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890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docx

创新型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

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

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

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例

学院:

商学院

专业:

电子商务

学号:

 

完成日期:

2013-5-11

 

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

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例

摘要:

企业家精神包括很多方面的精神,是一个企业家的领导力的综合表现。

企业家精神的各个方面都会对企业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会分别对企业产生什么样什么样的影响呢?

分别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对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对网络企业的产品方面的影响的简单分析,进而分析两者对网络企业成长的影响。

关键字:

创新型企业家精神;模仿型企业家精神;网络企业成长

Entrepreneurshipandenterprisenetworkgrowth:

TencentandAlibabaasanexample

Abstract:

Theentrepreneurspiritincludesmanyaspectsofthespirit,isthecomprehensiveexpressionofanentrepreneurialleadership.Allaspectsoftheentrepreneurialspiritwillhaveacertainimpactonthegrowthofenterprises,thenthe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andimitativeentrepreneurshipwillcreatingwhatkindofinfluencetotheenterprise?

WithAlibabaandTencentasanexample,asimpleanalysisontheimpactof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andimitationentrepreneurshipnetworkenterpriseproducts,andthenanalyzestheinfluenceonthegrowthoftheenterprisenetwork.

Keywords:

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imitativeentrepreneurship;networkenterprisegrowth

目录

一引言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三)研究观点2

二背景介绍3

(一)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3

1.企业家3

2.企业家精神3

3.网络企业4

4.企业成长度量4

(二)企业介绍4

1.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王国4

2.马化腾和他的企鹅帝国6

三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8

(一)创新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8

1.阿里巴巴和诚信通9

2.淘宝和支付宝9

3.阿里软件和阿里妈妈10

(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11

四对企业成长的建议14

(一)不要过分强调创新14

(二)牢记企业家的社会使命和责任14

五结论15

参考文献…………………………………………………………………………………………………………………………………………17

图目录

图1腾讯模仿秀1………………………………………………………………………………6

图2腾讯模仿秀2………………………………………………………………………………6

1引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但是每天每个角落都会有无数的企业家创建自己的企业。

创业者是如此之多,能够发展起来让我们熟知的却只有那么几个。

到底一个企业家的精神对一个企业的成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一个企业的成长会产生多大的推力呢?

当今对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对一个企业成长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

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网络企业的企业家们作为企业界的新星,近年来在财富榜上频频崭露头角。

新的行业,新的企业,那些顺应潮流的企业家运用了怎样的企业家精神创造出了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辉煌?

本文的目的是对饱受争议的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的分析,进而分析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对网络企业成长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对一个网络企业成长的影响。

对于一直很有争议的创新和模仿有了一定的理解。

其实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不能算是完全的创新。

创新和模仿都是需要超前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的,一个企业家能够根据当前的形式和市面上出现的新的东西,预测到它未来的发展并作出一定的应变措施,不管是创新还是模仿都不失为一条好的策略。

而且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可以出创新也只是根据已有的进行革新,而模仿是对已有的进行变革,创新。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成长的研究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有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至今都没有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家精神在数量上容易变化,而且创新容易被模仿。

没办法用传统的数理模型和最优化理论等统计分析。

从熊彼得企业家精神研究开始,企业家精神受到的关注程度在学术界越来越高。

一直到现金企业家精神分为六大学派,

1)心理特质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个人所独有的价值观和态度的具体体现。

2)大人物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一种直觉能力,和第六感类似,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能。

3)古典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创新行为。

4)管理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组织、拥有、管理以及遇见风险等素质的表现。

5)领导能力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领导力的体现。

6)内部创业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是组织中的主要力量,帮助组织开拓市场和扩展服务的工具。

[]

国内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家精神与区域化的经济增长的研究。

也有关于企业家精神不同学派观点的研究,最常见的是关于企业家领导力的研究,企业家精神与组织文化的研究,以及企业家精神与员工关系的研究。

(3)研究观点

上面已经说过,创新性企业家精神和模仿性企业家精神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探讨创新和模仿是针对于主流大众的观点以及两个企业分别被大家所认可的特点进行分析。

