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7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 阁夜 李凭箜篌引.docx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3单元阁夜李凭箜篌引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苏幕遮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景(yǐnɡ)     寒宵(xiāo)

雪霁(jì)鼓角(jiǎo)

B.渔樵(qiáo)寂寥(liáo)

跃马(yuè)凝云(nínɡ)

C.神妪(qū)箜篌(hóu)

泣露(lù)女娲(wā)

D.玉砌(qì)朱颜(yán)

李煜(yù)小楫(jí)

解析:

C项,“妪”应读yù。

答案:

C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

雪止

B.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

指交游

C.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

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D.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侵:

侵入,进入

解析:

D项,侵:

渐近。

答案:

D

3.下面一段文字,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大批爱国人士毁家纾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坚苦斗争,慷慨为国。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移天易日,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A.风雨如晦B.毁家纾难

C.坚苦D.移天易日

解析:

A项,风雨如晦:

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B项,毁家纾难:

指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C项,坚苦:

坚毅刻苦。

D项,移天易日:

易,更换。

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贬义。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_,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_。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_。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

解析:

“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写时间的变化,只有第③句“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能与之相承接。

仔细阅读文段可以发现,文段前半部分写两种闲情。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是写独处的闲情,紧承第④句;“去水边品茗”是写与知己相处的闲情,紧承第①句。

第②句中“不见一个人”“意境”等词语紧承“人散去”“那幅画”等语句,因此应排在文段最后。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岁  暮①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5.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②诗人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

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6.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7~8题。

南  园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马  诗

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④,快走踏清秋。

注:

①吴钩:

刀名。

②凌烟阁:

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

③若个:

哪个。

④络脑:

马笼头。

7.《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相同吗?

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本相同。

两诗都表达了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志向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8.《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南园》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三、语言运用

9.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

要求:

①每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②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③每条不少于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1)捧出一颗爱心,送去一份温暖!

(2)春风化雨润幼苗,阳光普照暖人心!

(3)为了失学儿童的未来,为了贫困山区的明天,请伸出一双友爱的手,献上一片真挚的情!

(答出两条即可)

 

10.下面这组题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图片,形象地反映了工业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请展开联想,对四个画面的内容进行描写(每个画面一句话),并表达你的期盼。

要求:

所写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语;全段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如墨的毒液污染了水体,水中的鱼儿死了;浓浓的废气充溢着天空,鸟儿不能高飞了;乌云般的气团遮蔽天空,月光暗淡了;浑浊的气体污染了空气,花草凋零了。

人类啊,减排降污是时候了!

(排比、比喻、呼告)

(示例二)鱼儿因排放的污液而下沉毙命,鸟儿因废气的弥漫而低飞,明月因天空布满废气而失去光亮,花草因空气污浊而枯萎凋败。

地球上的生灵何时才能拥有如画般美丽洁净的家园?

(排比、设问)

 

——飘香万里

黑罂粟花——李贺歌诗编读后

汪曾祺

下午六点钟,有些人心里是黄昏,有些人眼前是夕阳。

金霞,紫霭,珠灰色淹没远山近水,夜当真来了,夜是黑的。

有唐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日子,每个人都年轻,充满生命力量,境遇又多优裕,所以他们做的事几乎全是从前此后人所不能做的,从政府机构、社会秩序,直到磁盘、漆盒,莫不表现其难能的健康美丽。

当然最足以记录豪华的是诗。

但是历史最严刻。

一个最悲哀的称呼终于产生了——晚唐。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暮色中的几个人像——幽暗的角落,苔先湿,草先冷,贾岛的敏感是无怪其然的;眼看光和热消逝了,竭力想找出另一种东西来照耀漫漫长夜的,是韩愈;沉湎于无限好景,以山头胭脂作脸上胭脂的,是温飞卿、李商隐;而李长吉则守在窗前望着天,头晕了,脸苍白,眼睛里飞舞着各种幻想。

长吉七岁作诗,想属可能,如果他早生几百年,一定不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是在他那个时代,便是有“到处逢人说项斯”,恐怕肯听的人也不多。

听也许是听了,听过只发出一两声叹息,还是爱莫能助。

所以他一生总不得意。

他的《开愁歌》笔下作: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说得已经够惨了。

沈亚之返归吴江,他竟连送行的钱都备不起,只能“歌一解以劳之”,其窘尤可想见。

虽然也上长安去“谋生”,因为当时人以犯讳相责,虽有韩愈辩护,仍不获举进士第,大概树高遭嫉,弄得落拓不堪,过“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的日子。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一团愤慨不能自己,所以他的诗里颇有“不怪”的。

比如: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日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独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不论句法、章法、音节、辞藻,都与标准律诗相去不远,便与老杜的作品相比,也堪左右。

想来他平常也作过这类诗,想规规矩矩地应考做官,与一般读书人同出一路。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十分可信。

可是:

“天眼何时开?

