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026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docx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9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

评分

实验目的:

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备并观察其表现,了解高晶高胶液体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

实验原理:

采用对家兔股动脉处放血的方法,10min内使MAP(平均动脉压)降至5.33kPa(40mmHg),并维持20min,此时放血量已经达到20%以上,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利用解剖显微镜动态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再采用高晶高胶液进行扩容治疗,观察其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实验动物:

家兔,2-3kg

实验设备与试剂:

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体温计,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微循环灌流液,7.5%氯化钠与6%低分子右旋糖酐混合液(即高晶高胶液)。

实验步骤:

1、分组:

生理盐水治疗组、高晶高胶液治疗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和颈总动脉,分别与呼吸描记装置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使用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记录MAP、Ps-d、HR。

4、在左侧股三角区域触及股动脉后,沿动脉行走方向做长约2cm的切口,插入长度约为40cm股动脉导管至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处,插入深度约为20cm,导管外端连接三通管,一侧同输液瓶相连后,缓缓输入生理盐水(5-8d/min)以保持导管及静脉通畅,一侧经压力传感器与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连接,记录CVP。

5、在剑突下方1.5cm处向下沿正中线做长约5cm的腹正中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找出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肠袢,轻轻拉出,置于微循环灌流盒内,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循环情况。

6、将温度计插入直肠,测体温。

7、记录各项指标后,降低储血瓶,松动动脉夹,快速从左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降低至40mmHg,并维持20min,记录各项指标及储血瓶内血量。

8、停止放血,分为两组,分别从右侧股静脉导管输入高晶高胶液和生理学水4ml/kg,5min注完,记录治疗后5、15、30、60min时的各项指标。

观察项目

1、血流动力学参数:

体动脉压平均值(MAP)、脉压(Ps-d)、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

2、微循环参数:

微血管(微动脉微静脉)内血流速度、微血管口径、毛细血管开放数目/视野、白细胞附壁及嵌塞情况。

3、体温(测直肠温度)。

4、皮肤及口腔黏膜颜色。

5、呼吸。

【注意事项】

1、麻醉适度,各项手术操作轻柔,以免影响观察。

2、所有动、静脉导管及压力传感器内均应充盈肝素生理盐水,并排气泡。

3、压力传感器高度均应与心脏水平一致。

实验结果:

表一休克模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指标MAPPs-dHRCVP体温呼吸皮肤、口腔黏膜

基础值

休克模型

表二休克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分组生理盐水治疗组高晶高胶液治疗组

MAP

Ps-d

HR

CVP

体温

呼吸

皮肤口腔黏膜颜色

实验分析与总结

 

思考题:

1、如果采用输回原血的方法治疗本实验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其效果如何?

 

2、试比较失血性休克早期与晚期的微循环的改变及治疗措施的异同。

实验10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评分

实验目的:

掌握实验性肺水肿的复制方法,观察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及其病理过程,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案。

实验原理:

肺水肿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本实验通过大量滴注生理盐水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导致急性心源性肺泡性肺水肿,大量滴注生理盐水增加血容量而使回心血量增多,肾上腺素引起外周血管广泛收缩,血液由体循环急速转移到肺循环,结果使左心房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增高,液体流入肺间质空隙增多出现肺水肿。

实验动物:

家兔,2-3kg

实验设备与试剂:

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生理盐水,0.1%肾上腺素、5%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实验步骤:

1、分组:

模型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与呼吸描记装置连接,在动物安静5min后开始观察并记录动物正常呼吸,并用听诊器听取肺部的呼吸音。

4、颈外静脉插管:

左手食指及拇指捏住切口右侧皮肤,将皮下浅层肌肉向内侧轻拉,可看到右侧颈外静脉,用玻璃分针或止血钳将其分离出来1-2cm,穿两线备用,提起颈外静脉近心端,待静脉充盈后再结扎远心端,在静脉上靠近远心端结扎线处用眼科剪刀成45°角剪一小口,将事先与输液管和输液瓶连接好并充满生理盐水的插管插入,结扎和二次结扎固定好,打开静脉输液装置进行输液,缓慢输入(5-10d/min)生理盐水以保持输液管通畅。

5、模型制备与治疗:

各组家兔经静脉导管输入37℃生理盐水,输入总量按100ml/kg体重计算,输液速度为180-200d/min,待滴注接近完毕时,进行以下操作:

(1)模型组家兔经三通管推注0.1%肾上腺素(0.6ml/kg)后继续滴注剩余的生理盐水;

