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806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形资产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无形资产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形资产1.docx

《无形资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形资产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形资产1.docx

无形资产1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2、特征:

1)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2)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3)可辨认;

4)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注意1】商誉不可辨认,故不属于无形资产。

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的经济利益不可控,故不属于无形资产。

【注意2】

1、货币性资产——可以以一个确定的或者固定的金额收回的资产。

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持有至到期投资。

2、非货币性资产——不能以一个确定的或者固定的金额收回的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及分类:

1、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某种权利、某种技术、某种获取超额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

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

2、按照使用寿命是否确定分类:

1)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

其中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在期满后可以展期。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专有技术(商业秘密)。

3、按照来源分类:

1)自创的无形资产;

2)外来(外购、接受投资、接受捐赠、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的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以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各项必要合理支出为入账价值。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成本:

1)购买价款;

2)相关税费(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3)直接归属于使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专业服务费用等)。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成本:

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形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应当分别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

(四)通过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1、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

企业技术人员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1)研究阶段:

该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是否能研究成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出于谨慎性考虑,保障企业的研究资金的充足,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2)开发阶段:

是指即将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的阶段。

开发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当资本化处理,计入“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账户,待研发成功,转入“无形资产”账户。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不满足以下条件时,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账户,待研发成功,转入“管理费用”账户。

(1)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能够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1:

甲公司2018年1月10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某项技术,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

其中,研究阶段发生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40万元;进入开发阶段后,相关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3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职工薪酬10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2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8年对上述研发支出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确认管理费用7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60万元

B.确认管理费用3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400万元

C.确认管理费用13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

D.确认管理费用10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30万元

【答案】C

2、内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核算账户: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

(1)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发生时:

借:

管理费用

贷: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等

(2)开发阶段的支出发生时:

借: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等

(3)达到预定用途时:

借:

管理费用

贷: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

无形资产

贷: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注意】“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知识总结】“土地使用权”的核算

1)一般企业外购土地用于建造建筑物,土地使用权

成本计入“无形资产”账户。

建筑物建造完成后若自用,建筑物成本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土地使用权成本仍计入“无形资产”账户。

建筑物建造完成后若出租且已签订租赁协议,建筑物成本和无形资产成本均计入“投资性房地产”账户。

2)一般企业外购房地产的价款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建

筑物价值,若能分清土地使用权成本和建筑物成本的,分配后分别计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账户。

无法分清的全额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3)房地产企业外购土地用于建造外销建筑物,土地

使用权成本计入“投资性房地产”账户。

五、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及会计处理

1、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分为有限和不确定两种

1)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可确定的,应当估计使用年限并按照估计的使用年限进行价值摊销;同时进行减值测试。

2)若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期限,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价值不予摊销,但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

1)有法律保护期的无形资产,法律保护期即为其使用寿命。

2)有合同规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合同期即为其使用寿命。

3)既有法律保护期,又有合同约定期的无形资产,取较短期限为其使用年限。

【注意】以上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可续约展期,且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时,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

4)无合同或法律期限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

例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等。

5)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3、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

1)摊销起始点: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残值的确定: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获取活跃市场无形资产预计残值信息。

3)摊销方法:

直线法和生产总量法等。

4)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

借:

管理费用(企业用)

其他业务成本(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

制造费用(生产产品用)

贷:

累计摊销

例2、2018年1月1日,A公司从外单位购得一项专利技术,支付价款260万元,税款15.6万元。

估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残值0,该项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直线法摊销。

2019.12.31公司对该专利技术进行价值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180万元,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2020年末公司判断该项专利技术4年后会被淘汰,公司决定将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改为4年。

2018.1.1

借:

无形资产—专利技术260

应——增值税(进项税)15.6

贷:

银行存款275.6

年摊销额=260/10=26万元

月摊销额=26/12=2.1667万元

借:

制造费用——专利技术2.1667

贷:

累计摊销2.1667

2019.12.31

累计摊销额=26*2=52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260-52=208万元

可收回金额=180万元

发生减值额=208-180=28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28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8

计提减值准备金后的账面价值=180万元

年摊销额=180/(10-2)=22.5万元

月摊销额=22.5/12=1.875万元

借:

制造费用1.875

贷:

累计摊销1.875

2020.12.31该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

=180-22.5=157.5万元

年摊销额=157.5/4=39.375万元

月摊销额=39.375/12=3.28125万元

借:

制造费用3.28125

贷:

累计摊销3.28125

六、无形资产的处置

1、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属于企业日常业务活动,取得的收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账户核算。

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增值税(销项税)

为出租无形资产计提摊销时: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累计摊销

2、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属于企业非日常的业务活动,发生的转让损益通过“资产处置损益”账户核算。

借:

银行存款转让价款+税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

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税款

借或贷:

资产处置损益倒挤数。

例3、2017年1月1日,B公司拥有某项专利技术的成本为500万元,已摊销金额为300万元,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50万元。

该公司现在将该项专利技术出售给C公司,取得出售收入200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销项税)等相关税费为12万元。

借:

银行存款212

 累计摊销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

贷:

无形资产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2

  资产处置损益—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50

如果该公司转让该项专利技术取得收入为100万元,应交纳增值税(销项税)为6万元。

则B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

银行存款106

 累计摊销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

 资产处置损益—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50

贷:

无形资产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6

3、无形资产的报废: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借:

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

无形资产

例5、D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根据市场调查,用其生产的产品已没有市场,决定应予转销。

转销时,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摊销期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已摊销300万元,假定该项专利权的残值为零,已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6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借:

累计摊销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60

营业外支出140

贷:

无形资产——专利权600

综合练习题:

一般纳税人甲公司2015-2017年度发生的无形资产业务如下:

1)2015.1.10,甲公司开始自行研发一项管理用非专利技术,截止2015.5.31,支付了外单位协作费74万元,领用本单位原材料,成本26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经测试,该研究活动已完成研究阶段。

借:

管理费用100

贷:

银行存款74

原材料26

2)2015.6.1研究进入开发阶段。

发生研究人员工资35万元,领用原材料成本85万元,上述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

2015.12.1开发阶段完成,该项非专利技术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5年,零残值,直线法摊销。

借: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20

贷:

应付职工薪酬35

原材料85

借:

无形资产120

贷: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20

年摊销额=120/5=24万元

2015年的摊销额=24/12=2万元

借:

管理费用2

贷:

累计摊销2

3)2016.1.1,将该技术出租给乙企业,租期2年,每月租金3万元。

借:

银行存款3.3

贷:

其他业务收入3

应——增值税(销项税)0.3

借:

其他业务成本2

贷:

累计摊销2

4)2017.12.31,经减值测试,该技术的可回收金额为52万元。

2017年末账面价值=120-2-24-24=70万元

可收回金额=52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18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

以后年度的月摊销额=52/35=1.4857万元

借:

管理费用1.4857

贷:

累计摊销1.4857

5)2018.7以30万元的价款售出.

2018.6累计摊销额=2+24+24+1.4857*6=58.9142万元

减值准备=18

借:

累计摊销58.914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

银行存款31.8

资产处置损益13.0858

贷:

无形资产120

应——增值税(销项税)1.8

例:

A公司2018-2021年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18.12.1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价款600万元,预计可使用10年,零残值,直线法摊销。

2)2020.12.31对上述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450万元,使用年限、预计残值、摊销方法不变。

3)2021.4.1将该项无形资产出售,取得价款500万元。

分析:

2018.12.1

借:

无形资产600

应——增值税(进项税)36

贷:

银行存款636

月摊销额=600/10*12=5万元

借:

管理费用5

贷:

累计摊销5

2020.12.31

累计摊销额=5*25=125万元

该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125=475万元

该项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450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25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5

减值测试后的月摊销额=450/(120-25)=4.74万元

2021.4.1

累计摊销额=5*25+4.74*3=125+14.22=139.22万元

减值准备=25万元

借:

银行存款530

累计摊销139.2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5

贷:

无形资产600

应——增值税(销项税)30

资产处置损益64.22

【总结】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1、外购:

借:

无形资产买价+相关税费+相关服务费

应——增值税(进项税)买价*6%

贷:

银行存款

3、自创

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

开发阶段

管理费用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

二、后续计量

1、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需要按月进行价值摊销

借:

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

累计摊销

2、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若有减值迹象,要进行价值测试,发生减值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但每年年末进行价值测试,发现减值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三、无形资产的处置

1、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增值税(销项税)收入额*10%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累计摊销

2、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

借: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银行存款价款+税款

贷:

无形资产

应——增值税(销项税)税款

借或贷:

资产处置损益倒挤数

3、无形资产报废

借: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账面价值

贷:

无形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