他看得很清楚: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只等到,

“三十未有二十余”,

依然,

“白日长饥小甲蔬”

于是,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他的命运注定了去作一个诗人。

他自小身体又不好,无法“收取关山五十州”,甘心“寻章摘句老雕虫”了。

韩愈、皇甫湜都是“先辈”了,李长吉一生不过27年,自然看法不能跟他们一样,一方面也是生活所限,所以他愿完全过自己的生活。

南园一十三首中有一些颇见闲适之趣。

如: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边壤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说是谁的诗都可以,说是李长吉的诗倒反有人不相信,因为李长吉在写这些诗时,也还如普通人差不多。

虽然“遥岚破月悬”、“长茸湿夜烟”,已经透露出一点险奇消息。

这时他没有有意把自己的诗作来李长吉的样子。

他认定自己只能在诗里活下来,用诗来承载他整个生命了。

他自然地作自己的诗。

唐诗至于晚唐,什么形式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作法,什么题目都有最好的作品。

想于此才求自立,真是不大容易。

他自然得另辟蹊径。

他有意藏过自己,把自己提到现实以外去,凡有哀乐不直接表现,多半借题发挥。

这时他还清醒,他与诗之间还有个距离。

其后他为诗所蛊惑,自己整个跳到诗里去,跟诗融成一处,诗之外再也找不到他自己了。

他焉不得疯?

时代既待他这么不公平,他不免缅想往昔。

诗中用古字的地方不一而足。

眼前题目不能给他刺激,于是他索性全以古乐府旧调为题,有些诗分明是他自己的体,可是题目亦总喜欢弄得古色古香的,如“平城下”“溪晚凉”“官街鼓”,都是以“拗”令人脱离现实的办法。

他自己穷困,因此恨极穷困。

他在精神上是一个贵族,他喜欢写宫廷事情,他绝不允许自己有一分寒伧气。

其贵族处尤不在其富丽的典实藻绘,在他的境界。

我每读到:

“腰围白玉冷”,觉得没有第二句话更可写出《贵公子夜阑》了。

他甚至于想到天上许多玩意,《梦天》《天上谣》,都是此前没听见说过的。

至于神,那更是他心向往之的了,所以后来有“玉楼赴会”的附会故事正不足怪。

凡此都是他的逃避办法,不过他逃不出此一个世界,于另一世界何尝真能满足。

在许多空虚东西变得有营养之后,当然不会正常。

这正如服寒食散求长生一样,其结果是死得古里古怪。

说李长吉呕心,一点不夸张。

他真如千年老狐,吐出灵丹便无法再活了。

他精神既不正常,当然诗就极其怪艳了。

他的时代是黑的,这正作了他的诗的底色。

他在一片黑色上描画他的梦,一片浓绿,一片殷红,一片金色,交错成一幅不可解的图案。

而这些图案充满了魔性。

这些颜色是他所向往的,是黑色之前都曾存在过的,那是整个唐朝的颜色。

李长吉是一条在幽谷中采食酿成毒,毒死自己的蛇。

注:

此为一篇汪曾祺代人捉刀的读书报告。

1944年汪曾祺24岁时,在西南联大替同学杨毓珉代写了此篇读书报告,被闻一多先生评为:

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

后来杨毓珉向闻一多先生说明内情,闻先生也没有追究,依旧算他唐诗学习及格,还给了80多分。

也许闻先生觉得他找的这个“枪手”还真的够水平。

(本文有改动)

——源头活水

素材一

跟诺贝尔奖无关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竞争者,但每次都失之交臂。

2013年,他不敌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再次与诺贝尔奖文学奖错过。

村上除了是一位作家,还从事大量的翻译工作,喜欢翻译欧美文学,而2013年9月在日本出版的一本翻译作品中,9篇是村上亲自挑选并翻译的欧美恋爱作品,其中就包括爱丽丝·门罗的作品,人们笑称这是“美丽的相遇”。

在书籍的后页,是村上公布的下一步拟翻译作品计划的目录,爱丽丝·门罗的3篇作品赫然在列。

有人问村上,接下来,你还会为“打败你的对手”做“嫁衣”吗?

村上是这样回答的:

文学,跟诺贝尔奖有什么关系?

原来,只有人纯粹,文学才会纯粹啊。

素材二

不会感恩的大学生

2006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

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2/3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儿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

这些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2007年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最后主办方宣布:

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2007年8月,四川乐山某电力公司对4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每人3000元的扶贫助学捐赠时,要求被捐助的大学生向捐助者汇报平时的学习成绩,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在校学习、表现等有关情况的汇报材料。

但一年后,有14名贫困大学生没有一点消息反馈。

近日,在2008年度的捐赠仪式上,这14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了继续受助的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