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450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重点难点简析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一个基本概念——什么是世界观★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

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些看法和根本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世界“是什么”(what)、“怎么样”(how)、“为什么”(why),三个“W”的问题。

★2、人们的这些看法和观点无非是通过自己的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获得。

人们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就是方法论。

当然,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是统一的。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不同人们日常活动中自发地形成的朴素、简单的经验世界观,也不同于以信仰为主的宗教世界观,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4、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各具体科学的“知识总汇”。

联系在于:

哲学源于具体科学知识,又是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二者的关系是:

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区别表现在:

(1).从分工来看,哲学和其它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有着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全面和局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各门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局部或个别方面的特殊规律。

(2).从关系来看,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抽象与概括;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素材和原料。

(3).从来源上来看,具体科学知识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是生活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哲学知识直接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4).从性质上来看,具体科学的学科特性主要地表现为具体性、特殊性和专业性;哲学的学科性质主要地表现为抽象性、普遍性和整体性。

(5).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哲学和科学都运用理性思维,但哲学主要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思维,科学则主要是把握具体对象的思维。

“统一哲学论”者认为,哲学是“抽象科学”,具体学科是“专门科学”(6).从社会功能上来看,哲学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具有世界观的功能;具体科学从具体领域把握世界,不具有世界观的功能。

(7).从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来看,哲学产生思想,科学产生知识。

哲学在于确立全人类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具体学科涉及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特殊领域,并就这些领域中的价值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具体的、相对的和有限的结论。

总之,无论是从哲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来看,还是从哲学发展的前景来看,哲学都比具体科学高了一个层次,所以,黑格尔将哲学称之谓“科学之科学”并不为过。

(二)、一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及其由来。

自人类诞生以来,原本鸿蒙的世界便有了“意义”,世间万物概有两类现象: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活动概有两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直面这个世界,并与这个世界“互动”。

人们在这个这个“互动”活动中,不能不涉及和不能不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

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虽不是每每都会直接遇到,但它却原初性地渗透到人们的经常性活动中,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虽不是都必须标榜似的回答,但它却决定性的制约着人们解决所有的哲学问题,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发现、把握和运用规律前提和基础。

对于这个问题,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亦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其三,世界是怎样的——静止的还是发展的、孤立的还是联系的,事物有无内在矛盾又起什么作用。

根据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

①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

哲学基本问题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着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②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过去、现在及将来很长时间里诸多哲学流派,会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以达到颠倒世界的目的。

这个基本问题的提出是戳穿荒谬的利器。

③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

这个基本问题,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败,是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具体时空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依据。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①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必然要对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两大类现象及其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取消了这个问题,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史上尽管学派林立,但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的斗争,基本都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只有牢牢把握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斗争中辨明哲学派别、哲学阵营,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规律性。

如果抹煞这个问题,就会为哲学斗争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造成哲学派别、哲学阵线的混乱。

③它决定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物质观、时空观、发展观、社会观、实践观、真理观、人生观等。

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所有的哲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如果把这个最高问题同其他问题混淆起来,就会模糊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体现在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每时每刻都要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对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正确地解决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能做好工作。

★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猜测、缺乏科学论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也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世界的物质本性

(一)、物质的概念及其理论意义★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指出: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即物质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恩格斯的论述,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为制定和把握哲学物质概念指明了方向,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2、20世纪初,列宁第一次对哲学物质概念作了科学明晰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物质是哲学范畴。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并实在性;③、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本原性、独立性和可知性,意识具有派生性、依赖性和能动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五,体现了对世界高度抽象和无限具体的统一,并经受了科学实践发展的不断检验,日益显示其深刻性、正确性。

首先,现代科学进一步证实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形态的可变性和物质不可穷尽性的原理。

其次,现代科学证明,新发现的物质客体及其复杂结构和特性,并没有改变物质是“客观实在”的事实,而是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论断;第六,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

(二)、意识的起源及其能动作用。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

马克思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从起源上讲,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机理上讲,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从内容上讲,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本质上讲,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人类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劳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4、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列宁说: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突破了人脑器官的许多自然局限性,对促进意识的发展和加强意识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实践水平和效率,实践的需要又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但是,电脑的活动无论精确到何种程度,终究只是对人脑的模拟,它既不能产生意识,也不能取代人脑,更不可能成为人类的统治者。

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或复制,是人类智能的延伸。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延伸,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这是物质、意识发展问题上的科学实践观。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1、在于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精神与物质)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一元论有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旧哲学中的“多元”中大多是“多元具体物质”,一元论则为某一具体物质结构或形态,且历史观领域仍是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恩格斯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页)。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第一,相对静止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相对静止是认识、区分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第二,相对静止是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观点的前提。

静止作为运动的量度而存在,是任何事物过去运动的结果和将来运动的出发点。

恩格斯指出:

“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

第三,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说明物质世界多样性的前提。

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是各种各样的事物只有在相对静止状态下,才能标明某一运动是什么事物的运动、什么形式的运动。

恩格斯指出,静止是生命产生的条件。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6、综上所述,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7、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以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在时空中绝对运动的物质)为根据和前提。

第二、实践意义:

是人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人们只有按照世界本来的面目(基本原则)去认识和改造它,才能达到目标。

因此,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路线。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的基本内涵★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和基本形式★实践具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构成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说: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四)、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性★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马克思说: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列宁认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9页)。

毛泽东则进一步把实践简要地规定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所有这些,都是从实践的矛盾本性出发对实践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四、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表征和确证。

★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首先,实践的动机包含着人对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

实践观念作为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观念层面上的有机统一,它不仅体现着来自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即“不能做什么”的客观限制,而且同时体现着来自主体自身的自律性规定,即“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取向。

二者的内在契合才决定了人们的当下选择,即“必须做什么”。

但是,只有主体尺度的规定才真正显示出属人的特质。

实践结果中所包含的那些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客观必然性和自在世界的“剩余”规定,最终只能来自主体的价值尺度。

其次,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得以显现。

所以,马克思说: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7页)人们正是在实践的客观结果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同上书,168页)这里所谓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所建构的产物,积淀并凝结着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以其双重品格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特质。

人的存在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得到规定,诸如语言、思维、制造工具、符号、理性、心理、情感等等。

但它们无法从总体上体现人的全部特质。

相反,它们却都是有待被进一步界定和说明的。

因为这些特征都带有外在的和描述的性质。

追溯它们更根本的前提,就无法回避实践范畴。

对于这一切属性来说,实践才具有本体的意义。

列宁指出: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全集》第55卷183页)实践的普遍性品格不仅体现在参与实践的背景知识所具有的抽象普遍性特征之中,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作为实践者的个体所积淀和浓缩了的类本质,即人的类的普遍性。

马克思写道:

“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这种普遍性在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人通过文化符号获得的人的本质力量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5页)类的一般能力;在客体方面则主要表现为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都能够被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象化,从而进入人的视界,成为人们自觉把握的内容。

可见,实践的普遍性特征凸显了人对物的超越关系,标志着人的特质的生成。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则表征着人的此在性,使人的存在成为具体的和历史的规定。

★“劳动创造了人”的命题意味着实践对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