接下来先介绍一下要作为例子的两个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

马云和马化腾,作为创业者,他们有的都是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但是要构建自己的帝国,需要的不仅仅是魄力就足够的。

他们一定都有着足以影响几百几千人的精神。

2背景介绍

(1)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企业家

“企业家”的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18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他提出企业家是使经济资源的效率提高的人。

[]然而最近国内愚顽提出,企业家——一个企业的缔造者,是一个企业最初的创办者。

企业家所关心的是就是如何使自己的企业组织得以长久发展。

为了这样的目的,企业家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把种种要素结合到一个关系结构中,从而创造社会财富。

[]一个大的企业,不管是传统行业的企业还是新型的网络企业,都离不开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的时候,企业家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往往是一个企业里面发现市场机会,提出创意、实现创意,作出决策的人。

[]

2.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概念的提出,到近年来的大力研究,对于其概念的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特殊技能,是企业家建立和管理企业综合能力的表现,是一种重要、特殊、无形的生产要素。

但是尽管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对企业家精神的界定还是不是很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涉及到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假设去验证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研究方向有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行为理论、企业家精神资本理论、企业家精神知识溢出理论。

[]

在本文中,我主要引用威廉*鲍威尔的创业和管理,创新型企业家精神,模仿性企业家精神,非生产性企业家精神,寻租型企业家精神的分类。

在这里,我主要针对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性企业家精神分别举例研究。

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正如熊彼得的说法,包括属于工程领域的新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新的投入品来源、新的营销手段以及新的商业组织形式。

模仿型企业家精神。

主要是指那些把技术或者其他创新思想或生产过程从一个企业或地区扩散到另一个企业或地区的人。

模仿型企业家通过竞争夺走了创新型企业家新颖优质的产品或者是工艺,让他们不再处于支配地位。

于是创新者会再次开始创新以取得和以前持平的盈利。

当然,模仿者在模仿的过程中会对创新者的产品或是工艺做出一定的改进,从而让创新者不得不不断的制造出新的产品。

3.网络企业

网络企业即互联网企业是以网络为基础经营的企业,一般包括IT行业、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

网络企业的价值很大方面由其流量决定,所以一个网络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其用户的点击和使用。

¸中国互联网起步仅仅14年的时间,但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在各大财经杂志崭露头角。

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交易……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当然也早就了一批传奇的人物。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他们是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经营起了自己的帝国。

4.企业成长度量

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企业成长的具体变现主要是企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企业组织内部结构不断完善,并且和当前的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

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轮认为,企业的成长为创业期、扩张期、成熟期、老化期四个阶段。

[]当然不同学者划分方法和结果不同。

还有观点是,企业成长主要是企业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不存在单纯的量的增长。

但是针对于企业文化适应性和规模的定义和研究并没有一个方便度量的指标,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末,资本积累还一直被作为企业成长的衡量指标.到了80年代后,技术创新被引乳衡量企业的成长.后来更是引入了知识和人力资源的衡量标准。

但是基于本文不方面做大量的数据统计,所以我们就以简单的资本积累作为企业成长的标准,加以简单的分析。

[]

(2)企业介绍

1.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王国

马云于196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所以今天马云讲故事的水平那么高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童年时期奔走于苏州各个茶馆的杭州大书和苏州评弹的经历。

马云在学校里是一个老师们眼中的顽皮儿童,他顽皮、叛逆、淘气、打架,他一直喜欢金庸武侠里面的大侠,爱好打抱不平。

马云的学生时代并不辉煌,中考考了两次,高考考了三次,还是没有达到本科分数线,最后还是因为优秀的英语成绩进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

也是因为优异的外语成绩,马云得以毕业之后留校任教。

1991年,马云成立海博翻译社,这是马云的第一次创业经历,他背着小商品叫卖也要维持海博翻译社的运转,尽管经过三年海博翻译社收支平衡,经过四年才开始盈利,但是马云的坚持还是为他赢得了第一步的成功。

