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8034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docx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

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

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

6、焦虑: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

7、知识缺乏:

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

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

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水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留置导尿管护理操作规范,会阴清洁消毒每日1-2次,定期更换集尿袋,注意引流通畅。

12、危重患者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遗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并做好记录。

13、做心理护理。

14、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活动与休息、饮食、用药、复查及自我护理等。

【健康教育】

1、宣传有关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予以饮食指导,少量多餐,禁烟酒。

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二.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机制组成。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主要症状和体征:

胸痛、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心悸、心源性晕厥。

【护理评估】

1、病史:

如胸痛,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呼吸困难发生的急缓、时间、特点严重程度;水肿出现的部位、时间、特点、程度,水肿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心悸;心源性晕厥;是否影响睡眠,对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的影响,病人是否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悲观情绪。

2、身体状况:

测量脉律、脉率,并注意观察心律(率),合并房颤者应测短绌脉、心音的改变,有无奔马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皮肤黏膜有无发绀;检查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压之是否凹陷,水肿部位皮肤完整情况。

观察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体重等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评估心电图;SaO2、血气分析、胸片;有无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失衡等等,

【护理问题】

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4、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所致组织细胞营养不良、局部长时间受压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晕厥发作有关

7、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工作、生活与前途有关

【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病人激动和烦躁,保证足够的睡眠。

3、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4、休息及卧位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鼓励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两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下肢水肿患者应抬高下肢,伴胸腹水的病人宜采取半卧位。

5、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6、排泄护理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解便习惯。

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

7、药疗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用药前后的情况,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

8、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做好皮肤护理,以防压疮。

9、心导管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穿刺点、伤口、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桡动脉加压包扎定时松解,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10、外科术后护理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注意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做好记录。

11、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电击除颤等。

12、做好出院指导:

嘱病人出院后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劳,预防感冒,定期门诊复查等。

【专科护理】

1、活动原则:

心功能І级:

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

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

心功能Ⅲ级:

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心功能Ⅳ:

绝对卧床休息。

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以活动后不出现症状为宜。

2、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困难者,应予半卧位或坐位,两腿下垂,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有水肿、心力衰竭或使用利尿剂时,应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4、每周次量体重1次,必要时每天一次。

原则上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加测量血压次数。

5、应用洋地黄、胺碘酮等药物时,注意其毒性反应。

每次给药前应了解上次用药后的反应并测量脉搏(房颤者应测量心率)。

如出现中毒症状或心率少于60次∕分,应停止给药,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静脉注射洋地黄制剂,应缓慢推注(10-20分钟注完),注射前及注射后30分钟至1小时测量脉搏。

并记录。

6、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胺碘酮等,应严格遵照医嘱,要注意胃肠道反应及心律的变化,静脉滴注胺碘酮时注意观察有否静脉炎发生,并做好交接班。

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等,应严密观察血压,严格控制滴速,有条件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控制滴速,并做好记录。

7、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测量脉搏、心率时应计数1分钟;如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脉搏与心率,并记录。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做MR检查,随身携带好保健卡和起搏器担保卡;行金属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出旅游经过海关时,需带备疾病诊断证明书,供有关人员查看。

6、向患者说明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的重要性,不能擅自增减药量,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胸痛发作的特征,剧烈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有无伴随症状。

2、生命体征、心律、心率、心音变化及心电图、心肌酶学、心功能、血氧及大小便情况。

3、性格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担忧、紧张、恐惧心理。

【护理问题】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潜在并发症猝死、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3、自理能力缺陷与医源性限制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5、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创伤排便有关

6、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1、入住CCU,予重症监护、吸氧、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物。

2、休息及活动原则:

绝对卧床休息1周,取舒适卧位,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解除焦虑。

第2周可在床上、逐步床边活动。

第3周可病房内缓步走动,第4周可在走廊活动(活动耐力训练在严密监测下进行),病情稳定可择日出院。

病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可延长。

3、饮食:

饮食以低盐、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开始流质,逐渐到半流质,切忌饱餐。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便秘可给予腹部按摩或通便药物。

4、缓解疼痛:

及早用药解除疼痛。

按医嘱给予度冷丁、可待因、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5、溶栓治疗的护理:

发病6小时内进行,建立静脉通道,评估有无溶栓禁忌症,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配血备用;准确、迅速配置并输注溶栓药物,观察用药后反应包括出血、过敏等副作用;定期描记心电图,查心肌酶,询问胸痛有无缓解,持续心电监护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

6、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1)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如频发室早、室速,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继以1-3mg/min的速度静滴维持。

发生室颤时,尽快配合医师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心率低于50次/min时,可用阿托品治疗。

当高度AVB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配合医师安装临时起搏器。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表情、面色、出汗、心率、心律、尿量、末梢循环等。

如有休克发生,每10~15分钟测P、R、BP一次,记录尿量。

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根据休克原因,按医嘱采取不同处理,如补充血容量,给升压药、血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等。