(2)治疗组家兔经三通管推注0.1%肾上腺素(0.6ml/kg)后立即按20mg/kg的量静脉注射0.5%山莨菪碱注射液,然后继续滴注剩余的生理盐水;(3)正常对照组家兔只单纯滴注生理盐水,不加肾上腺素或山莨菪碱。

观察项目

1、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呼吸及一般情况的改变,主要有:

口唇黏膜颜色、有无紫绀现象,呼吸频率和深度、听诊器听取肺底部有无湿啰音、水泡音的出现,气管插管中是否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

2、记录动物死亡时间,存活动物于用药后30min用止血钳夹闭气管处死。

所有家兔均打开胸腔暴露肺脏,用线在气管分叉处结扎以防肺水肿液流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气管,小心将心脏及其血管分离,把肺取出,用滤纸吸去肺表面水分后称量肺重量,计算肺系数,肺系数=肺重量(g)/体重(kg),正常家兔的肺系数为4-5,然后肉眼观察肺大体改变,注意有无泡沫状液体流出。

【注意事项】

麻醉要适度,组间操作要一致,所有操作要细致。

实验结果:

表一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结果

时间/min

分组

呼吸(频率、幅度)

口唇黏膜颜色

肺啰音(+/-)

气管流出物

肺大体

肺系数

0

5

10

15

20

25

30

 

实验分析与总结

 

思考题:

1、在复制肺水肿时为什么要快速、大量输液?

 

2、肺水肿的表现有哪些,其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11家兔酸碱平衡紊乱与实验性治疗

评分

实验目的:

复制实验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动物模型,观察酸碱平衡紊乱时血气指标及呼吸功能的变化。

实验原理: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原发性HCO3-的减少。

当通过静脉给予外源性盐酸时,血浆中H+增加,消耗HCO3-,是家兔血浆HCO3-浓度降低,从而复制出家兔代谢性酸中毒模型。

代谢性酸中毒时,可通过呼吸代偿,血液中H+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肺通气增强,CO2排除增多,血液H2CO3浓度随之下降,这种代偿可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并迅速达到高峰。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通过家兔的不完全窒息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体内CO2潴留,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加。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原发性血浆HCO3-的升高。

当给予家兔静脉注射NaHCO3时,增加血浆的HCO3-浓度,以达到复制代谢性碱中毒的目的。

通过呼吸代偿,呼吸变浅变慢,肺通气减少,PaCO2代偿性增加。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原发性的H2CO3降低,使家兔过度通气,CO2排出增多,H2CO3浓度随之下降,达到复制呼吸性碱中毒的目的。

实验动物:

家兔,2-3kg

实验设备与试剂:

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1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生理盐水,肝素,0.5mol/LHCl,4%NaHCO3等。

实验步骤:

1、分组:

模型组、正常对照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与呼吸描记装置连接,在动物安静5min后开始观察并记录动物正常呼吸。

4、颈动脉脉插管:

暴露颈动脉与三通管连接。

5、采血:

描记一段正常呼吸,技术正常的呼吸频率。

用1mL肝素化的注射器从动脉插管的三通阀中取血0.5mL,经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PaCO2、PaO2和HCO3-,作为实验前的正常对照值。

实验分为四组,每组复制一种单纯酸碱中毒。

6、复制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模型:

(1)呼吸性酸中毒:

将气管插管的通气管用止血钳不完全夹闭2min,观察呼吸的变化,并迅速取动脉血0.5mL,测定血气指标的变化。

(2)代谢性酸中毒:

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0.5mol/L的盐酸2mL/kg,观察兔的呼吸变化,注射完后5min内取动脉血并测定血气指标变化,包括剩余碱BE。

由耳缘静脉输注碳酸氢钠(4%)补碱纠正酸中毒,补碱量(mL)=ΔBEx体重(kg)/2,10min后取动脉血测定血气指标,并观察呼吸的变化。

(3)代谢性碱中毒:

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碳酸氢钠(4%)5mL/kg,以造成代谢性碱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

当呼吸机控制呼吸频率为28-32次/分,进行过度通气,并迅速从动脉抽血0.5mL,检测学期指标。

观察项目

1、呼吸次数、PH值、PaCO2(mmHg)、PaO2(mmHg)、HCO3-(mmol/L)。

【注意事项】

注射药物时,一定要缓慢,防止动物死亡。

实验结果:

表一家兔酸碱平衡紊乱实验结果

分组

时间/min

呼吸(频率、幅度)

PH

PaCO2

PaO2

HCO3-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实验分析与总结

 

思考题:

1、酸碱中毒时的血气变化是怎么样的?

机制如何?

 

2、酸碱中毒时机体是怎么代偿调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