海博翻译社的成功为马云赢得了大量的人脉,也让他在1995年有了一次出过的经历,然后接触互联网。

那次经历让马云认识到互联网在中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回国之后就和朋友借了2万块钱,开班了中国最早的网络公司之一——中国黄页。

之后中国黄页遭到杭州电信的打压,和杭州电信合并,发展良好。

但是马云从来就不是一个“晚上想法千万条,早上起来走原路”的人。

他不忍心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中国黄页在杭州电信的管制下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决定北上,但是他还是在机构里面办事,他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

最终,他放弃了北京的优厚待遇,带着团队里面的18个人创办了阿里巴巴。

[]

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马云对仅有的18名员工说:

“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十位。

”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还有一段路程,但是马云带着阿里巴巴一路走来,确实成绩斐然。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马云说阿里巴巴不是一个只做几年十几年的企业,因为当时很多的小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都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退缩。

马云给阿里巴巴定的目标是102年,那样就是横跨三个世纪的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大企业了。

[]

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遇到过融资问题,根据一般企业家的经验,企业创办企业能融到足够的资金是很好的事,更不用说在企业资本流通很困难的时候的融资了。

但是马云不轻易接受某个人或是公司的融资,他不想让投资者通过注入资金来买走自己公司董事会的发言权。

他的要求是,投资者投入资金,可以享受盈利分红,但是也仅限于享受投资分红,投资人不可以干预阿里巴巴的任何重大决策。

说道融资,不得不说一件事,在阿里巴巴融资困难时期,马云有一次有机会去见了孙正义,凭借出色的口才和阿里巴巴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孙正义决定给阿里巴巴投资4000万美元。

但是马云只要200万就够了。

前面说过,他不想让别人买去现有人员的决策权,而且对于当时的阿里巴巴来说,2000万已经足够,太多了自己管理不了。

马云说:

“一个公司的头绝对不能用自己的股份来控制这家企业。

而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领导这家企业。

如果我发现我是控制这个公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因为你控股,觉得跟着你没有前途。

这就会出现一批乌合之众跟着你。

阿里巴巴的发展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01前后,互联网的冬天席卷全球。

阿里巴巴为B2B企业提供交易平台,但是并不收费,曾一度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经济期刊的质疑,认为阿里巴巴不收钱,该怎么支持下去呢?

这样的情况在淘宝刚刚面世的时候也出现过,大家都认为淘宝不收钱,不能为公司带来收益,那为什么要做淘宝呢?

但是马云就是马云,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他始终坚持着。

事后证明马云的坚持给他带来了他期望得到的,淘宝打败了ebay,成为中国互联网C2C交易市场。

从阿里巴巴的创立到支付宝到淘宝,马云一次又一次的创举让他口出狂言:

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没有马云办不到的。

马云在中国的商界可以说是一个异类,曾经被陈伟骗子、疯子、狂人,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狂。

在不久之前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内部沙龙上,马云的开场白就是:

天变了。

在和王健林的关于电商与传统零售也的争论中说,电商将冲击传统零售业,改善零售渠道,抢占传统零售份额,更将改变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事不争的事实。

在文章的最后,王健林开出一个亿的对赌,马云也还是对淘宝上的零售渠道的欣欣十足。

[]

2.马化腾和他的企鹅帝国

马化腾,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

早在就读时,他的计算机水平就已经在学校里面出了名。

他会帮助学校的机房进行硬件维护,还会软件杀毒;有时候还会为了得到多一点在机房的时间,他还会进行小小的恶作剧,为学校的机房植入病毒和锁硬盘。

毕业之后的马云还只是把自己对计算机的热忱发挥到极致,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大计划。

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顺利进入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在这期间他认识到软件工作者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而不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手段。

