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323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西藏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1.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

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

A.井田制瓦解B.礼乐制度推行

C.宗法制完备D.纺织技术提高

『答案』C

『解析』

由商代到周代,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这一变化主要和周代宗法制完备,按照父系血缘分配政治权力有关,故选C;女性地位的变化并不能体现井田制的瓦解和礼乐制度推行,排除AB;纺织技术的提高明显与题意无关,排除D。

故选C。

2.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

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丽等不同文化风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

3.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

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

”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

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

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可以看出画家已经有了商业的意识,进行批量生产,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4.观察《明朝各代朝贡次数统计表》,据此可反映出明朝

A.朝贡贸易解体B.财政能力下降

C.私人贸易取代官方贸易D.改变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彰显国力,随着财政能力的下降,朝贡贸易次数随之减少,故B正确;题干显示朝贡贸易依然存在,故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私人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A;明朝实行海禁的政策,而且朝贡贸易与对外开放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D。

5.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

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

清政府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中国经济殖民地化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

『答案』C

『解析』

20世纪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正确;A在材料未体现,排除;官僚资本在洋务运动时起到主导作用,B错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不能解决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D错误。

6.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

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新的概念大量出现,这反映出了知识分子创造新词,创造生活的主体意识的增强。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格局的改变;C选项错误,“实业救国”等许多救国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已经出现;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新文化运动对新闻出版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人城市,故A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联系所学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

8.1952年6月,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锻炼身体”的口号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

这反映出

A.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B.工业化建设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C.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D.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

『答案』A

『解析』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体现了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故A正确;工业化建设是从1953年开始,排除B;C错在“主旋律”,排除;D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排除。

9.在古代雅典,官员只有通过任职资格审查等程序才能正式就职。

官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

这一做法

A.扩大了公民参政权B.保护了平民利益

C.防止了官员的腐败D.维护了城邦体制

『答案』D

『解析』

古代雅典对官员进行任职资格审查是保证官员的公民身份,从而维护城邦体制,故选D;对官员进行资格审查并不能扩大公民参政权,也不一定能够保护平民利益和防止官员腐败,排除ABC。

故选D。

10.一位艺术家20世纪初所画的静物作品,往往以报纸的一页作为玻璃杯和酒瓶的背景,这页报纸上总是一些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

这些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D.体现现代主义创作风格

『答案』D

『解析』

根据“20世纪初”、“这页报纸上总是一些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等内容可知这些作品具有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故选D;抒发浪漫情怀和遵循写实主义与“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的题意信息不符,排除AB;根据“一些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可知并不是突出理性思维,排除C。

故选D。

11.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周恩来总理致电祝贺:

“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这表明

A.中国已经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B.不结盟运动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C.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D.中国与不结盟运动拥有共同的诉求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都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因此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故D项正确。

12.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把固定工资制改为分享工资制,在新的工资制下,雇员三分之一的工资直接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

这一做法

A.提高了工人政治地位B.发挥了市场调节作用

C.削减了公共福利开支D.实行凯恩斯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

雇员工资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是根据企业生产效益调节雇员工资,从而发挥了市场调节作用,故选B;雇员工资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并不一定提高工人政治地位,排除A;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削减了公共福利开支,排除C;将雇员工资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D。

故选B。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注重救灾制度的建设,蠲免税赋就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唐以前并没有固定的蠲免标准,唐以后规定趋于详细唐时救济区域多在京师,而对于偏远的岭南一带所占比例甚少,隋唐时还出现了义仓制度,宋代又出现了社仓制度。

道光年间,西方社会的救荒济贫思想与中国传统救荒理论相融合,产生了一些新的救灾制度。

比如官方单纯的救济演变为更注重对灾民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

在政府救助的同时,往往鼓励民间富户捐献,很大程度上补充甚至部分取代了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角色与地位。