有条件者可采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辅助循环等。

如用升压药时应防止液体外渗,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3)严密观察HR、R、肺部罗音变化。

如有心衰(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发生,立即安慰病人,使其安静,取端坐体位,双腿下垂,按医嘱给氧、予吗啡或度冷丁、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无低血压、呼吸困难病人可选用半卧位。

7、协助生活护理。

8、避免诱因,如过度活动、精神紧张、饱餐、寒冷、饮酒、狂欢、生气、大便干燥等。

9、心理护理:

环境安静,安慰病人,缓解紧张、焦虑、疑虑、抑郁等反应。

10、心梗病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内介入治疗者,执行介入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正确服药,随身常备保健药盒,预防复发。

2、做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诱因,定期复查。

3、饮食宜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防止便秘,戒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4、坚持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作用、副作用。

5、指导当病情突然变化时采取简易的应急措施。

6、告诉患者洗澡要让家属知道,不宜在饱餐和饥饿时进行,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要上锁。

7、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

如疼痛较前频繁、程度加重、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伴出冷汗,即刻由家属护送就医。

 

四.心源性休克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与急性心排血功能障碍引起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有关原因(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

2、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皮肤、粘膜、肢端的颜色、温度、湿度及症状的评估。

3、精神状态及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血流改变有关

2、心搏出量减少:

与左室心肌收缩力受损有关

3、恐惧: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

4、活动无耐力:

与心搏出量减少,氧气供需失衡有关

5、知识缺乏:

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护理措施】

1、执行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入住CCU,予重症监护。

2、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采取休克卧位。

头抬高10—20度,下肢抬高20—30度。

3、紧急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护,配合医师抢救。

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监测中心静脉压配合,予有创血压和漂浮导管检查。

给予精神安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4、高流量吸氧4—6升/分。

保持呼吸道通畅,大面积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用吗啡、哌替定后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取侧卧位或头偏一侧,避免呕吐窒息。

呼吸衰竭发生时,立即行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5、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便于治疗抢救。

6、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皮肤(湿冷、花斑、发绀)、呼吸、血压、心率及CVP,PC-WP变化,留置导尿,严格观察尿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记录。

7、注意保暖,加盖被子避免受凉,禁用热水袋。

做好口腔、皮肤、尿道口护理,预防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8、根据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如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与浓度,输液速度不宜超过30滴/分,以防加重心衰和肺水肿。

对正在使用大剂量升压药的病人,应使用正确的更换升压药的方法,避免由于升压药中断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

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格外注意观察对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

输液速度按医嘱执行,避免出现肺水肿

9、熟悉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材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及时有效地协助医生抢救。

对实施IABP治疗的,按IABP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1、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予以相应的健康指导。

如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最根本的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病毒感染,流行期少到公共场所,一旦发病及时就诊治疗。

注意营养,严格按心功能状况保证休息。

接受医务人员的康复指导,防止复发。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随访。

5、指导患者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发病情况了解引起心衰的基础疾病,帮助病人寻找发病的诱因。

询问洋地黄、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情况。

2、心功能评估询问病人有无活动后心悸、气促或休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

若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还需了解病人产生呼吸困难的活动类型和轻重程度,如:

步行、爬楼、洗澡等,以帮助判断病人的心功能。

3、症状及体征了解病人有无咳嗽、咳痰及其性质。

询问病人是否有夜间睡眠中憋醒,感觉呼吸费力、垫高枕头或坐位后缓解等现象。

对于右心衰的病人,应注意了解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体重增加及身体低垂部位水肿等情况。

4、日常生活形态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是否喜爱咸食、腊制品及发酵食品,是否吸烟,爱喝浓茶,咖啡等;了解病人的睡眠情况及排便情况,是否有便秘;评估病人的日常活动情况,是否为活动过度导致的心衰。

5、心理社会评估长期的疾病折磨和心衰的反复出现,使病人的生活能力降低,生活上需他人照顾,反复住院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常使病人陷于焦虑不安、内疚、恐惧、绝望之中;家属和亲人也可因长期照顾病人而身心疲惫。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有关

2、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5、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

6、知识缺乏与慢性病程、病情反复发作呈加重趋势、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卧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有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这样可使肺的扩张较大,氧合作用增加,同时可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也可使用床上桌,让病人的头伏在小桌上,手臂放桌两侧休息。

如果病人要下床坐在椅中休息,应双脚抬高,以减轻下垂肢体的水肿

2、活动与休息根据病人心功能分级及病人基本状况决定活动量。

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定活动目标与计划,坚持动静结合、逐渐增加活动量的活动原则。

Ⅰ级:

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Ⅱ级:

适当限制体力活动,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不受影响。

Ⅲ级:

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

Ⅳ级:

绝对卧床休息,生活由其他人照顾。

3、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忌饱餐。

A.限制盐的摄入,限盐限钠,可有效控制心衰引起的水肿,限制的程度视病人心衰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情况而定。