马化腾说自己愿意做一个将实用工具推向市场的小人物。

马化腾和同伴们合伙一起做个一个股霸软件,并为他带来一定的盈利。

他自己也在那时的股市狂潮中得到了资本的第一次原始积累。

马化腾虽说比马云年轻很多,但是他几乎是和马云同时间接触到互联网,1984年在美国的惠多网让马化腾早早的体验到了网络的乐趣。

在毕业之后快两年的时候,大约是1995年上半年,马化腾已经在惠多网上挂了半年,于是他在家里在家里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投入五万元做了惠多网深圳站站长,于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化腾在惠多网上获得了很高的人气。

当丁磊的网易成功创办后,中国的互联网迎来了一股创业狂潮,马化腾也在1998年底赶上这股浪潮,创立了腾讯。

腾讯刚创办的时候,马化腾的母亲是公司的董事,因为是拿她的退休证去注册的公司。

在团队的努力和身边的人的帮助下,腾讯帝国起航了。

腾讯刚刚起步的时候,还只是简单的为了生存,而不是像马云一样疯狂的宣言,要做世界做大的B2C门户网站。

刚开始的腾讯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外包、系统集成、网页设计等服务。

并且在团队的商量下,将注意力倾注在ICQ服务上。

但是当时腾讯的主要业务还是为深圳电信等公司做寻呼台业务,还曾一度将ICQ业务以60万元卖掉。

199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马云开办他的阿里巴巴王国,马化腾也开发出中国风味的ICQ——QQ。

QQ的刚问世就获得了大量的注册用户,到2003年用户突破一个亿,这时候马化腾开始做全面多元化业务,即时通讯、网络媒体、无线和固网增值、互动娱乐、互联网增值、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等。

成长到今天,腾讯成为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3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

企业家精神成长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些研究学者也就将企业家身上的某些特质作为企业家精神加以研究。

比如说:

创新、冒险、合作、执着、敬业、学习、诚信、宽容等都是企业家所拥有的精神品质。

上文中简单解释了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性企业家精神,创新只是新产品或者是新技术的首先推出者,但是模仿中也会有创新,所以,作为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不过经济学家一致认同的观点就是,企业家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文化、管理团队和产品都会有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企业家在领导企业整个团队的时候,如果能够表现出优秀的专业能力、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就会令下属信服和钦佩,从而产生对管理者的信任,进而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CEO,如果能够表现出很强的感召力,能有效地提升中层管理者的组织支持直觉,改善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也会最终促进企业的成长。

[]

在这里我主要想针对企业家精神对网络企业产品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成长的分析。

(1)创新型企业家精神与网络企业成长

创造对于一个领导者即本文中的企业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造型组织和创新产品离不开创新型的领导者。

创造型领导者会影响到企业的文化一个创造型的组织或是企业更具有创造力,当创新融入一个企业的血液,那么这个企业必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新的实用的产品。

创新型企业家更能鼓励员工创造新的产品,[]他们专注的不是赚钱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像史蒂夫*乔布斯所追求的那样,创新型企业家追求的是创造出好的优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可见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的影响是深远的。

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和模仿型企业家精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众所公认的是,马云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物,还获得中国“互联网之父”的美名。

通过对阿里巴巴不断推出的新产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出来的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1.阿里巴巴和诚信通

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推出的阿里巴巴B2B网站是他的第一个创造型产品。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并没有照搬国外的B2B模式。

当时很流行的一条定律是20%定律,认为世界上的财富来源主要是20%的大型企业。

但是马云提出,阿里巴巴主要针对的是那20%之外的80%的中小企业,所以最初的阿里巴巴的客户定位是中国的80%的中小企业。

这是马云没有跟风二八定律,而提出自己的独特的八二定律。

这个定律后来也被长尾理论证实,但是在马云之前,中国的互联网都是在跟风,照搬国外的模式,只有马云像毛主席一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意,并创造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

阿里巴巴B2B网站是马云成功的第一步。

当阿里巴巴的会员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为了方便管理,马云推出了诚信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那些讲诚信的商家赚钱。