——摘编自李军《我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特征》

材料二在英国减灾救灾机制中,首相是减灾救灾管理体制的最高行政官,而协调和决策的最高机构为内阁紧急应变小组。

在政府减灾救灾中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技励多部门参与和协作。

英国的新闻媒体非常发达,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在灾害信息传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与民间公益组织在减灾救灾事务上的合作,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之外公共应急资源的筹集者,它们可以广泛动员政府财政体系之外的社会公益资源来向危机受害者提供援助,有效弥补政府的资源短缺。

——摘编自孔新峰《英国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分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措施。

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救灾制度建设上与中国古代的共同特点。

概述二者在国家治理中所体现的历史价值。

『答案』

(1)措施:

蠲免税赋;设置义仓,社仓制度;对灾民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鼓励民间富民捐献。

原因:

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思想的传入。

(2)特点:

政府救助与民间救助相结合;方式多样化;注重部门协作。

价值:

立足国情,注重发挥政府在国家治理中

主导作用;重视政府与民间力量在国家治理中的协作;为后世救灾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解析』

(1)措施:

依据材料一“蠲免税赋就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隋唐时还出现了义仓制度,宋代又出现了社仓制度”、“官方单纯的救济演变为更注重对灾民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鼓励民间富户捐献”等信息可以得出蠲免税赋;设置义仓,社仓制度;对灾民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鼓励民间富民捐献。

原因:

依据材料一“西方社会的救荒济贫思想与中国传统救荒理论相融合”可以得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思想的传入。

(2)特点:

依据材料一“在政府救助的同时,往往鼓励民间富户捐献”、“隋唐时还出现了义仓制度,宋代又出现了社仓制度”,依据材料二“在政府减灾救灾中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鼓励多部门参与和协作”、“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与民间公益组织在减灾救灾事务上的合作”可以看出都注重政府救助与民间救助相结合;方式多样化;注重部门协作。

价值:

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从立足国情,注重发挥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作用;重视政府与民间力量在国家治理中的协作;为后世救灾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等方面分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

有识之士的代表性观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博览会为“聚珍大会”“赛奇公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博览会“志在联友谊,奖人材,广物产,并藉以通有无”

19世纪末

博览会有八利“联交谊、扩物产、奖人材、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西国“足以开益商学神智者,尚有赛会一法”

20世纪初

博览会“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20世纪后商战之竞争也”“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之利权”“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转引自洪振强等《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观点:

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开展洋务运动,强调“自强”,创办近代工业,因而对博览会上西方所展陈的机器和技艺十分感兴趣,认为博览会,“聚珍、赛奇、奇巧”可以“广物产,通有无”等。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出现了“实业救国”思想,开始重视博览会开发民智和收回利权的意义。

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知与近代中国时代发展密切相联。

示例2观点:

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识具有不断深入的取向。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展不久,对西方先进的技艺充满好奇,对博览会的认识集中在“聚珍、赛奇、奇巧”上。

到19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挽回利权的重要性,对博览会的认识也逐渐发展到其对“商战”的重要性上。

近代有识之士对博览会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入。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

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阐述。

综合表格内容可知,由“聚珍大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等信息可知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进行论述即可。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康有为提出:

“工业不起,机器不盛...则暗为各工商国所奴灭矣。

”他多次提出中国必须“弃守旧,尚日新,定为工国”的主张。

为此,他借用德国和英国成功地发展私人企业为例证说:

“德之克虏伯(工厂),英之黎姆斯,著于海内,为国大用,皆民厂也。

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他认为“商之源在矿,商之本在农,商之用在工,商之气在路”,“国之贫与富,皆视其出新器之多寡觇之”。

在康有为的建议下...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十二款。

康有为还指出,“故野蛮之世,工最贱,最少,待工亦筹,太平之世,工最贵,人之为工者亦最多,待工亦最厚”。

——摘编自马洪林《康有为经济近代化的构想及其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关于中国“定为工国”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有为关于中国“定为工国”的主张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

(1)主张:

鼓励创办私人民族企业;鼓励发展工矿交通事业;奖励发展企业、创造发明;提高工人地位。

(2)评价:

抛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鼓励发展工业,谋求国家富强;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将工业化与民族危亡结合在一起,具有进步性。

『解析』

(1)根据材料“他借用德国和英国成功地发展私人企业

例证说……”可知鼓励创办私人民族企业;根据材料“商之源在矿,商之本在农,商之用在工,商之气在路”结合所学可知鼓励发展工矿、交通事业;根据材料“国之贫与富,皆视其出新器之多寡觇之”、“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十二款”可知奖励发展企业、创造发明;根据材料“故野蛮之世,工最贱,最少,待工亦筹,太平之世,工最贵,人之为工者亦最多,待工亦最厚”可知主张提高工人地位。

(2)根据材料“康有为提出:

‘工业不起,机器不盛……则暗为各工商国所奴灭矣。

’他多次提出中国必须‘弃守旧,尚日新,定为工国’

主张。

”结合所学从抛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鼓励发展工业、谋求国家富强;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将工业化与民族危亡结合在一起,具有进步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16.材料1919年1月,参战国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经过六个月的争吵,最后制定了《凡尔赛和约》。

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他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强调重建国际秩序与和平。

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威尔逊患了流感。

从1919年4月3日傍晚开始,威尔逊突然发病,一些紧急会议和谈判都在病床或者他的卧室里举行。

在生病之前,他扬言,如果要他放弃原则的话,他宁可不签订协议,退出和会但在病后的谈判中,威尔逊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规则,要求德国赔款并承担发起战争的全部责任。

威尔逊不仅对意大利的大多数要求做出让步,并且同意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

这些都违反了威尔逊先前宣称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绝对原则。

——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巴黎和会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和约》的制定带来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列强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十四点原则过于理想化;美国的实力不足以主导世界;威尔逊患了流感。

(2)影响:

战胜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开始确立;违背了和平平等原则,损害了中国等国家的利益;对德国的处置过于苛刻,在国际关系中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解析』

(1)依据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他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强调重建国际秩序与和平。

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威尔逊患了流感”,结合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局限性以及一战后美国的实力状况分析。

(2)依据材料“威尔逊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规则,要求德国赔款并承担发起战争的全部责任。

威尔逊不仅对意大利的大多数要求做出让步,并且同意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

这些都违反了威尔逊先前宣称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绝对原则”,结合所学从对战胜国、战国国际秩序、对中国等国以及对德国的影响分析。

17.材料鞍钢是新中国最早恢复和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在70年风雨历程中,鞍钢涌现出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人物近万名,在各个时期都有大量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

新中国成立伊始,鞍钢千疮百孔。

在鞍钢恢复建设时期,备件奇缺,贫苦工人出身的孟泰发动大家收集、献交器材,甚至冒着严寒砸破冰层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寻找设备。

“一五”计划时期,鞍钢矿山生产告急,年轻的高级技工、革新能手王崇伦刻苦攻关,用1年时间完成了4年1个月零17天的工作量,他发明的“万能工具胎”使工作效率提高6倍以上,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线工人走上基层管理岗位的邢贵彬,结合产业工人的思想状态和工作规律,摸索总结出一套“讲创新、讲制度、讲和谐”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法,被称为“基层管理者的楷模”。

普通工人李超主导完成多项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改造革新项目,曾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时代楷模”。

这些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精神,成为推动鞍钢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天的鞍钢已是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摘编自《从鞍钢劳模“群英谱”看劳模精神》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鞍钢劳动模范体现出的工匠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鞍钢劳动模范辈出的原因。

『答案』

(1)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善于合作;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2)国家重视宣传政治思想工作,弘扬劳模精神;鞍钢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工业生产锤炼的工业群体素质高;鞍钢企业文化的孕育;劳动模范自身的品质和努力等。

『解析』

(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鞍钢劳动模范体现出的工匠精神主要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鞍钢劳动模范辈出

原因主要和国家的重视与弘扬劳模精神、鞍钢在社会主义经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工人阶层的素质较高、劳动模范自身的品质和努力等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