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815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x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

全球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0.20%,变化特征与动态已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资源数量的8.6%(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取自1996年全国土地详查结果,世界耕地面积则按照《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中1997年数据计),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8%。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虽然土地资源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但土地人均占有量和已利用土地资源中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数,在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中,山地、高原多,平地、水地少,且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容易开发的土地较少。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人类近90%的食物来自耕地,其动态变化无疑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耕地资源的相关概念

  1.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土地是重要的生物要素和物质载体,它既给人和万物鲜活的生命,同时也用驱体血肉、乳汁营养以及繁育出来的五谷粮棉、畜禽鱼虾、草木花卉、空气水体,养育人和万物,并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提供生存发展空间,衍生繁育的环境,从而使大自然的物种丰富多样,形态万千,呈现出人与其它生态交融相处,和谐共处的局面。

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

但是,中国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

  2.耕地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5个二级地类。

耕地还指人们用犁把田地里的土翻松,便于播种庄稼。

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维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耕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耕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88%以上的食物都来自于耕地。

我国95%以上的蛋白质类食物均由东部农区提供;耕地是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原料的主要源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50%-60%;耕地是国民经济累积的重要来源。

据粗略估算,建国以来,种植业的生产累积已占国民经济总累积的1/3~1/4。

耕地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耕地是农民维持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它直接、间接地为农民提供了40%~60%的经济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同时耕地也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耕地资源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但并非任何土壤都可以发育成为耕地。

能够形成耕地的土地需要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

(1)必须有平坦的地形,或者在坡度较大的条件下,能够修筑梯田,而又不至于引起水土流失,一般超过25℃以上的陡地不宜发展成耕地;

(2)必须有相当深厚的土壤,以满足储藏水分、养分,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之需;(3)必须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以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对热量和水量的要求;(4)必须有一定的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5)必须达到在选择种植最佳农作物后,所获得的劳动产品收益,能够大于劳动投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凡具备上述条件的土地绍过人们的劳动可以发展成为耕地。

这类土地称为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包括两种类进:

一是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耕地;二是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荒地。

  4.基本农田可定义为:

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人口增加对耕地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

耕地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

我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

  5.耕地面积是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

在中国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土地和休闲地。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果树、桑树、茶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种的河滩地,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都属于耕地的范围。

但专业性的桑园、果园、果林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不包括在内。

据统计,200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公顷。

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是:

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

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本年度已种上农作物的新开垦荒地)、基建占地还耕、河水淤积、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积。

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国家基建占地(指经县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因兴修水利、修筑公路、铁路、民航机场、修建工矿企业、建筑机关学校用房实际占用的耕地)、乡村集体基建占地(乡村新建或扩建乡村企业、兴修水利工程、修筑公路、以及建筑办公室和生产设施,如晒场、畜棚、猪圈等基本建设而实际占用的耕地)、农民个人建房占地、退耕造林面积、退耕改牧面积,以及因自然灾害废弃而实际减少的耕地面积。

  6.耕地持续利用是指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使用、治理、保护,并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人地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生态上表现为耕地质量无退化,使耕地资源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在经济上表现为耕地资源被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即从一定面积的耕地产生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能维持耕地的这种高效产出功能;在社会上表现为耕地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在遵循各代人之间的平等,确保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即土地配置、利用及受益等方面在当代人之间及代际之间保持公平。

  7.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

  二、中国耕地面积的变化波动周期规律

  耕地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土地利用形式之一,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土地类型。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国土庄严”、“庄严国土”之说,这是个国家层面的概念,说的是一个国家的领海、领空、领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保卫、保护。

还有“江山社稷”之说,这与“国家”同义。

其中的“社”也可以理解为土,“稷”也可以理解为谷,也就是说,有土地能种谷,才能形成种群、族群,进而结合成统一的国家。

历史上出现社会大动荡、民族大灾难的根源不外两条:

一是土地集中于豪门,种谷者得不到谷;一是战乱或灾荒造成土地荒芜,所有人都得不到谷。

而由乱到治,实现和保持“太平盛世”的一条有效措施就是调整土地政策,抑制兼并,赈灾垦荒,让种谷者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孙中山把“耕者有其田”作为治国的根本措施之一,这是他对中国政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孙中山未能实现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用30年的努力,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使之成为了现实,从而为取得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伟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从中也可以看到,正确处理“社”与“稷”的关系就是保民、保境、保安宁、保民族繁衍、保国家昌盛。

中国现有耕地121.8万平方公里,按东中西部地区划分,东、西部地区耕地面积较少,各占28.4%

  ,中部地区较多,占43.2%。

耕地相对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等。

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生产水稻、柑桔、油菜籽等。

四川盆地盛产水稻、油菜、甘蔗、茶叶、柑桔、柚子等。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非常严重,新中国成立后迄今为止累计减少的耕地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法国,两个英国,三个半日本。

仅从1951年到1986年的36年间,全国就累计减少耕地4073万多公顷,扣除开荒造田2513万多公顷,净减少耕地1560万多公顷,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53.8万公顷。

全国已有9个省、直辖市人均耕地不足0.066公顷。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在经济发展最初阶段的资本形成过程中,耕地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相对落后的农业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耕地的开发,耕地的数量变化表现为水平扩展递增的规律,随着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的不断提高,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耕地经营向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必然发生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因此这个过程表现出耕地资源递减的规律特点。

我国耕地面积在1950~1957年间显著增加,年平均增加1.69%,自1958年开始总体上呈逐年持续减少之势,除1958~1959年间减少幅度较大外,其后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转弱,幅度变小。

同粮食总产年增长率的变化一样,耕地面积年变化率也具有周期波动规律,1950~1990年期间,波动周期大致为12~14年。

耕地面积减少的年数为31年,占67.39%,累积年减少率为17.63%;耕地面积增加年数为15年,占32.61%,累积年增加率为14.96%。

整个时段内耕地面积年平均减少率为2.66%。

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工业化社会过渡之中,无疑这个规律性特点也会表现出来。

特别是近年来,在“开发区热”、“加工区热”、“旅游区热”、“乡镇企业热”和“房地产热”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多占少用、占而不用、闲置撂荒的现象,造成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方在调整生产结构中,有盲目占用耕地现象,致使基本农田减少。

在耕地上乱建窑、建房、建坟、取土或采矿等非农占地现象,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人口持续增加、耕地减少的趋势,对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导致耕地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受到影响,有可能导致粮食短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全国人口的70%,然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有日趋减少的趋势。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国土资源管理第一位、最重要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一直强调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国土资源部提出,土地管理上的“最严格”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二是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三是必须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规定;四是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破坏,其中的重要方面是切实抓好耕地占补平衡。

在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国31个省(区、市)中,1998年实现省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的有18个,1999年有24个,2000年有29个,2001年和2002年达到所有省份,全国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制度体系,培养出一支熟悉业务、政策的专业化队伍。

因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耕地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国土资源部披露,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约占耕地总量的6.6%。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使耕地减少过多的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2006年3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表示,由于国务院严格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中国自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锐减的趋势在2005年得到扭转。

?

但耕地资源仍然非常有限。

中国目前耕地面积人均0.933公顷,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只有1.04亿~1.07亿公顷用于粮食生产,以现有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难度相当大。

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公顷,比上年度末净减少30.7万公顷。

  全国85%的食物由耕地提供,95%以上的肉、蛋、奶由耕地提供的产品转化而来。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生产将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在21世纪,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目前粮食问题备受中央关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999-2001年粮食连续3年减产,2002年仍是产不足需,2003年粮食总产4306.5亿公斤,比上年减少264公斤,减5.8%,但是粮食需求却不断增加,所以必须要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中国仍必须生产至少5亿吨粮食,全国耕地面积必须守住不低于1.2亿公顷这根红线,才能满足人口需求。

