留有皇庆六年(1312)《东华帝君碑》一通,赵孟頫篆写了匾额。

据此,你可以判断出《东华帝君》是哪个朝代的碑刻(  )

A. 北宋                                     B. 元朝                                     C. 隋朝                                     D. 唐朝

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5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

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

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

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

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

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

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争,一再取得胜利。

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

摆脱了辽的统治。

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

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中“他”的姓名。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

(3)上述材料说明辽、宋、夏、金、元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是在秦朝是开始推行,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唐时期,分封制始于西周。

元朝时期推行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

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

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故选D项。

【点评】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

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

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

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2.【答案】B

【解析】【分析】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

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

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称台湾)。

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

所以答案选C。

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澎湖巡检司。

5.【答案】D

【解析】【分析】唐朝是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所以a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960年,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所以②b的都城在上京错误。

1127年,金灭亡北宋,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所c是南宋,与南宋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③错误。

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

d是元朝,建立人是忽必烈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历史年代知识的掌握情况。

6.【答案】B

【解析】【分析】自唐朝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从而在元朝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所以断定这个民族最早生活在元朝。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融合的问题。

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天祥抗元斗争,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抗击元军被俘后写下的诗句,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故本题应选B项。

8.【答案】D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省级行政区划分。

因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行省制度相关的知识点。

9.【答案】C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元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同时元朝政府还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台湾在当时被称为琉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朝对台湾的管辖。

10.【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世祖时期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开始设立的中央政府的官署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的事务和吐蕃地区的军事、行政。

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

11.【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广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中央设置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

12.【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解析】【分析】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建立的时间,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记忆A项王位世袭制创立于夏朝;B项郡县制创立于秦朝;C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D项行省制创立于元朝得出答案。

14.【答案】A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开始;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政府对新疆、西藏的管辖。

1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有关知识的认识。

从材料三获取的信息是元朝的疆域辽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忽必烈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1279年我国处在元朝。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元朝有关知识的认识。

16.【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忽必烈改制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第二子目忽必烈改制中的内容:

“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可知,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忽必烈改制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忽必烈改制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

17.【答案】C

【解析】【分析】金在蒙古兴起以后,对蒙古和南宋两面为敌,这时成吉思汗知道宋、金之间长期对立,矛盾很深,因而早在他大举攻金之初,就打算利用两者间的矛盾,联宋攻金。

最后金被蒙古、南宋灭亡。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蒙古灭金和南宋的知识。

18.【答案】A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要求选出元朝专门设立管辖西藏机构的选项,分析选项B是唐朝设立,C、D都是清朝设立的机构,选项A是元朝设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西藏的相关知识点。

19.【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赵孟頫是元朝人,元代赵孟頫的画被当时人称颂为“神品”。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朝赵孟頫。

二、材料分析题

20.【答案】

(1)阿保机、元昊、阿骨打、成吉思汗(或铁木真)。

(2)都是本民族著名的政治家;都建立了本民族政权;都在统治时期创制了民族文字等均可。

(3)各民族不断发展或民族关系不断发展。

【解析】本题涉及辽、宋、夏、金、元,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

【点评】考查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