轻度心衰病人,每天可摄取2-3g钠,严重心衰病人,每日摄食的钠为800-1200mg(1g盐含钠390mg);应注意病人用利尿剂时容易出现低钠,低氯,此时不应限盐,可能还要适当补充。

B.限制水分,严重心衰的病人,24小时的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安排在白天间歇饮用,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C.少食多餐,由于心衰时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宜进食易消化食物,且少食多餐,避免生硬、辛辣、油炸等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因为胃肠胀气会加重病人腹胀不适感。

D.忌饱餐,饱餐导致膈肌上抬,可加重病人的呼吸困难;同时,由于消化食物时需要的血液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增加。

E.多食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心衰时,病人由于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部分病人不习惯床上或床边大便,多种因素影响,病人易发生便秘。

护理时,应注意预防便秘的产生,积极处理便秘,可指导病人顺结肠,直肠方向环形按摩腹部,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用手掏出大便,以防用力大便加重病人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

【专科护理】

1、呼吸困难

2、水肿

3、疲倦、乏力心衰时心排血量下降,循环减慢,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同时代谢后的废物排泄速率降低,乳酸堆积,病人会感到非常疲倦与软弱无力,经常在端坐时瞌睡。

要让病人及家属知道疲乏产生的原因,以利病人身心休息,注意病人的安全,防止瞌睡时坠床。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压疮右心衰和全心衰的病人,由于体循环淤血,身体下垂部位(骶尾部、会阴部、双下肢)明显水肿,有的病人可出现注射针眼处渗液。

同时,由于肺循环淤血,病人呼吸困难,长期处于端坐位或半坐卧位,在皮肤受压处易发生压疮,最常见部位为骶尾部、足跟、坐骨节结及两侧髂棘。

应协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嘱病人穿质地柔软、宽松、无松紧带的衣服;保持床缛柔软、平整、干燥、清洁;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气圈或气垫床防止皮肤长期受压。

协助病人排便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损伤皮肤,这类病人皮肤抵抗力低,表皮与皮下组织结合疏松,稍用力摩擦皮肤即破,一旦破损,创面很难愈合。

(2)血栓性静脉炎右心衰及全心衰的病人,静脉回流受阻,且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容易发生静脉血栓,特别是下肢静脉,一旦血栓形成,肢体肿胀会更加剧烈并伴有疼痛,血栓脱落时栓子可随血流进入肺,引起肺栓塞。

所以,心衰病人在卧床期间,要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

静脉输液时应尽量避免在肿胀的肢体穿刺以免加重肢体的水肿,防止某些药物(如多巴胺)外渗引起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

(3)坠积性肺炎左心衰病人,由于肺循环淤血,肺静脉压升高,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致气体交换障碍;其次,心衰病人长期卧床,呼吸功能减退,不能有效的咳嗽、排痰,易产生坠积性肺炎。

应注意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排痰,定时翻身拍背,病人进食和饮水时要防止误吸。

心衰缓解期,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饱餐及便秘等。

育龄妇女应避孕。

(2)宜低脂清淡饮食,忌饱餐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酒。

(3)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从事轻体力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诱发心衰。

建议病人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

适当活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储备力,提高活动耐力,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4)交代病人不要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以免因不恰当的停药而诱发心衰。

服用洋地黄者要详细交代病人及家属识别不良反应,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

(5)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出现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六.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心悸病人是否诉“心脏跳得很快”、“心慌”或伴“心脏有停跳感”。

产生心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

2、头晕、乏力、抽搐、晕厥由于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所致。

见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第二度Ⅱ型或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询问病人症状发作的诱因及持续时间。

3、胸闷、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所致。

见于心室率太快或太慢,使心脏射血减少,冠状动脉血液灌注不足而发生心肌的缺血、缺氧。

4、既往史:

注意询问病人以前是否患过心脏方面疾病,是否做过心电图,有无心律失常发作史。

5、用药史:

近期是否服用过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及利尿剂,是否有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存在,重点了解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情况。

6、心理社会评估:

心律失常可出现于生理和病理状况,多种因素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在评估病人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时,除了疾病、药物因素外,还应注意其精神心理因素的评估,部分病人因过分紧张或情绪激动出现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后精神更加紧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7、辅助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最重要依据。

【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2、潜在并发症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

3、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力使不适感加重。

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病人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

协助病人去枕平卧,抬高头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出现心力衰竭时,协助病人半坐卧位,以减轻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当病人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时,应注意保护好病人,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并注意防止舌咬伤。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以及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嘱其卧床休息,以免发生意外。

为了使病人身心得到休息,应提供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和方法,避免使病人情绪紧张的各种刺激。

病情稳定阶段,应鼓励病人逐渐恢复活动以提高其耐力。

2、饮食护理针对病人原发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饮食。

①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病人,饮食无特殊要求,给予普通饮食即可。

②对冠心病合并的心律失常,应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③由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应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饮食。

低血钾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

柑橘类、香蕉等;高钾时,应限制含钾的食物。

④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时,应限制钠盐和水分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心衰。

⑤避免食用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