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净减少耕地面积不能超过43.3万公顷。

2006年中国农业部预计,今后5年,耕地总面积将继续以每年0.18%的速度减少。

人地资源矛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在不断增加,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达到666.67万公顷以上。

据专业部门研究报告,我国人口高峰期为2030年,高峰值16亿,以后稳定有降。

到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定为220.1公斤(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最低为500-600公斤,最高1000多公斤)。

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5亿吨。

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1-1985年我国粮食单产增长速度为4.86%,1986年-1990年为2.46%,1991-1995年为1.53%。

预计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在农业加大投入的前提下,未来10年到30年,我国粮食单产会继续提高。

按年递增2%、1.5%和1.1%左右高、中、低三种方案,采取多数国内外专家认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年递增1.5%左右的方案,2030年粮食单产可达到360公斤。

复种指数,1952年为131%,2000年为158%,2030年达到162%。

粮经比,1990年-1999年,从77%下降到72%,2030年降到62%(仍高于46%的当前世界水平)。

粮食自给率达到95%。

按以上各种因素计算,到2030年,共需耕地1.233亿公顷。

三、中国耕地资源保护面临难题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强调保护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亿万农民的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乃至全社会具有稳定作用。

进入新世纪,中国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经济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使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食物安全保障面临七大难题。

  1.人口增长、耕地消失﹑粮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问题比较突出

  有田才有粮,无田则无粮。

农产品稳定供给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每年中国粮食消费还要增加50亿公斤左右,非粮食食物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食物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但由于粮食生产必需的耕地和水资源数量难以增加,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

耕地资源急剧流失,最大的影响就是使我国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而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

一方面,全国人口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最高达1700万人。

据国内专家估算,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3.40亿;到2020年,将增至14.83亿;到2030年,将增至15.19亿;到2040年,将开始回落,降至15.09亿;到2050年,可望降至14.62亿。

另一方面,全国耕地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现有耕地约1.218亿公顷,绝对数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05公顷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0.03多公顷。

人口与耕地一增一减,使我国人地矛盾更加严峻。

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耕地负荷甚重,一是耕地得不到生息;二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三是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四是土地沙化、石漠化和耕地污染严重;五是水资源短缺。

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年减少的耕地大体上相当于每年减少几十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即减少数百万人口粮的生产能力。

按每年增一人直接消费口粮220公斤计算,全国每年需要增加口粮消费22—37.4亿公斤。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增加肉、蛋、奶等副食品消费,需要靠粮食转化,如果每个每年多吃一斤肉,全国每年需要增加25亿公斤饲料粮,这供给与需求一减一增,是一串多么惊人的数字!

这种反向发展的趋势,已经使经过十多年努力才取得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关系又开始拉紧。

  2.耕地资源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但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有赖于外延扩展而非集约化利用土地,是以占用大量耕地为代价取得的。

全国上下的开发区热,是耕地流失的一大缺口。

例如1993年全国清查的2800多个开发区、起步区,占地73万多公顷,其中70%属于赶浪潮的乱设,所占地几乎全是耕地。

多则占地上百公顷以上,甚至几十平方千米,少则也有几公顷左右,大部分分布在沿江、沿海、沿湖、城郊和农村水陆交通便捷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加快、生态退耕以及部分地方违法违规乱占滥用耕地等原因,2006年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和涉及的违法用地面积出现反弹,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31077件,涉及土地面积近10万公顷(其中耕地4.3万公顷),分别比上年上升17.3%、76.7%和67.6%。

对土地违规行为,中纪委将严厉介入查处。

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7年查办案件的一个重点是,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特别是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等案件。

城市无限制地外延扩展,盲目开发建设,占有了大量耕地。

如富饶的珠江三角洲,面积仅有1.1万平方千米,而城镇规划面积就已达到9500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86.4%。

部分单位和企业宽打宽用,征而不用,浪费土地。

农村建房、修公路、造坟墓等占用大量耕地例如1991年到1994年的四年间,全国农村建房占用耕地4.4万多公顷,户均用地190多平方米,超过规定最高标准150平方米的27%。