当然诚信通的推出也为阿里巴巴带来了一定的盈利,但是如果说阿里巴巴是反二八理论而行的话,诚信通则是迎合了中国的国情。

中国历来就有经商的诚信问题,这一点和国外早就推行的信用卡和信用卡普及的国情是没办法相比的。

马云推出的诚信通解决了在交易时候的诚信问题。

2.淘宝和支付宝

阿里巴巴的一路发展壮大,离不开马云的创新意识。

但是淘宝在严格意义上是不能称作马云团队的创新产品的,因为它是参照了当时网上最大的零售商ebay的模式建立起来的。

而且当时马云创建淘宝是为了抵挡住竞争对手对阿里巴巴的冲击,因为他知道如果ebay和易趣联合之后,在充分占领C2C市场后必定会染指B2B,那么阿里巴巴的帝国地位就会被动摇。

但是淘宝发展起来后创造的成绩确实不可忽视的。

淘宝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各种节日的活动中,交易量都是以千万计的。

特别是在去年双十二的“时光倒流”活动,带给了淘宝用户感动之余,也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的交易。

淘宝在2003年推出,刚推出的时候,淘宝注册会员不收费引起了大家的质疑。

当时Ebay正要进军中国,ebay那时候在世界上已经是C2C电子商务界的龙头老大,马云推出的淘宝怎么可能和它抗衡呢?

这是被质疑最多的声音。

但是马云用不收费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会员,让它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集散网站,只要你想要的东西,你都可以再淘宝上找到。

而且针对于不收费,马云一直坚持着电子商务就是为大家服务。

这里之所以说淘宝是一个创新的产品,主要还是有后来的马云将淘宝和阿里巴巴网站融合起来,推出B2C的渠道,让厂家直接面对消费者,成功的将B2B,B2C,C2C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既然淘宝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创新产品,那么就来看看支付宝了。

支付宝也是一个结合了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的心理创造出来的对电子商务产生深远影响的产品。

支付宝刚推出的时候,国外的同类型的产品很多都是和信用卡绑定的,对于中国人的支付心理来说会缺乏安全感,而且那时候信用卡在中国并不普及。

我们知道中国银行众多,有信用卡业务的银行也会很多,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那时候对于网络支付和信用卡还是比较陌生,而且持怀疑态度的。

阿里巴巴推出的支付宝,它的付款流程是用户付款的时候,先将钱充到支付宝,然后卖家发货,买家收到卖家的货后才确认付款。

那么如果对于买到的东西有不满意的话就可以在支付宝申请退款。

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出,总会遭到一些质疑的,马云是一个很会操纵媒体和言论的企业家,他说:

如果支付宝在用户付款的过程中,造成资金流出出错,那么支付宝会进行双倍赔付。

这一发言让人们对使用支付宝的彻底放心下来了。

然后他说,当然,我们创造的支付宝是不会出错的。

支付宝的推出解决了电子商务支付问题,而支付宝+淘宝的支付模式也成为很多支付企业的参考标准。

3.阿里软件和阿里妈妈

阿里软件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管理软件产品,可以帮助国内众多的网商克服电子商务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可以让商家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意,把生意做大。

阿里软件推出的第一个软件“E网打尽”,可以识别出陌生访客,并将访客作为客户管理起来。

这又是一步伟大的创新。

对于阿里软件的推出,我们知道阿里巴巴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阿里软件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管的生意,可见马云的每一步的创新都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而且每一步创新都会为阿里集团带来更大的成长。

阿里妈妈,一个广告位的超市,将网上大量的个人网站和小流量网站需要活下去的愿望加以利用,将它们拥有的广告位将以整合在阿里妈妈的平台上,提供一个交易平台。

阿里妈妈的推出是阿里集团的业务更趋于成熟,也能更全面的为客户服务。

看着阿里巴巴的一步一步的发展,马云稳坐中国互联网界的前几名,虽然现在的地位距离他的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马云在中国互联网界的影响力确实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在2011年的“二马”交易华谊兄弟的股票的时候,就有经济学家分析成马云的创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