我国每年农村土葬占有2000公顷之多,其中半数以上是肥沃的耕地。

非农建设用地处于失控阶段,仅陕西的礼泉、乾县基建征地与建房用地是前11年平均值的3.8倍,1981年~1999年间减少耕地400余公顷。

据调查,乡镇企业圈占耕地利用率也只有31%。

  3.耕地后备资源限制强度较大

  国土部门组织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0.0753亿公顷,但各主要耕地后备区域的开发均面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压。

能否妥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败的关键。

耕地后备资源生态背景不良。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在31个省、区、市都有分布,但大部分位于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

其中,新疆的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面积为331.91万公顷;其次为甘肃,面积为75.08万公顷。

二者合计约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数的55.42%。

南方和东部的耕地后备资源较少,拥有滩涂较多的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占到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5%。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调查结果显示,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质量较差。

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耕地后备资源占全国的52.25%,山西、陕西、甘肃占全国的12.03%。

其共同特点是存在干旱缺水、盐碱、风沙、低温严寒等一种或多种限制因素,且限制强度较大,生态环境脆弱。

在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中,滩涂、苇地等湿地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滩涂、苇地、湿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属于极度生态敏感区。

  4.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也不高

  耕地退化是指人类对耕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耕地地力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耕地土壤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特性的下降。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国优质耕地只占21%,土壤有机质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

现有的耕地中,缺磷地占59%,缺钾地占23%,缺磷钾地占10%。

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沙化的耕地,共计占53%。

现有的耕地中,按质量分,一等地占41%,二等地占34%,三等地占20%。

按产量分,一等地点41%,二等地占34%,三等地占20%。

按产量分,高产田占29.7%,中产田占30.3%,低产田占40%。

现有的耕地中,缺磷地占59%,缺钾地占23%,缺磷钾地占10%。

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沙化的耕地,共计占53%。

受工业三废污染和酸雨侵蚀的耕地还有0.0853亿公顷。

不宜继续耕种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65%。

黄土高原地区对中低产田投放科学技术也十分有限,对各种限制因素改造能力极差。

因此,中低产田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养地作物减少。

黄土高原地区养地作物比重下降,养地作物仅占5.45%,其中豌豆占4.5%,扁豆占6.4%,而且有很多作物生长期间不施肥,种植在豌豆与扁豆茬的小麦田亦不施肥,特别是一些远离村庄的山坡地,长年不施肥,有些作物如玉米、豌豆、春小麦、洋芋等施肥,但施肥量较少,每公顷仅施5625公斤。

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达20%以上,中低产田面积占87.5%。

有机质含量低,CaCO3含量接近A/BCa或BCa/C层上部,在深沟槽处,A+A/BCa层全被侵蚀掉,甚至BCa/C层也被部分侵蚀掉。

黄土高原地区还有数十万公顷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在这些地方继续耕种,会导致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加重。

土地生产水平不高,黄土高原地区1994年全国的玉米平均单产4695公斤/公顷,山东为5716公斤/公顷,河北为5310公斤/公顷,而条件相对优越的渭北台塬东部和西部仅为4240公斤/公顷,榆林地区粮食单产可达11700公斤/公顷,而固原市原州区仅有450公斤/公顷。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属于贫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于东部地区,每年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五省区2004年生产资料销售量比2003年同期下降26%,化肥下降17%,农药下降14%,农膜下降51%,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逐年下降。

  5.食物质量安全保障的压力越来越重

  目前,中国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施用量都很大,但利用效率不高,使用技术也不够规范,盲目施用导致的化肥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比较突出;黄土高原化肥的利用效率较低,一般平均只有21%~30%被农作物吸收和微生物利用与土壤固定,其余大部分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硝酸盐、亚硝酸盐被雨水带走,污染江河、湖泊。

土壤中的氮肥经过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一氧化二氮,在大气中会转化成氧化氮,氧化氮加快氧分子的分裂速度,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不仅造成有些地方土壤中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板结,而且还使有机质减少,土壤理化结构变坏。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农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